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阅读知识要点(初一).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61500141 上传时间:2023-10-0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记叙文阅读知识要点(初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记叙文阅读知识要点(初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记叙文阅读知识要点(初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记叙文阅读知识要点(初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记叙文阅读知识要点(初一).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记叙文阅读知识要点(初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记叙文阅读知识要点(初一).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记述文文体知识1. 记述文的特点记述文是一种以表达和描绘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记事、状物、绘景为主要内容的文体。2. 记述文的分类写人类记述文:经过描述人的相貌、行动、语言、心理,经过特定的环境描绘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反应生活,表现文章主题。叙事类记述文:经过表达事件,写失事情的因由、经过和结果来表现主题。写景类记述文:经过描述光景,寄望作者的思想感情。状物类记述文:经过写物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3. 记述文的六因素记述文的六因素包含时间、地址、人物、事件的因由,经过和结果。掌握记述文的因素,能够较好地掌握全文,剖析和理解文中的主题思想,更好地掌握其构造层次。4.记述的次序:正叙、倒

2、叙、插叙。(1)、顺叙:依照时间先后或事件发展过程来写。作用:叙事自始自终,条理清楚,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2)、倒叙:把最后结局或发展过程中某一突失事件提到前面先写,而后再回过头来依照事件发生发展的次序表达。作用:开篇设疑;激起读者兴趣,令人着迷。(3)、插叙:在表达过程中,临时中止,插入另一段与中心有关的内容,而后持续进行本来的表达。作用:对原有资料进行增补,突出中心;令人物形象生动、饱满、立体。5. 记述文的线索:记述文的线索是指自始至终贯串全文的一条主线,因为题材的多样性和作者思路上的差别,以致文章线索呈现出多种形式。有的以时空转移为线索;有的以人物活动、时间、发展、光景变化为线

3、索;有的以一人、一事、一物的线索把全篇各部分内容牢牢联络起来。有的记述文存在着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线索。一般有:以时间为线索、以事件(某物、地址的变换、感情的变化、“我”的见闻感觉)为线索。6.记述的人称:( 1)、第一人称(以“我”的口吻睁开表达)写法的作用:以当事人的身份表达,使故事显得真切(作为故事的目睹人)、自然、有和蔼感。( 2)、第三人称写法不受任何限制,写起来宽阔充分。( 3)、第二人称记述,最切近读者,令人感觉特别和蔼。7. 记述文的表达方式:记述、抒怀、描绘、说明、谈论(1)、记述:交代事件,把人物和事件介绍给读者,写出人物的活动,事件的发展状况。1( 2)、描绘:在表达的过程中

4、,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用一些修辞方法对人物和事件加以详细形象地描述,给人以鲜亮、生动的印象,防止了纯真记述的平庸和乏味。( 3)、说明:增补交代记述文中需要交代的事物。(4)、谈论:记述文中的谈论是作者直接发布谈论,点明记述的企图,揭露所叙事物的实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5)、抒怀:作者在记述的基础上,采纳直抒胸臆的方法,抒发生者激烈的感情。抒怀方法:有的直接抒怀,有的在记述描绘中抒怀。8.修辞手法的作用:(抓住它自己的作用及联合句子语境归纳)(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征+抒发了(表现了)(2)、排比:有气概、增强语气、一呵而就等;答题格式:重申了对象特征

5、+抒发了(表现了)(3)、设问:惹起读者注意和思虑;答题格式:惹起读者对对象特征+惹起读者注意和思虑反问:重申,增强语气等;( 4)、对照:重申了突出了( 5)、频频:重申了增强语气9. 描绘方法:分两类:人物描绘和环境描绘。( 1)、人物描绘:肖像(相貌)、语言(对话)、动作(行动)、神态、心理、正面、侧面、细节。(何为细节描绘:对人物的肖像、动作、神态等的细微处的详细描绘。)人物描绘方法作用:生动地描绘对象特点(性格)+表达了(抒发了)( 2)、环境描绘的作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和活动场所;衬托人物的心情;衬着氛围;为下文作铺垫。( 3)、记述文中的光景描绘(记述

6、文中的光景描绘包含社会环境描绘和自然环境描绘。)作用:交代背景,衬着氛围,表现人物性格,衬托人物心情,推进情节的发展等,都是为表现主题服务的。(4)侧面描绘:用别人的反响、与其余人物对照表现人物,作用:衬托出+对象+特点(性格)+表达了(抒发了)10.以写景抒怀为主的记述文,要理清写景的次序,找出察看点(定点察看或移步换景)。( 1)察看角度:平视(远视)、仰望、俯视。( 2)察看的手段: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听觉。2(3)感觉的形式:形、色、声、香、味、光、感。11.抒怀方式:直接抒怀和间接抒怀。间接抒怀一般指借景抒怀、寓情于景、情形交融。12. 记述文的表现手法:对照、象征、衬托、借景抒

7、怀、托物言志、侧面衬托、欲扬先抑、虚实联合、巧设悬念、正反对照等。13. 品尝艺术特点:一般指品尝文章(包含品位小说)的构想、布局、表现手法和语言特点。回答时看它的构想能否新奇奇妙;情节能否跌荡起伏;能否运用对照、嘲讽、夸张、衬托、以小见大等表现手法;14. 散文特点:形散而神不散。形指构造,神指中情意旨写作手法:借景抒怀、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的象征手法。15. 当回答文章中某一内容有何作用时可从三个方面考虑,(1)内容方面,如深入主题、重申感情等;(2)构造方面的,如过渡、响应等;(3)语言方面,如令人着迷、生动开朗等。16. 常有写作方法:象征、对照、衬托、衬托、反衬、先抑后扬、欲扬先抑、托

