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计划、教案、反思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61459648 上传时间:2023-02-12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7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计划、教案、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计划、教案、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计划、教案、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计划、教案、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计划、教案、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计划、教案、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计划、教案、反思(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单元单元分析主备 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以“成长的故事”为专题,编排了精读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和略读课文乌塔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讲述了少年周恩来在感受到中华不振的现实之后,立志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事;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作家肖复兴回忆1965年叶圣陶先生为他修改一篇作文并请他到家中做客的事;乌塔讲的是一个岁的德国女孩乌塔一个人在欧洲旅游的事;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则以书信的形式,讲了一个小朋友向一位作家请教如何与人和睦相处、平等交流的事情。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很多问题,但他们中却很少有人去思考这些问题,更不会意识到这些问题在自我成长道路中

2、所起的作用。这几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讲述了别人的成长故事,学生在阅读时一定会受到许多启发,在体验别人成长经历的同时,思考自己成长中的问题,学习如何立志,如何自立,如何与别人相处能用上单元学习的“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新词,逐步形成自我阅读课文、探究问题的习惯,培养自我阅读的能力能有感情地朗读本单元课文,朗读有一定的速度,能注意重音和停顿,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整体感悟全文。教学目标:1、本单元要求能认会写的字有25个,只要求充分调动的字有28个。2、能用上单元学习的“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新词,逐步形成自我阅读课文、探究问题的习惯,培养自我阅读的能力。3、能有感情地朗读本单元课文,朗

3、读有一定的速度,能注意重音和停顿,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整体感悟全文。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树立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5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课时安排: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3课时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3课时27、 乌塔 2课时28、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2课时语文园地 5课时单元测试 2课时共计:17课时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一件事,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课文各层次之间过渡自然,层层推进。

4、文中写了三件事,中间有两次过渡。第一次是过渡句:“一连串的问题使周恩来疑惑不解,好奇心驱使着他,一定要亲自去看个究竟。”这句话承接的上文是周恩来在听到伯父说的话之后经常想问题,说明正是这些问题激起了他的好奇心,他要去租界看个究竟,这也就很自然地交代了周恩来闯入租界这件事情的起因。第二次是过渡段,即课文的第9自然段。“从租界回来以后,同学们常常看到周恩来一个人在沉思,谁也不清楚他究竟在想什么。”紧承上文周恩来在租界里切身体会到“中华不振”的含义。“直到在一次修身课上,听了周恩来的发言才解开了这个谜。”这一句话巧妙地把课文引入了下文对修身课上这件事的叙述。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少年周恩

5、来立志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志向,引发学生思考自己读书的目的,激励学生将自己的学习生活与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大业联系在一起;二是引导学生继续学习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学的难点是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学情分析: 四年级上学期处于向高年级过渡时,学生在自主感悟课文内容方面已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本文的时代背景与学生的生活相差太远,学生不易进入文本的情境与人物产生共鸣。教师要注意课外知识的拓展,情感的激发。引发学生思考自己读书的目的,激励学生将自己的学习生活与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大业联系在一起;二是引导学生继续学习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

6、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1、掌握生字词。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激发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及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提升点:1、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并联系实际,思考自己读书的目的。2、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教育他们从小树立远大的志向。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朗读磁带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我想了解一下,你们是为什么而读书呀?指名说。2、你们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读书目的。有的目的很现实,有的很崇高。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在跟你们一般大小时,也提出了他的学习目的,那

7、就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3、出示课件:读。4、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25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学生齐读。5、对于课题你有什么疑问?指名说。为中华之崛起而书,是什么意思?用你自己的话说说师引导:那就是说周恩来的读书目的是为了周总理为什么要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呢?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遇到不懂的生字和词语,可以借助工具书或请人帮忙。想一想周总理为什么要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呢?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并相机指导学困生。2、下面我们就来检查一下生字。吵嚷 惩处 巡警 轧死撑腰 训斥 模范 帝国振兴中华耀武扬威得意扬扬铿锵有力疑惑不解衣衫褴褛生字中“嚷、惩、铿

8、、锵”是后鼻韵,“范、巡”是前鼻韵。重点是多音字“处”(马上在书上注音。)反馈交流,词语方面重点检查“吵嚷、巡警、耀武扬威、得意扬扬”等词语的意思。3、周总理为什么要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呢?指名23人回答。能不能用书上的一个话来说明?板书:中华不振三、自由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第一部分(第1-5自然段):写周恩来在伯父口里了解到中华不振。 第二部分(第6-8自然段):写周恩来在租界里亲身体验到了“中华不振”的含义。 第三部分(第9-17自然段):写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小结本节课学习内容第二课时一、朗读指导:1、指名学生朗读课文。2、针对朗读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二、深入研读,感

