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舟记教学设计二.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61489254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核舟记教学设计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核舟记教学设计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核舟记教学设计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核舟记教学设计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核舟记教学设计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核舟记教学设计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核舟记教学设计二.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核舟记教学设计二(一) 教学目的 1了解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 2学习采用总说分说的结构形式和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书物的写法。 3理解本文说明语言的简洁、周密、生动。 教学设想 1安排两教时。 2讲课时放该课的幻灯片以加强直观性。 3课前布置预习作业: (1)看阅读提示、课下注释,了解作者和出处。 (2)结合注释,朗读课文。 (3)读准生字和多音字的注音。 第一教时、 教学重点 正音、正字;读熟课文;了解文章的结构;由讲、分析第1、2、3段课文。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解题 核舟记,即用文字记述用核桃雕刻成的一只小船。该文属介绍具体字物的说明文。 结合注释弄清本文的出处及写作时代。 结合阅读

2、提示,了解作者和对本文的概括介绍。 (二)正音、正字。 检查预习(出示投影片,为加点字注音) 器皿 罔 贻 有奇 黍 箬篷 糁 髯不属 椎髻 趾 虞山 教师提示易读错、写错的字。(投影片) 为宫室 峨冠 手卷 两膝 衣褶 甫 曾不盈寸 尝贻 轩敞 袒胸 题名(题、提) 壬戌(戌、戍) 为楫(揖、揖) 还要往意通假字:诎同“屈” 衡同“横” 简同“拣” (二)朗读课文 可单独读、领读、分组读,也可齐读。 初读:边读边识生字,读通语句。 再读。熟悉、巩固字的读音、了解课文各段所写的内容。 (三)理清文章结构 每个同学(或两人一组)在了解课文各段所写内容之后,思考一下它们之间的关系。 讨论,归纳:

3、课文可分三部分。首尾两段为总说,中间四段为分说,即总分总的结构形式。 (四)研读细部 在串讲、翻译每一段时,注意以下几点: 重点掌握的实词、虚词 注意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不同之处 概括段的主要内容 提出写法上的特点如说明顺序、详略安排及语言特色等。 1读讲第1段(可一人,也可两人一读一讲) 同学讲后,教师补充、归纳。 重点实词(包括短语) 奇巧、因势象形、贻、泛。注意:“曰”,这里可解作“名叫”。 重点虚词: 以:介词,用。为:动词,做,这里是“雕刻”“罔;否定副词,没有。尝:时间副词,曾经。盖:句首发语词。云:句末语气助词,不译。 核舟一:古汉语数词可放在名词后,省略量词,即一只核舟。 内容

4、要点: 总说,简要说明核舟雕刻人的生活时代、姓名及其精湛技艺,引出核舟的来历,点明核舟的主题。 语言简洁、周密:“径寸”、“因势象形,各具情态”、“罔不”等词语印证“奇巧人”。 齐读、记忆、初背。 2读讲第2段课文(方法可同上) 重点实词(包括短语): 有奇、许、轩敞者、相望、惨 重点虚词: 为:动词,是。覆之、闭之、糁之:“之都是代词,但指代不同。 内容要点: 说明核舟的大小和船舱的格局。 语言简洁: “中”说明船舱的位置作者先介绍船的中间部分。 “八分有奇”、“二黍许”;以舟小衬托景物之多,说明雕刻技艺惊人;“八扇”、“启”、“闭”、“对联”写核舟雕刻工艺之精。 边读课文,边看幻灯片,记忆

5、这一段说明的内容。体会作者的语言技巧。 问:“闭字和“启”字相应,一启一闭说明了什么? 明确:写出了介绍的顺序:由舟外到舟内再由舟内到舟外,引导读者仔细观看,并由此引出窗上的文字。 问:窗上对联为什么要刻这十六个字,而不刻别的字? 讨论后,明确。 这十六个字是前、后赤壁赋中的名句,与上段“大苏泛赤壁”相照应,切题,而且可以启发读者联想舟外赤壁景色。作者真切地描述舱门,足以见他对核舟观察的精细。 熟读、初背第2段。 3读讲第3段课文。(边放幻灯片) 重点实词 峨冠:前面省略了动词“戴”。如有所语、比、类、矫首、人属、讪、历历 重点虚词: 者: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字短语的“的”,指人或物。 内容

