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教案一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61672170 上传时间:2024-02-08 格式:DOC 页数:74 大小:1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教案一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八年级语文教案一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八年级语文教案一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八年级语文教案一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八年级语文教案一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教案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教案一(7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藤野先生鲁 迅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习根据表达的需要选择和组织材料,学习抓住人物特征,通过具体事例来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体会、理解文章含义丰富的语言,掌握文章叙事线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对老师的崇敬之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与民族自尊心。 教学重点: 1. 明确文章的线索,探讨文章的主题。 2. 分析藤野先生的形象,归纳其性格特征。 教学难点:联系材料,领会作者弃医从文的情感因素,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与民族自尊心。 教学方法:讲授与合作讨论相结合。教学时数: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第一部分内容。教学步骤及具体内容

2、:一. 导入 1. 让学生说说在成长过程中,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人,并阐述理由。(有老师、 父母、朋友、还有偶尔相识的陌生人) 再让学生说说在成长中,哪件事最让你难忘? 由学生的回答导入文章。鲁迅在藤野先生一文中,讲述了他与先生的交往。鲁迅先生怀念藤野先生的原因与我们刚才所讲的原因是不是一样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看课文。 2. 复习有关朝花夕拾的知识。让学生说出已经学过的两篇课文的名称。然后说说在从阿及藤野先生三者之间的先后顺序。 顺序是阿从藤野先生,作品是按照作者成长的经历来排列的,朝花夕拾是一本回忆散文集。 二. 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速读课文。 1. 速读课文,思考问题: (1) 文章以什么为线

3、索?写了哪些事情? (2) 文章重点写了发生在哪里的事情?此外还写了什么地方的事情?你能说出文章中的地点变化吗? 2. 明确: (1) 文章以作者在日本仙台求学的经历为线索,写了作者在日本求学的一段经历,即写了离开东京,去仙台学医时藤野先生的关心,匿名信事件,幻灯片事件即离开仙台等一系列事情。 (2)重点写了发生在仙台的事情,此外还写到了东经等地的事情。文章中的地点变化:东京仙台中国。 三. 理清文章层次结构 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是文章的叙事线索,以次我们可以比较容易地划分 文章的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1-3):在东京的所见及去仙台求医的缘由。 第二部分(4-35):在仙台学医,与藤野先生的交

4、往及弃医从文的经过。 第三部分(36-38):回国后对藤野先生的思念。 四. 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1. 朗读课文前三段,体会鲁迅文笔特点。 2. 讨论交流: (1) 这部分文字所描写的对象是什么? (2) 作者对所描写的对象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你能够通过具体的语句来分析吗? 明确: 所描写的对象是“清国留学生”速成班的其他成员。对他们是一种厌恶之情,这是从他们逛公园,赏樱花,梳辫子,学跳舞等事情中可以看出。这也许也是鲁迅为什么要离开繁华的东京的原因所在。 (3) 一些段落在语言上有何特点? 明确: 比喻、反语的巧妙使用,使文章语言幽默,风趣而又不失力度。文章中这样描写“清国留学生”:“但花下实在

5、标致极了” 这段文字在准确地形容与细致的描写的基础上,作者还把“清国留学生”的精神风貌刻画出来了,本来是担当着救国重任的留学生,到东京之后,则不思进取,反而追逐时髦,将头发弄得油光可鉴,尤其可悲的是,始终不忘记那条象征落后和耻辱的大辫子,反而将其弄得十分醒目,令人恶心。文章用比喻和反语夸张,将讽刺之情巧妙地流露在字里行间。 五、布置作业:进一步熟读课文,完成课后练习一。课后反思:第二课时教学要点:研读课文第二部分。教学步骤及具体内容:一、复习上节课的教学内容, 二、研读课文第二部分 1、 文章的主题是记叙在仙台求学及与藤野先生交往的经历,那主要记叙了与藤野先生的哪几件事呢?说说藤野先生是个怎样

6、的人呢? 明确: 文中主要写了修改订正讲义、订正解剖图、担心我怕鬼、问中国女人裹脚等四件事。表现了藤野先生对我的关心、严格要求以及对学术的孜孜不倦的求实精神。 2、 作者初见藤野先生时,藤野先生是什么样子的? 明确: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夹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通过肖像描写,写了他的穿着,穿插了他穿衣服的掌故,表现了藤野先生是一个不注重穿着的人,生活朴素、简单。 3、 朗读第24-31段,思考,这一部分写了那几件事?从中可以反映出作者何种思想感情?请用文章中的语言说明。 明确: 写了两件事,即匿名信事件,幻灯片事件。 鲁迅先生对自己到仙台学医的动机,在呐喊自序中写到“我的梦很美满,预备卒

7、业回来,救治象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有促进了国人对维新的信仰。”可见他是怀着救国救民的思想选择了医学这一职业的。可是,当在学医的过程中,看到了枪毙中国人的影片后,而且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鲁迅受到了极大的刺激,于是促进了鲁迅弃医从文的思想产生。他觉得,“医学并非一件要紧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是做毫无意义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素,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首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看电影受刺激,固然是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直接原因,但不能理解为偶然因素,如果我

8、们分析当时的社会状况,鲁迅先生的思想转变还有起深刻的社会原因,这就是当时的社会潮流。早在弘文学院学习时,他就常和许寿裳等探讨如何改变“国民性”问题,考虑如何提高国民素质,期间还受到了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的影响。 4、 我想现在肯定有些同学会有想法,本文题目是藤野先生,为何写这几件事? 明确:写日本爱国青年寻衅滋事是给藤野先生做反面衬托。写课堂上看电影事件是作者告别藤野先生的直接原因。总之,这些材料都与突出藤野先生正直热忱、没有民族偏见的品质有密切关系。同时还表现了作者那份强烈的爱国热情。 三、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二及部分配套练习课后反思:第三课时教学要点:研读课文剩余部分,分析人物形象。教学

