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失而复得的诗.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61552709 上传时间:2022-12-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首失而复得的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首失而复得的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首失而复得的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一首失而复得的诗.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一首失而复得的诗.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首失而复得的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首失而复得的诗.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墙 一首失而复得的诗云鹤蓦地。他怔住。墙怔住。面西的墙在夕照中是一块发光的幕。他的眼是两面发光的墙。墙上映个十字架的影。他的眼是两个闪着灵光的十字架。自对街教堂圆顶上投来映在墙上的影映在他眼中是闪发着灵光的十字架。百次千次。他擦身走过墙。墙擦身走过他。千次。百次。像两个互不相干的陌路人。他擦身走过那墙。那墙擦身走过他。从不打招呼的擦身而过的两个陌生赶路人。仅这一次。仅仅这一次。他怔住。墙怔住。他一步一步地走近墙。墙一步一步地走近他。十字架的影映在墙上。他的影爬上了墙。一寸。一寸。又一寸。头-颈-肩-上身-双腿-。他的影在墙上。十字架的影在墙上。自对街教堂圆顶上投来的影自他身上投来的影映在他眼中

2、是闪着灵光的十字架闪着灵光的他。他把双手向上举起!墙怔住。他怔住。面西的墙在夕照中是一块发光的幕。夕阳一寸又一寸西下。十字架一寸又一寸升起。他双手一寸又一寸高举。面西的墙在夕照中是一块发光的幕。教堂的圆顶一寸又一寸升起。他更走近墙。墙更走近他。他把双手更高举起。一寸。一寸。又一寸。十字架升起。教堂圆顶升起。淹着他的教堂圆顶的影一寸又一寸升起。双腿-上身-肩-。他向上跃。刚好触着十字架。他向上跃。仅差那一寸。他向上跃。差了那一大截。十字架迅速升起。圆顶迅速升起。他呢?他呢?跃高得不能再高的他呢?被淹去影子的他呢?蓦地。他怔住。墙怔住。面西的墙在黄昏中是一块熄了灯的幕。他的眼是两面灰暗的墙。他的头

3、慢慢垂下。他的双手缓缓放下。他很想哭。墙也很想哭。面西的墙在暮色中是面西的墙。跪着的他在暮色中是跪着的他。冥冥中忽地传来:愚味的人哟!你是连影子也值不得上十字架的!他听到。墙也听到。他忽地记起了而墙呢?墙是否也记起了些什么? 后记: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中期,是我诗创作过程中最为旺盛的一段时期。在此期间,我的家庭情况也有较大的变化:从双层木质排楼而我们仅居顶层迁至有较大独自三合土地板前庭的独院式两层屋,再迁至有公共停车庭大约有七、八户的Compound(组屋)。几年后,迁入到目前尚在居住的、已三十余年自筑的小屋。由於不断搬迁,每次迁居就失落些较小型的用具、收藏品而这些每件都很肯定打包好的与搬迁物

4、放在一起,是不是因为体积小又打包得较紧密,反而令人起贪念取走?丢失的物件中最珍贵的是先父收藏的一些邮票。先父不是集邮家,他的藏邮不是那些罕见的、高价位的邮票,而是些印刷精美的、整套的记念邮或首日封。当时在旧名称还叫“拉旺”的街道有几家集邮用具店,先父好友傅先生是集邮家,经常偕同先父去那边买邮票。生性节俭的先父只有买些他特别喜爱的,如匈牙利变天前的印刷非常漂亮整套的“耶稣十字架路程”等,以及一些首日封,这些搬家后全不见了,真教人痛心!搬家遗失的东西还有我的一些信件、剪报等,其中包括覃子豪老师以及亦师亦友香港名国画家吕寿琨先生的一些信件、“自由诗社”社员发表园地诗之叶与点、线、弧与我多年来创作的剪