6、要点: 这是介绍船头部分,着力表现苏武、黄鲁直和佛印三位游览者的神情。这是表现雕刻主题的重点内容。 详略安排上,突出苏东坡的主人地位,紧扣“大苏泛赤壁”助主题。介绍顺序是先写苏黄(由合到分,由上到下,再由分到合),次写佛印。 作者以对人物姿态、神情的生动细腻的描述,具体说明雕刻人的精湛技艺,与开头的“因势象形,各具情态”相照应。 语言的生动,集中表现在人物雕像的描摹上。 问:文中有哪些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特点和相互关系的? 明确:“共阅一手卷。如有所语。” 问:文中写苏、黄的俯首阅卷,和写佛印的“矫首昂视”的神态,有什么含义? 明确: 显示出他们不同的身份、教养,表现出的不同神情、气质、风度。表

7、现作者观察之精细。 这是全文的重点部分。 熟读,按介绍的层次,记忆内容,初背。 (五)布置作业: 1复习本课生字、词及前三段的有关注释,翻译课文的第1一3段。 2背诵课文第1、2、3段。 第2教时 教学重点 串讲,分析第4一6段课文;总结全文。 教学内容及步骤 ()检查复习(笔答题用投影显示) 1技课文的词语填空,并给该词注音和解释词义。 (l)( )不因势象形,各( )情态。 (2)中( )冠而多( )者为东坡。 (3)( )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 ) (4)卧右膝,( )右臂支船 2口头背诵课文前三段并概括段意。 3从“尝贻余核舟一”、“苏黄共阅一手卷”两句,说说数词的用法与现代有何不同

8、? (二)读、串讲、分析第4段课文 重点实词、短语: 衡、若啸呼状(好像大声呼叫的样子。)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横卧一揖:手放着一只桨。古代汉语省略量词、数词直接和名词组合。 内容要点: 记船尾两个舟子的姿态和活动。 问:这一段描述人物形象有什么特点? 讨论,归纳: 写右边舟子,以动为主,突出他手攀右趾的粗护动作和他“若啸呼”的闲散神态;写左边舟子,以静为主,突出他专心致志烧茶的平静神态。足见雕刻艺人之精工,作者揣摩之细微及说明语言的简洁、生动。 问:这里写“揖横卧,一舟子休息,一舟子烧茶”说明什么? 明确: 船是停泊,写首段“泛”字相照应。 熟读第4段,注意说明顺序:先写中间一挥,再写左右舟

9、子。初背。 读、串讲、分析第5段。 重点实词、短语: 夷题名(题,书写,这里指雕刻。题名:即雕刻了名字。)文曰(文字是)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常附在表字之后。)细若蚊足:笔画像蚊足一样细。 重点虚词: 其上、其色墨、其色丹:“其”都为代词,但指代内容不同。 内容要点: 这段写船底,主要写题名和篆章。 在船底刻上题名和篆章,可见构思精巧,技艺精湛,与首段相照应,再次体现语言周密。 问:这段与前三段合为文章的第二部分,谁能小结一下? 同学们发言,教师补充,归纳。 这是“分说”的部分,按照空间)顺序,依次介绍核舟的形状。结构、舟上人物和题名。写得简明,细致,有条不紊。从总的布局看,先写正面,后写背面

10、。从正面各部分看,先写中间,其次写船头,最后写船尾。从详略看,详写的是船头三个人物,略写的是船尾人物和船底。 问:为什么详写船头三个人物? 明确,根据雕刻作品的主题决定,船头三个人物是重点内容,故详写。 最后看文章结尾,齐读。 重点实词、短语: 盈、简、修狭、灵怪(神奇、含有“鬼斧神工它意。) 重点虚词: 为:刻有三十有四:“有”同“又”曾:还嘻:叹词矣哉:表示惊叹的语气词 人五:古代数词直接修饰名词且可放在名词后面,即五个人的意思。 内容要点: 小结总计全核舟的人、物、文字的数目,以对核舟技艺的赞叹结束全文。 问:此段中“而”字有何作用? 明确:这一转折连词,突出小小核舟所刻东西之多,与开头

