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教学工作计划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61469099 上传时间:2022-11-1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计学教学工作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统计学教学工作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统计学教学工作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统计学教学工作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统计学教学工作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统计学教学工作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计学教学工作计划(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统计学教学工作计划下面是统计学教学工作计划,由聘才网编辑提供,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统计学教学工作计划为了更好的提高教学水平,同时也为了更好的让学生 学好统计学课程,特制订了相应的统计学教学工作计划,具 体的安排情况如下:一、课程介绍统计学是财经院校经济类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的设置旨在培养学生对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 法的掌握,为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定性和定量的统计分 析方法。统计学是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表现和数 量关系的方法论科学。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明确统计 这个认识工具的特点、作用 ; 掌握统计学的各种基本概念、 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尤其是各种定量分析的方法和技能, 提

2、高学生对社会经济现象数量研究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为更好地掌握统计学课程,除课堂教学应有的 54课时外,要求学生做到课前预习、课后总结,重视本课程作 业练习这一环节,以实现本课程的既定目标。二、课程的教学目标及总的教学要求、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及总的要求 : 社会经济统计学是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表现 和数量关系的方法论科学。通过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明确 统计这个认识工具的特点、作用 ; 掌握统计学的各种基本概 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尤其是各种定量分析的方法和技 能,提高学生在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研究时的分析问题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为进一步学习各专业课程提供定性和 定量分析的

3、方法。教学的重点: 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统计总体、总体单位、标志、 变量、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及其相互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统 计调查的意义,统计调查的分类。统计调查方案的内容,调 查对象、调查单位、填报单位和调查表、调查时间等概念。 统计报表制度的意义、作用和内容。各种专门调查的概念、 特点和作用。统计整理的意义、步骤。统计分组的概念、作 用和形式。 分配数列的概念和种类。 分配数列中的名词概念, 尤其是组中值的计算。统计表的作用、结构和种类。统计表 的编制原则总量指标的概念和作用。总量指标的分类,尤其是时 期指标与时点指标的区别。相对指标的概念和作用及其表现 形式。各种相对指标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4、正确运用相对指标 的原则。平均指标的概念和作用。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 几何平均数、众数、中位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注意算术平 均数与强度相对指标的区别。标志变异指标的意义和作用, 各种标志变异指标的计算方法及特点,尤其是标准差的计算 方法。正确应用平均指标的原则。动态数列的概念和作用。动态数列的种类。动态数列 的编制原则。各种动态水平分析指标和动态速度分析指标的 意义和计算方法,这些指标相互之间的关系,如逐期增长量 与累计增长量的关系、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的关系、环比发 展速度与定基发展速度的关系、发展速度与平均发展速度的 关系等。序时平均数与一般平均数的异同点。平均发展速度 两种计算方法的侧

5、重点。动态数列的四种变动形态。几种常 用的测定长期趋势的方法:间隔扩大法、移动平均法,尤其 是用最小平方法配合动态趋势方程。季节变动的测定方法。指数的概念、作用和种类。综合指数的编制原理,数 量指标指数、质量指标指数的计算。平均数指数的编制原理, 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的计算。平均数 指数与综合指数的关系,以及平均数指数在实际工作中的应 用。平均指标指数的编制和分析方法。指数体系的概念和作 用。运用指数体系进行因素分析,以及根据指数体系进行指数间的推算抽样推断的概念、特点和作用。抽样推断的基本概念。 抽样推断的理论依据。抽样误差的概念和抽样平均误差的意 义,抽样平均误差的计算方

6、法。 抽样极限误差的意义及计算 概率度的意义及其与抽样推断可靠程度的关系。区间估计的 方法与步骤。抽样方案设计的内容以及抽样方案设计的原则。 主要的抽样调查组织形式。简单随机抽样条件下必要抽样单 位数目的确定。相关关系的概念和种类,现象之间相互联系的两种类 型:函数关系、相关关系。相关关系的特点。相关关系的测 定方法,相关系数的概念、计算方法和性质。回归分析的概 念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的特点、方法。相关系数与回归系数 之间的数量关系。估计标准误差的意义及计算方法。相关系 数与估计标准误差之间的数量关系。国民经济统计核算的概念及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内容。 国民经济核算中三大产值指标的核算方法以及国内

