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加林的悲剧人生、悲剧人生原因分析 及其现实意义毕业论文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61317660 上传时间:2022-12-2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5.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加林的悲剧人生、悲剧人生原因分析 及其现实意义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加林的悲剧人生、悲剧人生原因分析 及其现实意义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加林的悲剧人生、悲剧人生原因分析 及其现实意义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高加林的悲剧人生、悲剧人生原因分析 及其现实意义毕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高加林的悲剧人生、悲剧人生原因分析 及其现实意义毕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加林的悲剧人生、悲剧人生原因分析 及其现实意义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加林的悲剧人生、悲剧人生原因分析 及其现实意义毕业论文(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加林的悲剧人生、悲剧人生原因分析及其现实意义毕业论文1=目录引言1一、高加林悲剧人生1(一)高加林的爱情悲剧11 、高加林与刘巧珍的爱情悲剧- - - - - - 22 、高加林与黄亚萍的爱情悲剧 4(二)高加林的事业悲剧5二、高金林悲剧人生原因分析7(一)高加林性格悲剧71 、他自尊又自卑 82 、他勤劳朴实又虚荣 93 、他勇敢又懦弱 104 、他自私又功利10(二)社会悲剧111、旧的传统习惯和封建残余势力 112 、户籍制度下的城乡二元对立的社会结构123 、不正之风 12三、高加林悲剧事件的现实意义14(一)高加林悲剧对国家的现实意义 141、打破城乡二元机制体制,实现城乡一体化1

2、42、反腐倡廉,消灭不正之风15(二)高加林悲剧对个人的现实意义151 、苦难意识 152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做好选择 16结语16注释18参考文献19致谢20前言路遥,男,汉族,1949 年 12 月3 日生于陕西榆林市清涧县,原名王卫国。 路遥是一位土生土长的陕西农民作家,1973 年进入延安大学中文系学习,期间开 始从事文学写作,其一生创作的文学作品众多,主要有:平凡的世界、人生、 在困难的日子里、风雪腊梅、黄叶在秋风中飘落、夏、姐姐等。人生发表于 1982 年,以陕北高原改革时期的城乡生活为时空背景,高中 毕业后的高加林从土地中来,离开土地,又重回土地,构成了他从起点绕一

3、圈又 回到起点的循环人生,而我在这里选择人生,选择高加林,很大程度上是因为 路遥在人生的开题中所引用的柳青的那段话:“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要紧 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 有岔道的,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 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 1这是我们这个年龄阶段最为生动的让人生写照, 这里的喜怒哀乐最为触动我们的心灵,我们与高加林同在,又似乎我们就是生活 中的他的写照,彼此对视,看到的最多的是那隐藏在贫困苦难身躯下的充满不平 与斗志的闪亮眸光,由此,高加林在人生道路上的纠结与抉择也正是我们奋斗道 路的缩影,前人失

4、脚,后人把滑,高加林悲剧人生的经验教训恰恰为我们敲响警 钟,指导我们怎样做出正确的人生抉择,书写辉煌人生。一、高加林悲剧人生(一)高加林的爱情悲剧人生中主要写了高加林与刘巧珍、黄亚萍两位女性的感情纠葛,且两段 感情都以悲剧告终。“从纯粹意义上说,真正的爱情是由双方感情在某一时刻的神奇遇合而达到 的心与心的交流,是彼此互融的默契,是排开其他一切外在因素的神会,是可遇 不可求的一种缘分。” 2从这个意义与角度来讲,在这两场无疾而终的恋情中,高 加林、刘巧珍、黄亚萍,其实他们都没有遇到真正的纯粹的爱情,他们的爱情都 掺杂有太多纯真感情以外的因素,不管这些因素是否关乎利益,它们都在一定程 度上成为悲剧

5、结局的促成因子。而刘巧珍和黄亚萍又有两个共同的身份:一、精 神的抚慰品;二、工具。我们就以高加林为主线,以刘巧珍和黄亚萍的两个共同身 份为拓展点来分析一下他们的爱情。1、高加林与刘巧珍的爱情悲剧刘巧珍是在高加林的人生低峰期来到了他的身旁。此时的高加林,继大学考试 失败后又被村里“大能人”大队书记高明楼的没有能力的小儿子三星顶替了民办 教师的职位,这让他“通过考试或许会转为正式的国家教师,到那时,再努力, 争取做更好的工作”的幻想和希望彻底破灭,他正经历着物质与精神的双重折磨, 暗恋了高加林多年的刘巧珍再也按捺不住自己内心隐藏了多年的情愫,高加林的 在不幸遭遇下重当农民,这让巧珍以往觉得自己配不

