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61319353 上传时间:2024-01-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征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长征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长征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长征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长征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长征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征教学设计.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长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会三个生字,弄懂诗句的意思。2、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3、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以及听说、想像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选取有代表性的图片等各类资料,运用多媒体手段再现历史画面增强感性认识。2、有针对的选取长征组歌中的音乐,引导学生听、想、说,进而形成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领会全诗表达的大无畏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体会中国工农红军战胜种种艰难险阻,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2、从诗中提炼出长征精神,震撼学生的心灵,触动学生的思考,教育学生以长征精神激励自己的生活、学习。教学重难点领会全诗表达的大无畏精神和英勇豪迈、乐观的气

2、概。教育学生以长征精神激励自己的生活、学习。教学过程:一、 问题导入 诱发思考1、 导入:70年前,有一群人为了生存和信念踏上了艰难征程,70年后,将有另一群人沿着这条道路再次远征。今年,为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中央电视台策划了一项大型电视行动我的长征,在全国范围内招募21位勇士重走长征路,总行程达10000公里,途经地区环境恶劣,条件异常艰苦,而这21人必须全程步行,历时一年完成。消息一传出,报名者多达四千余人,有的人千里迢迢,步行到北京报名,有的人为了能选上,不惜辞掉自己安逸的工作,离开温暖的家庭。2、 听到这里,你有什么想问的吗,(学生针对消息提出疑问)过渡:是啊,是什么促使他们放下家庭

3、,放下工作,重走长征路呢?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共同走入长征。通过时事新闻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其学习积极性,诱发学生初步思考。二、 画面感知 了解背景1、播放歌曲长征。这首诗离学生生活较远,学生不易理解当时的艰苦环境,因而设计富有震撼力的视听课件将学生带入情境是非常有必要的。过渡:一首流传千古的诗就是一曲久唱不衰的歌,这首诗曾经让我们的祖辈、父辈满腔豪情、热血沸腾,这首诗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长征,2、(大屏幕出示诗)请大家自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3、关于长征,你了解了哪些有关资料?(学生交流)4、(大屏幕出示长征路线图)师简介长征背景。出示长征路线图,使学生直观感受长征的艰难,

4、根据学生的交流明确学生对长征的了解程度,便于以学定教。三、 感悟诗文 感受精神1、 师引导:红军不怕远征难,难,难在哪里?请同学们认真读一读,想一想,看看哪些词、句令你最想说出心中的感受?2、 生自学。3、 全班交流。预设一:难,难在远征,难,难在万水千山(1)学生谈感受相机板书 :万水千山 只等闲(2)师指导感情朗读A你有过远足的经历吗?走了多远?感觉怎样?你爬过山吗?爬了几座?感觉怎样?你只走了里,红军却走了二万五千里,你感觉很累,可红军面对无数艰难困苦,他们的回答是(不怕)。从这有力的回答中你能看出什么?(红军的英勇 无畏)(板书关键词),请你读出你的理解来。B长征,这场惊心动魄的远征,

5、历时之长,长达一年,行程之远,远及二万五千里,然而,红军硬是用脚步一步一步丈量了下来,多么英勇,多么无畏!让我们读出这种英勇无畏来!C漫漫长征路,无数的高山峻岭,无数的激流险滩,然而在红军眼里却是平常的小事,这种英勇,这种无畏,无人能比!再读,深入体会这种英勇、无畏。师小结过渡: 万水千山是红军“远征”难的概括,具体难,难在哪儿?预设二:难,难在五岭逶迤 难,难在乌蒙磅礴 (1)生谈感受 相机板书 逶迤 磅礴 (2)师指导加深理解:五岭山脉跨越四省,蜿蜒数千里,乌蒙山高大雄伟,翻五岭,越乌蒙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过雪山会遇到哪些困难?(学生想象)师:这些困难在红军眼里却被看作泥丸、细浪,长征途中

