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同课异构9加几.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61291910 上传时间:2022-09-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上册同课异构9加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年级上册同课异构9加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年级上册同课异构9加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一年级上册同课异构9加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一年级上册同课异构9加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年级上册同课异构9加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上册同课异构9加几.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9加几”同课异构教学设计及反思旬阳县城关第二小学 杨 静【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8单元9加几【设计理念】:新课程标准对于低年级的计算教学要求是:“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因此,因此根据标准的基本理念及学生已有的经验,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力争体现以下几点:1、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设计富有情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鼓励每个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积极参与“创造”数学的过程。【教材分析】: “9加几”是第一

2、册第8单元“20以内进位加法”中的第一课,这个单元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之一,十分的重要。通过这节课的探讨,不仅使学生掌握凑十的计算规律,而且能让他们把已经掌握的计算方法迁移到新的情况中去,比如,“8加几”“7加几”等。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是通过具体的形象操作让学生理解“凑十法”并能正确的运用“凑十法”进行9加几的运算。【学生分析】: 学生已经有了口算10加几的基础,而且对“9加几”也有很多学生已经会正确计算了,但大多只是停留在机械记忆上,他们能算出得数,可是对为什么这么算?怎么算出来的并不清楚,处于只知其然而不

3、知其所以然的层次。因此,本节课将从学生已有认知起点出发,通过创设开放的问题情景,为学生提供一个探究算理的平台,同时借助直观演示来帮助学生真正理解9加几的算理,特别是“凑十法”。【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凑十”加的算理,初步感知十进制计数法;学会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2、能力目标:会凑十操作;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渗透转化思想,培养迁移能力.3、过程性目标:通过动手,口,脑,体验成功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提高应用数学的意识.【教学重点】:初步掌握9加几进位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教学难点】:理

4、解并初步掌握“凑十法”.【策略选择】: 9加几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第一课。它是在学生学习了1120各数的认识及10加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掌握好本节知识,可以为以后进一步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奠定良好的基础。根据标准的基本理念及学生已有的经验,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力争体现以下几点:1、创设富有儿童情趣的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与动机。新课开始,根据一年级儿童的思维特点,创设情境,设置闯关游戏以及运动会情景为切入点,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使学生体验到生活处处有数学,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2、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本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基本上是以学生自己“

5、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来进行的,这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作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我不仅让孩子们在这个自主学习的活动中不断充分、主动、积极地表现自我,同时也注意用积极的语言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让他们获得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以帮助孩子们认识自我,建立信心。3、提高操作活动的实效性。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新课程大力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本节课在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安排摆一摆小棒然后脱离实物的脑中想象这两个层次的操作活动,把具体的操作过程与抽象的计算过程对应起来,使学生理解算理,掌握“凑十法”。教具:运动会场景图,投影片,小

6、棒18根,小黑板。 学具:每人准备小棒18根。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校开运动会,想不想参加?(想)要想参加必须翻越两座智慧山。你们有信心闯过去吗?(有)那好,大家请看!投影出示:(画有山字的两幅图并带有一下习题) 349+1+2=()()()()()9+1+3=() 289+1+4=()()()()()9+1+3= 看看哪位同学能够迅速的说出正确答案,你就能迅速翻越大山,去参加运动会。小组内采取接力进行,听清楚了吗?好,开始吧! 同学们可真聪明,都顺利地翻越了两座大山。运动会已经开始了,快去了、看看去吧!(出示校园运动会场景图) (设计意图:通过翻山游戏这样一个情

7、境生成问题,让学生感悟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教学例1 这场景热闹极了!同学们可要仔细观察哦,看看从中能发现什么数学信息?指名说:有踢毽子的、跳绳的、跑步的、跳远的。还有吗?(送水的服务队) 数一数每项活动各有多少人?(同桌互说)你喜欢哪项活动? 2、大家想一想运动员们辛苦吗?(辛苦) 那我们给他们送点饮料吧?(好)出示放大的数的饮料画面:大家仔细看看还有多少盒没有送?(13盒没有送)你是怎么知道的?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教师进行巡视指导。分组汇报: (1)有的一个一个的数出、 (2)有的接着往下数、 (3

8、)也有的用凑十法。 师:同学们可真会动脑筋,想出这么多好方法,你们真聪明!在这些方法中你最喜欢哪种方法?4人小组互相说一说自己喜欢的理由。 3、认识“凑十法”。 (盒内有9瓶,盒外有4瓶。要想知道共有多少瓶饮料,该怎样列式呢?指名说出算式,同时教师板书:9+4该怎样计算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9加几的计算方法。板书:9加几 请同学们分组用小棒摆一摆,边摆边说出计算方法。法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大家汇报。 教师巡视指导,参与讨论并一起交流。 汇报。集体交流,总结。引导学生说出盒子里的9瓶再加上1瓶就凑成了10瓶。外边的4瓶饮料拿走1瓶后还剩3瓶。10瓶和剩下的3瓶合起来是13瓶。所以9+4等于1

