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必须懂的知识点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61303434 上传时间:2023-11-1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9.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改必须懂的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新课改必须懂的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新课改必须懂的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新课改必须懂的知识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新课改必须懂的知识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改必须懂的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改必须懂的知识点(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新课程改革概述一、新课程概念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确立了体现时代精神的新的课程观,力图根治现行课程体系的弊端,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课程 体系,实现课程概念的重建。二、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一) 新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 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 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要求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 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

2、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二) 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且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改变课程实

3、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教学实践改进的功能。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三、如何走出课堂教学的误区1新课程的“新”不在于教学设备的求新2新课程的“新”不表现为教学环节的多样化3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并不是给学生绝对的自由4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并不是对教师指导作用的限制【经典真题回顾】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名称中属于隐性课程

4、资源的是()A教材B.因特网C.实验室D师生关系【答案】D【解析】隐性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内隐方式呈现的课程。隐性课程的特点主要有:第一,隐性课程的影响具有弥散性、普遍性和持久性;第二,隐性课程的影响既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第三,隐性课程的影响是学术性与非学术性的统一;第四,隐性课程对学生的影响是有意识性与无意识性的辩证统一;第五,隐性课程是非预期性与可预期性的统一;第六,隐性课程存在于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中。正是由于隐性课程的特点,要求在隐性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首先,优化学校的整体育人环境;其次,要特别重视学习过程;最后,通过隐性课程的实施,塑造与完善学生的人格结构。D项符

5、合题意。二、多项选择题课程标准对下列哪些内容没有作硬性的规定?()A课程目标、内容B评价哪些基本素质以及评价基本标准C.教材编写体系、教学顺序和课时安排D.评价的基本标准和评价的具体方法【答案】C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课程标准框架的了解。2001年7月,我国首次颁布的义务教育阶段17个学科的18种课程标准,总体上大致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附录等各部分。在目标的陈述上,都包括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内容。考生可从题干中的“硬性”一词入手,对凡是和硬性有关的项加以排除。C项中我们知道,教师可以根据具体课的需要,调整“教学顺序”,D项中“评价的具体方

6、法”非课程标准的硬性规定。三、填空题我国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大致包括前言、附录等各部分。在目标的陈述上,都包括了知识与、过程与以及情感态度与三个方面。【答案】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技能方法价值观第二章新课程中教育观念与学习方式的变革一、对于新课程,我们应该树立哪些教学观?1全面发展的教学观2交往与互动的教学观3开放与生成的教学观二、新课程倡导哪些具体的学生观呢?(一)学生是发展的人把学生看成是发展的人,包含以下几个基本含义:1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3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二)学生是独特的人把学生看成是独特的人,包含以下几个基本含义:1学生是完整的人。2每个学

7、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3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三)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把学生看成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包含以下几个基本含义:1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3学生是责权主体。三、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一)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有两种含义:一是作为一种学习方式;二是作为一种课程领域。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学习方式。(二)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指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彼此互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以小组总体表现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三)自主学习所谓自主学习

8、,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具有主体意识和自主意识,不断激发自己的学习激情或积极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的一种学习过程或学习方式。三、如何正确把握学习方式的变革首先,要积极推进学习方式的转变。新课改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三种学习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 极性,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其次,要正确处理学习方式创新与继承的关系,防止将“自主、合作、探究”形式化、绝对化。最后,要灵活选择和运用新课改所倡导的学习方式。【经典真题回顾】一、单项选择题1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关注学生合作精神的

9、培养。以下学习方式中与新课程的教学理念相悖的是()。A接受学习B自主学习C探究学习D合作学习【答案】A【解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A项不符合题意。2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模式应尽可能尊重()的主体地位,重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性。A教学内容B教师C每个学生D.每个人【答案】C【解析】新课程改革倡导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因此必须尊重每个学生的主体地位。第三章课程资源开发与管理一

