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知识易混概念大汇总.docx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61761876 上传时间:2022-11-0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6.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地理知识易混概念大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三地理知识易混概念大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三地理知识易混概念大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三地理知识易混概念大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三地理知识易混概念大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地理知识易混概念大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地理知识易混概念大汇总.docx(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高三地理知识易混概念大汇总 1、昼夜现象、昼夜更替与昼夜长短 昼夜现象是指由于地球是不发光、不透亮的球体,而引起地表向日的一半光明,对应的另一半黑暗的现象。昼夜更替是由于地球自转而使地球产生的白昼与黑夜以一个太阳日(24小时)为周期的交替现象。而昼夜长短是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和地球公转引起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使除赤道外的各纬度昼夜长短产生周年变化的现象。 2、节气与季节 节气是依据天气和物候的演化状况确定的,以太阳在黄道上运动15为划分标准,一个回归年有24个节气。季节,是依据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状况确定的,以太阳在黄道上运动90度为划分标准;二者在肯定程度上都反映了一年中寒来暑

2、往及物候的变更状况。 3、气温递减率与地温递增率 前者表示对流层内气温随高度而渐渐下降的变化率。平均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后者表示常温层以下肯定深度内,地温随深度渐渐增高的变化率。平均每深100米,温度增高3。 4、太阳辐射、太阳辐射强度与太阳常数 太阳辐射是一个物理概念。是指太阳向宇宙空间放射的电磁波和粒子流。太阳辐射强度是一个物理变量,指每平方厘米的地球外表每分钟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其大小随纬度、太阳高度和时间而变。而太阳常数是一个物理常量,指在日地平均距离条件下,地球大气上界太阳高度角为90时的太阳辐射强度。其数值为 8.16焦/厘米2分。 5、海陆风、季风与季风气候 海陆风是

3、由海陆之间的气压日变化而引起的,仅消失在滨海地区,是一日之内风向转变的现象。季风是由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所导致的海陆之间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或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而引起的一种大范围盛行的、风向随季节有显着变化的风系。但有季风的地区不肯定就形成季风气候,只有在海陆比照显着、风向变化明显的热带、副热带和温带大陆东岸的季风区才是季风气候。 6、气象、天气与气候 气象是说明大气特征的物理状态和物理现象的总称。包括气压、气温、温度、风、云、降水等要素。天气是指短时期某地大气中的气象变化状况。它是由各种气象要素综合表述的大气物理状况。气候则是指一地区多年观看所得到的概括性气象状况。天气是多变的,而

4、气候则较为稳定。 7、水体与水圈 水体是指由自然或人工形成的水的存在体,如海洋水、河流水、湖泊水、大气水等;水圈是地球上各种水体的总称,是一个连续的不规章的圈层。 8、径流与径流量 径流是指大气降水到达地面以后扣除蒸发量等损耗沿地表、地下运动的水流。径流量则是指肯定时段内通过某一河流断面的水量,单位:立方米/秒。 9、汛期与洪水期 汛期是指江河由于流域内季节性降雨或冰雪融水引起定时水位上涨的现象。洪水期则指江河湖泊中水位超过正常水位到达洪峰水位及其以上的时期。 10、水资源、水利资源与水力资源 广义的水资源是指水圈内的水量总体。狭义的水资源则是指能为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水利资源指能被人类掌握或

5、根本掌握的应用于浇灌、给水、发电、航运、养殖等方面的用水。近年来常以“水资源”一词替代、包涵“水利资源”。水力资源属于水利资源的范畴,通常指自然河流或湖泊、波浪、洋流所隐藏的动能资源。 地理高考复习的七种(方法) 一、回忆式自我检测法 在复习中,经常发觉这么一个现象,教师安排学生自己看书,往往学生就是把教材从头到尾扫瞄一遍,结果,考试中考察的一些根本学问点,比方宇宙空间的特点为宽阔、高真空、强辐射、失重,大局部学生却总是选择错误的选项。这说明学生看书后并不知道自己是否把握了。那么,这就需要学生在看完每一章节后,合上书本,认真回忆一下,所看过的主要内容,自我检测,假如不大清晰,则需要再次查阅。并

6、且,地理学问点多的这一特点也需要学生有一个好的学问点检测方式。 二、比拟法 比方,在复习天气系统时,我们可以把冷锋与暖锋的概念、图形、符号、过境前时后的天气等做比拟;复习气候类型时,可以把各类型气候的分布、成因、特点做比拟;复习区域地理时候,可以把岛国英国和日本的一系列地理特征做比拟。还有,把东南亚、非洲、中美洲的热带作物做比拟。总之,只要擅长挖掘,总会发觉有很多相像的地理事物。通过各项特征的比拟,我们能够更好的把握比拟对象的一样特征与不同特征,从而到达娴熟把握这些学问点的目的。 三、图像图形记忆法 在地理这门学科中,地图是大量地理信息的载体。并且,地图是特别形象化和直观化的地理学问。我们通过