6、陡峭险峻的点金山在红军眼里呢?冰天雪地的岷山呢?长征途中18座巍峨的山脉呢?板书 泥丸、细浪师:这两组词你有什么发现?(体会红军的英勇气概,革命乐观主义精神)(3)师指导感情朗读A:让我们把这些词送回句中,读出我们的感受来。(生自读 指名读)B:红军正是因为有这种英雄气概和乐观主义精神,才能跋山涉水,披荆斩棘,纵横于万里征程,让我们用铿锵有力的朗读再现红军的豪迈气概!(齐读)预设三:难,难在金沙水拍,难,难在大渡桥横(1) 学生谈感受(重点指导“暖”字的含义)师:如果说金沙是智取,那么大渡便是飞夺。(2)播放音乐(长征组歌之飞越大渡河前奏)。师:闭上眼睛,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4)生描述

7、师:理解“寒”字。读出这种惊险悲壮来。师:两万五千里长征路,两万五千里血于汗的洗礼,两万五千里血肉铸成的移动长城!所到之处,哪里没有浸透着红军的鲜血,哪里没有谱写着一曲动人的壮歌!打破诗歌教学逐句翻译的常规,抓住“红军长征难在哪里”这个问题,提纲契领,借助音像资料把简单的文字物化成激烈、悲壮的画面,从而使学生更深层次感受战斗的残酷与艰难。(5)大屏幕出示数据:据统计,中央红军长征从1934年10月至1935年10月,历时13个月零两天,打过大小战斗300多次,红二方面军进行大小战斗110次,红四方面军进行大小战斗千百次.三军共30万人开始长征,到长征结束时只剩下3万人,其中,仅湘江战役一战,第

8、一方面军和军委两纵队,由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到3万人。 (6)引导学生谈感想。师:一组组数据是冷静的,但却带给了我们巨大的震撼和无穷的感动。把你的感受带到诗中,读中间四行。(个别读)数据的出现给予学生心灵的震撼,使学生对长征的悲壮有更感性的认识,使红军不屈不挠的思想品质自然而然地渗透到学生的心里,做到了教育无痕。师过渡引导:从大家激动的眼神中,我知道大家对“万水千山”这个词又有了更深的感受。“万水千山”指的是来自哪儿的困难?4、 生自由谈,归纳三点板书:自然 军事 政治5、 师:红军战胜自然险阻,击溃敌人的多次围追堵截,他们在一条充满荆棘和鲜血的道路上走来,当他们喜踏岷山即将结束最后的征程时

9、,他们会怎样的“喜”?6、 生想像交流7、 指导感情朗读这一设计引导学生由局部又回到整体。在逐步学习的基础上回顾“万水千山”所包含的种种困难,从而更深刻理解文本内涵,理解红军的英勇、无畏、乐观的精神,有效化解教学难点。四 提炼精神 触动心灵1、大屏幕显示雪山、草地图片,在沉痛的音乐声中,师引导:在大家欣喜的朗读中,我仿佛看到一位十三岁的小红军小兰,由于救助伤员丢失了自己的青稞面,但她却一直瞒着大家吃草根、啃树皮,直到饿的面部发青同学们,在冰天雪地的雪山,在沼泽遍布的草地,你仿佛看到了谁,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情景?2、学生交流长征中感人小故事。本设计意在唤醒学生尘封的记忆,让学生对长征中的英雄有一

10、份更深的了解,多一份真切的感动,从而更透彻的理解文本主题。3、师:长征虽然离我们越来越远,但长征中的英雄却越来越近的走进了我们心中,现在,我们的面前没有雪山,没有草地,没有激流,没有险滩,但我们的面前有(生谈生活当中的困难)4、师:面对这些困难,我们应该怎样做?5、生交流,师板书关键词:乐观 向上 积极 6、师:让我们坚定地读出这些词,这,就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工农红军用血肉之躯铸造的伟大精神长征精神,长征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血脉,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魂!7、总结:虽然我们不能和21位勇士重走长征路,但就让我们全体起立,齐读长征,在朗读中让长征精神鼓舞我们的斗志,坚定我们的脚步,让长征精神永远的根植于我们内心吧!本环节的设计意在使学生明白:在新的历史时期,长征精神又被赋予了更广泛的含义,在提炼长征精神的过程中,引起学生深层次的思考,教育他们以长征精神鼓舞自己的生活、学习,进而形成坚强、不屈不挠的意志、品质。板书设计长征逶迤 细浪磅礴 泥丸万水千山 只等闲(自然 军事 政治) 英勇 无畏 乐观 坚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