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业改革开放40年经验与启示.docx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61787305 上传时间:2023-09-1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4.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服务业改革开放40年经验与启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服务业改革开放40年经验与启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服务业改革开放40年经验与启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服务业改革开放40年经验与启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服务业改革开放40年经验与启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服务业改革开放40年经验与启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服务业改革开放40年经验与启示.docx(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服务业改革开放40年经验与启示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以此为标志,中国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服务业是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服务业正是在这40年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大潮中逐渐壮大发展起来的。经历了40年的改革开放,服务业从过去的“无足轻重”到如今在国民经济中占“半壁江山”,其地位和作用还在不断提升。近些年来,伴随着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传统消费提档升级,新兴消费快速兴起,跨界融合势不可挡,新零售、电子商务、研发设计、快递物流、信息服务、金融服务、旅游文化、体育健康、教育培训等加快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夏杰长研究员认为,服务业之所以取得巨大

2、的成就,既是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演进的客观规律,更是借助改革开放的动力赢得了快速高质发展的机遇。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服务业发展问题,多次提出要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深化服务业改革,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开放。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而加快服务业改革开放发展,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任务,意义重大。2022年10月25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经济管理出版社主办的“中国服务业改革开放40年:经验与展望”成果发布会暨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中国服务业发展报告2022这部研究报告抓住改革和开放两条主线,对服务业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了系

3、统深入的研究。课题组认为,推进服务业发展战略关键要抓住“改革和开放”这个核心要义。发展、改革和开放,相辅相成,彼此促进。40年来的实践经验表明,正是服务业领域不断深化改革和不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才成就了当今服务业的日益繁荣和快速成长。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全球经济的份额不断提升,这是改革开放40年的巨大成就。而其中服务业的贡献和成就更引人注目:服务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处于边缘地位到成为主角;服务业吸纳劳动就业从处于绝对配角到成为绝对主力军;服务贸易稳居世界第二,服务业利用外资比重快速上升;服务业全面开放新格局正在形成;服务业结构从单一的单调的生活性服务业,到门类齐全的生活性服务业、

4、生产性服务业和社会服务业并举发展,几乎应有尽有,业态丰富,质量显著提升。服务业领域取得如此骄人的成就,固然有我国市场巨大这个得天独厚的优势,更得益于服务业改革开放举措不断推陈出新。如果抱残守缺、思想僵化、紧闭大门,我国的服务业发展很可能还在低水平徘徊。改革是服務业发展的第一动力。服务业领域改革进入了深水区,一些深层次问题凸显出来,亟待解决。服务业改革的核心要义是发挥市场对服务资源和要素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打破垄断,充分竞争,完善监管,鼓励创新。放宽市场准入是服务业对外开放的重要趋势。但对外开放要与对内开放并举推进,同等对待。服务业开放要遵循积极有序原则,引入政府审批负面清单制度,取消不合理管制,

5、释放服务业活力。要建设现代服务业强国,推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必须牢牢抓住“改革和开放”这两条主线,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增强服务业功能,提升服务业竞争力。从改革历史的维度看,中国服务业改革与工业改革、农业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有着明显的区别。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互联网经济研究室主任李勇坚研究员表示,基于改革的动力、改革的主体与改革的路径,可以将19782022年的服务业改革分为五个阶段:1.19781984年,就业与需求压力推动下的服务业改革;2.19841992年,增长压力推动下的服务业改革;3.19922001年,财政压力推动下的服务业改革;4.20012022年,国际竞争压力推动下的服务业

6、改革;5.20222022年,面向民生的服务业改革。由于中国服务业改革有其独特的特点与逻辑,李勇坚认为,可以从改革的理念、动力、主体、道路等诸多方面服务业改革的经验。1.改革的理念:解决实践问题的实用理性主义思维。例如20世纪90年代开始对服务业价格以及某些公共服务部门的市场化尝试,其出发点是基于当时日益窘迫的财政状况。2.改革的动力:压力响应机制。例如,十八大之后,随着居民收入的持续增加,对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幸福产业的需求持续提升,中央适时推出了促进此类产业的系列改革措施,正是对现实压力的一种响应。3.改革的主体:上下联动、相互呼应。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政府是第一推动者,那么市场会形成一

