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黄平飞云崖综述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61529668 上传时间:2023-07-1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黔东南黄平飞云崖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黔东南黄平飞云崖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黔东南黄平飞云崖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黔东南黄平飞云崖综述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黔东南黄平飞云崖综述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黔东南黄平飞云崖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黔东南黄平飞云崖综述(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黔东南黄平飞云崖综述符廷珍资源管理与环境科学系 2008级地理科学 5610001.前言飞云崖是黄平最为著名的景点,因其丰富的文化底蕴,奇丽的自然景观,浓郁的 民族风情每年吸引着众多的游客和文化研究者。飞云崖,亦称飞龙洞,位于黔东南自治州黄平县城东北 12 公里处,湘黔公路旁, 距今已有 560 年的历史,为贵州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朝正统八年( 1443 )始建月 潭寺,后经历代增修扩建,遂形成一组宗教建筑、民族建筑和园林建筑相间的别具特 色的古建筑群,赢得了 贵州第一古刹 、黔南第一洞天 等殊誉。明朝著名哲学家王 阳明盛赞之曰: 天下之山,聚于云贵,云贵之秀,萃于斯崖。 在贵州名胜中,飞云

2、 崖是文献记叙和游人题咏最多的一处, 至今还保留着丰富的诗文、 联语、摩崖、碑碣, 故人们又将其誉为贵州的 文化富矿 。这里每年农历四月八日还有盛况空前的民族聚 会(会期三天),会期各种民族歌舞、斗牛、赛马等节目异彩纷呈,民族风情十分浓 郁。飞云崖是一处融汇佛、道宗教文化,集自然风光,名胜古迹,民族风情为一体的 旅游胜地。飞云崖是黄平最为著名的景点,因其丰富的文化底蕴,奇丽的自然景观,浓郁的 民族风情每年吸引着众多的游客和文化研究者。2.飞云崖景点与历史沿革介绍2.1飞云崖景点介绍2.1.1飞云崖月潭寺牌坊飞云崖月潭寺牌坊得名于坊额间那三个竖书黑色行体大字月潭寺,此牌坊通 高9.5米,宽9米,

3、坐西向东,为六柱五间三层檐式砖石结构,始建于明代,是飞 云崖较早修建的古建筑之一,后经多次修茸,现已成为贵州众多古牌坊中最具特色 的牌坊之一。成为了飞云崖西部建筑的代表,从建筑学角度来说,此坊集中西方文 化于一体,从伦理文化来讲是集佛、道、儒三教合一的艺术画壁。首先从整体上看,月潭寺牌坊在建筑风格上改变了中国传统楼式牌坊的传承性, 它将传统的码头墙层檐式结构改为了这种带弧形和菱形及假窗结构的欧式建筑风格,而且我们可以看到在坊面的弧顶上所雕塑的动物不是中国传统的图腾物,而是 西方佛文化中盛传的一些四不像和怪兽。其次我们看到这座牌坊是以红色为底色,并由五颜六色的彩绘图案点缀而成, 这在我国的牌坊中

4、也是极其少见的,(在贵州是唯一的一座)中国绝大部分的牌坊 均为砖石结构的表面雕刻图案,而此牌坊却是独具风格的彩绘泥雕图案,这些都体 现了西方文化的特性。因此从这两个方面来看,此牌坊具有中西文化合壁的一面。第三,佛、道、儒三教合一的内涵主要由牌坊上所雕刻的泥雕图案折射出来, 我们从上到下一一来认识牌坊的雕刻内容:在牌坊的最顶部是一只倒立的蝙蝠,在 这儿为什么要雕一只倒立的蝙蝠呢?这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是取自儒家文化中的 福到之意,另一层意思是告诉人们这种西方弧形建筑的最顶部称为顶弧,在弧形 建筑的最顶部的蝙蝠不就称为顶蝠吗。顶蝠与顶弧是同音。在顶蝠图的下面是 一幅比较有韵味的动物图案,这幅图案是由

