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三级技能卷问答题答题技巧及提纲终极总结(于2015年整理)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61512425 上传时间:2023-11-0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咨询师三级技能卷问答题答题技巧及提纲终极总结(于2015年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心理咨询师三级技能卷问答题答题技巧及提纲终极总结(于2015年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心理咨询师三级技能卷问答题答题技巧及提纲终极总结(于2015年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心理咨询师三级技能卷问答题答题技巧及提纲终极总结(于2015年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心理咨询师三级技能卷问答题答题技巧及提纲终极总结(于2015年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咨询师三级技能卷问答题答题技巧及提纲终极总结(于2015年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咨询师三级技能卷问答题答题技巧及提纲终极总结(于2015年整理)(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心理咨询师三级技能卷问答题答题方式终极版归纳总结最后案例中可能出现问题,一般为以下六方面:一、 谈话1. 采用谈话收集资料中应注意哪些问题?2. 与该求助者摄入性谈话,要注意什么?3. 在与该求助者进行摄入性谈话中提问时,要注意些什么问题?4. 怎样选择与该求助者进行的摄入性谈话的切入点?5. 在对该求助者进行咨询时,如何确定谈话的内容和范围?6. 与该求助者进行谈话时,对谈话的选择应把握什么原则?二、 咨询方案1. 根据以上案例,请你为该求助者拟定咨询方案。2. 怎样和求助者商定咨询方案?3. 在本案例中,应该如何选择咨询方法?4. 结合本案例,你计划采用的咨询方法

2、及原理使什么?三、 咨询目标1. 拟定的咨询目标是什么?2. 加入你是该求助者的心理咨询师,你计划怎样和他商定咨询目标?3. 结合本案例,请您读拟定的咨询目标有效性进行评价。4. 和求助者介绍咨询目标时应该注意什么?5. 结合本案例,您认为制定咨询目标应该把握什么原则?四、 咨询技能1. 咨询对象一般应该具有的特征有哪些?2. 在本案例中应用面质技术的目的是什么?3. 阻抗产生的原因是什么?4. 移情和依赖的异同点是什么?5. 咨询师怎样进行转介?6. 作为咨询师如何向求助者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7. 倾听时应注意什么?五、 诊断方面1. 你对本案例的初步印象是什么?(并说明理由?)2.

3、 你根据什么形成对求助者的初步印象?判断顺序是什么?3. 诊断的依据是什么?4. 还需要做哪些鉴别诊断?5. 对该求助者作出诊断的次序是什么?6. 如何对该求助者的心理活动进行定性分析?7. 对该求助者的临床表现如何进行量化评定?六、 咨询效果1. 通常从哪几个方面来进行咨询效果的评估?2. 怎样评估本案例的咨询效果?3. 结合本案例,对咨询效果评估的时间和方法如何把握?专心-专注-专业案例分析题答题提纲 2015.11.14问题类型 答题思路1.在对求助者进行心理咨询时,确定会谈的目标、内容和范围时的依据(参照点)是什么?1、 求助者主动提出的求助内容。2、 心理咨询师在初诊接待中观察到的疑

4、点。3、 依据心理测评结果的初步分析发现的问题,进行谈话。4、 上级心理咨询师为进一步诊断而下达的会谈目标。5、 确定会谈的内容与范围:谈话目标中若有一个以上内容,应分别处理。2.在使用摄入性谈话法与求助者进行沟通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1、 态度必须保持中性;2、提问中避免失误;3、除提问和引导语外,不能讲任何题外话;4、不能用指责、批判性语言阻止或扭转求助者谈话内容;5、摄入性谈话后不应给出绝对性结论;6、结束语要诚恳、客气、不生硬,避免误解。2-1摄入性会谈中提问问题时应注意些什么?1、避免“为什么”问题; 2、避免多重选择问题;3、避免多重问题; 4、避免修饰性反问;5、避免责备性问题;

