第三节《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61791041 上传时间:2022-12-24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30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节《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第三节《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第三节《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第三节《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第三节《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节《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节《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doc(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节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皇帝制度;西汉的中朝与外朝;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宋朝的中书门下和参知政事;元朝的行省制度。2理解封建皇帝加强皇权、削弱相权是封建专制统治的必然要求。3了解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和选官制度的演变。4了解秦汉至元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分析封建王朝加强中央集权,控制地方权力的目的和影响。认识元朝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过程与方法目标1从剖析秦汉至元中央和地方政治制度的结构入手,引导学生总结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2运用图示、引文等材料,比较古代政治发展变化特点,初步掌握制表及处理历史资料的一般方法。情感、态

2、度与价值观目标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加强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显著特点。这一特点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有助于我国统一的封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但也阻碍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本节重点难点 重点:中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及其特点 难点:从秦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过程;一些重要的历史概念的理解二、教材内容一、法令出一要求学生阅读教材p12到p13,分析皇帝制度的特点。秦始皇开始使用“皇帝称号”,确立了“皇帝”制度。特点:皇帝具有天下独尊的地位,皇权至高无上。决策具有随意性、独断性。二、君权与相权1“君”“相”矛盾。为什么会产生“君”“相”矛盾?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是君相矛盾权欲说,认为丞相“位高权重

3、”,构成了对君权的威胁,于是产生君相矛盾,国君则致力于削相权以强君权。第二种是君相矛盾行政差异说,认为“君”、“相”产生矛盾是在决策、行政倾向和方式上的不同引起的。中国古代王朝的宰相、丞相,都是帝王的政治助手,也是政府的行政总理。在执政过程中,因为决策与行政的倾向和方式不同,帝、相难免产生矛盾。希望有所作为的帝王往往取限制相权的方式以独揽行政大权。2君权与相权发展的总趋势: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3汉至宋代抑制或分散相权的主要措施此内容可由学生自行解决。叫学生完成即可。汉代:汉武帝频繁更换丞相;并形成“中朝”与“外朝”。唐代:三省六部制,三省的最高长官都是宰相,并在门下省设政事堂,凡参加政

4、事堂会议的官员,身份也等同于宰相。相权有所分散。宋代:设中书门下;“参加政事”(副丞相)。四、选官制度的历史变化可以问学生,为什么要实行选官制度?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进大体经过了“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三个阶段。1世官制。世官制是官职世袭的制度。这一制度决定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的现象。官职被限定在贵族范围内。2察举制。察举制作为选官制度,即选官要先经官吏察访,然后推荐给中央予以任用。举荐的标准,要看德行和才能。汉武帝时代,察举制基本成为正统的政制。这一历史进步的意义十分重大。有的学者指出,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的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是“中国学术史和中

5、国政治史的最可纪念的一年”。就是因为这一诏令,表明察举制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比较完备的仕进途径。察举制作为选官制度的主体地位已经得以确立。魏晋南北朝时代,以九品官人法为基础选拔官吏。九品官人法又称九品中正制,实际上是一种发展了的察举制。与两汉察举相比,明显地前进了一步。具体表现是:(1)规定设立专典选政的中正官;(2)中正官主要负责品定士人的资格,作为任官的依据。九品中正制之初,有选贤的用意,但是不久就被门阀左右,成为世族把持政权的工具,以致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3、科举制。科学制是考试选官的制度。这一制度产生于隋,确立于唐,发展于北宋,衰落于明清。与察举制相比,科举制是一种更完

6、备、更合理的选官制度。通过考试,择优录取,显然要比察举制时代凭现任官僚的主观印象取官要合理得多。明清时代的科举制度已经十分详备,然而也日益僵化,完全成为束缚人们思想自由的文化专制工具。要求学生讨论分析评价科举制。(教材上有答案p15)五、行省的设置1、从秦汉至元朝,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强化。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如下图所示:郡国并行制元朝宋朝唐朝隋朝秦朝西汉初年县县州县州行省路道州郡县制 2、元的行省制度要求学生回答元朝如何管理地方的?见教材内容。(设置十个行省,另有两个单列的行政区划,既腹里和宣政院辖区)元行省制度的历史意义。(见教材p16最后一段)元朝实行的行省制度影响深远。它是我国省制的开端

