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5课《杜甫诗三首》同步练习及答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61516192 上传时间:2023-12-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5课《杜甫诗三首》同步练习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新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5课《杜甫诗三首》同步练习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新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5课《杜甫诗三首》同步练习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新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5课《杜甫诗三首》同步练习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新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5课《杜甫诗三首》同步练习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5课《杜甫诗三首》同步练习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5课《杜甫诗三首》同步练习及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练】人教必修3第5课杜甫诗三首教学资料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萧森(xio)暮砧(zhn) 塞上(si) 秋兴八首(xn)B妃嫔(fi) 朔漠(s) 青冢(zhn) 群山万壑(h)C单于(chn) 潦倒(lio) 凋伤(dio) 省识(xn)D霜鬓(bn) 渚清(zh) 环珮(pi) 孤舟一系(x)2下列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无边落木潇潇下,不尽长江滚滚来B江间波浪连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C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D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3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玉露凋伤枫树林凋伤:使草木凋落衰败B一去紫台连朔漠朔漠:北

2、方的沙漠C画图省识春风面省:察看D万里悲秋常作客作客:客居他乡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百年多病独登台B万里悲秋常作客C人事音书漫寂寥 D分明怨恨曲中论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B.C. D.5下列诗句的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B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C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D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6下列联句没有使用对仗的一项是()A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B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C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D无边落木萧萧

3、下,不尽长江滚滚来。7下面是杜甫一首题为“宿江边阁”的小诗,中间两联语序已乱,排序正确的一项是()暝色延山径,高斋次水门。_,_。_,_。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孤月浪中翻鹳鹤追飞静豺狼得食喧薄云岩际宿A BC D8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四题,每句2分,共8分)(1)_,塞上风云接地阴。(2)丛菊两开他日泪,_。(3)画图省识春风面,_。(4)千载琵琶作胡语,_。(5)风急天高猿啸哀,_。(6)_,不尽长江滚滚来。课内精读9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秋兴八首(其一)杜甫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

4、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1)有人评价此诗“意境恢弘,气势磅礴”,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2)本诗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在抒情方法的运用上有什么特点?10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咏怀古迹(其三)杜甫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1)南宋词人姜夔的咏梅名作疏影中这样写道:“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珮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它是对咏怀古迹(其三)中哪几句从形象上的丰富提高?(2)咏怀古迹(其三)标题为“咏怀”,可里面只写了王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情怀的抒发,这是不是与

5、标题“咏怀”二字不符?1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3)题。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1)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为千古名句,试从意境、情感的角度赏析。(2)从颈联“万里”“作客”“百年”“多病”“独”这些字眼中,你能领悟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尾联中“艰难”“潦倒”二词形容的是国家还是个人?“苦恨”二字如何理解?这一联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境界?课外提升1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秋兴八首(其八)杜甫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阁峰阴入渼陂。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

6、栖老凤凰枝。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彩笔昔曾干气象,白头吟望苦低垂。注昆吾、渼陂,皆在今陕西境内。诗人少年时曾与诗友畅游渼陂。(1)第二联两句都是倒装句,诗人把“香稻”“碧梧”放在句首,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这首诗表现了杜甫怎样的情感?请结合有关诗句进行简要分析。1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春日忆李白杜甫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注】庾开府、鲍参军:指庾信、鲍照,均为南北朝时著名诗人。渭北、江东:分别指当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与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论文:此处指论诗。(1)这首诗的开头四句从哪三

7、个方面对李白的诗作出了什么样的高度评价?(2)“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种表现手法?高考链接(2014北京卷)14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题。奉陪郑驸马韦曲【】杜甫 韦曲花无赖,家家恼煞人。绿樽须尽日,白发好禁【】春。石角钩衣破,藤梢刺眼新。何时占丛竹,头戴小乌巾。注释:【1】韦曲:唐代长安游览胜地。杜甫作此诗时,求仕于长安而未果。【2】禁:消瘦。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的首句和辛弃疾的“最喜小儿无赖”,两处“无赖”都传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B三四句意谓韦曲的满眼春色,让自感老去的诗人也觉得应借酒释怀,消受春光。C五六句通过“石角钩衣”、“藤

8、梢刺眼”的细致描写,状写韦曲春去夏来的美景。D此诗运用了“反言”,如“恼煞人”,实际是爱煞人,正话反说,有相反相成之趣。 诗家常借“韦曲”寓兴亡之感。下列诗句寓有兴亡之感的两项是(4分)A杜甫诗中韦曲花,至今无赖尚家家。(唐罗隐寄南城韦逸人)B当年燕子知何址,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宋张炎高阳台)C莫夸韦曲花无赖,独擅终南雨后青。(元虞集题南野亭)D花气上林春浩渺,酒香韦曲晚氤氲。(明胡应麟寄朱可大进士)E韦曲杜陵文物尽,眼中多少可儿坟。(清(此当作明,出题人有误)王象巽游曲江) 前人引南史注诗中“小乌巾”:“刘岩隐逸不仕,常著缁衣小乌巾。”结合这一注解,谈谈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

