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病的辨病与辩证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61669417 上传时间:2023-12-0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4.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皮肤病的辨病与辩证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皮肤病的辨病与辩证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皮肤病的辨病与辩证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皮肤病的辨病与辩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皮肤病的辨病与辩证(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中医治疗皮肤病的辨病与辩证现代中医治疗皮肤病,多采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原则。传统中医学认为,皮肤病的发生往往是气血阴阳与脏腑功能失调的外在表现,因此须内外合治,遵循整体观,以达到阴平阳秘。中医正是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归纳、辨识人体状态,采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局部辨证和全身辨证相结合、内治与外治相结合的原则,从而使人体达到一种平衡状态。11 辨证施治1.1 局部辩证局部辨证指观察皮损形态特点,从中获得病理信息,并以此为依据探讨治疗思路的辨证方式。局部辨证主要辨析皮损类型、皮损形态、皮损分布特点、皮损部位、皮损色泽等等的临床意义:如水疱多湿、结节多为

2、痰瘀、脓疱多为热毒;边界规则多为风湿热邪、边界不规则多属虫淫、皮损隆起正气充盛、皮损平塌正气不足;对称分布当从脏腑考虑、单侧分布多从经络考虑;皮损密集主毒热盛、皮损稀疏主正气虚;经络循行、十二皮部、脏腑各有所主部位、上部多风火、中部多气郁、下部多湿邪、偏于肢体伸侧属阳多热、偏于肢体屈侧属阴多湿;局限于一处多为湿、毒、痰、瘀;泛发于周身多为风、火、热邪。皮损青黄赤白黑紫、深浅、明暗意义各不相同:红斑鲜艳、压之不褪色为血热,斑色紫暗为血瘀2等等。1.2 整体辩证整体辨证的对象则是皮肤病发生的内外环境背景,即除去皮肤异常,其他系统异常状况的总和。具体而言又包括以下内容 :1.2.1 八纲辩证即表、里

3、、寒、热,虚、实、阴、阳八个辨证的纲领,其中阴阳二纲又可以总括其它六纲,即表、实、热为阳;里、虚、寒为阴。八纲辨证是辨别证候的总纲,能够概括其他各种辨证方法的共性,掌握八纲辨证,就能将繁杂的临床表现,如疾病类别、深浅、性质以及邪正的盛衰,进行归纳总结,从而指导临床。(1)凡符合“阳”的一般属性的证候,称为阳证,如表证、热证、实证可概属于阳证的范畴。临床上急性泛发全身,变化快和自觉痒痛明显的皮肤病,同时伴有发热、面红、烦躁、口干渴、大便干、小便黄;脉象浮、滑数者,如急性泛发性湿疹、接触性皮炎、银屑病进行期、药疹、急性荨麻疹等。(2)凡符合“阴”的一般属性的证候,称为阴证,如里证、寒证、虚证可概属

4、于阴证的范畴。慢性、渗出性、肥厚性,以及自觉症状较轻微的皮肤病,同时伴有口淡,口腻,饮食欠佳,不思饮食,胸腹胀满,大便不成形或先干后稀;脉象沉细、沉缓或迟,舌质淡,舌体胖嫩或边缘有齿痕、舌苔腻或干而苔少。如寒冷性荨麻疹、冻疮、硬皮病、慢性溃疡等。1.2.2 脏腑辨证 脏腑辨证是根据脏腑的功能失常和病理变化所表现的特点,来判断皮肤病病症与脏腑的关系。如肝胆湿热证,多表现为胸胁满闷疼痛,小便短赤,带下色黄腥臭,外阴瘙痒;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多见于急性湿疹、带状疱疹等。色素性皮肤病,如黄褐斑、黑变病、白癜风,多见于肝肾阴虚证或肝郁气滞证。慢性角化、肥厚性皮肤病,多见于脾虚湿滞或心脾两虚证。出血性

5、皮肤病如过敏性紫癜、色素性紫癜性皮病等,多见于血热壅盛,迫血妄行,或脾虚不统血。3先天性皮肤病,如鱼鳞病、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等,多见于先天肾经亏损,后天肝血不足。1.2.3 六经辨证 六经辨证,是以六经所系经络、脏腑的生理病理为基础,将外感病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证候,综合归纳为太阳病证、阳明病证、少阳病证、太阴病证、少阴病证和厥阴病证等六类证候,用来阐述外感病不同阶段的病理特点,并指导临床的辨证方法。皮肤病病因纷繁多样,病机多有不同。4然而,限于机体的自然结构,与疾病斗争势所必然地有一固定形式,于是表、里、半表半里便成为凡病不可逾越的病位反应。对于皮肤病,可以借用六经辨证中,各经的脉症提纲,从表、

