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61495331 上传时间:2024-03-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草原》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草原》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草原》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草原》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草原》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草原》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草原》教学设计.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草原教学设计教材简析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记叙了作者老舍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热情欢迎的情景。通过 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伟大祖国地域辽阔、景色秀丽,她是各族人民团结友爱的大家庭,让学生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设计理念让学生通过语文文字,在脑海昊再现课文所描写的生动情景。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交流,通过读书自悟、悟中体情,学习作者遗词造句的本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你们见过大草原,到过大草原吗?你是什么季节去的草原?草原给你的印象如何?谁能用几个词来描述一下?(学生自由汇报,畅所欲言)2、我国北部的内蒙古自治区有

2、宽广无边的草原,景色优美,牛羊成群。草原这篇课文记叙的就是作者老舍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看到的美丽的景色及受到蒙古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3、教师板书课题,学生读题质疑。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思考:作者初到草原和快到目的地时,看到的草原景象上怎样的?2、检查反馈:作者初到草原和快到目的地时,看到的草原景象上怎样的?(学生自由汇报)三、再读课文,自觉生字1、借助拼音读能句子,画出生字、新词,用自己熟悉的方法理解词义。2、学生分组自觉,教师巡视。3、检查反馈:有过自觉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四、细读课文,引导探究1、学习第一段。(1)听教师范读,边听边在脑海里勾勒画面。(2)

3、自由读,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哪一句话可以概括这一特点?(3)投影出示:在天底下,一碧千里的大草原(4)联系课文内容和投影画面理解“一碧千里”和“茫茫”的意思。“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概括了草原的特点,那么作者是怎样写具体的呢?(5)看图,默读这一段,画出有关语句,小组交流,细细体会。在这一段中,作者运用非常贴切的打比方的句子来写具体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地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作者用“无边的绿地毯绣上白色的大花”比喻羊群在草原上情景。作者用词准确,语句生动、形象、优美。比较句子,读一读,说说哪一句写得好,好在哪里。(6)再读第一段,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

4、景物的特点具体描述的。2、学习第二段(1)自由读第2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这一段主要写了评价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从“洒脱”一词体会到草原的“一碧千里”。“河”字后面加了感叹号,说明河在草原上的重要,有了河,才能有牲口,才会有人家)(2)初到草原和接近公社时景色有什么不同?画出有关语句,集体交流(初入草原,看出草原辽阔、寂静。从“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都”和“初入草原,听不见也看看见”接近公社时:看到了小河、牛羊、马群,听见了鞭响。(3)出示投影片:看图,读句子,说说从哪些词语中你体会到什么?分组讨论,教师点拨。从“远处”一词看出,草原人民(),体会到牧区人民()。从“襟飘带舞”看出主人(

5、),从“群马疾弛”,挥动马鞭,马跑得飞快“体会到主人()。五、总结全文,布置作业1、抄写生词两遍,朗读课文,背诵第1自然段。2、摘抄课文中优美的词句。第二课时一、情景导入,激情引趣1、PPT映示:茫茫的大草原一碧千里,草原上牛羊成群(让学生先自由表达看到的景象,再用书上的词句描绘所看到的画面。)2、提问: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3、小结导入:同学们的收获真不少,还想有更多的收获吗?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草原“。(齐读)二、抓住特点,读中悟情,展开想象1、学习第3段。(1)默读第三段。说说你是从哪些诗句中体会到主客见面时那真挚的感情。用“”线标出,交流体会。(如:

6、“握手再扬,笑了再笑”中的两个“再”;“总是热乎乎地握着”中的“总是”;“ 很多都是从几十里外乘马或坐车来看我们的”中的“很多都是”体会到主客双方的感情热烈、深厚。)(2)讨论交流:从哪些语句看出主客见面时那真挚的感情?(3)指导朗读这一段。(注意画线的,表达主客双方激动心情的语句重读。)2、学习第4段式;(1)自由读课文第四段,思考:好客的主人是怎样款待客人的?把你体会最深的一点讲给同学们听。(如进了蒙古包,好客的主人倒上了好茶,摆上了好豆腐,端进来大盘的手抓羊肉。他们用自己民族特有的风味食品来款待我们,这充分表现了蒙汉两族人民亲如一家。)(2)分学习小组,交流汇报。(3)学生自由读课文,体

7、会蒙古人民的深情厚意。(4)同学们边听配乐朗读,边想象画面。(5)交流体会:听了刚才的录音朗读,你的眼前浮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3、学习第5段(1)齐读最后一段。(2)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想。三、总结概括,迁移运用,拓展提高1、选择喜欢的段落,自由赏读课文。2、引导学生总结全文。本文通过写(),表现了()。3、围绕重点,学习表达。(1)找出描写草原美景的总分和叙述蒙古族同胞热情待客的总分读一读。(2)小结;这篇课文既有草原静态美景的描写,又有热情迎客的动人场面,情景交融,感人至深。(3)片断练习:校园一角。(要求:运用草原的写法,突出描写校园一角的特点。)(4)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校园一角的特点

8、,再自己组织语文把它的特点写具体,写生动,写形象。4、谈话:老舍笔下的草原真是美极了。请同学们想象一下,本文描写的是老舍先生几十提前去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所看到的景象,今天的草原又是什么样的呢?你能想一想,说一说吗?5、布置课外作业:上网查有关内蒙古大草原现在的资料、图片,并与课文所描写的情景比一比,有何异同。板书设计:景美(绿色渲染,不用黑线勾勒的中国画)草原(抓住景物特点,展开合理想象)人更亲(倒上摆上端进来)设计意图:2011版新课程标准说到小学生的情感是伴随着清晰的表象和正确的理解不断深化的。通过对语文文字的理解和感悟,使学生了解草原景色之美,草原人民之纯朴、可爱,待客之热情。借助语文文字,展开合理想象,感受草原景色之美,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从而明确语文课程教学的宗旨,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通过PPT所提供的视听形象,丰富了学生对草原的形象感受,也训练了他们再造想象的能力。让学生课后上网查有关内蒙古草原现在的情况,不仅使课内知识向课外延伸,而且能培养学生搜集整理知识的能力,不断拓宽他们的知识面,这终身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