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花厅的海棠花又开了》教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61645333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花厅的海棠花又开了》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西花厅的海棠花又开了》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西花厅的海棠花又开了》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西花厅的海棠花又开了》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西花厅的海棠花又开了》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花厅的海棠花又开了》教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花厅的海棠花又开了教案 邓颖超 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托物抒情的写法和融情于事、直抒胸臆等多种抒情方式。2、理解饱含深情的句子,感受邓颖超对周总理的神情思念和崇敬之情,以及他们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和忠贞不渝的爱情。3、欣赏本文朴素情真的语言。 重点、难点1、重点:了解老一辈无产阶级真挚的爱情。2、难点:理解含蓄地表达情感的句子。 教学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一、导入新课,介绍背景: 1988年,邓颖超已84岁高龄,能够在迟暮之年以如此心情叙述出昔日美好真挚的感情,不仅使我们感受到邓颖超与周恩来两心相照的眷眷深情,也使我们看到他们远大的革命理想和坚定的信念。1992年7月11日,邓颖超

2、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2004年2月4日是邓颖超诞辰100周年纪念日,今天在他诞辰105周年,离开我们17年的时候,学习她的西花厅的海棠花又开了以表达对这位杰出女性的纪念和缅怀。 本文写于1988年4月,中南海西花厅海棠花盛天之际。邓颖超嘱咐工作人员“如果有一天我也走了,喜爱海棠花的主人都走了,你们认为可以发表就发表,作为我的遗作,是对恩来的回忆和缅怀。否则,就烧掉。”92年7月11日在北京告别人世。五年后的1997年,工作人员决定将此文发表。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线索:本文以对周恩来的深情追忆,也就是作者的思绪为线索结构全篇。第一部分(1段):见花思人,开篇点题,引起下文。第二部分(2-

3、6段):抒发对周恩来的思念之情。第三部分(7-9段):深情回忆和周恩来相识、相知、相爱的过程。第四部分(10-11段):再次抒发思念之情,结束全文。三、剖析课文,探究第一、二部分内容:1、“看花的主人”指谁?“海棠花又开了”中“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和下文的“你”都指作者的丈夫周恩来。“又”饱含着无限深情,触发了作者对已经“走了十二年”的看花主人的深情回忆。第一部分归纳:从西花厅前的海棠花写起,总领全文,勾起情思,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2、作者深情地回忆和周来相识、相知、相爱的过程,为什么从西花厅的海棠花写起? 首先因为海棠花是周恩来的心爱之物,在海棠树前留下了周恩来的足迹和身影,留下了

4、两人许多美好的回忆;其次因为海棠花见证了他们忠贞不渝的爱情。如今,睹物思人,怎能不引勾起对过去日子的深情怀念和与周恩来共同生活的点点滴滴的回忆呢!3、“你不是喜爱海棠花吗?”与第一段有何联系?称呼变“他”为“你”有何深意? 反问。与上文“花又开了”相照应,引出下文。称呼由“他”变为“你”好似与相依相伴数十年周总理的在天之灵在娓娓交谈,表达了作者对丈夫的深情怀念。用倾诉的口吻,更显得亲切感人,情真意切。直抒胸臆,也更直接,更真切。4、作者回忆了与海棠花相关的哪些片断?每个片断最感人的地方在哪里?赏花思人 (2-3) 寄花传情(4) 崇敬思念(5-6) 因为爱海棠花,就选定盛开着海棠花的院落来居住

5、,而且一住就是二十六年,三十八年。 这些词用得很精彩“偶然”“就”“整整”,表明对海棠花的喜爱非常执着,也说明了两人的爱情非常运坚贞。 海棠花与邓颖超共同经历了三十八个年头,仍然生机勃勃,花团锦簇,果实累累。人们不但可以赏花,还可以品尝果实。 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画面啊。海棠花似乎是个有情物,它用它美艳的花,酸甜的果来报答喜爱它的邓颖超与周恩来同志。 细致描绘了周恩来生前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常抽几分钟有时独自驻足观赏,抬头看了又看,以此业得以稍稍休息,有时与邓颖超并肩赏花。 最精彩的句子是“你看花的背影,仿佛就在昨天,就在我眼前。”“十二年本来是短暂的,但是我感到又是漫长漫长的。”(“短暂”“漫长