8、物言志、借物喻人、以小见大(小说)等。17. 语句在文章篇章构造上的作用:开头:(1)总起全文、引出下文、作铺垫中间:(2)过渡(承前启后)结尾:(3)前后照顾、首尾响应、点题、总结全文。18. 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衬着氛围、衬托人物心情(形象)、点明中心(揭露要旨)、突出主题(升华要旨、深入中心)19. 语言特谈论论用词:正确、生动、形象、平常易懂、语言精练、简短了然、委宛委宛、语重心长、富裕感染力等。20. 环绕短文谈谈自己的见解或领会或感觉答题模式:先用1句话归纳出自己的见解或领会;再用2-3句话谈谈原因,能够摆事实、讲道理;若题目有有关要求,还要联合亲自经历。第二章常有题型和解题

9、思路考点一:整体感知内容,归纳文章主题考点二:理清文章脉络,掌握散文的线索温次序考点三:重要词语或句子的含义和作用考点四:语言赏析考点五:表达方式及其作用考点六:辨析常有的表现手法,剖析其详细作用考点七:发展性考题3考点一:整体感知内容,归纳文章主题答题重点:(1)能利用原文词语,尽可能使用;(2)没有原文词语可利用时,要注意语言文字表达的正确性和层次性,要做到要言不烦又不遗漏答题点。(一)、直接归纳全文内容(或某一段落内容)、主要事件。(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来作答。)解答这种题目的思虑次序是:归纳的是什么内容是文章的哪些段落如何归纳。归纳内容的方法有:(1)文章标题法。即依据文章的标

10、题来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常常有提示内容、线索、主题等作用,抓住标题来归纳内容,堪称纲要挈领。(2)叠加法。就是先把文章主要段落的粗心总结出来,而后对其加以综合、归纳。这种方法运用得比许多。采用这种方法,需要我们掌握文章的大概思路、层次,而后归纳作者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从而把这些内容加以综合、归纳。(3)提取中心句法。有些文章的主要段落有中心句,我们能够提取中心句,从而把几此中心句加以综合、归纳即可。有的文章有提示全文内容的中心句,找出这一中心句,即可归纳出文章的主要内容。(4)六因素法。这种方法合用于叙事性散文,就是把主要事件的各个因素找出来,而后加以提炼、归纳。即(什么时间

11、)什么人(在什么地址)做了什么事,时间和地址是次要因素,可依据文章的实质来增添或删减。这也是归纳事件的方法。(二)归纳全文的主题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等。第一,应特别注意文中起画龙点睛作用的谈论句和抒怀句,它们常常出现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其次,提炼中心还应注意标题的提示作用,有的标题自己就示意或揭露了文章的要旨。最后,剖析资料的详略,详写的内容就是中心之所在。归纳主题的一般格式:(重申三个部分:内容是什么,文章怎么样,作者怎么样)描述了(或描绘了、刻画了)的事迹、经过(或事物、光景)等,表现了(或赞叹了、揭露了)的思想(或性格、精神),抒发了作者的感情。考点二:理清文章脉络,掌握散文的线索温次序(

12、一)线索:直接要求指明文章的线索是什么,或许谈谈作者选择资料的依照是什么。散文的线索就是文章构造的红线,是作者选择资料的脉络或许描绘、记述的脉络。依据表达中心的需要,文章能够以物为线索,以事为线索;能够人为线索,以情为线索;也能够以时间为线索,以地址为线索。找寻线索的几种方法:(1)文章的标题。(2)各段频频出现的词语。(3)文中的谈论句、抒怀句。4(4)作者或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5)某一人物的见闻感觉。(二)次序:散文中的次序,一般包含:选用的资料次序;段落次序;句子次序;词语次序等。1.连续的资料、几个段落或词语可否调整次序?为何?2.从原文中抽出一句话、几个词语,让考生放回文中能够选择

13、的几个地方。3.插叙的作用。4.依据写作次序梳理、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试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注意文章的写作次序。在记述类作品中,表达次序主要包含正叙、倒叙和插叙,判断连续的资料能否能够颠倒,能够从这个角度来考虑。2.注意抽出的语句、段落与上下文的联系,确立其与原文哪些内容有关或照顾,由此选择正确的地点。3.插叙的作用一般有:表现人物(或事物)的特点,丰富文章内容,为下文作衬托或铺垫,表现文章主题。答题格式:(1)突出表现了特点;(2)与文章的某一主体意向作对照,衬托了;(3)起铺垫作用,引起下文的抒怀(或谈论),增强了考点三:重要词语或句子的含义和作用(一)品尝词语:解说词语的含义,

14、判断词语的词性。1、解说词语的含义,要在理解词语本意的基础上,联合详细语境进行。特别是多义词,更需要联合语境来理解。有的词语自己没有某个含义,而作者却给予了这个词语新的含义,这就需要我们理解原文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发掘出这一词语被给予的新的含义。2、还有一种状况是作者运用了反语,这种词语的含义恰好与其本意相反。如:此刻想一想,我那时真是太聪了然!(朱自清背影)句中的“聪慧”一词就是反语,意思是“愚笨”,是说自己年青时未能体察到父爱,反而自作聪慧,真是太愚笨了。多义词的词性需要依据词语的用法和含义来判断,不好划分的是动词和形容词,而这两种词性又是考察的重点。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3、下边是动词的几种种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