7、种新的力量,对政府形成反馈,使政府更进一步推动改革。以1978年开始的“个体经济”改革为例,这种改革首先是中央出台了相应的就业政策,促进了大量以服务业为特色的个体经济主体出现,而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对个体经济的政策不断修正,使个体经济在服务业领域能够快速发展。4.改革的道路:从边缘到中心的实用主义道路。改革过程中,先适应社会一般性问题,启动改革措施,在解决了一个时期的特定问题之后,又启动新一轮改革,解决新的问题。这种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改革道路,不同于中国的工业改革(基于发展战略的重新选择)、农业改革(基于对原有体制的修改)。李勇坚表示,展望未来,推进中国服务业改革,可以聚焦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改

8、革过程中,对新的商业模式、商业业态、商业力量要抱宽容的态度。二是避免使用单纯的意识形态对改革措施进行定性。三是立足民生解决发展过程中的现实问题。四是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加速开放。五是坚定不移地推进市场取向改革,但要谨防“伪市场化”。服务业开放的经验与建议随着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攀升,以及中国对全球经济治理的影响显著增强,服务业开放已经是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的重中之重,是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关键力量,是攀升全球价值链的主要动力。课题组成员夏杰长、姚战琪(中国社科院财经院服务经济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认为,渐进式改革和有序分步开放,是我国改革开放40年的重要经验。在改革开放初期,服务业开放

9、相对“边缘化”,但随着中国“入世”,以及经济服务化趋势基本形成之后,服务业对外开放越来越受到关注,并已经成为改革开放的重点和焦点。他们认为,中国服务业对外开放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初始期(19781990年);第二阶段,迅速发展期(19912001年);第三阶段,全面开放过渡期(20022022年);第四阶段,全面开放新格局时期(2022年至今)。对于服务业开放40年的经验,夏杰长、姚战琪认为非常有必要好好总结一下,这对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开放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一是坚持遵循渐进开放、由易到难的原则。二是坚持以开放促发展、推改革的原则。三是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原则。四是坚

10、持对外、对内双向开放的原则。近些年,中國服务业进步显著,但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新时代中国服务业如何更好地通过开放促进发展呢?夏杰长、姚战琪建议,第一,推动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夯实服务业开放基础。要从加大政策扶持、吸引外资、培养人才、推进跨界融合等角度做大服务业体量,鼓励制造业企业服务化,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高端服务业,夯实服务业开放的发展根基。第二,确立“服务先行”的对外贸易战略。基于中国服务贸易逆差不断扩大的严峻形势,应把发展服务贸易放在整个对外贸易的优先地位,制定“服务先行”战略,对服务贸易发展战略目标、基本方针、

11、基本原则、重要任务、支撑保障等予以明确。全面提升全社会对服务贸易的关注程度,完善各项机制,激活社会活力,最终实现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平衡发展。鉴于中国服务贸易创新能力不足、国际竞争力较弱的现状,建议政府设立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基金,发挥财政资金杠杆的引领作用,鼓励风险投资基金和天使投资进入服务贸易领域,甚至在必要条件下,鼓励地方国资控股企业对服务业创投企业进行战略投资,扶持创新创业类服务企业发展。第三,健全服务业开放的相关法律制度。根据服务业相关部门的重要性,结合时刻表的进度,早日健全中国服务业的相关法律制度。应放宽银行类金融机构、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保险机构、保险中介机构外

