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学期数学的教学工作计划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61482136 上传时间:2023-11-0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上学期数学的教学工作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一年级上学期数学的教学工作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一年级上学期数学的教学工作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一年级上学期数学的教学工作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一年级上学期数学的教学工作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年级上学期数学的教学工作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上学期数学的教学工作计划(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年级上学期数学的教学工作计划一、班级情况分析一年级现有学生 39 名。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 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 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 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 不错,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 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因 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 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 趣中。二、教学内容本学期教材内容

2、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 20 以内退位减法、 图形的拼组、 100以内的数、认识人民币、 100 以内进位加法和退 位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一)数与代数1、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通过数铅笔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会数,会读,会写100 以内的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 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2、第三单元加与减 (一) 。第五单元“加与减 (二) 第七单元“加与减 (三)”结合生活情境,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 出加减法算式的过程,探索并掌握 100 以内加减法,会估算,初 步学会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3

3、、第六单元购物。学生将通过购物活动,结合生活经验, 认识元,角、分及其相互关系,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解决简 单的实际问题。(二)空间与图形1、第二单元观察与测量。学生将通过观察身边的简单物 体,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 展空间观念,在实际测量与交流中,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 体会厘米和米的实际意义,了解厘米和米的关系。2、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学生将经历从立体图形到平面 图形的过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通 过动手做的活动,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 展空间观念能设计有趣的图案。(三)统计与概率第八单元 统计 。学生将通过简单的

4、调查活动,初步体验数 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 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和同样进行交流。(四)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安排了三个大的实践活动,即“我和小树一起长”,“小小运动员”,“今天我当家”。旨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安排了动手做,小调查等活动,旨在对知识 进行实际应用。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三、教材编写意图和特点(一)在数与代数的学习中,重视结合生活情境发展学生的数 感。发展数感,是课标中的一个重要目标,数感主要体现在,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情境汇总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示和交流信息,理解运算的意

5、义。1、关于 100 以内数的认识。(1)经历从生活清净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理解数的意 义,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2)经历运用适当的方式表示数的过程,进一步体会位值制。(3)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2、关于 100 以内的加减法(1)结合生活情境,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 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2)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发展估算意识和技能。(3)经历探索运算方法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4)把加减运算的学习与解决问题结合起来,鼓励学生运用 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5)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保证基本的运算技能。二) 在空间与图形的学习中,注重通过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

6、空间观念。( 1)在实际观察物体的活动中,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 体所看到的图形可能不同。( 2)在测量活动中,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理解常用 的长度单位。(3)在从立体到平面的活动中,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 形,圆等平面图形,经历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4)在操作,思考和交流中,积累有关图形的经验,发展空 间观念。四、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 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 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 的学

7、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 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比如建立学生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五、教学目标(一)知识和技能方面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 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掌握 100 以内数,会读写 100以内数。掌 握 100 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会用 100 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 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2、熟练计算 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 100 以内两位数加, 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

8、的实际 问题。3、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 1 角=10分,爱护人民。4、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 1 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二)数学思考方面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 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 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 纳和类比。(三)解决问题方面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 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9、。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四)情感与态度方面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 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 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 过程的合理性。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 正。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 学的信心。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一年级上学期数学 的教学工作计划( 2)一、情况分析我班有学生 32 人。男生 24 人,女生 8 人。刚进入

10、学校的孩子 活泼好动,天真烂漫,大多数学生思维活跃,学习数学的兴趣较 浓,有着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学习爱好。通过入学测试全部达到了 入学要求。虽然他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是,他们不懂得怎 样去学习,也不会学习;有些同学学习能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 所以教师要有层次、有耐心得进行引导,教给学生们学习的方法, 培养他们养成爱好学习的习惯,使每个学生都能够顺利地完成本 学期的学习任务。二、目的要求1、知识与技能方面: 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 20 以内的数,并学 会读写;初步理解 20 以内数的组成,认识符号、 =、的含义,会 用符号或语言描述 20 以内加减法的估算。结合具体的情

11、境,初步 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经历探索一位数加法和相应减法的口算 方法的过程,能熟练地口算一位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初步 学会 20 以内加减法的估算。认识钟面及钟面上的整时和大约几时。 结合具体的情境认识上、下、前、后、左、右,初步具有方位观 念。通过具体物体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认识这些形 体相应的图形,通过实践活动体会这些形体的一些特征,能正确 识别这些形体。感受并会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大小和轻重。认 识象形统计图和简易统计表,通过实践初步学会简单的分类,经 历和体验数据的收集和统计的过程,并完成相应的图表。根据统 计的数据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2、数学思想

12、方面: 初步学会从数学思维的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如数出物体的 个数,比较事物的多少,比较简单的长短、大小、轻重等。在数 的概念形成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如在认识 20 以内数时通过比较、 排列发现这些数之间的联系,在学习分与合时发展学生的有序思 考和分析、推理能力,在认钟表时进行比较、综合和判断等。能 用分与合的思想进行初步的数学思考,能联系具体情境探索一位 数加、减法,并经历与同伴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正确地、有条 理地说明自己的算法;对估计的过程能作出自己的解释。在探索 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和物体之间位置关系的过程式中, 发展空间观念。感受简单的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具有对简单 事物和简

13、单信息进行比较分类的意识,具有简单的统计思想。3、解决问题方面: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和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简单 的数学问题,并能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方法解决问题;能对 简单的几何体进行简单的分类,能联系情境描述一些物体的相对 位置;能在教师的组织下收集有效信息并进行分类、整理,用简 单的统计方法表示问题解决的结果等。体验与同桌合作解决问题 的过程,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4、情感与态度方面: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产生好奇心,有学习数学的热情, 有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能在教师和同学的鼓励、帮助下, 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

14、些困难,获得成功的感受,逐步树立 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三、教学措施一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良好习惯数学学习的兴趣对于数学学习非常重要。因此注意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 学习活动。教学时,首先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学生回 答得对与错或语言是否完整,老师延缓评价,要多鼓励学生积极 参与。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特别注意的是不宜用统一的、程式 化的语言来训练学生,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法。让每个 学生首先喜欢上课、喜欢教师,进而喜欢学数学。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是要求学生 上课坐好、举手发言等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要逐步引导学生 学

15、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 的想法等内在品质。二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 象的数学活动,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 学知识,鼓励每一位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数学的学习过 程。例如,在实践活动小小运动会的教学中,老师可以将教材中 的内容设计成一个童话故事,在讲故事的进程中自然引入需要讨 论的问题;也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模拟表演; 还可以结合学校的运动会,鼓励学生从中发现数学问题,并尝试 解答。三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并

16、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学中, 老师要鼓励学生在具体活动中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 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在思考与交流的过程中,老师应提供适 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 生开展讨论,以寻找问题的答案。老师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与 人交流的愿望和习惯,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适当的方式描述自己 的想法,学会注意倾听他人的意见。四培养学生初步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特别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设立了问题 银行等栏目,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即使有的问题当时不能解决, 可以放在问题银行以后解决。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