11、“奇巧相应,突出中心。 齐读(尽量背诵)全文,总结中心思想。 同学们讨论,然后归纳: 本文描述了在桃核上雕刻成的小船和船上众多的人、物的情态,生动地反映并赞扬了我同古代工艺美术品的卓越技巧,表现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本文的语言特点是:简洁、周密、生动。结合前面的分析,做课后练习一。 课上口头练习: 不看书,依次介绍核舟上船舱、船头、船尾的情形。t-family: 宋体; mso-font-kerning: 1.0pt; mso-ansi-language: EN-US; mso-fareast-language: ZH-CN; mso-bidi-language: AR-SA”;以舟小衬托

12、景物之多,说明雕刻技艺惊人;“八扇”、“启”、“闭”、“对联”写核舟雕刻工艺之精。 边读课文,边看幻灯片,记忆这一段说明的内容。体会作者的语言技巧。 问:“闭字和“启”字相应,一启一闭说明了什么? 明确:写出了介绍的顺序:由舟外到舟内再由舟内到舟外,引导读者仔细观看,并由此引出窗上的文字。 问:窗上对联为什么要刻这十六个字,而不刻别的字? 讨论后,明确。 这十六个字是前、后赤壁赋中的名句,与上段“大苏泛赤壁”相照应,切题,而且可以启发读者联想舟外赤壁景色。作者真切地描述舱门,足以见他对核舟观察的精细。 熟读、初背第2段。 3读讲第3段课文。(边放幻灯片) 重点实词 峨冠:前面省略了动词“戴”。

13、如有所语、比、类、矫首、人属、讪、历历 重点虚词: 者: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字短语的“的”,指人或物。 内容要点: 这是介绍船头部分,着力表现苏武、黄鲁直和佛印三位游览者的神情。这是表现雕刻主题的重点内容。 详略安排上,突出苏东坡的主人地位,紧扣“大苏泛赤壁”助主题。介绍顺序是先写苏黄(由合到分,由上到下,再由分到合),次写佛印。 作者以对人物姿态、神情的生动细腻的描述,具体说明雕刻人的精湛技艺,与开头的“因势象形,各具情态”相照应。 语言的生动,集中表现在人物雕像的描摹上。 问:文中有哪些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特点和相互关系的? 明确:“共阅一手卷。如有所语。” 问:文中写苏、黄的俯首阅卷,和

14、写佛印的“矫首昂视”的神态,有什么含义? 明确: 显示出他们不同的身份、教养,表现出的不同神情、气质、风度。表现作者观察之精细。 这是全文的重点部分。 熟读,按介绍的层次,记忆内容,初背。 (五)布置作业: 1复习本课生字、词及前三段的有关注释,翻译课文的第1一3段。 2背诵课文第1、2、3段。 第2教时 教学重点 串讲,分析第4一6段课文;总结全文。 教学内容及步骤 ()检查复习(笔答题用投影显示) 1技课文的词语填空,并给该词注音和解释词义。 (l)( )不因势象形,各( )情态。 (2)中( )冠而多( )者为东坡。 (3)( )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 ) (4)卧右膝,( )右臂支船 2口头背诵课文前三段并概括段意。 3从“尝贻余核舟一”、“苏黄共阅一手卷”两句,说说数词的用法与现代有何不同? (二)读、串讲、分析第4段课文 重点实词、短语: 衡、若啸呼状(好像大声呼叫的样子。)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横卧一揖:手放着一只桨。古代汉语省略量词、数词直接和名词组合。 内容要点: 记船尾两个舟子的姿态和活动。 问:这一段描述人物形象有什么特点? 讨论,归纳: 写右边舟子,以动为主,突出他手攀右趾的粗护动作和他“若啸呼”的闲散神态;写左边舟子,以静为主,突出他专心致志烧茶的平静神态。足见雕刻艺人之精工,作者揣摩之细微及说明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