6、漫长”因为深爱对方,上文回忆海棠树下“我”和周恩来美好而难忘的往事,十二年来“你看花的背影”时时萦绕心头,所以说“短暂”;但爱人离去十二年,思念之情与日俱增,所以又是漫长的。这两个词突出表达了作者对周恩来同志的真挚的爱和深深的思念。“漫长”的反复,表达了思念之苦和无尽的哀思。) 邓颖超为远在日内瓦的周恩来剪了一枝海棠花,压在书本里,通过鸿雁传情,表达她的思念,体贴之心。 这段写得颇为真挚动人,这对革命的伴侣,他们爱得那么真,那么纯,令人动容。 “我认为你一定随着春天温暧的风,又踏着严寒冬天的雪,深入到祖国的高山,平原,飘进了黄河、长江进入了无边无际的海洋。” 这句话写出了作者对周恩来的无限敬意

7、,写出了周恩来并没有离开我们,他正为我们的国家,为全人类的进步事业继续工作着,祖国的山山水水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周恩来同志永远活在邓颖超的心里,也永远活在中国人民,世界人民的心里。5、引用龚自珍的两句诗有什么深刻含义? 含蓄地表达了作为革命伴侣互相爱护、互相支持,共同追求革命理想的思想感情。也赞颂了周总理一心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革命精神。6、“剪一枝海棠花”的细节描写饱含着怎样的深情? 这一细节表现了作者对革命伴侣的爱,这枝海棠花代表了妻子的安慰和祝福,也蕴涵着祖国亲人的深情厚意。7、“你到哪里去了啊!我认为你”这个议论句有何深刻含义? 一句深情的呼唤,直接抒情,表达了对周恩来同志的切切思

8、念和崇敬之情。“我认为”一句是对周恩来同志为革命事业奔波一生的高度概括,表达作者对总理的崇敬之情。也表明总理的高大形象与天地同在,与日月同辉。归纳:课文前半部分回忆了自己与海棠花与周恩来之间的生活片断,表达了对周恩来无限的思念与崇敬之情。 爱 花赏花(思)人(1-6) 赏 花 崇敬、思念鸿雁传花 第二教时一、 剖析课文,探究第三、四部分内容:1、7-9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第7段:概述“我们”的爱情总是和革命交织在一起。 第8段:详细写了在革命斗争中的相见,建立了纯正的友情,为了共同革命理想,从友谊发展到相爱,定约。 第9段:写在革命之花开时,我们爱情之花也开放了,1925年8月,结婚了。

9、2、“曾记否?”在结构上有何作用?引出下文无尽回忆,总领本段。3、作者在这三段中追忆了与周恩来同志相识、相知、相爱的哪些事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五四运动”中相识;共同进步中相知;书信来往中相爱;革命道路上互相勉励、互相扶持。当年,欧亚大陆,鸿雁传书,相知相爱,表现了他们作为革命者的献身精神和患难与共、悲喜分担的深厚情谊; 对在五四运动中相见情形的追忆,表现了这对革命青年的爱国主义情怀和追求新思潮、追求进步的共同理想; 他们在1925年结婚,爱情之花和革命之花并蒂开放,体现了冲破封建束缚、追求民主革新的精神;他们与祖国休戚与共,他们的爱情生活也始终与革命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表现了共产党人崇

10、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和忠贞不渝的爱情。4、找出文中邓颖超与周恩来在革命生涯中共同追求,共同奋斗的句子,体会其思想感情。 希望我们两个人,将来也像他们两个人那样,一同上断头台。 我们都下定决心,愿为革命而死,洒热血、抛头颅,在所不惜。 我们的爱情总是和革命交织在一起。 只是为着我们共同的斗争,发扬爱国主义,追求新思潮,追求进步。 建立了共同的革命理想,要为共产主义奋斗。文中多次出现“我们”的共同理想,及为理解共同理想奋斗的句子,这说明了“我们”之间的关系是同志、战友、伴侣的关系,“我们”始终把革命放在首位。5、第8段中为什么用大段的文字写周恩来同志曾主张独身主义,而“我”也对婚姻抱悲观的想法?