6、里、半表半里三个层面进行分类分析。1.2.4 卫气营血辩证卫气营血既是温热病四类症状的概括,也是温热病发展过程中深浅不同的四个阶段。5卫分病主要表现是:微恶风寒、发热、口不甚渴、咳嗽少痰或痰出不爽、舌边鲜红、脉浮数。可见于多形红斑、水痘、的轻型。银屑病血热期,带状疱疹初期。一些皮肤病急性发作期皮肤潮红、肿胀、灼热、渗出、密集脓疱等,如急性湿疹、过敏性皮炎,常表现为气分证,患者可伴体温升高等。营分是温热入血的前期,一般即可由气分传来,也可温邪直入营分。见症主要是:高热不退、夜间尤甚、心烦不寐,严重者可有神昏谵语、口干不甚渴、脉细数、舌红或绛,持续高热不退、皮肤潮红、水肿。如疱疹样脓疱病、重症疱疹

7、、重症过敏等有些情况。血分证是温热病入血的深重阶段,病位主要在肝脾。伤于肝,比较常见的主要有两种类型:热迫血安行,肝不藏血而致出血皮肤病的表现主要是发斑,亦称“动血”;热邪耗血。致血不荣筋而发生筋脉强直或抽搐,亦称“动风”。伤于肾的耗血之甚,津血转相耗夺,因而造成伤阴或无阴失水之症。皮肤病中,过敏性紫癜、重症药疹、大疱性多形红斑等即常由血热妄行而引起出血,舌质深绛、脉数等症。本病在后期由于血热伤阴可出现发热面赤、手足心热、口干舌燥、心烦不寐等症。卫气营血辨证在皮肤病中常用于有全身症状的一些严重皮肤病。如重症药疹、大疱性皮肤病、重症过敏性皮炎、重症紫癜及免疫系统疾病。在理论上卫气营血虽是四个不同

8、阶段。但在临床治疗时,皮肤科习惯按卫气与营血辨证治疗,且一次治疗常能获得满意疗效。2 辨病论治“病”高度概括了疾病发生发展过程及传变规律,是对疾病实质的进一步揭示。西医学以“病”为纲,深入系统全面地开展其病因、发病机理、病理、愈后等的研究,在临床中,对中医的辨证施治有参考价值,大多数皮肤病的中医病名和西医病名是相对应的,如“瘾疹”相当于西医的“荨麻疹”,“风热疮”相当于“玫瑰糠疹”。“辨病”是通过对皮肤病临床形态学的观察、相关的辅助检查和疾病的一般发展规律来诊断疾病的方法,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都强调辨识疾病的客观依据,二者在诊断疾病的本质上无明显差异。63 辨病与辩证相结合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

9、论奠定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将病、证和症看作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通过“依症辨病”,“据病辨证”和“随症加减”的基本方法,确立了病、证、症结合论治的临床诊疗模式,7后世很好的运用了这种以病为纲,以证相辅,病证结合的医学模式,病分各类,逐类设证,因证制方,按方用药这样一种较为成熟的理法方药俱备的体例系统模式。中医的辨病大体相当于西医的诊断。有了疾病的明确诊断,才能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和预后。但中医认为相同的疾病由于患者体质不同和疾病的发展阶段不同,临床症候迥异,治法也不相同,在辨病基础上,尚需辩证8。辨病的过程往往与鉴别诊断分不开,通过询问病史、诱发因素、发病特点和临床表现等加以确定。明确

10、了疾病的诊断,就要根据疾病的不同发展阶段和伴随症状,进行辨证分析,辨证施治。比如湿疹,诊断时要看其发病部位是否对称、皮损特点是否呈多形性和渗出倾向,是否伴有瘙痒等。然后根据病程、皮疹特点及伴随症状确定其辨证分型,进而确定治则。如急性期多以“湿热证”为主,亚急性期多以“脾虚湿盛证”为主,慢性期则多以“血虚风燥证”为主,但因个体差异,有些患者伴有阳虚症状,临床故采用温法,以“温阳健脾除湿”为主。9参考文献:1赵辨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南京: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1962赵炳南, 张志礼. 简明中医皮肤病学M. 北京: 展望出版社, 1983: 85.3卢传坚,曾召,谢秀丽,等1979201

11、0年寻常型银屑病文献证候分布情况分析J. 中医杂志,2012,59( 11) : 534朱仁康. 尊麻疹证治J.中医杂志,1987, 28(12):887-8905姜红伶. 卫气营血辨证治疗皮肤病浅析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9(10): 106邓丙戌,张志礼. 银屑病M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12-37童舜华,童瑶,段逸山. 黄帝内经病证结合论治思想的萌芽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3,5(1):148张方, 黄泰康. 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方法论的思考. 中医药学刊,2005, 23( 12) : 2246.9 张志礼. 张志礼皮肤病临床经验辑要.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1: 1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