9、情。(4分)参考答案1C【解析】A“兴”应读xng。B“朔”应读shu。D“渚”应读zh。2C。【解析】A项,“潇潇”应为“萧萧”;B项,“连天涌”应为“兼天涌”;D项,“环佩”应为“环珮”。3C。【解析】省:曾经。4D。【解析】A项,“百年”指到了晚年;B项,“万里”指离家漂泊,居无定所;C项,“人事”指交游。均与现代汉语的意义不同。D项,“怨恨”指不满与仇恨的情绪,古今意义相同。4D【解析】A独:副词,独自/副词,只,仅仅。B尚:副词,尚且/副词,还。C向:介词,对着/副词,从前。D与:介词,跟。5B。【解析】划分节奏时不能把意义单位分开。6C【解析】C前后句对应的字词在词性和字音平仄上不

10、符合对仗的要求。7B【解析】这是一首律诗,中间两联要对仗,最后一字要押韵,还要注意整首诗的起承转合问题。综合起来看,B项最恰当。8(1)江间波浪兼天涌(2)孤舟一系故园心(3)环珮空归夜月魂(4)分明怨恨曲中论(5)渚清沙白鸟飞回(6)无边落木萧萧下9(1)近写秋露摧伤枫林,远写巫山、巫峡幽深肃杀的气象;俯视江中波涛连天涌动,仰观塞上风云接地而来,一片阴沉。上天下地,眼前江水,眼外边塞,意境阔大,气势非凡。【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具体考查对语言风格的赏析。回答时从引文中的“意境”和“气势”两方面入手,抓住“恢弘”“磅礴”举例分析。(2)本诗抒发了作者悲秋之情及对故乡的思念。在抒情方法上

11、采用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相结合的方式。【解析】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感情,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第一问需结合诗歌的创作背景和诗句中“凋伤”“萧森”“泪”“孤”“寒”等传递情感的字词。这首诗描写秋景,抒情方式可考虑“景”与“情”的关系。10(1)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诗歌的形象和语言。首先要准确把握姜夔诗句的形象特点,再从杜诗中找相关诗句。姜夔诗歌第一句中的“胡沙”与杜诗中的“朔漠”呼应,“月夜归来”与杜诗中的“夜月魂”呼应。(2)不是。王昭君有倾城倾国之貌却无人省识,汉元帝不辨美丑,竟要靠“画图省识”;自己一片赤

12、诚,尽忠进谏,皇帝却不分忠佞,无辜贬斥自己。而这些都不能明说,所以只能借写王昭君的不幸来暗寓自己的不幸。【解析】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只要能从诗句中读出对作者个人情怀的抒发,就符合诗题“咏怀”。解答此题需结合诗人杜甫的经历,从诗人与王昭君的遭遇的类比中即可找到答案。11(1)此联从大处着笔,境界壮阔,融视觉、听觉于一个画面,情景交融。“落木萧萧”引起诗人“悲秋”之感,“长江滚滚”引起诗人对身世的感慨。“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评价诗人的思想感情。可结合炼字

13、、表现手法、意象选择、意境特点、抒发的情感特点等角度切入,也可从诗句含义和诗人情感的角度综合赏析。(2)身逢战乱、时值悲秋、离乡万里、漂泊他乡、人到老年、体弱多病、孤独无依,再加上国家多难,诗人身受八重愁苦。倍感老病孤独,身世凄凉,十分眷念家乡和亲人,也为国家多难忧心忡忡。【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此题难度不大,题目本身已经提供了赏析的切入点。“万里”“作客”写诗人一生飘零,“百年”“多病”写诗人年老多病,“独”表现诗人的孤独寂寞。这是战乱造成的。(3)既是国家,也是个人。客观上,“国破”与“家亡”是因果关系;主观上,诗人一直忧国忧民,为国破家亡忧心如焚。从两句的对仗关系看,“苦恨”与“

14、新停”相对,应是副词加动词,“苦”是副词“极”,“恨”是动词“遗憾”。诗人很遗憾过早地白了双鬓,不能为国家多出力。【解析】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此题容易错解“苦恨”一词为“困苦和痛恨”,需结合律诗对仗的修辞特点,结合诗歌的内容、情感把握。12(1)这样写把描写的侧重点放在“香稻”“碧梧”上,起到了举鹦鹉、凤凰来形容“稻”“梧”之美的作用,写出了昔日长安景物的美盛。诗人欲抑先扬,为后文表达昔盛今衰的感慨蓄势。【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诗句中的倒装除了押韵、节奏的需要,就是意思表达上的强调与突出。颔联倒装,强调了“香稻“和“碧梧”,突出昔日长安的美盛,与后文表达昔盛今衰形成强烈的反差。(2)表达了诗人对长安昔盛今衰的感伤,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