9、步骤及具体内容:一 、检查作业:听写课本字词,指读课文内容。二、进一步研讨课文,小组合作思考下列问题:1、 到35段,已经完成了对藤野先生的回忆,为什么作者还要说自己回国以后的一些感想呢? 讨论明确:此部分一方面表现了藤野先生对我的影响之大,另一方面表现我在实践自己弃医从文的誓言。 2、 朗读这一部分,画出我对藤野先生思念的句子我影响之大的句子以及表现我实践自己弃医从文的句子。 3、 结合课后练习一,文章以回忆藤野先生为主,为什么还花大量的笔墨来写我在日本的遭遇和思考呢? 从整篇文章的结构来看,是围绕藤野先生这个中心来组织材料的,虽说也贯穿着作者的爱国注意思想感情,但前者是明线,后者是暗线。写

10、对东京学习环境的厌恶,离开东京到仙台,是写与藤野先生结识的前因,接下来写仙台的学习生活,基本上与藤野先生有关,而且作者着力正面描述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写匿名信的寻衅和看电影所受到的刺激,这些事或是与藤野先生有直接关系,或是衬托出藤野先生的公正、真诚、在那种环境下的难能可贵。 所以,这样一位没有民族偏见的老师,也是鲁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所在,来赞扬藤野先生的高贵品格。 三、 小结: 课文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明线,以鲁迅思想感情的变化为暗线组织材料,体现了藤野先生崇高的精神和鲁迅深切的爱国感情。文章语言精练,幽默而又犀利,抓住了人物的特征,生动而又传神,我们在写作时可以好好借鉴,用我们的笔记住我们

11、最怀念的人。 四、板书设计 藤野先生 明线: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没有民族偏见怀念先生 添改讲义 纠正解剖图 关心实习 问中国女人裹脚 暗线:鲁迅的爱国情感弃医从文 五、布置作业:完成配套练习,预习第二课。课后反思:我的母亲胡适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文意。过程与方法目标:概括、提炼文中的母亲形象,从文章所写的具体事件中概括出母亲的品性、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胡适及其母亲身上代表的文化意义。 教学重点: 理解母亲对“我”的做人训练,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中关键语句的含义。 教学时数: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教学步骤与具体内容

12、:一、检查预习: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文绉绉(zhou1) 绰号(chuo4) 庶祖母(shu4) 吹笙(sheng3) 摹画(mo2) 眼翳(yi4) 舔去(tian3) 侮辱(wu3) 2解释下列词语。 责罚:处罚。 管束:加以约束,使不越轨。 气量:指才识和品德的高低;指能容纳不同意见的度量。 广漠:广大空旷。 宽恕:宽容饶恕。 质问:责问。 文绉绉: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面红耳赤:形容因急躁、害羞等脸上发红的样子。 仁慈:仁爱慈善。 侮辱:使对方人格或名誉受到损害、蒙受耻辱。 二、导人 母亲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作者回顾自己所走过的道路,把深情的目光投向母亲,用朴实的文字表达了

13、对母亲深切的怀念。读读这些文字,了解这位学者少年成长的历程,也许对你会有许多启迪。 作者简介: 胡适(18911962),现代作家、学者,字适之,安徽绩溪人。曾提倡文学改革,为新文化运动的著名人物。1920年创作第一部新诗集。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默读提示及要求: 1抓住关键句、段。 2。注意字词,读准字音,辨清字形。 3读完后,用一句话总结全文。 4理清文章结构。 明确: 文章开头主要忆述了作者九岁之前的若干生活片断。接下来作者采用情随事现的记叙方法,详略得当地回忆母亲对“我”的教诲目的、方法和态度。再接下来写母亲和家人相处的情况。 四、学习课文内容 1让学生提出自己在阅读中遇到的难题,或

14、者值得思考的问题,集中起来加以讨论。 2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讨论交流。 提问: 用一句话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 明确: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提问:为什么说她又是“严父”? 明确: 插入胡适家庭背景资料介绍。 提问: 课文写了母亲哪几件事?这些事情突出母亲的什么品性? 明确: 课文写了母亲这样几件事情: A叫我早起,聆听教诲,“催”去上学。 B我说了不该说的话,她重重责罚我。 C新年之际,债主来要债,她从不骂一声,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 D受了两嫂子的气,她只忍耐着,忍到不可再忍时,悲哭一场,以解心中之苦。 E听了王叔的牢骚话,表现出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 通过写这些事,

15、表现母亲以下品性:她是一位恩师,对我谆谆教诲,对我要求严格,却从不拿孩子出气,气量大,性情好,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待人仁慈、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 五、探究活动 请你就作者母亲的为人、教子方法,谈谈自己的理解与看法。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不要求统一答案,也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畅所欲言。 六、小结 这是一首质朴动人的对母亲的赞歌,作者怀着深深的敬意和爱戴,记下了自己的母亲这可亲可敬的美好形象,唱出了一支深情的颂歌,“爱”的感情贯穿全文。 七、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一。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教学要点:进一步研讨课文内容。教学步骤与具体内容:一、复习旧课听写词语:管束责罚 气量广漠质问宽恕文绉绉 二、朗读下面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加点词语的含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