5、报。这些剪报中除了诗作外,还有为数不少的散文、杂文与一篇在华侨周刊发表的小说。遗失的诗作中有一首我颇觉满意的散文诗墙。散文诗的型式当年相当流行,但要写好一首散文诗可不容易,由于内容与型式必须尽量取得一致,而采用的语言却必须是诗的。更重要的一点是,散文诗的联想不宜像一般诗创作随意切断,段与段间必须有一定的连贯性,而整首诗的构成必须充满张力,才不会沦为松弛的散文。除了诗,我也酷爱摄影,有一段时期我对视频也颇有兴趣;在墙这首诗的构思中,我忽作奇想,企图把拍摄电影的手法应用在诗中,以表现“人”的低微与“神”的崇高的对比。长话短说,持着这种理念与追求,在写诗的历程中,我完成了第一首充满动态的散文诗墙,而

6、另一首选入云鹤的诗一百首题为墙的诗是同期间先后完成的,由于仅选入一首而没有加上一、二以分先后。至于我的第二首动态散文诗应该是近十年后完成的门一诗。 失去了墙一诗令我沮丧,好几次我在脑袋中尽量发掘此诗的碎片、努力拼砌,以期把墙还原;但无论作了多大的努力,始终砌不出一首让我满意的“墙”。廿余年一瞬间过去了。二零零七年十月我接受美国爱荷华国际写作中心之邀,赴美参加该中心创立四十年年庆并作一场报告;该中心创始人保罗安格夫人,即国人熟悉的著名女作家聂华苓女士,十月八日晚间在家中设筵宴请参加庆典的华裔诗人作家,宴会中旧友新朋欢聚一堂,直至近十一时方尽兴。临别时,诗人痖弦问我:“云鹤,我们还有见面的机会吗?

7、”听了诗人痖弦的问话,我哈哈大笑答:“当然有,我们还年青呀!”诗人痖弦报我以他独特的、商标似的微笑。宾客们鱼贯与女主人握手道别,诗人痖弦走在我背后,我与主人握别并感谢飨以丰盛的晚餐,主人热情地邀我以后再来,我答:“一定再来探望华苓姊。”同时我转向诗人痖弦说:“痖弦兄刚才还问我,以后会不会再见面,我相信一定会的!”诗人痖弦闻言后轻轻地在我耳边说:“我不是这个意思。”第二天晚上,定居爱荷华的菲华作家、画家、书法家,名医林启祥博士(笔名仞青)在家中宴请我们。诗人痖弦也出席了。诗人一见到我,立刻把我拉到一旁,从带在身旁的提包中拿出一本题为当代中国新文学大系“诗”厚厚的书来(见图1),慎重地把书交给我说

8、:“这本书是你的,我昨晚问你我们还有见面的机会吗?就是要把这本书亲自交给你。”我恍然大悟!诗人解释这套新文学大系是民国69年(公元1980年)出版的,其中“诗卷”由他主编,出版这套文学大系的天视出版事业有限公司忽然发生经济危机,没办法进行诗卷的发行工作,但书已全部印好搁在印刷厂,负责人只能把一部份书提出,嘱咐主编务必把书交给诸作者。而诗人得知我也会来参加此次庆典,特地把从台北千里迢迢带到加拿大的书带来面交给我。原来如此!干了四十余年编辑这行工作的我,打心底佩服诗人痖弦的认真负责,边连声道谢边翻开诗人已夹上书签印有我的作品的那几页。读到自已的作品时,我怔住赎、感觉里、墙!墙呀!墙呀!我找得好苦的墙呀!正在书页上发亮. 再附上几帧照片以完整这一篇后记:图2是大系诗卷扉页上主编诗人痖弦的签名,那是收到书三天后我去恭听他作报告时带给他补签的。图3是大系版权页。图4是诗人痖弦签名时我们拍照留念(林启祥博士摄)。 2008年9月29日完稿于描达安市渡假村注:当代中国新文学大系全套十卷:1、2:文学评论,分别由王梦鸥、何欣编选。3、4、5:小说,分别由魏子云、锺肇政、尉天骢编选。6、7:散文,分别由王文漪、齐益寿编选。8:诗,由痖弦编选。9:戏剧,由予绥宁编选。10:史料与索引,由刘心皇编选。其中“诗”卷厚852页,收入海内外150位诗人的诗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