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中区旅游发展规划.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61561718 上传时间:2023-11-17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1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吴中区旅游发展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吴中区旅游发展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吴中区旅游发展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吴中区旅游发展规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吴中区旅游发展规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吴中区旅游发展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吴中区旅游发展规划.doc(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吴中区旅游发展规划第一章:规划总则1.规划任务2.规划范围3.规划期限4.规划依据5.规划原则第二章:吴中区基本概况1.背景2.自然地理:地理区位 地质地貌 气象气候水文水系 土地现状3.社会经济:历史沿革行政区划及人口经济概况基础设施条件. 交通条件第三章: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1.旅游资源现状分析与评价(优势、劣势)2.旅游发展机遇与面临的挑战分析3.旅游客源市场与容量分析4.总体评价第四章:规划思路1.目标定性分析定量分析2.空间分布第五章:旅游发展方向1.结构优化2.重点开发地区3.线路设计第一章、规划总则(1) 规划任务:落实和深化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促进吴中区城乡统

2、筹协调发展,有效指导区内镇规划、片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编制苏州市吴中区城镇体系建设专项规划(十二五)(2) 规划范围:吴中行政辖区,总面积2201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742平方公里,太湖水域面积1459平方公里)。(3) 规划期限:直至2020年。(4) 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风景名声区条例 3、城乡规划编制办法 4、苏州市旅游总体规划5、苏州市国民经济与社会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6、吴中区国民经济与社会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7、苏州市城市规划若干强制性内容的暂行规定(5)规划原则:1、科学发展加强资源保护、节约和合理利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和

3、空间布局模式的转变。2、协调发展贯彻落实“南优松吴,西育太湖”的发展策略,突出吴中区自身特色,加强与周边地区的联合与协作。3、和谐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和安全体系建设,保护自然景观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4、一体化发展从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和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等方面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构建新型城乡关系。第二章、吴中区基本概况一、自然地理概况1.地理区位吴中区位于苏州市南部,北依苏州古城区,东连昆山,南接吴江,西衔太湖;四周还分别与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技术开发区(虎丘区)、相城区接壤;与无锡、宜兴、浙江湖州隔湖相望。吴中区全境东西宽92.95千米,南北长48.1

4、千米。地理坐标为东经1195512054,北纬30563121。全境东西长92.95公里,南北宽48.1公里。2.地质地貌吴中区西部有低山丘陵,系浙西天目山向东北延伸的余脉,成“岛”状分布在太湖之中和沿岸镇内。境内山脉最高峰为穹窿山,主峰笠帽峰海拔341.7米。境内水网稠密,江河湖泊众多。东部以平原为主,由水网平原、低洼圩田平原等构成。吴中区平原地面组成大部分属河流冲积、湖积相物质,浅层内以灰色变形较小、强度较高的粘性土为主,质地紧实,一般承载力为20T/M2左右。全区地面平均海拔约5M,地势平坦,坡度平缓,地势符合国家工程建设标高。3.气象气候吴中区地处中亚热带边缘,属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

5、因受海洋和太湖水体的调节作用,常年四季分明,气候宜人,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故宜农宜林,宜渔宜牧,是名副其实的江南“鱼米之乡”。4.水文水系吴中区是典型的东部水网地区,地处长江下游,为太湖水网平原的一部分。吴中区境内20多条骨干河道纵横交错,沟通太湖、澄胡、石湖等湖荡。区境扼太湖之出口,为长江三角洲重要水利和交通枢纽。据资料统计,全区最高水位平均值3.38M(吴淞标高,下同),最低水位平均值2.43M,常年水位平均值2.83M。5.自然资源吴中区位于太湖之滨,生态环境优越,自然资源丰富,是闻名遐迩的“鱼米之乡”。吴中区是洞庭(山)碧螺春茶的原产地,主要农副产品有优质稻米、枇杷、杨梅、银

