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中历史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教案范文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61471180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1.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高中历史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教案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23年高中历史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教案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23年高中历史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教案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23年高中历史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教案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23年高中历史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教案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高中历史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教案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高中历史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教案范文(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高中历史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教案范文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董仲舒于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提出,在汉武帝时开始推行。接下来是我为大家整理的2023高中历史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教案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2023高中历史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教案范文一 整体设计 本节概述 西汉是儒家思想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西汉初年,天下初定,需要确定皇朝的正统地位和统治基础,儒家思想开始受到重视。董仲舒结合百家思想,形成了新儒学体系,得出了“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宣扬“君权神授”,倡导“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确立了三纲五常。至此,儒学成为中国文化的正统思想,受到历代统治者的重视。 本课重点讲述了儒

2、学在西汉被重视、推崇和发展为正统思想的过程。本课三目,第一目“从无为到有为”,阐述了汉初统治思想的变化,实际介绍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提出的客观需要。第二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着重介绍了董仲舒的新儒家思想,它适应了当时汉朝统治的需要,因而被汉武帝采纳。第三目“儒学成为正统”,教材重点介绍了汉武帝尊儒的措施,同时叙述了西汉的儒学教育状况,概括了“独尊儒术”的结果。 本课内容在本单元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便于系统了解儒家思想的发展。 思路设计 教学重点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教学难点 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教具准备 (1)准备多媒体设备(电脑、液晶投影仪、视频展示台)及网络设备

3、。 (2)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方法 本课以材料教学法为主,通过引用中国古代思想家的名著和论述以及一些图片,提供有效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识读、归纳、置疑、比较。一方面,帮助学生逐渐形成一个较为系统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也帮助学生开拓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增强思维的灵活性,养成思考、质疑的习惯,了解由史到论的历史研究方法。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提出的背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内容及实质,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等史实。 (2)了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提出的背景,引导学生初步形成对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特定的思想文化的认识,即一定时期的思想文

4、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探究儒家思想对中国历史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进行直观教学,巧妙地引导学生主动认识历史和探究历史。 (2)设疑讨论,深入浅出,循循诱导,层层剖析,引导学生在疑问中探究,在讨论中完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重要的历史人物影响着历史的进程,社会各方面事务需要人才。 (2)汉代儒学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是中国封建统治延续持久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原因。 教学设计 导入设计 图片导入 (课件展示孔子、孟子像) 提问:在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中,曾经出现过一些重要的历史人物。大家认一下,这两位是谁?他们生活在什么时期?提出了哪些

5、政治思想?当时,儒家思想的地位如何? 回答: (多媒体课件展示董仲舒、汉武帝像) 过渡:这两位又是谁呢?他们与儒家思想有什么关系?儒家思想的地位有何变化?这一变化对中国历史有什么影响?学完本节内容,同学们或许能自己找到答案。 材料导入 多媒体展示材料: 材料一战国后期,诸子已开始尝试以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吕氏春秋不二篇宣称:“听众人议以治国,国危无日矣。”“故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思想大一统被提到了十分醒目的位置。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李斯上奏,建议秦始皇采取强硬措施)“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架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

6、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也,医乐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从而造成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次空前浩劫。战国时代蓬蓬勃勃的自由学术空气被窒息,广袤的思想原野上,万马齐喑。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三“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故其刑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

7、” 汉书董仲舒传 问题:三则材料反映了当时思想界怎样的发展趋势? 回答: 过渡:从战国到汉代,思想界呈现了从“百家争鸣”到思想一统的局面。西汉为什么要实行思想一统呢?用什么思想一统天下?为什么用这种思想一统天下?这又产生了什么影响?我们今天就来探讨这些问题。 (多媒体课件打出课题)?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推进新课 指导学生整体学习,阅读教材P8P10。 问题情境1: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过程中有哪两个关键人物? 师生互动:学生回答,老师适时肯定。 副板书:董仲舒、汉武帝。 问题:你了解董仲舒吗? 师生互动:学生发言,互相补充。 多媒体展示材料:史记儒林列传第六十一 “董仲舒,广川人