11、这段文字意在说明为了革命事情无暇谈及个人问题,说明两人的交往全是为了革命事业,没有任何个人的目的,它使两人的抱定独身的两个青年走到了一起,从友谊发展到相爱。6、文中提到了1919年的五四运动,进步学生组织的“觉悟”起到了什么作用? 说明两人相识的时代大背景,作为进步的热血青年,他们为了反帝,反封建、肥卖国贼,为了救亡图存他们走到了一起来,在那个年代注定了他们的爱情要与革命交织在一起,注定了他们要共同出生入死,艰险困苦患难与共。7、怎样理解作者以“同志,战友,伴侣”称呼周恩来同志?同志:共同的革命理想为共产主义奋斗,志同道合。战友:革命生涯中共同斗争,并肩战斗,出生入死,患难与共。伴侣:出身相似

12、,思想相似的共产主义革命者的结合,深厚的夫妻情谊,一生互相扶持。这三个称呼体现了相识、相知、相爱的过程,表达了对周总理的思念,并告慰死者的在天之灵。二、7-11小结归纳:追忆了周邓二人相识、相知、相爱。“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共同的理想,共同的追求让二人结合在了一起,他们的结合体现了打破封建束缚、追求民主革新的精神。他们把国家利益、党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他们的爱情始终于革命事业联系在一起,从而表现了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和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五四运动”中相识由人(忆)事(7-9) 共同进步 中相知 爱情和革命交织在一起书信来往 中相爱 三、中心思想: 本文是一篇追忆性的文字,由西花厅的海棠花触发

13、对过去有关人物和事件的回忆,把已经逝去的情景再现在我们面前,记叙了他们在西花厅共同生活的日子和他们相识、相知、相爱的过程,表现了无产阶级革命家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和忠贞不渝的爱情。四、写作方法 1、朴实自然、情真意切的语言。 文章没有去刻意追求曲折情节或新奇形式,却致力于把已经逝去的情景再现在我们面前,揭示出人物的内心感受和精神面貌。语言方面纯净洗练,没有华丽的词藻,也没有方言、口语,显得准确且富于表现力。 2、运用了多种抒情方式。一是:融情于事。在叙事中,融进自己的情感,使叙述的事件、人物都焕发着感情的色彩。 如:第8段一方面回忆自己与周的事迹;接着由忆事上升到情,“我们建立起来的友情,是

14、非常纯正的”“特别是我们都建立了共同的革命理想,要为共产主义奋斗”,这样使得内容丰富,感情真挚。二是:直接抒情。往事如昨,萦绕心间,挥之不去,说到动情处,又采用了直接抒情的方法。五、语言品析1、春天到了,西花厅的海棠花又开了。看花的主人已经走了,走了十二年,他不再回来了。(句中加点的“又”字用得好在哪里?)一个“又”字,包含着无限深意,触发了作者对已经“走了十二年”的看花人的深情追忆。2、在你参加日内瓦会议的时候,我们家里的海棠花正在盛开,因为你不能看到那年盛开着的美好的花朵,我就特意剪了一枝,把它压在书本里头,经过鸿雁带到日内瓦给你。(朗读这句话,体会字里行间饱含着的深情。)海棠花是楚楚动人的,这是周恩来生前最喜爱的花。1954年春,西花厅的海棠花又开了。而这时,周恩来正在瑞士开日内瓦会议,不能亲临赏花。于是,邓颖超便剪下一枝海棠花做标本,压在书中托人带给周恩来。朴实的语言中透露出二人对海棠花的喜爱之情和二人在生活上的相互关怀及情感上的息息相通。也蕴涵着祖国亲人的深情厚谊。3、你不在了,可是每到海棠花开放的时候,常常有爱花的人来看花。花下树前,仿佛你仍在我们中间。(朗读这句话,体会字里行间饱含着的深情。)海棠花是楚楚动人的,而由此引出的周恩来与邓颖超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