9、3。 引导理解4分成1和3,9加1得10。10再加3得13。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谁能结合板书完整的说说9+4的计算方法? 4、让学生观察97页上的图,根据图上的信息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如:跳远的和踢毽子的一共有多少人?应怎样列式?可以用小棒摆一摆。启发: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每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说说该怎样列式,对于9加几的问题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可延伸到班内喜欢各项活动的人数)。 5、小黑板出示例2 分组摆一摆,算一算,交流摆的过程,然后填到课本上(指名板演) 大家学得很累了,咱们轻松一下,做一个抽奖的游戏好吗? 出示磁力板及各种美丽的图案磁卡。(每一个磁卡下面放一

10、张带有9加几题目的纸条,题目要有难有易,也有空纸条就是直接得奖的。只要计算正确,磁卡就归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教材资源,从中选择信息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加以抽象,列出算式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出结果。让学生切实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并体验成功的乐趣。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打破以往“凑十法”的唯一思路,能够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FFKJ.Net的探索精神。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使具体形象的操作过程和抽象的计算过程一一对应,便于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小朋友学的这么快,小蜻蜓和蜜蜂也来参加你们的游戏。 你能用

11、圈一圈的方法来凑十,再算出结果吗?完成做一做第一题。同桌互相说说图意并互相检查。 全班交流。 2、小猴也给大家带来了3组有趣的题目,如果能发现里面的小秘密。小猴就会带大家去游乐园游玩,想去吗? 出示第一组题,指名计算。9+1+2=9+3= 比较上下两个题目,你发现了什么呢?(答案一样,3可以分成1和2)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小结:“凑十法”也可以用连加的方法进行计算。) 出示第二组题目 9+1+5= 9+()= 出示第三组题目 9+()+()= 9+()= 3、开火车完成“做一做”第三题。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在9加几的学习中用什么方法计算更快些?(凑十法)对这节

12、课的学习你满意吗? (设计意图:例题让学生自主解决,既是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的初步应用,也是对前面尝试计算停车场面积结果的验证,从而让学生经历了一个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 1、现在运动场上正在进行二年级组跑步、跳绳、踢毽决赛,还有”由此,促使学生走进运动会场。 2解决“还有多少盒”饮料的问题。 (1)以画外音“给赛跑同学送点饮料”,把学生的目光引向画面左边。 此时,出示“还有多少盒”的问题(文字、声音同时出现)。 (2)研讨解决“还有多少盒”的问题。 让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小组内交流,互相启发,共同解决这个问题。 (3)组织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请小组的代表向全班同学介绍本组解决问题的方

13、法。 根据学生的发言,逐一出示各种解决方法。 (4)强化“凑十法”。 3解决“踢毽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的问题。 (1)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并出示问题:“踢毽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 (2)让学生从画面上收集数据,找出:踢毽的有9人,跳远的有6人 (3)教师口述:看踢毽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就要把踢毽的9人与跳远的6人合并在一起,用加法计算。算式是(此处稍倾停,等待学生回答)(4)让学生讲座怎样算?得数是几? (5)全班交流,完成计算(允许学生用不同方法想出得数)。 六,全课总结师:请大家观察上面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生:今天我们学习的算式都是“凑十法”解决的。师:今天我们主要是学习用“凑

14、十法” 解决“9加几”的问题。利用“凑十法”把9加几转化成非常好算的10加几。你们能把今天学到的知识讲给爸爸妈妈听吗?【教后反思】:本节课我从情境入手,能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供给学生自主探究的平台,使学生初步感知“凑十法”,并从中体验出“凑十法”是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通过操作,使学生进一步形成“凑十”的表象,再把表象转化为图式,及时内化为计算方法。然后利用主题图让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实现知识的迁移。这节课的教学过程,我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营造平等、开放、操作、交流的学习氛围,让数学教学成为数学

15、思维活动的教学,符合新课标的教育理念。1、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新课标指出:“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本节课,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规律,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设计富有情趣的教学活动,鼓励每个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积极参与“创造”数学的过程。从运动会情境图中提出数学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9+4”的算法,学生的思维是直观形象的,教学中我让学生用摆小棒的方法帮助理解和掌握算法。由于学生已经具有了操作的经验,因此很多同学很快就直观地掌握了“凑十法”。2、数学教学过程成为了思维活动的教学过程。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