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长关于县科技工作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61324115 上传时间:2023-02-1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县长关于县科技工作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县长关于县科技工作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县长关于县科技工作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县长关于县科技工作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县长关于县科技工作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县长关于县科技工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长关于县科技工作(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县长关于县科技工作汇报 我谨代表中共*县委、*县人民政府对龙厅长和各位领导莅临我县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对省科技厅多年来的关心和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县科技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作简要汇报,不妥之处,恳请给予批评指正。 一、基本县情 *县地处*省东南部,南与越南河江省苗旺、同文两县接壤,东与广西百色、那坡等五县(区)毗邻,国道323线和正在建设的衡昆高速公路贯穿县境,是*通往广西、广东等沿海开放地区的重要门户,是*的“东大门”、“出海口”。全县国土面积535平方公里,辖13个乡(镇)14个村(居)委会,总人口40万人,是一个历史悠久的革命老区、风情浓郁的民族地区、资源丰富的热区、区

2、位良好的边疆地区、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山区。“历史悠久的革命老区”是指有着光辉而悠久的革命斗争史,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邓小平、张云逸等老一辈革命家领导的红七军曾在这里开辟了以“七村九弄”为中心的滇黔桂革命根据地,成为*省创建时间最早、斗争范围最广、坚持时间最长的红色革命根据地,被中央确定为全国一类革命老区县。新中国建立后,*先后经历多次战争,特别是1979年至1989年10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期间,*作为主战场之一,为捍卫祖国尊严和领土完整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镇沙仁寨“87个人78条腿”成为边境各族人民遭受战争创伤的历史见证。“风情浓郁的民族地区”是指居住在*的壮、汉、苗、瑶、彝、仡佬六种民

3、族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76.4%,壮族就占总人口的6%。民族文化历史源远流长、丰富多彩,民族特色浓郁,文学艺术各具特色,科学、艺术价值珍贵。壮族风情尤为浓郁,*壮剧远近闻名,设在*县城的州壮剧团是全国仅有的两个壮剧团之一。特别是22X年发现的壮族坡芽歌书,使*的壮族历史地位得到了有力的作证。加之*古老神秘的彝族铜鼓舞、雄浑粗犷的盘王歌舞、精湛细腻的苗族芦笙舞独具特色,以及民族风俗、民族服饰等,许多都保存着原生态的风格和特色,别具一格的民族风情非常有魅力,具有巨大的旅游开发价值。“资源丰富的热区”是指全县属南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9.3,年平均降雨量10毫米,素有“天然温室”之美誉,

4、境内盛产八角、油桐、油茶、茶叶等经济林和杉树、松木等用材林,尤以八角著称,享有“中国八角之乡”之誉。同时,矿产、水利资源丰富,已发现和初步探明金、煤、锑、钛、铁、铅锌、铜、镍等20多个矿种;可开发利用水能资源的干、支河流20条,水能蕴藏量4万千瓦,可供发电的有1万千瓦。“区位良好的边疆地区”是指*地处两国三省十县结合部,南面是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桥头堡”,东面是*参与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的连接点和东大门,并且连接两大区域经济合作体全*只有*一县。同时,贯穿*的323国道连接两广,已经成为*通往两广的经济大动脉,正在建设的衡昆高速公路贯穿*全境,又架起了*和东部发达地区沟通与合作的桥梁,即将建设的

5、通货100吨级船舶的*港,将把*变为*和两广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汇聚的宝地,七彩*将从这里扬帆直航大海。加之通往国家级*口岸的三级油路已投入使用,中越双方已对接通车,使得*县作为*“东大门”和“出海口”以及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优势非常明显。“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山区”是指*境内山高坡陡,山区面积占96%,经济发展底子薄、基础差,至今仍有10.5万人处于贫困线以下。近年来,*坚持因地制宜,创新发展思路,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省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大省”和“面向东南亚、南亚国际大通道”以及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的重大历史机遇,充分发挥自身的区位优势

6、和资源优势,突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扩大对外开放三大重点,培育矿、电、林、畜产业,着力构建区域性物流中心,建设“山水园林城市”,实现了全县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和谐发展。202X年完成全县地区生产总值2亿元,财政总收入1.4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90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09元,经济总量排名继续保持在全州第三位,成为全州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 二、“十五”及22X年科技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近年来,我县按照“抓经济、靠科技,抓科技、促经济”的指导思想,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科技创新为主题,以调整产业结构为主线,以农业增效、农民增

7、收、农村发展为目标,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X县区”战略,认真开展科技扶贫、科技宣传和科技培训,大力实施科技试验示范项目,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科学技术在加快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以科技为第一生产力来部署工作。一是在研究确立全县经济发展战略的同时,坚持将“科教X县区”贯穿于发展经济的全过程,确立了向科技要质量,以科技增效益,用科技求发展的工作思路。二是切实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县、乡均成立一把手挂帅的科技工作领导小组,将科技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会议研究科技工作,分析科技发展形势,解决科技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把科技工作目

8、标责任制考核制度化,形成了科技工作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配合抓的格局,促进了我县科技工作的有效开展。三是制定科技政策,建立健全科技管理制度。逐步完善各项科技管理工作制度,不断规范科技管理工作,出台*县专业技术协会管理办法、*县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县民营科技企业管理办法等政策措施,并认真加以贯彻落实,有力地推动了全县科技工作。 (二)以项目实施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县委、县政府始终将科技成果转化作为科技工作的重点来抓,广泛开展科技合作和交流,重点抓好科技成果的引进、吸收和转化。围绕培育矿、电、林、畜产业,以创“名、特、优”产品为突破口,以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

