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读本练习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61498855 上传时间:2022-09-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下读本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八年级下读本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八年级下读本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八年级下读本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八年级下读本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下读本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下读本练习(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八年级语文读本阅读 美丽的清贫我喜欢坐火车。在漫长的旅途中,我喜欢火车的汽笛呜呜地叫着在田野上奔驰,我喜欢火车的烟囱喷着白雾穿出青翠的山谷,我喜欢火车隆隆地震响着驶向红红的夕阳。小时候妈妈就经常背着我坐火车到外地去看病。 在火车上,妈妈从不买饭吃,她总是在家里就准备好了路上的饭。妈妈吃馒(mn)头夹咸(xin)菜,用一只缸子喝列车员送的开水。我也是吃馒头,可是我不夹咸菜,妈妈要我吃装在玻璃瓶里的带鱼或是肉末炒雪里蕻(hong)。更多的时候妈妈让我吃带鱼,鱼是妈妈自己做的,那是清蒸带鱼,透过玻璃瓶可以看见银色的鱼块上洒着嫩黄的姜片儿和绿莹莹的葱丝儿。 那一次我们是秋天坐火车的,窗外的风景绿色和

2、金黄交汇着。车窗开着,清凉的风吹进来,妈妈那时穿着白衬衫蓝呢裙,在后来的好几年里,妈妈春天和秋天就总穿这套衣服。火车呜呜叫着,渐渐慢下来了,车窗外的风越来越凉,妈妈套上一件灰色的旧毛衣说北京到了。 那天晚上我住进了妈妈事先联系好的医院。妈妈走的时候,我趴在窗口看着妈妈穿过医院的花园出了大门。当她穿着灰毛衣蓝裙子的身影消失时,我只觉得泪眼矇眬 妈妈再来时已是冬天,窗外飘洒着细碎的雪花儿。妈妈的棉袄外面套着淡绿灰色的核桃呢的中式罩衫,仿佛从我记事起妈妈冬天就穿这件衣服,那上面缀着对对用布条盘的琵琶扣。衣服旧了,袖口都磨毛了边儿,可妈妈却依然显得整洁淡雅。妈妈打开带来的包袱(f),拿出为我买的新衣服

3、,妈妈说这波兰绒我跑了好几个布店才买到,我知道你穿上定好看。 我穿上绿色方格的波兰绒外套,由妈妈背着坐上了回家的火车。火车向前奔驶,雪花儿不断飘落,车厢里的人有的吃起了烧饼夹肉,有的在很细致地啃鸡腿后来火车在一个站台停下,妈妈说天津到了。站台上有人卖热气腾腾的包子,妈妈说可惜没有钱了,要不也给你买包子。妈妈说等回家我给你蒸包子,也放很多肉 一些人上了火车,过道里挤过穿呢大衣和棉大衣的人,有的人拎(ln)着好看的箱子和旅行包,一位阿姨在我们对面坐下,她脱掉浅驼色的呢大衣,摘下毛绒绒的大围巾,她穿着漂亮的红毛衣,很挺拔地坐在那里。我不由悄悄扭过头看看妈妈,妈妈穿着淡绿灰色的缀着琵琶扣的罩衫,那袖口

4、已经磨毛了边儿,可我依然觉得妈妈很美1课文中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动,请你多读几遍。2“清贫”的生活到底“美丽”在哪里?这些“美丽”源于何处?下面的句子或许会给你一些启发。(1) 更多的时候妈妈让我吃带鱼,鱼是妈妈自己做的,那是清蒸带鱼,透过玻璃瓶可以看见银色的鱼块上洒着嫩黄的姜片儿和绿莹莹的葱丝儿。(2)那天晚上我住进了妈妈事先联系好的医院。(3)我穿上绿色方格的波兰绒外套,由妈妈背着坐上了回家的火车。(4)我不由悄悄扭过头看看妈妈,妈妈穿着淡绿灰色的缀着琵琶扣的罩衫,那袖口已经磨毛了边儿。可我却觉得妈妈依然很美3阅读本文后,你对“美丽”是否有了一种新的见解?与同学们交流交流。4请你从张海迪生命的