5、五只动物和一个汉字组成。我们仔细观 察就会发现这幅图案中间是一个长寿的寿字的繁写体,而周围是五只蝙蝠所包围, 由五只蝙蝠围着一个寿字,这不就成了 五蝠捧寿了吗?这与佛教中的五福捧寿 皆为同音。因此用这么一幅很简单的图案就很形象,很直观地把五福捧寿这一成 语表现出来,这是一幅很有创意的设计。坊额中部竖匾为月潭寺三个大字,匾周 围有五条空雕龙环绕,这幅为五龙滚护图,喻意五条龙把这座牌坊牢牢保护。竖 匾左右两侧分别为两位天官,左侧天官手持如意棒,右侧天官手持天书,此幅称 为天官赐福图。在天官的两侧中柱上各绘有一个中国结,在此喻意中华民族的大 团聚,汉族与西南夷族地区的文化大融洽。在坊面中部有一幅白底

6、的素描山水画, 此画的内容即为飞云崖的全景素描图,这幅画的手稿现珍藏于贵州省博物馆,作者 为清乾隆时期的邹一桂。在图的下面有一排浮雕泥塑人物图案,这八个人物就是道 教中八仙过海,从左到右分别为:何仙姑、韩湘子、曹国舅、李铁捌、汉钟离、 张果老、吕洞宾、蓝采和在寺庙牌坊上居然塑着八仙人物,这是很少见的,体现了 佛、道两教文化的有机结合,中柱上白底黑字的对联为:此地有崇山左竹右松饶雅 趣,其门通曲径轻风明月证禅心。次柱上黑底白字的对联为:大道东行冥入西天佛 地,鸿恩北至打开南国禅关。牌坊左面次间上的四幅图从上到下分别为书生、绘画、金童、麒麟,右 面次间上的四幅图从上分别为弹琴女、老幼下棋、玉女、麒

7、麟因此就形成了 儒家文化中的琴、棋、书、画、金童、玉女等成语典故。在左面稍间上的三幅图 画分别为猪、羊、谷穗右面稍间上的三幅图分别为狗、牛、麦穗这就构成 了六畜兴旺、五谷丰登等成语典故。王阳明赞飞云崖语云:“天下之山水之奇聚于黔中;黔中之山水之奇聚于此岩。”被 誉为“贵州文坛鼻祖”的明贵州著名诗人王训亦赞此崖曰:“宇内佳山水、经品题而载舆志 者固多,若斯崖之美,盖千百而什一也。”明文学家、贵州巡抚吴维岳也称赞这里说:“今 检图志,锦岩珠壑,秘洞灵渊,所至有之,若澄泉喷折匿见,山赞山元 怪石林立,在大都 名区得其余溜断块亦足以夸巧而竞于人者,虽周道往往是焉,而兹岩之奇又最也。”清乾隆 皇后之弟、

8、保和殿大学士傅恒谓飞云崖系集天下岩壑之大观,欣然命笔为此间养云阁匾额题 写“岩壑大观”4字誉之。清著名政治家林则徐对飞云崖也极为称赞,他在滇轺纪程中 写道:“天然奇秀,真如金枝玉叶,轮囷葱郁。”清官员许元仲则这样评述:“山水之胜, 曰雄、曰奇、曰秀、曰丽,黄平之飞云洞咸备焉。”清著名诗人、刑部右 侍郎王昶在三次游览飞云崖后记述其感受说:“余三游此矣!石愈玩愈奇,莫穷其妙,正如 俊人秀士,非一见得尽其奇也。”曾数游于此的清武英殿大学士福康安对此崖则如此评价:“数黔中胜概者,必首屈一指焉!”清末洋务派首领张之洞的老师张国华在咏飞云崖的诗中, 亦有“黔中第一此奇观”的称颂。晚清贵州客籍书法家安嘉相在