10、、中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意义1有利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2是保证新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3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健全4.有利于教学相长二、中学课程资源开发的内容(一)以国家课程为主线,开发学科深化类、学科拓展类、学科综合类的课程资源(二)优化整合实践活动资源(三)开发乡土研究课程资源高分同步强化训练一、单项选择题()是学生获取系统知识的重要工具,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A教学大纲B课程标准C教学计划D.教科书【答案】D【解析】教科书是一个课程的核心教学材料,所以它是学生获取系统知识的重要工具,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二、名词解释课程资源【答案】课程资源是指供给课程活动,满

11、足课程活动需要的一切,它包括构成课程目标、内容的来源和保障课程活动进行的教学设备和教学材料。第四章新课程改革与教师一、教师专业化内容(一)教师的专业精神和专业人格现代教育要求教师应具备这样三种专业精神:敬业精神、博爱精神和务实精神。(二)教师在学科领域的专业素质教师要不断充实自己,在专业方面应该做到以下几方面:1更新自己的观念2提高自身综合素质3要有创新精神二、教学反思的几种展示形式(一)写随笔短论随笔短论是指对教学过程、教学结果以及教材等其他相关的教学因素有理有据地发表议论,这是教学反思活动的有效方式之一。(二)做案例点评案例点评,以一个或几个相关联的教学案例为目标,抓住其中的要点(或要害)

12、,实施“点击”性评论。(三)写备课经历这是近年来才被大家认可的一种教学反思形式。(四)讲教学故事这也是近年来才被大家认可的一种教学反思形式。(五)写教案反思教案是将教育理念变成可以触摸的教学现象和可以操作的教学行为的中介桥梁,是教师专业成长轨迹的真实记录,是课后跟进改善的有价值的蓝本。【经典真题回顾】一、判断题“减负”不仅要降低质量要求,而且要提高教育效益。()【答案】错误【解析】减负的目的是提高教育效益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减负不能降低质量要求。“减负”的主要任务有三条:一是减轻中学学生 过重的课业负担。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早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这一点毋庸讳言;二是减轻中学学生过大的心理压力。个

13、别学校片 面追求升学率,按考试分数对学生进行排队,加上个别教师和家长方法不当,使学生产生了很大的心理障碍;三是减轻中学学生过 重的经济负担。这方面的问题,城市学校有,农村学校尤其突出。长期存在的农村学生辍学问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经济负担过重。二、简答题1课堂反思的基本途径有哪些?如何进行这几部分的反思?【答案】课前反思:查阅以往的同类教案,取长补短;预测可能的效果与问题,明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课中反思:明确课堂教学活动创设的目的、内容是否适宜;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倾听学生的心声;将课堂教学反思与课堂应变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应变自如,有术亦有效。课后反思:自我反省一一及时获得学生的听课反馈一一写反

14、思体会或撰写反思日记。2新课程要求教师有哪些角色转变?【答案】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4 )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是社区型的、开放型的教师。第五章新课程评价一、如何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一)明确评价的内容和标准1评价内容包括学科学习目标和一般性发展目标。一般性发展目标包括道德品质、交流合作、个性与情感等。2评价的标准应当清楚、简练、可测量和可操作。(二)选择并设计评价方法1采用开放式的质性评价方式2收集和分析反映学

15、生发展过程和结果的资料3明确促进学生发展的改进要点并制订改进计划(三)成长记录袋的认识与使用成长记录袋是新课程倡导质性评价的内容和方法之一。成长记录袋,也叫档案袋,主要收集、记录学生自己、教师或同伴做出评价的有关材料,学生的作品、反思,还有其他的证据与材料,以此评价学生学习的进步状况。二、学生评价的内涵学生评价指在一定教育价值观指导下,根据一定的标准,运用现代教育评价的一系列方法和技术,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业成就、身心 素质、情感态度等的发展过程和状况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三、建立学生评价指标体系的价值取向(一)全面性、综合性(二)基础性、共同性和一般性(三)个性化、多元性四、教师评价的含义教师评价指在正确的教育价值观的指导下,根据学校的教育目标和教师所应承担的任务,按照规定的程序,运用科学的方法,借助 现代技术广泛收集评价信息,对教师个体的工作质量进行价值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