9、悟“中华不振”。 1、感悟中华不振 师:请同学们仔细读课文,一边读一边体会,你是从哪些地方读出“中华不振”的,用笔划一划,并读一读。好的可同桌先交流。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巡视课堂,相机指导。2、师:挑你感受特别深的地方读给大家听。可能感悟到的几个方面: 从伯父的话语中看出“中华不振”。 从周恩来一连串问题中看出“中华不振”。 从灯红酒绿,热闹非凡的租界里却看不见一个中国老百姓的影子看出“中华不振”。从妇女的哭诉声里看出“中华不振”。 从洋人趾高气扬,得意扬扬的神情中看出“中华不振”。 从中国巡警狗仗人势,耀武扬威的丑恶嘴脸中看出“中华不振”。从围观的中国人紧握着的拳头中看出“中华不振”。

10、从其他同学的回答中看出“中华不振”。从课堂里魏校长慷慨激昂的情绪中看出“中华不振”。 3、指名交流,并追问怎么看出“中华不振”。4、重点研读以下两处:A出示:“那是外国租界地,惹出麻烦来可就糟了,没处说理去!”自由读指名读。伯父心情复杂,请你用一个词形容此时此刻伯父的心情?可能会说:“担心”担心什么?请把伯父的这种心情读出来。“无奈”为什么?请把伯父的这种心情读出来。“愤怒”怎么愤怒?-用愤怒的心情读。“沉重”为什么?读出沉重 重点指导读出无奈的感情:在中国的土地上却有着外国租界地,读在中国的土地上却没处说理去,读 师:那是为什么呀?生:中华不振。5、从与伯父的对话中我们已经感受到“中华不振”

11、,再跟着周恩来一起闯进租界去,感受“中华不振”的事实!大屏幕出示: 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自由练读。指名朗读。老师把“原指望,谁知,不但不,反而”,这几个字加粗,再去读读,有什么不同。导读句子:同学们,这位妇女的亲人可能是他活泼可爱的孩子,她心如刀绞,请再读本句(生1) 这位妇女的亲人可能是他相依为命的丈夫,她悲痛欲绝,读(生2) 这位妇女的亲人可能是他白发苍苍的母亲,她心都碎了,读(生3)这位妇女的亲人如果也是你的亲人,

12、读(生4)激发情感,质问人物 读着这段话,看着这样的场面,你的脑子里有什么疑问?指名说。那么多的问题,你们想过答案是什么吗?你想过吗 你呢 你呢 那好,让老师一个一个地来问问你们! 分块剖析,继续追问。 教师指名一位同学再读大屏幕上出示的这一段话,相机插问. 生读:“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师插问:中国的巡警局给中国人撑腰了吗 ?生答为什么 (课文中告诉我们答案了吗? ) 指名学生回答。师接:是的,从伯父的话中,我们得到了这个答案中华不振啊! 教师补充板书:啊! 师(示意读课文的同学):请你继续读课文。生读:“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

13、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师插问:这个轧死了中国人的洋人被惩处了吗?生答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其他同学回答 师:是啊,中华不振啊!(相机补充板书:!) 师(示意全体同学):请大家一起读! 生齐读:“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又能怎么样呢?” 师:围观的中国人为自己的同胞讨回公道了吗 ?学生齐答:没有! 师(向着全体同学,痛心疾首地):你们说,这到底是为什么 (教师手指板书.)一齐说 生齐答:中华不振啊! (教师顺势补充板书:!) 同学们,假如你当时就在现场,亲眼目睹了这样的场面,你的内心会有怎样的感受?指名说。老师深深地理解大家此刻的感受,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也许光

14、用语言来形容你们的愤怒与冲动显得太苍白无力了!那就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这段话吧!用上你们的感情和你们的表情!6、是的!中华不振啊!身为中国人,亲眼目睹这样的事情我们怎能不义愤填膺,群情激愤 其实,发生这样的事情,在当时的中国,不只是这一件,两件啊 请同学们看这段文章:出示补充材料: 1868年,上海的租界当局建了一个外滩公园。公园建成后,租界当局就派巡警在公园门口看守,不准中国人入内。一天,虹口医院的几位医生想进入公园游玩,却被巡警强硬阻挡,不准他们进入。为此,他们向上海的租界当局提出抗议。几天后,租界当局回了一封信,只见上面冷冷地写道:“我们并不认为中国人有进入公园的权利”许多中国人被激怒了,他们联名写信向租界当局提出抗议,反对洋人对中国人的歧视政策,但上海的租界当局根本不把中国人的抗议放在眼里,依然强硬地答复“不准备给予中国人这项权利。”没有多久,在上海外滩公园的门口,竟然挂出了这样一块刺目的牌子:“华人与狗不准入内!”。 师:面对“华人与狗不准入内!”这块牌子,并联系课文,你想说什么,请写下来。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 同学们,为什么会发生这一切事呀?生齐答:中华不振啊! 7、周恩来在租界亲眼看到一位中国妇女受到洋人的欺侮,而围观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