5、追问一书中选择几篇短文,进行课外阅读。未有天才之前 天才并不是自生自长在深林荒野里的怪物,是由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产生,长育出来的,所以没有这种民众,就没有天才。有一回拿破仑过Alps 山,说,“我比Alps山还要高!”这何等英伟,然而不要忘记他后面跟着许多兵;倘没有兵,那只有被山那面的敌人捉住或者赶回,他的举动,言语,都离了英雄的界线,要归入疯子一类了。所以我想,在要求天才的产生之前,应该先要求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譬如想有乔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没有土,便没有花木了;所以土实在较花木还重要。花木非有土不可,正同拿破仑非有好兵不可一样。 然而现在社会上的论调和趋势,一面固然要求天才,一

6、面却要他灭亡,连预备的土也想扫尽。举出几样来说: 其一就是“整理国故”。自从新思潮来到中国以后,其实何尝有力,而一群老头子,还有少年,却已丧魂失魄的来讲国故了,他们说,“中国自有许多好东西,都不整理保存,倒去求新,正如放弃祖宗遗产一样不肖。”抬出祖宗来说法,那自然是极威严的,然而我总不信在旧马褂未曾洗净叠好之前,便不能做一件新马褂。就现状而言,做事本来还随各人的自便,老先生要整理国故,当然不妨去埋在南窗下读死书,至于青年,却自有他们的活学问和新艺术,各干各事,也还没有大妨害的,但若拿了这面旗子来号召,那就是要中国永远与世界隔绝了。倘以为大家非此不可,那更是荒谬绝伦!我们和古董商人谈天,他自然总

7、称赞他的古董如何好,然而他决不痛骂画家,农夫,工匠等类,说是忘记了祖宗:他实在比许多国学家聪明得远。 其一是“崇拜创作”。从表面上看来,似乎这和要求天才的步调很相合,其实不然。那精神中,很含有排斥外来思想,异域情调的分子,所以也就是可以使中国和世界潮流隔绝的。许多人对于托尔斯泰,都介涅夫,陀思妥夫斯奇的名字,已经厌听了,然而他们的著作,有什么译到中国来?眼光囚在一国里,听谈彼得和约翰就生厌,定须张三李四才行,于是创作家出来了,从实说,好的也离不了刺取点外国作品的技术和神情,文笔或者漂亮,思想往往赶不上翻译品,甚者还要加上些传统思想,使他适合于中国人的老脾气,而读者却已为他所牢笼了,于是眼界便渐

8、渐的狭小,几乎要缩进旧圈套里去。作者和读者互相为因果,排斥异流,抬上国粹,那里会有天才产生?即使产生了,也是活不下去的。 这样的风气的民众是灰尘,不是泥土,在他这里长不出好花和乔木来! 还有一样是恶意的批评。大家的要求批评家的出现,也由来已久了,到目下就出了许多批评家。可惜他们之中很有不少是不平家,不像批评家,作品才到面前,便恨恨地磨墨,立刻写出很高明的结论道,“唉,幼稚得很。中国要天才!”到后来,连并非批评家也这样叫喊了,他是听来的。其实即使天才,在生下来的时候的第一声啼哭,也和平常的儿童的一样,决不会就是一首好诗。因为幼稚,当头加以戕贼,也可以萎死的。我亲见几个作者,都被他们骂得寒噤了。那

9、些作者大约自然不是天才,然而我的希望是便是常人也留着。() 作者在文中提出了怎样的观点?() 第二段能删去吗?请说明理由。() 从选文内容看,作者批驳了哪几种错误观点?它们各有怎样的危害?()比喻论证是议论文常使用的一种论证方法,他往往可以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是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从而为人所理解和信服,请从选文中选取一例,并惊醒简要分析。 学问之趣味(语文略)9. 根据第段回答,就做学问而言,何以“无所为”与“有所为”。 10. 第段末尾说“千万别要错过,闹成学问胃弱的症候。何为“学问胃弱”? 11. 在第段中,作者“说趣味总是藏在深处,你想得着,便要入去。”你怎样理解这句话?请结合自己的实