6、上知识分子加林的自卑感有 了很大的缓解,在家林羞愧难当卖馍的时候,她勇敢的站出来替高加林卖馍并向 高加林表达了自己的心声。高加林可以说是在仓促之下被动的接受了巧珍大胆勇敢的爱情,在他一无所有、 心灰意冷的时候,这位村里的“二能人”刘立本的漂亮的像花朵一样的二女子, 这位善良、温柔、纯真、朴实的姑娘义无反顾的爱上了他,在人生观、价值观上 还很是不成熟、没有过婚恋经验的高加林错误的理解了爱情,在冲动之下被以感 动、感激居多的情感冲昏了头脑回应了巧珍的感情,开始了这段从一开始就不纯 正不平等的恋情,但很快他的不成熟、不果断就体现出来,在与巧珍分别进了村 子以后他即刻懊悔起来,“后悔自己感情太冲动,似

7、乎匆忙地犯了一个错误,他感 到这样一来,自己大概就要当农民了他觉得自己目前的处境,根本不是谈情说爱的时候,他甚至觉得他匆忙地和一个没文化的农村姑娘发生这样的事,简 直是一种堕落和消沉的表现,等于承认自己要一辈子甘心的当农民了”。高加林可能会陶醉于这爱情里的柔情蜜意,但他内心对巧珍真正的感情是很少 的,巧珍是高加林在人生低峰期的精神抚慰品,在封闭落后的高家村,有文化有 知识的高加林是找不到知音的,老实本分的父母根本不能理解他,唯一能说上话 的德顺爷爷也不能完全理解他,不能认可他的人生追求,在这里,高加林是苦闷 的、孤独的,他苦苦追寻而不得的城市人不接纳他,而他又放不下知识分子的身 份和孤傲也不甘

8、心做一位本本分分的农民,而巧珍在这时带着她的温柔她的体贴 来到高加林身边,她所给予高加林的是生他养他的这片土地般的包容与呵护,她 对于高加林的情感始于一种寻找男子汉的欲望,人对于自己渴望而不可得的东西 往往有一种执拗的感情,不可得的距离加深了自己所渴望的东西的神秘感与完美 度,高加林恰恰拥有巧珍一直所遗憾所渴望的东西文化,在有文化的高加林 面前,巧珍是自卑的,而高加林成为农民以后巧珍觉得两人的地位平等了才开始 了大胆的追求,巧珍对高加林的感情充满着中国传统小女子对于心上人的迷恋、 仰慕与敬仰,这导致了两人在恋情中地位的不平等,巧珍一味的体贴与付出,高 加林一味的接受与享受,在一定程度上他是利用

9、巧珍纯洁的爱情来缓解自己在人 生低峰期焦躁忧虑的精神情绪,用对巧珍的征服、巧珍对他的温顺与无条件服从 来寻找男子汉的自尊与自信,来确立自己的价值与地位,减少人生低峰期的虚无 感。在高家村这个封闭落后的城郊小山村,刘巧珍是高加林在现有情况下的最佳 选择,是人生与命运所给予他的最大范围内可供选择的最为优秀的姑娘,是他农 村生活圈中最为出色的姑娘,她虽然没文化,但她漂亮、温柔、体贴、善良,而 且她是村里“二能人”刘立本的二女子,这也让高加林对巧珍的感情带有了很大 的挑战和炫耀成分,“对高加林来说,他做出这个决定,是对他所憎恨的农村旧道 德观念和庸俗舆论的挑战,也是对傲气十足的二能人的报复和打击!”,

10、“让一 村满川的庄稼人看看吧!大马河川里最俊的姑娘,著名的财神爷刘立本的女 儿,正像一只可爱的小羊羔一般,温顺的跟在他身边!”。高加林顺理成章的把巧珍对他的恋慕当成了疗治伤痛、抚慰心灵的良药和挑战 农村传统力量的工具,而他的内心深处根本没有为两人的未来做过认真的长远的 打算,在潜意识里,他离开农村成为一个城里人的追求没有变,他一直以事业为 中心在追求更为远大的目标,而巧珍就是一位本分的农村姑娘,小农思想在她身 上得到很好的体现,她的理想就是找一个有文化的丈夫然后结婚生子过和和睦睦、 本本分分的小农生活,他们的价值观念、人生追求、文化水平上存在巨大的差距, 他们之间没有共同语言,她所能谈的都是村

11、里的家长里短,根本不能像黄亚萍一 样与高加林谈人生谈理想谈文学谈国家大事,两人在这份恋情中的各有所求是的 他们的感情没有一个稳固的中心点,根本经不起任何波折与挑战,外界的一点点 诱惑都可能给他们带来大动荡,巧珍对于高加林来说正是像高加林生于斯养于斯 的土地一样的存在,当他跌了跤的时候,巧珍那不顾一切的爱就像生养他的这片 土地一样给了他最大的温柔与极大的抚慰,但这片土地也正是高加林极力想摆脱 的,是他在面对城市时所耻辱的存在,所以高加林面对这片土地、面对刘巧珍时 是一种极矛盾的感情,他一直在极力的挣扎着摆脱这片背景获得新生,寻求一切 的可能获得城市的认可,这种心理其实已经是在否定农村否定巧珍,在

