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政储蓄swot分析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61533420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邮政储蓄swot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邮政储蓄swot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邮政储蓄swot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邮政储蓄swot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邮政储蓄swot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邮政储蓄swot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邮政储蓄swot分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邮政储蓄 swot 分析1 优 势 分析在中国经济体制转型期间,特别是在邮电分营以后,邮政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 就。在发展的过程中,全国邮政企业按照国家邮政局的部署不断进行了机制体制创 新,完善了经营机构以及一系列制度,为邮政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审 视邮政发展的环境,邮政具有以下诸多优势。邮政拥有“三网合一”的优势邮政已经初步建立了覆盖全国各市县的综合计算 机网。在综合计算机网上完成了信息交换平台的开发和测试工作。 EMS 跟踪查询系 统、报刊发行系统、邮资票品系统等面向内部生产和管理的应用系统已经上线运行 并逐步完善。综合网的功能正在不断的完善。邮政拥有全国较大的金融计算机网络 (绿

2、卡网),绿卡网在全国 98% 以上县市实现通存通取,联网网点达到 2.8 万个。 邮政还参加了“全国银联”,支付网络的功能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邮政拥有遍布 全国的邮政运输网络和投递网络,全 国城乡有邮政局所、服务点 68000 处。尽管邮 政在实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单个领域都不是最强,但集“三流”于一体的企业只 有邮政。而且这种“三网合一”的内涵正在日益丰富和拓宽,发展的前景十分广阔。百年邮政的品牌优势中国邮政已成为一个具有极高价值的无形资产和具有重 大影响的商业品牌。经过多年的经营,邮政良好的品牌形象已深入千家万户,社会 对邮 政 有一种 信赖 感。在 2002 年初 ,国 家统计 局中国

3、经济 景气监 测 中心和中 央 电 视台对部分城镇居民的调查表明:66%的居民经常使用邮政信函;62.5% 的居民通过 邮局 订 阅报刊 ; 45.5% 的 居民 有 邮政储 蓄卡 ; 41.1% 的居 民 通过邮 政投 寄包裹 ; 35% 通过邮局汇款;34.5% 的居民使用过邮政 EMS ; 24.5% 的居民集邮集币。建国 53 年中国邮政业务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邮政的业务在居民中有根深蒂固的位置。邮 政在社会生活中长期形成的品牌,是邮政含金量很高的无形资产,是邮政的信息财富。正是有了这个良好的品牌,邮政才有了立足之本、生存之基、发展之源。邮政具有良好的社会信誉和企业形象中国邮政的历史源

4、远流长,为国家政治和 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从烽火狼烟快马驿站到绿色信使,千百年来,邮政信息 使者的形象已深深地扎根在人们心中。人民对邮政的充分信任,是对邮政事业良好 信誉的肯定。长期以来,邮政作为政府部门的延伸,充当“半官方”的角色,在公 众中建立了良好信誉。庞 大的分支机构已成为广大群众和商家提供优质服务的保障 邮政受国家的支持和扶助,享有国家信誉,用户使用邮政业务会感到安全可靠。邮 政具有政府满意、社会认可、群众信赖的良好企业形象。业务专营的政策优势尽管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体系不健全,侵害邮政专营权的违 规、违法行为屡禁不止,但从世界各国的实情和我国的国情来看,承担着普遍服务 义务的邮政,

5、将在很长的时期内拥有一定的专营权。即便市场全面放开,依旧可以 通过技术壁垒,占据竞争的主导地位,拥有较大的市场份额。网 络资 产的规 模优 势到 2001 年 底 ,全国 邮政 总资 产为 798 亿元 ,邮政网 络 规 模和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一个能够满足多元化、多层次市场需求,基本适应邮 政业 务 发展的 综合 服务平 台已 经形成 。为邮 政事 业的发 展奠 定了良 好 的基 础 。2 劣 势分析(1)从宏观上看,邮政是政企合一,政府对邮政的管理水平还不高。邮政既是 政府管理邮政通信的主管部门,又是一个国家大型企业。邮政既是运动员,又是裁 判员。这样的体制不利于邮政的经营和发展。(2)