7、生产总 值的三种核算方法。国民经济统计核算中的五大平衡表及四 大账户体系。教学难点: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的区别。 普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的区别。总量指标和 相对指标的分类,相对指标的计算方法。各种平均指标的应用条件及计算方法。标志变异指标的意义及计算方法。各种 动态分析指标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以及指标之间的关系。数 量指标指数与质量指标指数的区分和编制。算术平均数指数 与调和平均数指数的区分和编制。因素分析法。抽样误差、 抽样平均误差、抽样极限误差、概率度的意义。概率度与概 率的关系。区间估计。必要抽样单位数目的确定。相关关系 的种类。相关系数的计算方法。一元线性回

8、归方程的建立及 其与直线趋势方程的区别。估计标准误差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三大产值指标、 GDP 的核算方法、五张基本核算表和四大账 户体系。三、课程性质 专业基础必修课,对象为财经类各专业本科学生。四、教学时间的安排统计学课程授课时数为 54 学时,各章课时具体安 排如下:序号教学内容课时数备注 第一章 绪论13第二章 统计调查与整理统计调查方案、组织形式633统计分组、分配数列、统计表34第三章 综合指标总量指标、相对指标935平均指标36标志变动度37第四章 动态数列动态数列的编制、水平分析指标8动态数列速度分析指标39长期趋势测定310第五章 统计指数 概念、综合指数、平均数指数 821

9、1平均指标对比指数312指数体系及因素分析313第六章 抽样调查意义、有关概念、理论依据、抽样误差14抽样平均误差、全及指标的推断315抽样方案的设计、抽样必要单位数的确定316第七章 相关分析 意义和任务、简单线性相关分析 6317回归分析、估计标准误差318第八章 国民经济核算319复习220合计54五、教学方法围绕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国际化人才,以适用浙江 经济的发展需求。在教学中必须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在讲 授统计学课时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通过联系我国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学习、思考和 研究相关问题。要采用灵活的、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逐步将灌输式教 学转变为启发式

10、教学 ; 变单项传授教学为师生互动、交流式 教学 ; 变传统教学手段为现代化教学 ; 对有些章节在教学时 可采用讨论式或自学式,区分不同的对象选择相适应的教学 方法与手段,提高教学效率与效果。倡导多媒体教学,在有条件的教室,鼓励教师采用多 媒体教学,同时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引导学生多种统计方 法结合应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提高教 学质量。六、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选用教材:统计学原理 李洁明 祁新娥著 (第三版 ) 复旦大学 出版社 XX 年版主要参考书目:1、统计学原理 主编:黄良文 中国统计出版社 XX 年版2、统计学原理 主编:于声涛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出版社 XX 年版

11、3、统计学 主编:袁卫 高等教育出版社 XX 年版4、统计学 主编:贾俊平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XX 年版七、课程考核办法 本课程为考试课,考试课程的成绩,以期末考试成绩 为主,适当参考平时成绩。平时成绩要有依据。平时成绩的 比重不超过 40%,具体比例由各二级学院决定。凡课程期末 考试成绩低于 50 分者,即认定本课程为不及格,不再和平 时成绩综合评定计算。考试课程的成绩一律以百分制评定。平时成绩由平时测试、期中考试、作业、课堂提问、 课堂讨论、到课情况等,其中期中考试占主要部分,期中考 试一般采用随堂考试形式,具体由任课老师视情况而定。期末考试采取闭卷考试的办法。试卷要求覆盖面要广, 考试内容复盖课程的各章、各节 ; 试卷的各种能力层次:识 记、领会、简单应用、综合应用各占一定比例 ; 试卷的难易 程度应合理。考试题型有: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填空、判 断、简答题、计算等形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