10、际说说。 12. 文章所说的四件事的顺序可以颠倒吗?为什么?参考答案9. “无所为”是“为学问而学问”,“有所为”是以学问为手段去达到别的目的,目的一达到,手段就抛弃。 10. 长久不做学问,“学问欲”这种本能就削弱了。 11. 趣味是无穷的,要得到做学问的乐趣,你就要潜心研究。如果你钻研进去,那么你就自然能够领悟到其中的乐趣。 12. 四件事是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加以论述的,不可以颠倒,这样符合人们认识的规律。芭蕉花 郭沫若 在我们四川的乡下,相传芭蕉花是治头晕病的良药。母亲有头晕病,她一犯病,我们便四处托人去买芭蕉花,但是很不容易买到。 我五六岁的时候,母亲又犯病了,我同比我大四岁的二哥来到

11、天后宫。天后宫离我们家不过半里路,里面有一座私塾。大概是中秋前后吧,私塾已经放假了。我们从围墙的窗口看见私塾的园子里有一簇(c))芭蕉,有一株刚好开着一朵黄花,样子像尖瓣的莲花。我们欢喜极了,便翻进窗子去摘那朵芭蕉花。窗子不过三四尺高,我人矮,是二哥把我托进去的。 我们好不容易把花摘了下来。二哥怕人看见,让我把花藏在衣袖里。回到家里,二哥叫我把花献给母亲。我捧着花跑到母亲的床前。母亲问我是从什么地方拿来的,我便照直说了。母亲听了非常生气,叫我和二哥跪在床前,连连叹气,说:“啊!我生下了你们这样不争气的孩子,为娘的倒不如病死了好!”我吓哭了,二哥也哭了。父亲晓得了,他把我们拉到大厅里,让我们跪在

12、祖宗的牌位前,打了我们一顿。这是我第一次挨打,所以至今还记得。 我和二哥挨了打,都很伤心,但是我不知道父母为什么这样生气。母亲病了要吃芭蕉花,我们好不容易掐了一朵回来,这有什么不对呢? 这朵芭蕉花没有作药用,二哥拿去送还了天后宫,大约供在圣母的神座前,最后干掉了吧? 我离家已经十二三年了,一想到母亲,这个故事便无端地涌上了心头。1 在文中找出一个打比方的句子,在下面画“”。2在文中用“”把这篇文章分为四段,再写出第二、三段的段意。 3“我”和哥哥只不过摘了一朵芭蕉花,父母亲为什么那么生气? 4文章的最后一句表达出“我”的什么感情? 5联系文章内容,想想文中画“_”的句子应该怎样朗读,在正确答案

13、下面画横线。芭蕉花答案1有一株刚好开着一朵黄花,样子像尖瓣的莲花。2第1自然段第2自然段第35自然段第6自然段。 第二段:写为了给母亲治病,我和二哥到私塾园里摘芭蕉花。 第三段:我们把花献给了母亲却挨了打,把花送回了天后宫。3父母亲怕自己的孩子染上坏毛病,希望他们做诚实、正直的人。4这句话表达出“我”对父母亲教育的感激之情。5稍快一些 生气 稍重一些最后一次讲演(原文略)1、 最后一次讲演是 在 的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2、解释词语:挑拨离间:赋予:3、下面的句子表现了闻一多( )我们随时像李先生那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跨进大门!A、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B、坚持真理的精神。C、同情革命,

14、支持革命的精神D、不畏强暴的精神4、“这几天,大家晓得,在昆明出现了历史上最卑污、最无耻的事情!”句中连用两个“最”有什么作用?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 )A、讲演一开始就说明李先生没有罪。B、引起听众注意。C、讲演一开始就义正辞严地揭露反动派的卑劣无耻。D、使敌人害怕5、题为“最后一次讲演”有什么意义?6、阅读下列语句,体会其表达效果。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是李先生的光荣;李先生在昆明被暗杀,是李先生的光荣,也是昆明人的光荣!读选文,回答问题: 这几天,大家晓得,在昆明出现了历史上最卑污、最无耻的事情!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竟遭此毒手?他只不过用笔,用嘴写出了说出了千万人民心中压着的话,大家有笔有嘴有理由讲啊,为什么要打,要杀,而且偷偷摸摸地杀!(鼓掌) 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你出来讲!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厉声,热烈的鼓掌)暗杀了人,还要诬蔑人,说什么“桃色事件”,说什么共产党杀共产党,无耻啊!无耻啊!(热烈的鼓掌)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是李先生的光荣;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