8、也。以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 “董仲舒为人廉直。是时方外攘四夷,公孙弘治春秋不如董仲舒,而弘希世用事,位至公卿。董仲舒以弘为从谀。弘疾之,乃言上曰:独董仲舒可使相缪西王。胶西王素闻董仲舒有行,亦善待之。董仲舒恐久获罪,疾免居家。至卒,终不治产业,以修学著书为事。故汉兴至于五世之间,唯董仲舒名为明于春秋,其传公羊氏也。” 过程评价:董仲舒是西汉时期的大学问家。他为人正直、廉洁,一生不置产业,专事学业。任何成功都有巨大的付出。深厚的学养是他能够发展儒学的先决条件,加上时代的需要,他的成功就是自然的了。 过渡:是什么样的时代需要,促成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合作探究: 材料一汉兴,接秦之

9、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高祖乃令民得卖子,就食蜀、汉。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同一颜色的四匹马),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鄙,边境)廪庾(粮仓)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校,计数)。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众庶街巷有马,仟佰之间成群,乘粹牝(椁牝,泛指雌性的牲畜)者摈而不得会聚,守闾阎者食粱肉,为吏者长子孙,居官者以为姓号。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汉武帝即位时,西汉国库中积蓄了大量的粮食和钱财,国家实力相当雄厚,有条件加强中央集权。

10、同时,国家也存在土地兼并、商贾膨胀、王国问题、边境不宁等问题。中国古代史 请完成: (1)材料一反映了西汉初年怎样的经济状况?由此统治者采纳了什么统治思想? (2)材料二反映了汉武帝时期怎样的经济状况? (3)材料三反映了汉武帝时期存在着哪些问题?汉武帝要解决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师生互动:学生发言,互相补充,互相纠正。 过程评价:西汉初年社会经济凋敝,天子、将相的生活条件也很差,何况民众。因此统治者为了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吸取了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采取与民休养生息的政策。汉朝经济逐渐恢复,国力增强,到了西汉武帝时期经济已经相当富裕。但社会也潜伏着危机,土地兼并、商贾膨胀、王国问题、边境不宁

11、等问题威胁汉武帝的统治,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加强亟待解决。 (板书)一、背景 1.“无为而治”不适应统治 2.社会危机潜伏 3.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的需要 过渡:政治上的统一和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加强需要有为的政治思想作支撑,那么,什么样的思想符合当时统治的需要呢?于是汉武帝开了个论证会,各派畅所欲言,气氛热烈。 合作学习 学生表演历史短剧“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课前准备)请四个学生到讲台上来,其中一个扮演汉武帝(生A),另三个各扮演当时的法家(生B)、道家(生C)、儒家(董仲舒,生D)的代表人物,分别说明自己的主张及理由。 生A:众爱卿,今天让你们给朕出出主意,究竟采用什么思想来统治国家可永

12、保江山? 生B:启奏陛下,恕臣直言,用法家的思想治国最好。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现在有些人目无国法,不把皇上放在眼里,整天说三道四,这样下去,对国家不利。制定严厉刑法,对乱说者治罪,看今后谁还敢诽谤皇上! 生C:陛下万岁!臣以为法家的建议不可取。俗话说: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商纣王及秦朝的历史就是前车之鉴,用道家思想来治国最好,先辈一直用道家思想治国,才有今天的成就。既然道家的思想这么好,那就继续采用道家思想为妙。 2023高中历史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教案范文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汉代儒学通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创办太学等手段,逐步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2)认识汉代儒学“大一统

13、”的精神的价值。 过程与方法: ( 1)用资料分析法理解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2)用阅读分析法理解儒家思想逐 渐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通过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认识仁政思想对稳定社会、发展经济有积极作用; (2)通过汉代教育体系的建立认识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关键,重视教育对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教学过程 一、背景:从“无为”到“有为” 【合作探究】教材P8引言部分 1.秦朝儒家思想的地位怎样?原因何在?怎样评价焚书坑儒? 秦始皇采用法家思想,以“焚书坑儒”压制儒家思想。 原因:儒生以古非今,抨击时政,不利于秦朝维护大一统的局面和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而法家思想主张改革和建立中央集权国家,适应了地主阶级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的要求。 评价:统一了思想,有利于国家的稳定;使古代的文化典籍遭到极大的破坏;钳制思想,摧残了文化,不利于思想上的活跃。 2.到了西汉建立之初治国的指导思想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什么效果? 西汉建立后治国的指导思想是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 原因:西汉统治者接受秦朝暴政而亡的教训。(主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