7、地理图像图形,可以很好的把握很多的地理学问点。比方,亚洲季风包括许多的学问点,但我们只需要记住亚洲季风的冬夏季风两幅图,就很简单的把握冬夏季风的各自成因、源地、风向、性质、影响地区等。地质构造对于很多同学来说也是个难点,特殊是背斜和向斜,实际上一幅褶皱示意图就能解决两者概念问题。还有海洋表层盐度随纬度变化的规律也可以通过一幅马鞍型图来把握。图形记忆能够很好的简化地理学问点,削减我们的记忆强度。 四、(总结)归纳法 在复习过程中,建立完整的学问构造体系要比把握大量详细的零散地理学问更具价值。 在学问整理加工的过程中,伴随一系列思维活动,如分析、推断、归纳、演绎、比拟、分类、总结、概括、推理等,可

8、以说这个过程也是思维综合训练的过程。经过这一过程可以加深学问的理解、强化记忆,同时也可以发觉问题、弥补漏洞、订正错误。总结归纳经常实行的方式是绘制学问构造图。比方,高一上册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主要学问点可以归纳成如下学问网络,形成学问体系。 五、口诀法 在地理学习中,我们会发觉,假如把很多地理规律总结简化成一些简洁的口诀,会使一些重要的学问点简化。这样的例子许多,比方,描述极点俯视图中南北半球自转方向,可以总结为北逆南顺;概括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的流向可以用夏顺冬逆;可以用凸高为低,凸低为高,来总结等值线图中弯曲部位与两侧数值的凹凸差异。 六、疑难学问点摘录法 在考试中,会发觉很多学生都会错在一

9、些难记忆的学问点上,并且这种错误反复消失。那么可以要求学生把自己觉得难记的重要学问点及相应图表特地摘录在(笔记本)上,时常查阅,反复熟识。常见的,比方,冬春小麦的(种植)和收割季节,世界大洋表层洋流分布简图,有关两分两至日的昼夜长短及正午太阳高度规律,全球大气环流示意图,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比照,此外,在区域地理中需要摘录的学问点更多,这需要学生自己在平常准时的整理归纳。 七、配套专题练习法 很多学生在复习中总是一味埋头看书,记忆学问点,不情愿做题,结果每次考试都很不抱负。复习中通过各种方法把握学问点,最终都是为了学以致用,能够解答问题。实际上,做题是稳固和检测所复习学问点的一种最好方式。在每复习

10、一个考点之后进展相应的专题训练,运用刚复习到的地理原理、地理规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既复习稳固了学问点,又培育了解题力量,提高了整体综合素养。并且这种解题力量的培育要贯穿于整个复习过程中。 地理学科考中留意事项 考生留意把握几个原则 1、防止漏答、不留空白的原则 答复综合题,要尽量少而精,不要重复啰嗦。但假如没有把握,怕漏答学问点,依据目前高考综合题的评分标准,这时少答不如多答,把握性大的学问点放在前面,把握性不大的学问点放在后面。千万不要消失空白,空白就造成得分的时机全部失去。假如写上几句,就可可能有得分的时机。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一次阅卷中,遇到一张试卷上只答了两个字“多雨”,这位同学就为

11、自己捡回来了3分。所以建议我们的学生肯定要写上几句、不要留空白。 2、当模糊的原则 答复地理综合题要尽量做到详细具体,才能提高得分率。但假如没有把握的话可以适当地模糊,如受到某洋流的影响,假如对洋流的名称没有把握,可模糊答复“受洋流影响”不写洋流的详细名称。若名称写错,反而不得到分数。 3、次清楚的原则 在许多地理综合题中,都会消失要求考生分析缘由、评价区域进展优劣势等这类的问题。答题的模式根本上是固定的,大多是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方面去分析答复,自然方面有“位置、气候、地形、河流、植被、土壤”等,社会经济方面有“工业、农业、交通、劳动力”等。 一个方面答完,最好换行,也就是一个要点答一段。事实证明这样做比使用标点符号区分不同的要点要好的多;也比使用序号显得条理清楚,脉络清楚。千万不要自始至终只有一个段落,让阅卷教师看不清晰你究竟答了几点,这样很简单造成有些要点你答到了,却得不到分。 另外,我们认为考生书写时,不要把字体写得“顶天立地”,没有行间距;把字体适当的压矮,显得朗离,阅卷人员会有愉悦感。 4、量套用课本语言的原则 在许多状况下综合题的答案在课本中可以找到类似的情节,这个时候你就要尽量用课本中的语言去答复,得分率往往就比拟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