6、杏、板栗、桂花、席草、茭白、莲藕、水芹、芡实、茨菇、荸荠、莼菜、红菱、花卉、苗木、太湖大闸蟹、太湖三白(银鱼、白虾、白鱼)、青虾、鳜鱼、鳗鱼、河蚬、鳖和藏书山羊、东山湖羊、生态草鸡等,其中洞庭(山)碧螺春茶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二、社会经济概况1.历史沿革从公元前221年起,秦始皇统一中国,实行郡县制,建立吴县算起,有二千多年历史。秦初,吴县地域扩大,包括现在的常熟、吴江、嘉兴等地在内。秦之后,吴县的地域、辖属屡有变化。至东汉末年,吴地属孙权割据地。晋武帝灭孙皓,分天下为十九州,吴属扬州。晋太康四年,县境北部析置海虞县(今常熟市)。宋、齐、梁、陈四代吴县均为吴郡。梁代侯景之乱时,吴郡一度还曾被成

7、为吴州,后吴州、吴郡、吴县治所同住一城。隋开皇九年改吴州为苏州。十一年,吴县县治迁徙至横山(今新郭镇)。唐武周万岁通天元年析吴县东部地置长洲县,两县分境合城而治。北宋太平兴国三年,吴、长洲两县均属浙江西路。清雍正二年,划长洲县东南部建立元和县,与吴县、长洲县合城而治。后又划吴县东山、西山建太湖、靖湖两厅。至1912年,复并三县两厅为吴县。1928年,划吴县城区设苏州市。1930年撤销市建置,辖区复归吴县。1949年4月27日,吴县解放,市、县分设,析城区和郊区置苏州市,周围乡村为吴县,东山、西山及太湖湖区划建太湖行政办事处。1953年5月,苏南人民行政公署太湖办事处改建震泽县。1959年撤销震

8、泽县,复并入吴县,隶属苏州专员公署(1960年1月7日,国务院批准撤销震泽县,并入吴县)。解放后的吴县,没有另建县城,全县的党政机关驻于苏州市区。为了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1984年开始,吴县在离苏州市中心越3千米的城南开辟总面积为20平方千米的新城区。1989年8月,吴县机关迁入新城区。1995年6月8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吴县,设立吴县市,以原吴县行政区域为吴县市区域,市人民政府驻长桥镇。2.行政区划及人口2009年末,吴中区总面积742平方千米、总人口59.97万人。辖8个街道、7个镇:长桥街道、越溪街道、郭巷街道、横泾街道、香山街道、苏苑街道、龙西街道、城南街道、甪直镇、木渎镇、胥口镇、东

9、山镇、光福镇、西山镇、临湖镇。区政府驻长桥街道。其中:甪直镇面积97.99平方千米、人口139187人,木渎镇面积62.28平方千米、人口280697人,胥口镇面积38.2平方千米、人口88891人,东山镇面积96平方千米、人口56056人,光福镇面积61.56平方千米、人口64220人,金庭镇面积83.42平方千米、人口49443人,临湖镇面积54.3平方千米、人口62930人。3.经济概况2010,吴中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02.30亿元,较上年增长12.7%(按可比价计算),其中: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247.49亿元,增长15.0(按可比价计算)。三次产业的比例为2.856.141.1,第三

10、产业比重较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按户籍人口计算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00376元,较上年增加15542元,按年末汇率折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5156美元。2010年,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305.31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23.91亿元,分别较上年增长21.1和21.5。规模以上工业中,私营工业企业实现产值265.54亿元,增长27.4;外商及港澳台工业企业实现产值690.73亿元,增长18.5。重工业实现产值631.51亿元,轻工业实现产值392.40亿元,分别较上年增长20.2和23.7。4.基础设施条件2011年,全区各类教育事业均衡优质发展。全区有省、市优质幼儿园28所,义务

11、教育阶段学校全部建成苏州市教育现代化学校,公办高中和中职学校全面建成三星级以上学校,其中四星级达50%,建成省级以上社区教育示范乡镇2个、省级以上农科教结合示范基地1个。全区拥有医疗卫生机构242个,其中医院、护理院15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94家。全区公益性文化阵地面积增至130914平方米,全区各镇街道均设置了文体教育服务机构,建成区信息资源共享支中心,被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5.交通条件吴中区地处长三角中心位置,苏南水陆交通要津。目前,全区构筑了以苏嘉杭高速,绕城高速西南段、苏沪高速、苏昆太高速为主的主框架,以227省道、230省道、343省道为国省道干线公路的次骨架,以吴中大道、