7、,是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改革,在我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小结从秦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总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日益加强。这样有利有弊,有利是加强了封建中央集权,维护了封建国家统一,弊端则是地方没有自治权,人浮于事,行政效率低。 5.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二战后世界形势的特点;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建国初期的外交方针;新中国同苏联等国建交;中国代表团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中国代表团在万隆亚非会议上的积极贡献。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把历史内容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评价的能力,并提高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历史比较方法,

8、鉴别历史知识的能力和比较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外交成就的教学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和赞扬,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成为处理与国相互关系的准则,新中国为建立新型、平等、和谐的国际新秩序作出了重大贡献。使学生认识到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五、教学过程讨论一:与旧中国外交比较,新中国外交的特点是什么?重点让学生回顾近代历史上不平等条约对中国主权的破坏情况。再结合导言中周恩来的话“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说明新中国外交与近代半殖民地屈辱外交的本质区别,

9、指出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由此导入新课。讨论二: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什么要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提示学生从政权性质、外交政策的根本目的、国际环境、近代中国的屈辱外交史这几个方面来考虑)1新中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独立自主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2.共同纲领以法律的形式肯定了外交政策的原则,体现了实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根本目的。为了保障本国的独立、自由、和领土的完整,拥护国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3.新中国成立时,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不承认新中国,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政策。4.新中国成立时,社会主义已经成为一个体系;亚非拉人民的民族解放运

10、动日益高涨,赢得了民族独立。为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5.新中国成立前,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没有独立自主的外交,受尽帝国主义的凌辱。启示: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由政权的性质、国家利益、国际环境和国家的综合国力决定。一、新中国外交的基本政策和初期的三个方针1新中国初期的时间限定“建国初期”是指1949年到1955年。2背景:建国初期国际关系最突出的特点是 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和 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 的对立和激烈斗争。3新中国建立后奉行 独立自主的和平 外交政策。引申:规定了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的文件是 共同纲领 ,它是 1949 年的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 会

11、议上通过的,具有 临时宪法 的性质。4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的四项基本方针。(学生阅读教材完成)内容含义意义“另起炉灶”不承认旧的屈辱外交关系,而在新的基础上另建新的平等外交关系使我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先消除帝国主义在华残余势力和一切特权,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交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奠定了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外交关系的基础。“一边倒”坚定不移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在国际交往中不致孤立讨论三:什么叫“一边倒”外交方针?倒向谁?为什么不倒向美国?(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的形势,然后很自然的引导中苏建交的内容。)第一

12、个同新中国建交的国家是 苏联 ,1950年,两国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随后,又有16外国家同中国建交。讨论四:你认为国家与国家之间应该建立一种什么样的外交关系?为什么?分析总结:(1)建立平等,互利的,互相尊重的基础上的外交关系才可以持久。(2)关系: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必备条件、基础、核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贯彻五项原则的保证;平等互利共处的条件;和平共处出发点和结果(学生讨论的结果或许会有一些差错,但也足以引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背景:1953年朝鲜停战后,国际紧张局势趋于缓和。2为什么中国政府以主动的姿态,积极谋求建立新的国际关系?答:为争取国际局势的进一步

13、好转和为国内即将展开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与完善:时间:1953年,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初期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内容完善:1954年,将“平等互惠”改为“平等互利”; 1955年,在亚非会议上,周恩来又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改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4意义:(1)在国际上产生了越来越广泛的影响,逐渐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2)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参加日内瓦会议时间:1954年;会议议题: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意义:这是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的国际会议。结果:

14、达成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结束了法国在印度支那地区长达八年的殖民战争;进一步缓和了亚洲和世界的紧张局势。参加万隆会议(亚非会议)时间:1955年;地点:印尼万隆;会议性质:这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会议议题:讨论各国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和亚非国家发展问题;问题:“求同存异”方针提出的背景是什么?答:因为帝国主义国家对会议的干扰破坏,以及与会国之间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而产生矛盾和分歧。问题:“求同存异”的“同”和“异”指什么?答:“同”是指 都曾遭受过殖民主义的压迫 ,“异”是指 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不同 。结果:通过了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显示了“万隆精

15、神”。问题:什么是“万隆精神”?答:亚非人民团结一致,反对殖民主义,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增进各国人民间友好合作。意义: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 (这一部分,通过展示一些图片、文字材料来讲解,不需要太过仔细的讲。)小结: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工作取得的成就时间成就意义1949.101950.10与苏联等17个国家建交打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政策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身份参加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加强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六、板书设计:一:建国初期的国际形势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1另起炉灶2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3一边倒 三: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1与苏联等国建立外交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