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数学——认识负数(第一课时)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61489913 上传时间:2024-01-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认识负数(第一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认识负数(第一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认识负数(第一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认识负数(第一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五年级数学——认识负数(第一课时)(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五年级数学认识负数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五年级(上册)第13页的例1、例2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一第1-6题。教材分析:本课是第一课时,从温度和海拔高度引入负数的学习。学生已有的关于负数的生活经验,最普遍的是天气预报中经常看到用负数表示的零下温度。例精心选择三个城市同一天的最低气温。南京的最低气温刚好是摄氏度,上海的最低气温是零上摄氏度,北京的最低气温是零下摄氏度。上海和北京的最低气温是两个不同概念的摄氏度,怎样用数学的方法分别表示这两个温度,让人一看就明白而且不会发生混淆?由此在学生内心产生一种需要:寻找一种比较简便的方法,表示并区分上海与

2、北京的不同气温。教材把正数与负数结合在一起讲解,有利于突出负数的意义与表示方法,体会正数与负数分别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先讲零上摄氏度与零下摄氏度分别记作+和-,让学生清楚地看到它们使用了不同的表示方法。再讲+与-的读法,并通过+也可以写成初步把以前学过的那些大于的自然数与正数联系起来。例用正数表示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用负数表示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虽然学生缺乏海拔高度的知识,但高于海平面低于海平面等概念形象具体,有利于学生体会正数和负数分别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例题采用比海平面高比海平面低这样的描述表达了珠穆朗玛峰和吐鲁番盆地的相对高度,用图画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图中把海平面用一条

3、红色虚线凸现,这样,什么是比海平面高、什么是比海平面低,以及需要不同的数来表示和区分这两种数量就显而易见了。通过用+ 米表示海拔 米,用-米表示海拔负米,学生又一次联系实际体会到正数与负数的意义,他们对负数的感性认识就更丰富了。教学目标:1. 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初步认识负数,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写方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负数都小于0。2.让学生初步学会用正、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具有相反方向的量。3.使学生初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过程:一、 初步认识负数,教学读写方法1. 情境引入: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片头。(课件

4、)出示例1:上海、南京和北京图片及温度计图。提问:从图中你能知道些什么?追问:你是怎样知道每个城市气温的?你是怎样看温度计的?引导:上海和北京的气温一样吗?有什么不同?(正好相反)在数学上怎样表示这两个不同的温度?追问:你怎么知道的?小结并板书。2. 巩固气温的表示方法。练习第2页的试一试。二、 进一步认识负数,了解正、负数与0的关系1. 课件出示例2直观图,介绍海拔高度的含义:海拔高度是指某地与海平面比较,得到的相对高度。(同步出现与海平面的比较)提问:你从图中能知道些什么?要求:你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表示这两个海拔高度吗?学生尝试表达,并说含义。小结。2. 归纳正数和负数。小结:我们用这些数

5、分别表示零上和零下的温度以及海平面以上和海平面以下的高度。引导:观察这些数,你能把它们分类吗?请学生移动贴纸独立分类,汇报。提问:你为什么这样分?小结:像+ 4、19、+ 8 844.43这样的数都是正数,像- 4、- 11、- 7、- 155这样的数都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完成板书)3. 练习。(1)完成第6页第2题。提问:读一读下面的海拔高度,你知道些什么?(都是负数,低于海平面或比0小)(2)完成第7页第5题。(3)完成第3页练一练第1题。先读一读,指出下列各数中的正数、负数,并把它们填入相应的圈内。- 5 + 26 8 - 40 2/3 - 88.3 + 103 0 12.4提问:0为什么不写?(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观察这些正数,你发现了什么?(正数可以是整数、小数或分数。我们以前学过的除0以外的数都是正数)(4)完成第6页第3题。写出5个正数和5个负数。三、 在生活中应用负数,初步体会正负数是相反意义的量提问:在生活中你见过用负数表示的例子吗?推想一下,生活中还有哪些情况也可以用正数或负数来表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