6、 邮政 企业 的内部 运行 机制还 不尽 合理, 改 革还 没有 到位, 离 参与国内 市 场 竞争和国际竞争还有差距。邮政企业还没有具备一个合格的市场主体的基础和资质, 在开放后的国际竞争中陷入制度性的矛盾约束中。(3) 邮政的专营业务日渐萎缩,竞争业务的有效竞争能力下降,市场占有份额较 低。通过分析看出,邮政专营业务未形成支柱业务,专营下的发展只是一种低水平 的,缺乏创新力的发展,经不起环境变化和考验。而失衡的市场结构也导致邮政业 务整体素质不高,竞争乏力,缺少源自邮政内部的发展机制的推动力量。(4) 从邮政 的 网络技 术 上看 , 邮政的技 术 设备层 次和 水平 与 国外同 业基 本

7、接近 , 但在企业规模和网络发展建设上还有待加强,尤其是邮政资产的地理分布不均衡。 中西部的邮政通信能力仍然有待增大投入,同时由于信息技术,金融的快速发展, 邮政对基础设施特别是邮政三网合一要加快投入和建设。(5) 邮政的总体服务水平不高,实物流资金流功能欠缺。虽然邮政拥有一个庞大 的物流网,具有实物传递的功能,但自动化和储存功能还较差,物流信息的传递, 收集,汇总,核算等功能也不完善。邮政储蓄还没有商业银行化,资金的大规模流 通还有障碍。(6) 邮政缺少高素质的人才。邮 政一方面缺少纯技术的高尖 IT 人才,另 一方面 缺少 对 邮政业 务 ,金融 业 务,物流 等方面 综 合性 的 经营管

8、理 人 才。2001 年 ,邮政 职 工中 具 有中专 以上 学历人 员 14.85 万 人, 约 占总数 的 32.63% , 其中 研究生 学历 人 员约占 0.2% ,本 科学历人员约占 5.46% ,大 专学历人员约占 14.2% 。邮 政人才队伍 的建设制约了邮政的发展。(7) 邮政缺乏对产品(业务)“生命周期”的研究。邮政业务和其他的产品一样 有“生命周期”。信函业务的萎缩,贺年有奖明信片从火爆到冷落都说明了邮政业 务是有生命周期的。近几年,邮政开发的新业务不少,却没有多少已经失去发展潜 力的业务被企业主动淘汰。(8) 邮政企业尚未学会资本经营。虽然某些地方的邮政企业已尝试资本经营

9、,比 如,对自办业务严重亏损的网点,采取了出租,出售,联合经营等措施。但总的来 看,邮政企业还停留在产品经营阶段,当某项业务出现问题时,企业没有认真地分 析该业务的市场前景,资金的投入和退出没有科学化而是随意化。3 威 胁 分析(1) 邮政面临企业外部激烈竞争。在物流业务上,国 外的各大公司如 TNT ,DHLFedEx ,UPS 等都已经进入中国市场。在国内,也有很多大的公司如 TCL ,康佳纷 纷加入竞争行业。在信息业务上,邮政面临诸多网络公司的竞争。报刊发行业务, 过去是单一邮政渠道发行,如今却受到多渠道发行,自办发行的冲击蚕食,市场份 额逐年下降。随着速递业务市场的开放,邮 政的国际特

10、快业务被抢走了 80%的市场 尽管邮政部门还掌握着邮票的一级市场发行权,但它受到多种投资方式的冲击。我 国银行业日益呈现多元化的竞争格局。国有商业银行和新兴的股份制银行,如光大 银行、交通银行、深圳发展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信托、保险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 是银行业竞争的主要力量。与此同时,外资金融机构代表处、外资营业性机构纷纷 进入了我国金融市场。我国银行市场已面临异常激烈的竞争。储蓄业务由于没有放 贷权 和 对公权 ,也缺乏 竞 争力。市 场份额 仅 为 8%。信 函虽然 是 专营业 务 ,但该 业 务 只占整个邮政经营规模的 10% 左右,而且受到电话传真和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冲击。 万国邮联的研

11、究也指出,邮政在通信市场的份额将从现在的 20% 下降到 2005 年的 15% 。邮政包裹业务也面临着运输部门的竞争。在 2001 年有关部门组织的调查表明: 邮政的大宗包裹市场占有率为 25% ,小件包裹市场份额为 32.1% ,公路运输部门为 31% ,铁 路为 17.8% 。(2)国际邮政市场正面临一次新的革命。万国邮联倡导的“一个邮政”正受到 市场竞争的挑战。邮政的市场竞争已不再局限于一国的范围,正在形成国际竞争。 各国邮政之间将由传统的 单一合作关系演变成合作与竞争并存的关系。一 些国家的 邮政已开始到其他国家设立分支机构,一些国家的邮政通过收购私营快递公司与其 他国家的邮政发生关

