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海洋地理考点精简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61459693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3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 海洋地理考点精简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地理 海洋地理考点精简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中地理 海洋地理考点精简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中地理 海洋地理考点精简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中地理 海洋地理考点精简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 海洋地理考点精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 海洋地理考点精简(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海洋和海岸带l第1讲 海底地形测试目标海底主要地貌类型海底扩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海底地形的形成和分布规律1、海底主要地貌类型2、海底扩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海底扩张学说认为:大洋底部地壳是不断生成扩张消亡的过程,是地幔中物质(软流层)对流的结果。洋中脊是地壳的诞生处,新洋壳不断生长,这里岩石最新(生长边界),随着地幔物质的对流向两侧推开,海底不断扩张形成洋盆。不同发育阶段的“海洋”:孕育期 (东非裂谷)-幼年期(红海、亚丁湾)-成年期(大西洋)-衰退期(太平洋)-终了期(喜马拉雅)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六大板块构成的。板块内部相对稳定,很少发生变形,板块边

2、界则是全球最活跃的构造带(多火山地震)。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在交接处碰撞,大洋板块因密度大,位置较低,向大陆板块俯冲至地幔,洋壳在高温作用下融为岩浆。板块的俯冲带动洋底下倾,陷落,形成了地球表面最低洼的地方海沟。如太平洋西部的马里亚纳海沟。大陆板块受挤上拱,隆起形成岛弧或海岸山脉。如亚洲东部的库页岛、日本群岛、台湾岛、菲律宾群岛等。在陆地上会形成海岸山脉,如北美洲西海岸的落基山脉、南美洲西海岸的安第斯山脉。如果是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碰撞,都比较坚硬,则形成高大的山脉。如喜马拉雅山脉就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碰撞产生的(板块交界在雅鲁藏布江谷地)。3、海底地形的形成和分布规律从大陆边缘到大洋中心,

3、海底地形依次为大陆架、大陆坡、洋盆和洋中脊大陆架:分布在大陆边缘的浅海地区。水深不超过200米,坡度较小。大陆坡:分布在大陆架的外缘,坡度较大,水深200-4000米左右。洋盆、海沟、海岭分布在大洋底。第2讲 海水温度与盐度测试目标海洋表层温度的分布规律不同海区海水温度随水深的变化规律海洋表层盐度的分布规律1、海洋表层温度的分布规律热量收入主要是太阳辐射,支出主要是海水蒸发海洋表层的温度状况是从低纬度海区向高纬度海区递减;在同一海区,夏季的水温高些,冬季的水温低些;与同纬度海区相比,有暖流流过的海区,水温高些,有寒流流过的海区,水温要低些。2、不同海区海水温度随水深的变化规律海洋在垂直方向上,

4、由于太阳辐射首先到达海水表面,海水导热率又很低,海水的温度随深度增加而递减,只是在表层海水以下,海水温度随水深变化不大,特别是1000米以下的水温变化很小,经常保持着低温状态。3、海洋表层盐度的分布规律盐度按纬度呈“马鞍形”分布的规律,即赤道附近低,南北回归线附近最高,中纬度海区又随纬度的增高而降低,到高纬度海区最低。概括地说,亦即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高纬度和低纬度递减。(解析:A:副热带海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的控制,天气稳定而干燥,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因而海洋表面盐度最高。B:赤道地区,虽然气温较高,蒸发量也不小,但由于受赤道低气压控制,降水丰沛,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盐度较

5、低。C、D:高纬度海区,气温降低,蒸发量逐渐减小,盐度逐渐降低。高纬度海区蒸发量降低,又有一定量的降水,加上融冰的影响,盐度最低。南北纬4060附近海域盐度的比较,北纬40-60海域附近的海域盐度低,主要是由于北纬40附近的陆地面积广阔,有较多的陆地淡水汇入海洋,因而盐度较低。B:赤道附近海区,盐度最低的海区位于赤道偏北,这是因为世界降水最多的地带不在赤道上,而位于赤道偏北。)红海盐度最高,波罗的海盐度最低,都与它们的海区比较封闭有关。第3讲 海气相互作用测试目标海一气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及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1、海气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海气间