9、级,在药品生产、食品加工、矿产品开发等方面初步实现高新技术与传统产业的嫁接,加快了企业产品更新换代和产业升级。大力实施农业技术推广,水稻旱育稀植、水稻品种多样性混栽、农作物平衡施肥、电脑农业专家系统应用等科技措施得到普遍推广应用,八角科学化栽培和蔬菜、木薯、热果、葡萄高产栽培已初具规模,农业科技含量和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坚持多渠道争取,不断加大项目资金投入,将科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多渠道筹集资金投入科技研究与开发,202X年投入科技研究与开发资金222万元,02X年增加到645万元,为项目实施和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资金保证。同时,根据省科技厅项目申报指南,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和企业申报科技项目,去年共

10、向省科技厅申报八角深加工产品开发、八角煤烟病防治技术示范、剥隘七醋现代化生产工艺提高氨基酸含量研究等六个项目,并根据我县资源情况,通过调查研究,筛选了畜品种改良、亚热带牧草引种试验示范、优良品种鱼养殖示范、青蒿种植示范等储备项目。“十五”以来,全县重点引进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86项(个),全县水稻良种覆盖率达10%,玉米良种覆盖率达71.%,热果良种覆盖率达0%以上;共收集科技成果请奖项目21项,经专家评审委员会和奖励委员会评审,县委、县政府审核,共有1个项目获*县“十五”期间科学技术奖。全县依靠科技发展经济取得明显成效,科技进步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为34.1,对农业的贡献率为37.5

11、%,对工业的贡献率为27.3%。 (三)以农村和企业为重点加强示范推广。在科技向经济转化的过程中,我们坚持面向企业和农村,建立科技经济一体化的有效机制,积极推进创新示范,推进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一是狠抓示范基地建设,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依托县域热区资源优势,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加快农业新技术、新产品试验示范进程,加强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整合资源突出抓好孟村、坡油农业综合示范基地等15个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使冬种脱毒马铃薯、冬玉米、冬黄豆、南洋椒、蔬菜以及八角低产林改造、牛冻精改良等项目逐步成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新亮点;因地制宜抓好茶叶、经济林、水果、蔬菜及农副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

12、,形成了七醋、茶叶、八角等农产品特色加工系列产品,取得了较好的效益。积极争取省科技厅的对口帮扶,立项支持5个科技试验示范项目建设,同时我县在全县13个乡镇各建设一个科技扶贫示范村,集中县、乡科技力量开展独具特色的科技试验示范,科学养猪、八角科学化栽培、八角病虫害防治等科技为民所用。二是持续开展企业技术创新示范活动。制定出台*县民营科技企业管理办法,为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加强对县内企业的服务,突出重点,选定县内具有较高科技含量和发展前景好的民营科技企业加以扶持和指导,积极引导企业依靠科技开发新产品,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引导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深入民营企业了解情况,帮

13、助其解决生产中的实际困难,对申请认定民营科技企业并符合政策规定的给予认定,从22X年以来,每年发展民营科技企业家以上。“十五”以来,全县共组织实施科技试验示范和推广项目9项,共认定和扶持民营科技企业1家,民营科技企业日益发展壮大,逐步成为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一支生力军。 (四)以加强科技宣传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以“科普宣传长廊”和各类科技宣传栏为阵地,充分利用标语、挂图、报刊、电视等宣传媒介,结合科技下乡、“五月科技活动周”、“六月科普大行动”等活动,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宣传科技法律法规、科学知识和实用技术,大力开展科普宣传,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科技意识和科学文化素质。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

14、,围绕我县支柱产业培育、科技项目实施、小康示范村建设、科普文明示范社区建设、科普富民示范村建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大力开展实用技术培训,积极筹措资金加强重点村成技校建设,采取专业培训、以会代训、现场培训、农函大培训等方式,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多内容的科技培训,把科技培训班办到乡村,办到田间地头,把实用技术送到农民手中。全县每年培训人数均达到劳动力总数的30以上,累计开展科技培训696期3460人(次),在全县13个乡(镇)招收农函大学员542人,开办2个单科专业,组建19个教学班,聘请6位科技人员担任辅导教师,通过组织考试、考核,结业学员6390人,结业率达8%;组织学生参加国家

15、、省、州举办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共上报各种作品88件,有63件获奖。绝大多数农民通过培训掌握了1至2门实用致富技术,并涌现了一大批科技致富带头人,逐渐成为懂技术、能经营、会生活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五)以健全的网络加快科技普及。建立健全科技队伍组织网络,组建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全县形成了以县乡镇科技工作领导小组、各职能部门、村组科普小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等为主的科技队伍网络体系。全县13个乡镇科委(科协)、8个县级协会8名会员、1个企业科协名会员、5个农村专业技术协会235名会员和14个科普分会构成全县较为完善的科普网络,科普阵地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农

16、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完善,大部分村组均建立了科普小组,培育了100户科技示范户,并发挥了示范户科技致富的领头雁和“二传手”作用,扩大了辐射力和影响力。 (六)以优化环境加强科技队伍建设。紧紧围绕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大人才储备和人才库建设力度,制定出台县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县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选拔培养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激发科技人员工作积极性的政策措施,使人才成长环境逐步优化,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认真抓好知识产权工作,及时成立县知识产权局,开展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重奖专利申请人。抓好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做到以优惠的政策引进人才,以优良的环境留住人才,以优越的机制用好人才。实施农村人才培训工程,举办短、中期专业技术培训,培养一批农村科技示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