9、其碑刻中纪实说:“游人入 黔者,必侈谈飞云岩之胜。”晚清著名诗人郑珍则为乡邦贵州有此飞云佳胜而庆幸道:“扶 舆灵秀各有分,贵州得此一朵云!”飞云崖不仅享誉贵州,而且游历丰富的清初诗人、贵州 按察使彭而述还这样评价:“吾行天下多矣,洞之奇未有如此者! ”清初贵州巡抚曹申吉也 评之曰:“宇中佳洞壑,孰能出其右? ”生长于西湖之乡的晚清学者、云贵总督吴振棫,他 在“往来七度游”后盛赞飞云崖曰:“西湖甲天下,奇妙无此山。”深受苏东坡喜爱的西湖 飞来峰,素有“武林第一峰”之誉,而清文渊阁大学士蒋攸铦则认为飞云崖较之更胜一筹, 他在吟咏此崖的诗中说:“昔闻飞来峰,兹岩更奇古。”明贵州巡抚郭子章评飞云崖等贵

10、州 诸山,以为可比福建江乐的玉华山,而福建籍的清贵州按察使黄岳牧经比较后认为:“玉华 名胜哪能过?”坐落山东的华不注山、浙江的雁荡山和辽宁的医巫闾山,是颇负盛誉的3 座名山,游罢飞云崖的晚清学者张澍则咏曰:“华不雁荡医巫闾,似此灵岩总不如。”清贵 州通志分修王木云诗句又云:“云岩奇丽寰中罕,安用天台雁荡行。”并谓此崖:“万 象森罗富瑰奇,风流此际胜峨嵋。”晚清贵州诗人、书法家贺绪蕃更是这样称赞:“飞云之 岩天下奇”!飞云崖不仅被誉为“天下奇观”,而清理学家云贵总督杨名时甚至说:“人境 有此,难乎名矣! ”因而人们又将飞云崖想象为东海飞来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山、仙 岛。清果勇侯杨芳在立于飞云

11、崖下的窠大字碑刻题为“海上飞来”,明兵部尚书张镜心飞云岩诗亦有:“巨灵驱怪石, 东海失蓬莱”之句。黄平县志主纂李承栋游宿于此,又深有感触地吟咏道:“入夜不须 天姥梦,此身直已至瀛洲。”黔东南的第一个进士,广西右布政使周瑛亦咏曰:“层峦迭嶂 耸琼楼,仿佛三山东海头。”当地志乘则先后赋与飞云崖以“东坡仙岛”、“飞云仙岛”和“云岩仙岛”的美称,飞云崖又被视为“人间仙境”。2.1.2 别具特色的古建筑群飞云崖古建筑群,计有月潭寺、大佛殿、韦驮楼、接引阁、皇经楼、关圣殿、月潭书院、 月潭公馆、养云阁(大官厅)、小官厅、凝香馆、圣果亭、滴翠亭、幽云亭、碑亭、长廊以及 飞云崖牌坊、月潭寺牌坊等等,并有花园、

12、井池散缀其间,秀水溪上还有“曲栏浮梁”,其前 又有圣果桥横跨两岸,具有较大的建筑规模。但由于建后 5 个多世纪以来累有自然损毁,且 其间还经历了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和清咸丰六年(1856年)的两次兵燹,曾修葺、重建多 次,有的建筑也还未予恢复。今存建筑,多为清光绪年间所重建。 1963年和1983年以来, 各级政府曾多次拨款维修,使多年来被损坏的飞云崖古建筑又恢复了原貌。飞云崖古建筑的布局颇有特点,贵州古建筑一书记述说: “平面布局可分为东西二 院。东院的布置比较灵活,山门及皇经楼均居于纵轴线上。皇经楼之后,一反通常格局,长 廊、滴翠亭、圣果亭、碑亭、接引阁等建筑物依山傍水安排在轴线两