6、的水分交换过程:海洋通过蒸发作用,向大气提供水汽。大气中约86%的水汽是由海洋提供的,因此,海洋是大气中水汽的最主要来源。海洋的蒸发量与海水温度密切相关,一般来说,海水温度越高,蒸发量越大。因此,低纬度海区和有暖流流经的海区,海面蒸发旺盛,空气湿度大,降水也较丰富,海气间的水分交换也较为活跃。海气间的热量交换过程:海洋吸收了到达地表太阳辐射的大部分,并把其中85%的热量储存在海洋表层。海洋再通过潜热、长波辐射等方式储存的太阳辐射能输送给大气。可以说,海洋是大气最主要的热量储存库。海洋向大气输送的热量受海洋表面水温的影响,水温高的海区,向大气输送的热量多。与陆地相比,海洋增温慢,冷却也慢,从而调

7、节着大气温度的变化。一方面,海洋的气温变化有滞后效应。例如,海洋对太阳辐射季节变化的影响要比陆地晚一个月左右。另一方面,海洋使大气的温度变化比较和缓。海洋影响较大的地区,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都较小。海气通过长期的相互作用,并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形成了运动方向基本一致的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驱使着水分和热量在不同地区的传输,从而维持地球上水分和热量的平衡。2、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及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厄尔尼诺现象是圣诞节前后,南美西海岸(秘鲁和厄瓜多尔附近,延伸至赤道太平洋向西至日界线附近)的海面温度异常增暖的现象。发生机制:当赤道太平洋信风减弱时,深层的冷水上泛现象减弱甚至消失

8、,海表温度上升,沃克环流减弱(甚至反向)而形成。在厄尔尼诺年,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南亚次大陆和巴西东北部均出现干旱。而赤道附近的太平洋东南、南美西岸(即秘鲁附近)则多雨,发生洪涝灾害,渔场减产。许多观测事实还表明,厄尔尼诺事件通过海气作用的遥相关,还对相当远的地区,甚至对北半球中高纬度的环流变化也有一定影响。拉尼娜常与厄尔尼诺交替出现,它的现象和影响与厄尔尼诺相反(东南信风加强,沃克环流加强)。但其发生频率要低于厄尔尼诺。第4讲 海水运动测试目标波浪、潮汐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波浪、潮汐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海水的波浪运动,就能量来源和产生原因来说,有其能量来自风能形成的风浪,有其能

9、量来自地震和火山爆发释放出的地球内能或热带风暴引发的海啸,也有其能量来自天体引力使海水涨落形成的潮汐波。然而,最常见的一种波浪是风浪。由月球和太阳的引力驱动(月球的引潮力为主),以及地月日系统转动和地球自转的影响,海水呈现周期性的上下波动,这种波动称作潮汐。潮汐对航海等海上活动以及近岸生态有着直接影响。亚马孙河口和钱塘江口(杭州湾为三角形海湾,口小内大,夏秋季节夏季风盛行,加剧潮势,形成钱塘潮。)是世界两大涌潮区。洋流的规律和影响1、洋流的成因:风海流主要是受盛行风和地转偏向力作用形成。密度流是由于海水温度、盐度不同导致密度不同形成。补偿流是由相邻海区海水的盈亏形成的,分为水平补偿流和垂直补偿

10、流。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见右表)3、洋流的分布规律总结(1)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反气旋型大洋环流。北半球顺时针方向运动,南半球逆时针方向运动。大洋东岸(大陆西岸)为寒流,大洋西岸(大陆东岸)为暖流。(2)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以副极地为中心的气旋型大洋环流。逆时针方向运动。大洋东岸(大陆西岸)为暖流,大洋西岸(大陆东岸)为寒暖。(3)南极大陆外围:40S附近形成自西向东环球的西风漂流,其成因为风海流,其性质为寒流。(4)北印度洋海区:形成季风洋流,夏季(西南风)顺时针,冬季(东北风)逆时针。第5讲 海岸与海岸带测试目标海岸类型及其特点海岸带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1、海岸类型

