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声》评课材料詹.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61282526 上传时间:2022-09-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掌声》评课材料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掌声》评课材料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掌声》评课材料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掌声》评课材料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掌声》评课材料詹.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掌 声一课的评课材料 龙涤小学 詹 桂 梅掌声是新课程教科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15课。这篇课文生动地记叙了身患残疾而忧郁自卑的小英在掌声的激励下,鼓起生活的勇气变得乐观开朗的故事。告诉我们:人人都需要掌声,尤其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要珍惜掌声,同时我们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作者以饱蘸爱心的笔墨,用朴实无华的语言,把学会尊重,学会关心的主题寓于这个动人的故事之中,读来十分感人。全文以小英的感情变化为主线贯穿全文,小英一系列的情感变化都是由“掌声”引起。因此指导学生深刻领会“掌声”的内涵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评这堂课,我想我们应该送给郝老师一点掌声,因为这是一堂成功的课,它让

2、学生学得愉快,让听课老师听得轻松。郝老师在本课的教学中充分诠释了课标关于“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主导思想,让对话“活”了起来。整堂课,老师没有提出什么琐碎的问题,而是抓住课文的重点和难点,以生为本、以情为线、以读为主、以拓展为目标,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段读悟体会。通过自主阅读,研讨交流,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鼓励,要主动去关爱别人,特别是身处困境的人;同时也要珍惜别人对自己的关心与鼓励。 一、亮点1、教师情绪饱满,教态自信从容,教学有情趣。 有过教学经验的老师都会有这样的体会:教学中有了情趣,就能吸引学生产生一种孜孜不倦、锲而不舍的学

3、习愿望,教学也才会有实效,而效果又会进一步促使兴趣的巩固和发展。郝老师在这一点上就表现非常明显,上课伊始,教师就吊起学生的胃口,摄住学生的魂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气、表情都营造了神秘的气氛,深深地吸引了学生,使整节课学生的思维和视线都紧紧地跟随老师,学习气氛热烈,教学效果显著,学生思维的灵性得到飞扬,智慧的火花得到闪亮,一次次精彩的发言令老师们回味和赞叹。因此,我觉得教师营造的这种有情趣的学习氛围是本节课的一大亮点。2、正确把握课文重点,优化了课堂结构语文课不像数学课那样层次清楚,由易到难,环环相扣,它融整体层次性的明确和相对的模糊性为一体,所以语文课特别需要认真设计课堂内容,明确课文的重点和

4、难点。这样老师讲起来才有所侧重,学生听起来才目标明确。这堂课在对课整体步骤安排中,教师没有循规蹈矩地依照事情的发展按部就班。主要用对比的教学方式:如原先的英子和后来的英子对比。教师先出示第一至三自然段,指导学生朗读,学生体会出小英孤独、寂寞、自卑的情感。接下来教师引出了第五自然段,通过让学生朗读使学生感受到小英快乐的情感。虽然教师没有刻意把两段进行对比,但学生已经在心里对比出前后两次情感的巨大差异。然后,教师再让学生找找小英情感变化的原因,学生当然很容易找出是两次掌声使小英产生了变化,但学生这时真正感受到的是掌声对一个残疾人产生的作用是非常惊人的。在这样一个隐形的对比当中,教师很轻松地突出了本

5、课的重点。3、注重朗读,读得有效。()读有要求:郝老师对每一环节的朗读都提出了要求,初读时要求读准字音,不加字不减字。精读时则要求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如讲读第一段与第四段时让学生走进文中的字里行间来感悟英子,这样让学生有目的地读,有方向地读,教学便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读有层次:开始要求读正确、读通顺,郝老师在给学生足够时间阅读课文之后,便结合学生初读时产生直觉,抓住英子的心理,细读揣摩,把各种情感体会溶入朗读,读出了一个丰满的英子。4、联系生活体验领悟内涵 记得曾经有一位老师这样说过“语文教学,不是解释,不是说明,而是一种心灵的润泽,是一次难忘的充沛的情感经历”。郝老师充分考虑

6、了这一点,教学中紧紧扣住文本的语言,让学生在文字和情感里走了一个来回。在郝老师的课堂上有这样两个经典:一是在小英走上讲台之前,教者在引导学生关注品读小英的行为,通过抓住小英的“坐、低、站“这三个普通的动作,让学生反复的阅读和揣摩中,继而抓住这三个动作前的提示语“默默地”、“立刻”、“慢吞吞”来引领学生展开想象,深层体会小英当时痛苦、矛盾、犹豫、很不自信的心理状态。小英的这种畏缩、自卑的形象在学生的心里产生了共鸣。第二就是,郝老师抓住小英站在讲台的两次掌声,引导学生想象“你就是鼓掌中一员,你想用掌声表示什么?”,并抓住“热烈、持久,经久不息”这样的关键词语,来品味小英的内心世界“从自卑感激鼓起生

7、活的勇气”变化过程。郝老师采用这样一种心理移植的方法,把自己的心理位置移植到文中人物的心理位置,与文中主体人物的感情产生共鸣,思想产生共识,就能让学生透过表象,很快地理解课文。二、建议最后我就这堂课提一点自己的拙见。教师在以最后一自然段总结全文时,课件出示了这一段的语句,通过指名读,齐读要求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学生读得很到位,但是教师没有突出对“特别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的理解,如果指导学生找找生活中哪些是身处困境的人,让学生明白他们更需要鼓励的掌声,就把课文的主题思想体现出来了。在课的拓展部分中,课件向学生展示了许多帮助别人的场景的图片,让学生明白这些人值得用我们的掌声去赞美。但是这些图

8、片中却没有身处困境的人,如“残疾人自强不息”、“生活、学习中同学们互相帮助”等图片,请学生为他们也献出掌声,就把掌声能鼓励人的作用凸显出来了,也使学生更完整的认识到掌声要献给谁。总之,这节课上没有出现华丽的辞藻,没有看见多媒体的触角,是一堂朴素的、简约而不简单的课堂。正是这样的课堂体现的是一种师生关系的平等、和谐、即性、浪漫的课堂空间。这样的课堂也正是我们追寻新课程理念的宗旨所在。综观全课,仔细回味,如泉水丁冬,如旋律悠远,如大山深沉,如大海汹涌,细细嚼来唇齿留香、有滋有味。和谐的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和谐的课堂是师生互相激活生命、创造奇迹的一段路程;和谐的课堂是智慧的碰撞、美丽的邂逅后的一次心灵的感应;和谐的课堂就是大自然中的绿色生态园,一幅和谐而安详的画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