12、系(如荷兰邮政收购澳大利亚的 TNT )。由于竞争的加剧,各 国邮政开始更多地从商业利益的角度来考虑合作伙伴,其他国家的邮政已经不是本 国邮政唯一的合作伙伴。(3)中国已经加入 WTO ,成熟的技术水平和市场条件降低了准入的门槛,国 际 邮政及相关领域的跨国大企业必将登陆中国,带来更多的同业竞争,在激烈的竞争 环境里中国邮政生存空间日益狭窄,将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4)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大削弱了邮政在某些领域的传统优势,形成 可替代效应。邮政的普通汇兑业务取消,开办了电子汇兑业务就是一个明显的事例 (加大了邮政的投入)。(5)政府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管理职能转变,逐步减少或取消对邮政的

13、补贴 与优惠,使邮政丧失了既往的支持,经营压力变得更大。4 机 会 分析(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已对中国邮政普遍服务的补偿问题给予高度重视, 中国邮政企业要求国家通过立法,明确普遍服务的范畴,确定普遍服务的资费,资金来源等方式,建立中国邮政普遍服务补偿机制,改善邮政经营,增强自己抵偿普 遍服务造成亏损的能力。(2) 邮政作 为 进入物 流 配送 市 场的先入 者 ,有 机 会培养客 户 的忠诚 度,而且 这种 关系一旦建立就较难被替代。先进入者可以形成高的进入壁垒。(3) 加入了 WTO 后面临国际大企业,邮政有了学习的对象与比较的坐标,通过对国际大企业的学习,将提升自身的能力,把握住进入

14、国际市场参与竞争的机会(4) 新经济新技术为邮政改造自身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是邮政进行改革创新,开 辟新市场的有力工具。(5) 邮电分营等改革强化了邮政的企业职能,加强了邮政自主经营与独立核算的意识,在观念上邮政已开始接受市场经济的洗礼。722 家,中国建设银行撤销3601家,中国农业银行撤销16000家。四大行基层网点的撤并给农村金融市场留下 了空白,并一直没有得到弥补。在这一期间,两项改革给邮政储蓄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动力。一是2001 年人 民银行启动的银行卡联网通用工作,使邮政储蓄网络由封闭走向开放,邮政储蓄绿卡(以下简称“绿卡”)业务由过 去单一的存取走向个人结算。二是 2004 年

15、12 月 13 日全国 31个省邮政储蓄绿卡网络新老系统成功切换上线。统 版后的邮政储蓄交易处理能力全面提升,交易成功率从统版前的不足90升至 98以上。邮政储蓄实现了对内 连接城乡、汇通全国,对外随银联卡走出国门,成为全国最大的个人金融服务网络。邮政储蓄银行不但可以利用其自身的网点优势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而且邮政储蓄长期从农村抽走资金后更 有必要尽力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经过20 年的发展,多年来因“只存不贷”而遭遇农村资金“抽水机”质疑的邮政储 蓄,其“输血机”的作用逐渐显现。邮政储蓄已成为农民工工资、农产品供销、乡镇企业资金回流的重要途径。2003 年邮储资金自主运用以后,通过各种渠道向农村

16、返回资金。(二)开展中间业务的环境机遇商业银行开展中间业务往往是利用其网络、技术、信誉、信息、设备等现有优势向客户提供服务,因而具有 风险相对较小,成本相对较低的特点,日益成为商业银行的主要支柱业务之一。中间业务收入是现代商业银行经营收入的重要来源。在国外,各国商业银行都非常重视开展中间业务。美国 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重,由80 年代的 30上升到今天的38.4,日本银行由24上升到 39.9,英国由28.5上升到 41.1。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起步较晚,这对于新成立的邮政储蓄银行来说,无疑是减少了竞争的压力。因为在中 间业务这一快,邮政储蓄银行可以和其他商业银行处于相同的起跑线上。邮政储蓄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资金和网 络优势,大力挺进中间业务,与其他商业银行平分秋色。从2003年 8月,邮政储蓄存款实行新老划断开始,邮 政储蓄中间业务有了长足的发展。不仅在代理保险、代理国债以及各类代收代付业务上逐渐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