5、 6、避免解释性问题。2-2简述心理咨询保密原则中保密内容和保密例外心理咨询的保密原则:1、心理咨询过程中,来访者暴露的内容;2、心理咨询过程中与来访者的接触过程。在没有征得来访者统一的情况下,心理咨询师不得随意透露上述信息,心理咨询师也不得随意打探来访者与咨询无关的内容。保密例外是在特殊条件下,不能继续为来访者保密的情况:1、来访者同意信息透露;2、司法机关要求心理咨询师提供保密内容的信息;3、出现针对心理咨询师的伦理或法律诉讼;4、心理咨询中出现法律规定的保密问题限制,如虐待儿童老人5、来访者有可能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人身伤害时;6、来访者患有危及生命的传染病。当遇到遇上六种情形时,心理咨询师

6、应当将泄密程度控制在最小范围内。3.对求助者个人成长资料进行整理。1、婴幼儿期2、童年生活经历3、少年期情况4、青年期情况5、成长中的重大转化以及现在对它的评价5、4.咨询师应收集求助者哪些方面的资料1、该求助者个体的资料(人口学资料):出生情况;家族史;疾病史。生物特性;心理(个性)与行为模式;自我意识(价值观、理想、信念);既往心理咨询、心理测验的情况和结果。2、婚姻家庭的资料:重要事件与原因;家庭成员关系;家庭现状与过去的比较等;性欲的发展及性生活的相关情况。3、求助者环境条件:人事关系、工作环境、生活物质条件。4、该求助者社会交往及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5、以往解决问题的行为模式6、对未

7、来的希望7、早年回忆,有无负性情绪记忆 8、来访原因9、现在的主要症状(指当前困扰或症状的程度、频率、发生事件和起因)5.对求助者目前的状态进行资料整理。(资料整理按照逻辑顺序归纳分类)1、 精神状态:(1)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状态;(2)情绪情感;(3)意志、行为;(4)人格完整稳定2、 身体状态:躯体;近期体检。3、 社会工作与社会交往状态:工作学习动机与考勤;社会交往; 6.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要把所提供材料中能找到的心理、生理(躯体)、社会适应方面的主要症状尽可能罗列齐全.7-1对求助者做出诊断的程序(次序)是什么? 1、求助者问题是否有器质性病变为基础;2、根据区分正常与异常

8、的心理学原则和精神病性症状,与精神病性问题相鉴别。3、分析求助者内心冲突类型,许又新神经症评定方法,与神经症性问题相鉴别4、分析求助者的情绪是否泛化5、根据求助者表现出的症状,内心的痛苦,心理问题的持续时间,心理,生理及社会功能影对社会功能的影响程度,有无泛化和回避以及病程,判断是否属于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神经症性的心理问题6、参考心理测验的结果7、形成初步诊断72通常从哪些方面来诊断求助者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1.临床症状表现2.求助者的自知力3.社会功能受损程度4.求助者本人的痛苦5.个体心理健康水平6.问题持续时间7.问题是否泛化8.心理测量量表的评定7-2-1判断心理问题的类型和

9、严重程度(操作步骤)1.使用病与非病三原则(特异性症状、求医行为、自知力)a)是,精神病(性)症状(重性精神病),会诊或转诊b)否,再区分2.使用许又新神经症评定方法:a)是:神经症(大于等于6分)b)否: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神经症性的心理问题3.心理障碍的筛选一般遵循:从重到轻,由粗至细7-3如何对临床症状的进行定性分析?1、通过判断正常心理活动和异常心理活动的原则分析。该求助者的心理活动的形式和内容与客观环境保持一致,符合统一性原则,各种心理过程之间协调一致,人格个性相对稳定,故求助者的心理活动在正常的范围。2、从求助者具有典型意义的某些特异行为表现。3、从该求助者的“求医行为”来

10、判断,本案例的求助者表现为强烈的求治愿望而主动地求医。4、从求助者对“症状”的“自知”程度来分析,本案例的求助者能认识到自己的心理行为异常,也能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希望通过一定的方法来解决。*8.案例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诊断的依据是什么?如何对临床症状神经症进行定量的评定?一、诊断:(一)心理不健康1、 一般心理问题:由近期现实因素激发,持续时间较短(12个月),情绪反应能在理智控制之下,不严重破坏社会功能,情绪反应尚未泛化,人格无明显异常的心理不健康状态。A、刺激性质B、反应持续时间C、反应强度D、泛化程度。2、 严重心理问题:是由相对强烈的(对个体威胁较大的)现实或道德冲突因素激发,精神负担