12、资准入限制,放开会计审计、建筑设计、评级服务等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推进电信、互联网、文化、教育、交通运输等领域的有序开放。第四,增强外资企业与国内购买方和服务供应商之间的关联度。一是要通过各级政府的引导和扶持,广泛开展,积极联动,发展面向产业集群的生产性服务业。二是推动企业创新,促进企业快速成长,制定政策,构建服务业科技进步平台,提高企业研发投入,由当前中国单纯参与全球价值链向建立并主导全球价值链转变,在对外开放进程中逐渐提升国际贸易竞争力,同时推动中国不同区域服务业差异化开放。第五,加大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提升企业对外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一是深化双边经贸合作,加快劳动密集型

13、产业向南亚和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转移。加强与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文莱等国在远洋渔业、水产品加工、海洋生物制药、海水养殖、海洋工程和海上旅游等海洋经济领域的投资与合作,通过市场寻求型和寻求型对外投资,显著提高中国对外投资的利润。二是增强对发达国家的技术寻求型投资,同时利用中欧和东欧劳动力素质高和背靠欧盟市场的优势,优先在该地区开拓高铁、航空、钢铁、新能源等领域的战略投资合作。三是推动“互联网+服务业开放合作”融合发展,各地区应制定促进“互联网+”发展的相关政策,抓住发展机遇,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流合作,促进服务业开放,支持互联网企业“走出去”,发挥互联网企业已有优势,参与国际竞争,赢得市场

14、主导权。服务业发展的国际经验服务业与制造业有着显著的区别,在发展服务业方面并不是完全自由地进行市场化运营,积极重视政府产业政策的引导,在充分利用市场与政府两个机制的基础上,坚持政策导向对服务业市场供求双侧的激励。通过对国外服务业发展政策进行梳理比较分析,课题组成员李勇坚、刘奕(中国社科院财经院服务经济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认为,国外服务业促进政策有很多独到之处值得借鉴。一是财税优惠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与系统性。a.针对某一特定行业适时推出优惠政策,提高税收优惠政策的适用性与针对性,例如,美国从1996年开始有步骤地推行电子商务国内交易零税收和国际交易零关税方案。b.税收优惠政策具有系统性。c.根据

15、服务业中各个行业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形式的优惠,例如,金融业是新加坡经济发展的核心,为此,新加坡对金融业给予了较大的税收减免优惠,并且设有投资津贴补偿。d.直接优惠与间接优惠相结合,发达国家以间接优惠方式为主。二是财政政策更注重需求侧与供给侧并重。为了不断满足服务业的创新需求和创新能力,进而更好地促进服务业的全面系统性发展,许多国家在政策制定上呈现出明显的由单一向多元转变的重大变革趋势,如由偏重供给侧激励的政策转为同时关注需求侧的政策协同。四是促进高风险服务业的稳健发展。很多国家对风险性服务业实行了减免税的政策,通过免征企业和个人所得税降低税负,促进部分资本从其他行业流向金融等高风险服务业,推动

16、其规模的扩大和繁荣。对于产业园区来说,其对区内某一企业的成功孵化应该是该企业成功进入资本市场进行融资,并在其有能力后再投资于新兴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五是强调提高服务业从业人员的工作技能和劳动积极性。无论是劳动密集型服务业,还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各国的政策都不同程度地强调了要对从业人员的积极性进行保护和激励,加快从业人员技能的培训。在知识产权方面,严厉打击违法侵权行为,鼓励研发人员以其知识产品进行市场交易和股权融资,对其收益给予税收优惠。六是积极重视以低碳环保的方式实现服务业的可持续发展。各国政策制定者都极为关注产业发展过程中的能耗污染问题,通过产业政策积极鼓励发展方式的转变。例如,英国2003年推出了我们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白皮书,提出了英国的低碳发展之路。七是促进服务业对内、对外双向开放。在对内开放方面,日本政府制定了新公司法,降低了公司设立门槛,减少了对公司经营活动的限制,提高了并购对价形式的灵活性,还对民营企业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