12、条件许可 的情况下他会毫不犹豫的选择抛弃。2、高加林与黄亚萍的爱情悲剧相比于刘巧珍,黄亚萍是一位具有小资产阶级情调的“现代新女性”,她父亲是 县武装部长和县委常委,可以说是出身高干家庭,家庭条件优越,她更是家里的 独生女,被父母捧在手上护在心里,视为掌上明珠、小宝贝,她活泼开朗、聪慧 大方又不俗气,黄亚萍和刘巧珍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她的家庭背景和文化背景,巧 珍虽然是高家村“二能人”的女儿,但和黄亚萍相比她的家庭经济状况简直不值 一提,跟不用说巧珍斗大个字都不识的教育状况,巧珍和高加林实际上没有太多 心灵上的交流,她和高加林只能聊一些类似谁家生了母猪这样的家长里短,这正 是高加林所努力想摆脱掉的,

13、黄亚萍和高加林其实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他们有相 同的知识背景,有共同的兴趣爱好,这是巧珍远远不能达到的,因此黄亚萍是高加 林理想中的对象。但是高加林和黄亚萍的爱情也不是纯粹的真正的爱情,在二人恋爱的过程中, 黄亚萍的两个身份有了很明显的体现。首先,城乡环境的变动使得高加林根据个 人现实利益来选择在此时所适合他的伴侣,只有黄亚萍在此时才能满足高加林虚 荣的自尊,黄亚萍对高加林的认同和仰慕很大一部分弥补了高加林不被城市所认 同和接纳的失落,带给高加林以虚假的归属感和征服感,让高加林借此获得精神 上的些许抚慰。其次,黄亚萍也成为高加林追求更为远大理想和目标的工具,黄 亚萍要父亲通过关系把高加林调到更大

14、的城市拥有更好的前途的许诺很大程度上 诱惑了高加林与黄亚萍确定关系。黄亚萍高加林与黄亚萍之间的感情以利益居多,带有目的性、虚荣性,黄亚萍 是高加林在现实利益基础上做出的爱情选择,而黄亚萍的爱也是有条件的,她不 可能爱上带有农民身份的高加林,在对待爱情的态度上来看,高加林和黄亚萍实 际上是一类人,在他们心中不可能有纯洁无私的爱情,在爱情面前他们永远有着 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思考,他们永远不会像刘巧珍一样为了爱情不顾一切,也因 此我说她和高加林是相似的,在爱情面前,他们想的跟多的是自己能获得什么而 不是自己能给予对方什么,这种自私自利的功利主义爱情观使得他们在爱情上表 现的极为自私,高加林在刘巧珍身

15、上寻求人生低峰期的包容与安慰,黄亚萍在张 克南身上寻求着孤独期的体贴。高加林爱情的选择实际上就是他人生的选择,从表面上看他面对的是两个姑娘, 实际上是城市与农村两个世界两条道路的抉择,刘巧珍是农村世界的化身,黄亚 萍是城市生活的代表,高加林的心中有一杆爱情的天平,把两个姑娘进行比较, 他的爱是有对比的,他不可能放下一切去选择无条件的爱一个人,他的爱情是可 以牺牲的,他想以爱情的牺牲来换得在事业上的成功,他永远在爱情与现实之间 做着衡量与抉择,永远把自己的需要与利益放在第一位作为第一衡量要素,他是 一个在爱情上极为不彻底的人。(二)高加林的事业悲剧 在人生中,高加林的人生经历了回到土地、离开土地

16、、又回到土地这样的 环形路程,遭遇了教师、农民、通讯干事、农民之间的依次转换。高加林生活在改革开放初城市化大浪潮时空背景下的城郊农村,高中毕业的他 没有考上大学,只好回到农村教书,虽然他是一个农民的儿子,他从来也没有鄙 视过任何一个农民,但他自己从来都没有当农民的精神准备,“他对家乡的土地怀 有深厚的感情,但他十几年拼命读书就是为了不像他父辈那样当一辈子土地的主 人(或者按他另一种说法是奴隶),这使他在民办教师岗位上做出了出色的成绩, 同时也是为了将来通过考试或许转为国家正式教师,离开土地,进而争取做他理 想的工作”就在他从没考上大学的伤痛中恢复调整过来,准备在民办教师上努力 取得一番成就的时候,大队书记高明楼毫无能力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