13、旁,形成比较开阔的空 间,把人们的视线引向飞云崖。西院建筑布局比较规整,月潭寺及大官厅,均自成格局。 ”1983 年著名古建筑专家罗哲文莅飞云崖考察,对这里的建筑布局也极为赞赏。他说,这里 历史悠久,环境很好,建筑布局很有特点。崖前的建筑都是依山就势,因崖而建。幽深的悬 崖,配上小巧玲珑的亭台楼阁,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这在构思上是别具匠心的。飞云崖古建筑不但布局巧妙,而且特点突出。它既具有晚清南方古建筑的风格,又具有 自己的地方特色。接待游览官员的养云阁,为面阔3 间、四面环廊的单檐歇山式建筑,它一 反古建筑的常规,屋面、正脊、檐下卷板及额枋均呈中高边低的弧形,且正脊只有脊刹而无 鸱吻。这种

14、建筑造型,在国内歇山式建筑中仅此一例,可谓古建筑中之一绝。此阁不但造型 奇特,而且这种造型还具有一定的寓意。倚崖而建的接引阁,是一幢小巧玲珑的重檐重楼歇 山式建筑,雕饰精美,装修典雅。阁内以天然钟乳石壁作为后壁,别具一格。并且,楼下不 设楼梯,而是由石壁间的洞口入洞,迂回曲折登楼,别有幽趣。楼上,崖悬奇石突入其中, 击之能发嘭声,亦富韵味。此阁设计构思巧妙,形成岩外建阁,阁中藏岩,奇崖幽阁融为一 体和谐协调,极富特色。山门后的皇经楼,是此间唯一的道教建筑,其形制为单檐重楼歇山 顶前带廊式。由于此楼面积有限,为使前来楼上给太上老君进香的香客们有一休息之处,楼 上前廊则不设栏杆,而是借鉴苗族民居建

15、筑中“美人靠”的形式,安装成为靠椅。供奉释迦牟 尼佛的大佛殿建于高2 米的石砌台基之上,是一幢青筒瓦覆盖的单檐歇山式建筑。面阔5 间,前有鹤胫轩廊。额枋、撑拱、轩梁、月梁、门窗等均有雕饰,装修精致。其均架以抬梁 式和穿斗式并用,且用材硕大,与全用抬梁式构架的其他地方建筑迥异。驼峰雕饰亦有特点, 以花瓶、花草等浮雕图案组成人面或兽面形象,似由西周青铜器线刻图案衍化而来,别具古 韵。大佛殿金碧绚烂,雄伟壮观,突出了此间的建筑主体。除上述建筑外,这里的亭台楼阁 都具有园林建筑风韵。但这些建筑,不是构筑于人工造园之内,而是缀建于景致绝佳的真山 真水之间,更显得韵致风雅,景趣盎然。2.1.3飞云崖“四月

16、八”民族集会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日,居住在附近的苗族同胞都要在这里举行一年一度的民族 集会,成为飞云崖一年中最热闹的日子。集会时间一般为三天,主要内容有斗鸟、吹芦笙、民间杂技、绝技、武术、服饰 表演、山歌大赛、文艺演出等活动,各种民族蜡染、刺绣、泥哨等工艺品琳琅满目, 狗肉汤锅清香扑鼻。飞云崖下更是挤满了烧香拜菩萨的男女老少,整个集会期间一直 是青烟袅袅、香火不断。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飞云崖 “四月八”苗族集会的 知名度越来越高,天南地北、国内国外的游客纷至沓来,众多专业或业余的摄影师云 集于此,使得飞云崖“四月八”活动更加热闹非凡。远眺飞云崖,古木苍翠,掩映在绿树丛中的便是飞云崖正门牌坊,潺潺的秀水溪 风光,红墙、绿树、碧水,相互映衬,格外幽深。飞云崖下,烟雾缭绕,难得的阳光 穿透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