12、东方大道、东山大道、环太湖公路、东山环山路等27条区镇公路为地方公路的次骨架和以纵横交错的镇村公路为补充的公路网络。吴中区交通便捷,北有沪宁铁路、沪宁高速公路,东有苏嘉杭高速公路,京杭大运河纵越全境。区境扼太湖之出口,为长江三角洲重要水利和交通枢纽。至2008年末,吴中区等级公路总里程达 1081 公里,所有镇、区、街道均可在15分钟内驶上高速公路。苏州市建设中的4条轻轨全部穿越吴中区。内河道纵横交错,总里程达350.22公里,其中有京杭大运河,苏申内、外港线、浒光运河和苏西线等7条等级航道。水上运输通江达海,十分便捷。全长4348米的太湖大桥,是中国内湖第一长桥,连通了太湖中最大的岛屿西山岛

13、,不仅带动了金庭镇的经济开发,而且形成了独特的桥岛风光。第三章、旅游资源的现状分析与评价吴中区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太湖山水资源和吴文化的发源地,也是苏州旅游的核心发展地带。区内拥有国家级太湖旅游度假区;国家4A级景区6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5个;国家级文保单位7处;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项、国家级9项,以及遍布全区的古镇古村古建筑、文物古迹和人文遗存。太湖风光、鱼米之乡、兵法圣地等特色元素点缀其中。吴中区的所有景区可以大致分为四类:太湖山水、古村古镇、人文历史、生态乡村。不同类型的景点吸引着不同的游客,使得吴中区的旅游业一直处在发展的最前端。太湖山水太湖山水主要包括寒谷仙境、穹窿山、

14、三山岛、太湖西山林屋洞、缥缈峰、天池山、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菱湖渚、小王山、花山景区、渔洋山风景区等主要的旅游景点。寒谷仙境是东山新开的景点,这里是欣赏太湖美景绝佳的地方。山上有仙人石,还有纪念王鏊幼年读书地的可育堂,吴王试剑阁等景观,历史上这里就曾是一个景点,后来一直荒弃,这次重修开放让她重展风韵。三山岛因一岛三峰相连而得名,三山岛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冬不太凉,夏不太炎,苍山碧水,风景幽美。三山岛四季花果累累,除有“洞庭红”橘外,更有名果“马眼枣”为全国所罕见,果大二寸许,鲜甜爽口,现尚有百年以上古枣树692棵。此处还有距今一万余年被称为“三山文化”的旧石器时代遗址

15、及哺乳类动物化石遗存。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是经国务院首批批准建立的12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之一,是全国首批加入WTO旅游业对外开放突破先行区。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太湖山水风光和博大精深的吴文化资源,是长江三角洲区位条件最优越、自然山水最优美、人文景观最丰富、文化底蕴最深厚的地区之一。古村古镇 吴中区具体的古镇生态旅游资源包括以下两点:第一,吴中区拥有木渎、甪直2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木渎是与苏州城同龄的江南古镇,它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众多的桥梁和绵延6000多米的石驳岸,50多处的河埠头,组成了木渎古镇的水上风景。甪直已有2500年的历史,是古代吴国宫殿的遗址,甪直的41座桥都被列为重要的文化遗产,这些桥体现了宋、元、明、清等不同时期的不同风格和建筑艺术。第二,吴中区拥有光福、东山、西山3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2个全国历史文化名村(东山陆巷古村、西山明月湾古村),11个市级控保古村落,93个文保单位(其中国家级文保单位7个),馆藏文物数量排列全国县市区之首。光福古镇有优美的自然山水风光,植物名胜颇多,生态环境优良,并且当地丰富的历史文化孕育了独一无二的地方手工艺,如红木雕刻、刺绣等。洞庭东山和西山两个历史古镇资源以洞庭太湖为最大的特色,拥有宜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