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3版高中历史第一单元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单元高效整合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2

上传人:1518****093 文档编号:561756711 上传时间:2024-06-29 格式:PPTX 页数:31 大小:1.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2023版高中历史第一单元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单元高效整合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新教材2023版高中历史第一单元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单元高效整合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新教材2023版高中历史第一单元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单元高效整合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新教材2023版高中历史第一单元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单元高效整合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新教材2023版高中历史第一单元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单元高效整合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教材2023版高中历史第一单元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单元高效整合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材2023版高中历史第一单元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单元高效整合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2(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高效整合与解题技法特色讲单元高效整合与解题技法特色讲练练知识“路线图”1.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人类产生之初,以采集和渔猎为生。大约1万年前,农业出现,人类从食物采集者变成食物生产者。各大洲的农业各具特色,孕育出各自不同的古代文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产品有了剩余,出现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人类进入文明社会。2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新航路开辟的重大作用之一是引起了全球范围内食物物种的大传播。美洲许多独产的重要农作物传播到其他大陆,深刻影响了全球农业和世界人民的生活。其他地区的物种也在美洲逐渐推广。人类空前的“哥伦布大交换”的意义在于全球物种在西方殖民扩张背景下完成了全球性的生态扩张和重新布局

2、,为新一轮的农业革命和人口扩张提供了可能。3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革命促进了食物生产、储备技术的进步,为消除饥饿、保障人类的粮食安全创造了条件,同时也带来了各种食品安全问题。食物安全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球、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参与才能够得到全面解决。线索线索“互联网互联网”整合一农业革命对世界文明的意义1农业的出现使人类不再单纯依靠采集与渔猎谋生,这些生产性经济活动的产生,标志着人类历史实现了第一次伟大的经济变革。2农业生产为人们提供了可以持续供给的食物来源。3随着生产能力的提高和人口的增加,人们聚族而居,形成最初的农耕聚落。4由于农业的逐步发展,人们可以生产出

3、除满足生产者本身所需之外的剩余粮食,这时城市出现,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出现分工,特别是脑力劳动得以从体力劳动中分化出来。整合二食物采集、生产、交换与储存食物采集在远古时期,人类获取食物的方式主要是渔猎、采集。由于居住范围的局限,人类的食物品种比较单调,基本上只能满足吃饱的需求食物生产随着人类逐渐适应环境,人口基数上升,靠渔猎、采集得到的食物满足不了人类的需求,于是农业革命应运而生农耕、畜牧出现了,人们开始驯化、培育野生动植物,人类的食物来源开始变得多样,食物的供应趋于稳定食物交换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剩余的粮食越来越多,食物交换也越来越频繁随着食物种类的增多,人类对食物的追求不止于果腹,而是

4、越来越追求食物的口感,这使得香料的作用愈加突出。在15世纪,欧洲的航海家、探险家纷纷涌向东方寻找金银以及香料新航路的开辟使食物物种漂洋过海,开始在各个大陆之间传播。这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口味和饮食习惯食物储存传统的用香料、盐或糖腌制食物的方式,已经满足不了人们对食物新鲜味道的需求。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为了解决食物的储存和口味问题,人类在19世纪发明了制冷机和冷冻机,之后又不断完善杀菌技术,更新杀菌设备,冷冻罐装食物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为了防止食物腐烂,满足人们对美味的需求,人类又研制了各种各样的化学添加剂食物的加工规模日趋壮大,加工体系也日益完善,食物的加工方式也由手工慢慢转向机械化、自动化整合三

5、食物生产的现代化1现代农业(1)产生时间:20世纪中叶,欧美各国建立起现代农业。(2)产生条件:工业革命及资本主义机器生产的推动,科技的进步等。(3)表现农业科技的发展:20世纪以来,玉米、小麦、水稻等主要粮食作物的杂交育种技术有了新的突破。农业机械的发展、农业机器的广泛使用:20世纪以来,汽油拖拉机、柴油拖拉机相继实现批量生产,为农业机械的广泛使用创造了条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人工智能的应用,使农业机器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推动农作物的播种、收割与加工等从人工化向自动化转变。生产经营方式的变化:养殖场和牧场的各个生产环节,从给料、给水到产品收集、包装、运输都实现了机械化和自动控制。

