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61309942 上传时间:2024-02-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内容摘要:长期以来,因为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忽视,学生的思想被禁锢在一个狭小的知识范围内,而这,已远远不能适应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而语文是各门学科的基础,担负着推进和深化素质教育的光荣使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素质教育的灵魂,这就更加迫切地要求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关键词:学生 创新意识 培养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少年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是特别强烈的。”可长期以来,因为对学生这种需要的忽视,学生的思想被禁锢在一个狭小的知识范围内,

2、而这,已远远不能适应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而语文是各门学科的基础,担负着推进和深化素质教育的光荣使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素质教育的灵魂,这就更加迫切地要求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增强求知欲望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生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学习便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勤奋的探索,执着的追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精神状态下,饶有兴趣地学习,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是激发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第一步。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有效、最持久的方法是提高教师的思想深度、学识修养水平,加强其语言感染力以及人格的吸引

3、力。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很高的综合素质,能博采众长,敢于解放思想。在教学方法上不仅要有所创新,让学生始终保持旺盛的精力,更重要的是要善于点拨,善于引路,使学生保持浓厚的求知兴趣。在教学中,我常常巧设导语,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置身于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境之中。同时,也根据不同的课文采用不同的教法,以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以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例如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这一课时,我设计“地球母亲正在哭泣”这一主题,让学生自己课外收集环境受污染的情况,可以是图片,也可以是有关数据,结合课文内容,组织介绍的语言,在课上展示。那节课的气氛十分活跃,令我意外的是,一位平时较沉默寡言的同学竟用相机拍下了家乡受环境污染的

4、生动材料,然后以童话的形式来介绍,尽管语言不怎么流畅,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始终保持高涨的热情,学习主动、轻松,培养了创新思维。在学完课文后我还让学生把自己最想说的一句话写在纸上,然后和大家交流。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学习的兴趣更加浓厚了。二、鼓励质疑,以疑促思,培养创新思维古希腊哲学家和教育家亚里士多德也曾说:“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有问题,才会思考:有思考,才会有创新。所以爱质疑问难的学生就是善于思考、富有创新精神的学生。学生能对教师的教法大胆地质疑,并善于说明自己的新观察、新思路、新发现,养成“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好习惯,师生之间的教与学才会形成良好的互动,学生才会

5、渴望去探索未知领域并达到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也在存疑质疑解疑这一过程中,促进了思维的发展。例如在教学完凡卡一课后,我让学生再读课文并提出质疑。一位同学提出:“爷爷如果能收到凡卡的信,会来接他回家吗?”我让学生展开想象,进行讨论,并说出理由。经过热烈的讨论后,有的同学说:“爷爷不会接他回去的,回去会饿死的。”有的同学说:“爷爷如果有办法养活他的话,是决不会送他来莫斯科的,因为爷爷是凡卡的唯一亲人了。”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也在这疑问思答中,学生不仅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开阔了思路,还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了创新精神。在教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最后一部分内容时,我让学生自读自悟,不懂的提出来共同探讨

6、。出乎意料的是一个学生对文中“微笑”一词的用法有异议,他认为应该用“苦笑”更贴切,因为小女孩的命运实在太悲惨了。也就是应把原文改为“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苦笑”。我让全班同学围绕这一问题进行讨论,最终达成共识:作者用“微笑”一词更反衬出了小女孩的可怜、悲惨,更引起人们对她的同情及对黑暗的社会制度的痛恨。就这样,学生的个别大胆质疑带动了班级的其他同学,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质疑的人越来越多,质疑的内容范围越来越广,课堂教学达到了培养学生求知创新的目的。三、发展个性特点,让每个学生都有创新的可能教学研究表明,学生间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发展的速度上。在教学中,如

7、果能找到适合他们发展的定位,并把他们的兴趣和潜能充分调动起来,他们的发展速度就会加快。所以,要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因人而异,分层次要求,分类指导,找到最合适学生实际情况的分层教学方法。不管是哪一个层次的学生,教师都要平等对待,特别是对待低层次的学生,教师更要关心、肯定、表扬他们的每一点进步,使其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这不仅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经之路,也是培养各类学生创新精神的必要条件。创新也是有层次的,对学生来说,能独立地发现或获取新知识、新思路、新方法就是一种创新。总之,学生的兴趣是广泛的,智慧也是无穷的。作为教师,我们只要能适时激发学生、提高学生、引导学生,那么,这些智慧的精灵,就能创造出你无法预料的奇迹。注释:、摘自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1月版给教师的建议第58页。、摘自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9月第1版现代教育锦囊第13页,孔棣华主编。、摘自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3年7月出版亚里士多德名言录蓝皮书系列第20页,陆珊年、徐兰著。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