11、重,内心痛苦,初始情绪反应剧烈、病程持续时间长久(26个月),内容充分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有时伴有某一方面的人格缺陷。社会功能受损(不能正常的工作)3、 神经症性心理问题:接近神经症或神经症的早期阶段;有严重心理问题但没有严重的人格缺点者(如均衡较差的人格)。(二)诊断依据:1心理学区分原则(郭念峰):根据病与非病三原则(主观与客观世界统一;知情意协调、一致,个性相对稳定,有自知力),主动就医,并且没有表现出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排除精神病。背离三原则之一,可能属精神病症状,要会诊。2、 神经症与正常心理的鉴别诊断(许又新)补充心理冲突的常型与变型:是否与现实处境直接相联系,涉及大家公认

12、的重要生活事件;是否带有明显的道德性质。(1)病程:12个月3分(2)精神痛苦程度(3个月内):主动摆脱1分;需要帮助或改变处境2分;几乎完全无法摆脱我:3分。(3)社会功能(3个月内):轻微妨碍工作学习或人际交往1分;效率显著下降2分;完全不能工作学习,完全回避必要的社交3分。或6分诊断为神经症。3、 神经症医学诊断标准(2级):(1) 症状学标准:在列出的症状中,要符合几项症状;(2) 严重程度标准:是否妨碍工作、学习、生活或社交;痛苦程度;主动求医行为;(3) 病程标准:除癔症或惊恐障碍外,病程持续至少3个月;(4) 排除标准:躯体、脑器质性疾病及药物等所致。(CCMD-3)*8-1对该

13、求助者需做哪些鉴别诊断?1、与躯体疾病相鉴别:该求助者有睡眠问题和食欲下降等躯体症状,但历年体检正常,可以排除器质性病变基础。 2、与精神病相鉴别:根据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三原则,该求助者主客观世界统一,心理活动协调一致,人格相对稳定,自知力完整,没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可以排除精神病性问题;3、与神经症性问题相鉴别:该求助者心理问题与找工作有关,由现实性刺激引发,与其处境相符,没有变形的内心冲突,可以排除神经症性问题;4、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该求助者的问题仅局限在找工作,没有出现泛化,且仅持续一个月,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5、区分不同类型神经症:根据案例,比如有抑郁发作。抑郁发作的诊断

14、要点是每天大多数时间都情绪低落或兴趣减少,并且持续两个月以上。该求助者情绪问题中包括心情不好的症状,但是,没有快感缺失、兴趣下降、自我评价低等症状,程度较轻,可以排除抑郁发作。9、分析该求助者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病因分析)具体的原因?无论是分析先前原因还是促发原因,都应按照问题的一般原因:1、 心理因素(认知错误、缺乏有效解决问题的行为模式、情绪困扰、人际关系、个性特征);2、 社会因素(负性生活事件、家庭、学校、社会支持系统);3、 生物(生理、躯体)因素三方面进行对照。此外还可对具体原因,如躯体情况、压力特点进行分析1、心理因素探寻引发心理问题行为问题的认知因素(1)有无认知能力和

15、成长中错误观念产生;(2)有无误解或错误冲突或持久偏见;(3)有无持久的负性情绪记忆;(4)有无反逻辑思维和不良的归因倾向;(5)验证经验系统中的内存(老眼光)事例;(6)深层价值观存在问题;(7)有无心理发育停滞。2、社会因素(1)确定相关生活事件、人际关系、生存环境;(2)个人生活方式与心理健康关系;(3)社会支持系统对应激的作用;(4)确定社会文化(道德、风俗、习惯)与心理问题的关系;(5)心理应激:正性、负性、程度、认知评价、频度、应付方式。3、生物因素:(1)身心反应生理功能改变引起的心理行为问题:青春期,性困扰;(2)躯体病伴发心理行为异常感染、肝、肾、脑、内分泌、代谢疾病等;(3)生理年龄对心理行为活动的影响:青少年学习困难,行为问题,老年抑郁;(4)性别对生理行为的影响9-1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