6、(4)特点:机械化、集约化、产业化、商品化、科学化。(5)影响:提高了生产效率,保障了食品供应。2现代渔业现代科学技术用于海洋捕捞,渔船、网具等日趋现代化。水产养殖向工厂化、机械化、集约化经营发展,从淡水养殖向海水养殖发展。3现代食物储备技术进步的表现(1)机械通风储粮技术、机械制冷低温储粮技术广泛应用。(2)低温、低氧等储藏技术广泛应用。(3)粮仓仓容量不断扩大。(4)粮食储备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解题解题“金钥匙金钥匙”一、选择题满分导练解题技法抓“题眼”细推敲快速解答选择题新教材新高考注重选取新材料,创设新情境,以学习情境、社会情境、生活情境、学术情境进行命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

7、有效信息解答问题的综合能力,落实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考查要求。在诸多的有效信息中,题眼是最为关键的。所谓的题眼就是一道题中最关键的部分,比如说一个词语或者一个字,一句话。题眼快速找寻的办法是:(1)弄清楚试题究竟是要求回答什么。(2)读材料,寻找其中的特殊性,从而顺利得出答案。这个特殊性就是题干中的某个关键性的话或字,这就是“题眼”。经典示例经典示例技法支招,有章可循技法支招,有章可循技法点拨捕捉“题眼”对判断正确答案颇为关键,本题题眼是“考古发现黄河流域两汉时期粮食遗存统计表”,读表格光看时代,都是汉代,再看出土地点:河南洛阳、陕西咸阳、河北满城、河南辉县、陕西西安都是黄河流域,

8、再看粮食遗存,各出土地点粮食种类多,最后,再结合所学知识细推敲,古代中国主要分为北方粟麦农业区和南方稻作农业区,两汉时期精耕细作农业发展,农作物种植区域扩大,就出现了当时黄河流域粮食作物种类多样。模拟演练创新应用,立竿见影12022天津市部分区高二期中1989年,在湖北云梦出土的龙岗秦简是揭开秦律神秘面纱的重要文物,其中有记载:“春二月,毋敢伐材木山林及雍(壅)堤水。不夏月,毋敢夜草为百姓犬入禁苑中而不追兽及捕兽者,勿敢杀;其追兽及捕兽者,杀之。”这段材料说明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懂得()A严禁猎杀家犬B禁止进山伐木C封闭山林牧场D保护生态资源答案:D点拨题眼: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懂得:春二月,不要伐林

9、木,以免洪水冲垮堤岸;不到夏天,不要把草锄掉烧掉,反映当时的人们关注到维护自己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2.2022山东省学情联考高二检测西汉时期对土地集约使用的情况,在关中地区和黄河流域东部平原地区相对更为普遍,在黄河与汉水上游之间的地区也一样。而在南方长江流域的肥沃土地上,则仍在使用简单的刀耕火种的农作方式。据此可知,当时()A南北经济发展差距明显B南方小农经济发展严重受阻C灌溉农业普遍得到发展D政治中心地带经济尤为繁荣答案:A点拨捕捉题干材料的题眼:西汉时期北方与南方生产方式不同,西汉铁犁牛耕已经在北方大量使用,南方还在使用刀耕火种,判断正确答案。3.2022山东德州夏津一中质测从15世纪末到

10、16世纪初,玉米和马铃薯开始在欧、亚、非大陆传播;16世纪时,玉米在欧洲已经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粮食作物;17世纪时,玉米已经传遍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地。这些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A丝绸之路的畅通B欧洲“价格革命”的爆发C新航路的开辟D欧洲人饮食结构的变化答案:C点拨根据材料可知,1517世纪世界物种交流频繁,依据这一题眼,分析判断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4.2022山东滨州期末2018年,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修正案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保证食品安全,诚信自律,对社会和公众负责,接受社会监督,承担社会责任。据此可知

11、()A国家以法律手段保障食品安全B食品生产标准体系确立C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完善D食品安全问题开始受到国家重视答案:A点拨题眼: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推敲:明确相关人员职责,要求其接受社会监督,承担社会责任等,分析判断正确答案。二、非选择题高分导练解题技法论述试题答题行文的“四性”(1)逻辑性:论述部分的同一段内容要先后有序,或先因后果,或先总后分,或并列关系。(2)层次性:论述要层次分明。答案做到要点化、段落化。每一段重点论述一层意思。如果要论述第二层意思,分段进行。(3)学术性:语言要有历史学科特点,忌口语化,要使用历史术语表达。(历史术语是指教材语言、时政语言,大型正规考试主观试题的