11、及其特点海岸具有多种类型,根据海岸的物质组成,可将海岸分为四种类型:基岩海岸、沙质海岸、淤泥海岸和生物海岸。基岩海岸:独特的岬湾地形,岸线曲折。沿岸有众多的岛屿,常在海湾一带形成海阔水深、利于避风的天然良港。千姿百态的海蚀地貌是进行旅游开发的重要资源。砂质海岸:主要由砾石和沙子堆积而成,往往形成沙堤、沙坝、沙丘等地貌,海滩多宽阔平坦,常形成天然的优质海滨浴场。淤泥海岸:常见于河口或者平原地区。海岸带宽度大,坡度小,海岸线平直,大多数淤泥海岸土质肥沃,适宜开展滩涂养殖。生物海岸:红树林海岸分布在较低纬度的淤泥质海岸。具有很强的抵御风浪侵蚀的能力,又是鸟类及潮间带动物的栖息地,物种丰富。因此,红树

12、林海岸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湿地保护和海洋防灾减灾中具有重要作用。热带基岩海岸边缘(水浅、清澈、光线充足)常发育珊瑚礁海岸。珊瑚礁对保护海岸,抵抗海浪侵蚀起到良好作用。2、海岸带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狭义:主体是指潮间带。广义:是指海岸带向海陆两侧扩展到一定宽度的带状区域。海岸带开发利用的主要以滩涂资源开发、港口建设及其相关产业为主,涉及渔业、港口运输、水产养殖、旅游开发等许多方面。港口选址是港口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先决条件。一个优良港址一般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有广阔的经济腹地和便利的交通运输;有海阔水深、风平浪静的港湾,能满足船舶航行与停泊要求;有足够的岸线长度和陆域面积,用以布置库场、铁路、道路及生产

13、辅助设施。此外,港口选址要尽可能减少对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的不利影响,并能够与城市发展相协调。说说上海港为何能够成为我国最大的港口?第6讲 海平面变化测试目标海平面变化对海岸带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影响应对海平面上升的主要措施1、海平面变化对海岸带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海平面上升是由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两极冰川融化、上层海水热膨胀等原因引起的,也是温室效应增强的表现。海岸带是受海平面上升影响最强烈的地区,特别是沿海国家和一些海岛国家,受海平面上升的危害更甚,如荷兰、孟加拉国及热带大洋上的一些小岛国。海平面上升会直接淹没一些地势较低的沿海地区,尤其是滨海平原、河口三角洲、低洼

14、地带和滩涂资源等;加剧风暴潮、洪涝等灾害的威胁,引起海水内侵、水质恶化、地下水位上升;影响海岸带地区的渔业资源,破坏珊瑚礁、红树林、海岸沼泽和湿地等生境。2、应对海平面上升的主要措施通过技术措施(开发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小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植树造林、增加植被。适应气候变化改变农作物的种类与品种第二单元 海洋开发第7讲 海水资源测试目标海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和现状海洋水资源利用通常是指海水的直接利用和海水淡化。海水的直接利用,就是用末经淡化的海水代替淡水来利用。如,在农业利用上,用低盐度海水灌溉农田,培育适应海水灌溉的农作物;在生活利用上,将海水用于公厕冲洗、消防用水等;在

15、工业利用上,海水主要用作工业冷却水。大型海水淡化厂主要分布在三类地区:一类是沿海干旱、半干旱地区;二类是淡水供应困难的岛屿或矿区;三类是沿海城市。海水淡化是海洋水资源利用的主要方式。目前海水淡化因成本较高,尚未普及。我国正在论证海水西调工程。第8讲 海洋化学资源测试目标海洋化学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和现状海洋被称为“液体矿山”“盐的故乡”,海水中已发现的化学元素有80多种。目前形成工业规模的主要有食盐、镁、溴等。海盐不仅是人类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中国的海盐产量居世界首位。我国的主要盐场分布及形成原因?长芦盐场、布袋盐场、莺歌海盐场。多以盐田法晒盐,须平坦开阔的滩涂海岸,降水较少而蒸发强;春秋季节为生产旺季。第9讲 海底矿产资源测试目标海洋油气资源、锰结核开发利用的特点和现状。海底矿产资源分滨海砂矿、油气资源(大陆架)和多金属结核(深海,主要在北太平洋)三大类。海底矿产资源勘探和开采是一项主要高投资、高技术、高风险的工程。目前,海底矿产资源开发油气资源为主。波斯湾、北海、几内亚湾、马拉开波湖、墨西哥湾较多。第10讲 海洋能测试目标潮汐能、波浪能的特点以及开发利用的前景总量大、密度小、可再生、污染小、分布不均1.了解潮汐能、波浪能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