12、答案等)。(4)概括性:内容全面,语言精炼,表述准确,言简意赅,要突出关键词。经典示例技法支招,有章可循例2021新高考山东卷(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开封:仅据天下之冲,还是奠万世之基?材料一(976年,宋太祖西巡洛阳,有意迁都于此,甚或迁都长安,并就此与大臣展开了一场讨论。)李怀忠曰:“东京有汴渠之漕,岁致江、淮米数百万斛,都下兵数十万人,咸仰给焉。陛下居此(洛阳),将安取之?且府库重兵,皆在大梁(开封),根本安固已久,不可动摇。若遽迁都,臣实未见其便。”晋王亦曰:“迁都未便。”宋太祖曰:“迁河南未已,久当迁长安。吾将西迁者无它,欲据山河之胜而去冗兵,循周、汉故事,以安天下也。”晋王又

13、曰:“在德不在险。”宋太祖曰:“晋王之言固善,今姑从之。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矣。”摘编自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十七材料二邓小南等宋:风雅美学的十个侧面分析说明北宋继续以开封为都城的利弊。(12分)命题立意试题导语“开封:仅据天下之冲,还是奠万世之基?”并选取了材料一宋太祖与大臣展开讨论的文字。材料二中国古代气温变化曲线图和黄泛区示意图,图文材料丰富,信息量大。考查考生多角度思考和史论结合的能力,并要求以唯物史观看待历史问题,充分体现了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技法点拨依据开放探究题的行文“四性”,围绕北宋继续以开封为都城的利弊进行分析说明。题干所问是“北宋继续以开封为都城”,所以思考时要关注“继续”二字,

14、说明之前北宋已经选择了开封作为都城,就涉及历史上开封作为都城的利弊。现实是“宋太祖西巡洛阳,有意迁都于此,甚或迁都长安”,所以据此也可以思考其利弊。所以无论是利还是弊,都要从历史和现实两个角度思考,思考的主要方向要结合材料所提供的图文材料和所学知识。其次,阅读材料,具体分析从材料中能够得到的信息。开封属于黄泛区,黄河泛滥会给开封及周边地区带来灾患,破坏生产,不利于经济发展,另外,还可以结合所学,将宋太祖要迁都的洛阳和长安进行比较,得出开封继续作为都城的利处,就是经济发展和交通便利,这一时期经济重心在南移的同时也在东移,而开封地理位置相对偏东,便于对全国的控制。最后,将利和弊的相关信息分别梳理,

15、准确表达即可。参考答案利:(1)从以开封为都城具有一定历史基础角度作答;如:历史上多个政权以开封为都城,北宋已定都开封多年。(2)从以开封为都城具有相对有利的现实条件角度作答:从与长安、洛阳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对比角度作答;如:长安、洛阳地区相对衰退,开封地区相对发展。从开封位置优越和交通便利角度作答。如:地处中原,交通便利,利于南粮北运、巩固统治。(6分)弊:(1)从气候条件及其影响的角度作答;如:北宋时期气候寒冷,北方游牧民族南下,容易对开封造成威胁。(2)从地形条件及其影响的角度作答;如:开封地处平原,需重兵拱卫,导致冗兵。(3)从黄河水患严重及其影响的角度作答。如:黄河泛滥会给开封及周边地

16、区带来灾患,破坏生产。(6分)(若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模拟演练创新应用,立竿见影52022曲阜师大附中月考(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植物、粮食作物、动物、人口和病菌在哥伦布和其他欧洲水手的远航探险以后,开始在全球范围内传播。16世纪伊始,传染病使美洲和太平洋岛屿上的土著人口数量锐减。1500年至1800年之间,可能有1亿以上的人口死于传播到美洲和太平洋岛屿上的疾病。但是,从长期来看,由于粮食作物和牲畜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传播,物种交换所带来的人口增长是大于人口损失的。从18世纪开始直到现在,世界人口持续增长,营养改善是促进世界人口增长的重要因素。小麦、稻米、蔗糖、苹果等,从欧亚大陆来到西半球,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番茄、辣椒、花生等农作物在非洲、亚洲和欧洲生根发芽。摘自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物种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产生了深远影响。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对物种交换提出你自己的见解,并说明理由。(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答案:参考:物种交换是人类由分散到整体发展过程的必然现象;物种交换有利有弊;人口增加的因素诸多;清朝人口增加的重要因素玉米、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