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教育对人的一生的促进作用.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61274003 上传时间:2023-09-0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养成教育对人的一生的促进作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养成教育对人的一生的促进作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养成教育对人的一生的促进作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养成教育对人的一生的促进作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养成教育对人的一生的促进作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养成教育对人的一生的促进作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养成教育对人的一生的促进作用.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养成教育对人的一生的促进作用现代教育学家叶圣陶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对于小学生来讲,培养良好的思想品质、意志品质、学习习惯尤其重要。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帮助人们完成许多重大的事情,使人终生受益。而就小学生而言,养成好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小学生的自制能力差,坚持性不强,如果没有良好的习惯就无法高质量地完成学习任务,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也就无从谈起。就良好习惯而言,是在长期的学习、生活中经过不断的强化而形成的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较为恒定的思想和行为倾向。培养良好习惯是教育的落脚点。但是,对于农村小学教育来说,我们的养成教育是“有立有破”或者说是“先破后立”的。“破”是改正学生身上长期形成的毛病(

2、不良习惯),“立”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这一破一立,是需要做长期而艰巨的斗争的,只有战胜毛病,才能确立良好习惯,学生学习才有可能由被动接受转为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学习成绩才有可能由差转好。可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农村小学的养成教育面临着严重的挑战。例如:(一)溺爱。由于农村长期以来处于半封闭状态,人们的思想转化慢,再加上文化素质不高,不懂什么教育方法,所以,大多采取“粗放”管理模式,只要孩子没病没灾,一切万事大吉,至于教育哪里顾得上?现在虽然独生子女多了,家长们也进行了一些早期教育,但是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85以上是知识性的,根本就谈不上养成教育,几乎一切都是由着孩子的性子来。可以说孩子身上毛

3、病多多。(二)误导。由于家长错误的理解“就近免试入学”,对孩子的学习不闻不问,有的家长不能接受教师对孩子在学习上的严格要求,甚至有些家长对孩子说:“小学学不好,中学再学也不迟,反正考什么样都能升初中。”学生有了这样的“靠山”自然学习积极性降低了,逃课、违反课堂纪律、不完成家庭作业等问题都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了。虽然老师苦口婆心地说,但对于一些学生根本无济于事。孩子就是孩子,谁不喜欢玩呢?毛病也就这样“玩”出来了。而就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来说,学生必须具备强烈的求知欲望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如何解决好现实情况和自主学习、自主发展需要之间的矛盾呢?只有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如果没有良好学习习惯作保障,自主

4、学习、自主发展便是一句空话。为了引导学生战胜毛病,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促进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我们做了如下的尝试和研究:一、转变观念,加强保障针对农村的现实情况,我们首先从转变学生及其家长的观念入手,通过书面宣传、召开家长座谈会、班会、家访及电话联系等形式,联系生活实际向学生家长宣传现代教育形式,小学教育的重要性和当今社会对人的文化知识的需要,“就近免试入学”的真正意义等。逐步改变他们对小学教育错误认识,帮助他们认识家庭教育对孩子学习的重要作用,了解到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消除来自家庭方面的消极影响,取得他们对学校教育的支持,帮助,把不利因素变为有生力量,为我们的养成教育提供

5、强有力的保障。经过反复宣传、引导,现在几乎所有家长都能够主动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了,有的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帮助自己的孩子学习,甚至有的家长已经能够为我们教师出谋划策了。二、激发兴趣,注重引导。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途径。”因此,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及年级和学科教学任务,在教学中设法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在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中,利用顺口溜,猜谜语,做拆字、组字游戏等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字的组成,避免了枯燥的重复练习和死记硬背。满足了低年级小学生的表现欲望,使学习过程充满了欢乐。现在有的孩子已经能够自己便识字谜语和顺口溜,例如:“十口田,一大天。日月明,人王全。”这不

6、是自主发展的表现吗?这不是体现了兴趣的巨大作用吗?写字与识字有着同样重要的意义。为了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老师们还把部分笔画做了比喻,编成了顺口溜:“橫似扁担右稍高,撇撇如刀捺看脚。竖是悬针或垂露,横折如肩钩(弯钩)弯腰。点似豆,卧钩弯,横折弯钩不一般。几、飞虽有同一画,模样不同莫小看。”这样就避免了枯燥的提示,使学生练字时饶有兴趣。自然书写质量提高的也就比较快了。低年级的老师们还对书写质量好,作业质量高的作业上盖上一朵小红花,更增加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别小看这小小的印章,这可是他们向小伙伴炫耀的本钱哟。所以有的班出现了你追我赶夺红花的可喜局面。一句夸奖,一次抚摸,对小孩来说都是莫大的肯定和鼓励,

7、因此,老师们通过家访,开家长座谈会等形式向家长们强调要细心观察孩子,留心孩子的表现,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和小小的进步,进行适当的鼓励,满足他们的感情需要,让他们意识到家长时时刻刻都在关注着他们,爱护着他们。让他们拥有一种愿望即使只是为了受到表扬或得到一件小小的奖品,他们就会乐此不疲,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随着时间的延长,这种“因兴趣而为之”就变成了自觉的行为,便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三、注重情感,强化动机对低年级的小孩子用“小红花”一类的方法就可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最终形成习惯。但如果用同样的方法来调动高年级学生的积极性就效果不佳了。那么,如何强化高年级学生的学

8、习动机,让他们产生一种强烈的学习意识,最终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我们得出的方法就是注重情感教育,强化责任意识。首先,我们让学生观察和自己关系最亲密的人,如:父母、老师。看看他们的劳动,注意他们劳动后的表现,(特别是秋收的时候),再回忆回忆他们平时的表现,想想他们的感受。通过这次活动,很多同学发现了那些平时熟视无睹,现在却令他们感动不已的东西。有的发现了父母劳累一天之后,晚上辗转难眠;有的回想起为了给自己交杂费、书费,为了满足自己的愿望,父母省吃俭用;有的想到了父母是那样疼爱自己;还有的想到了老师为了给同学们补习功课早出晚归,甚至有的身体虚弱的老师由于劳累过度而晕倒在讲台上说着说着,说的同学哭了

9、,听的也落泪了。这时候,老师们抓住这有利的时机进行诱导:“同学们,你们在享受着爱的时候,想过没有,我们做父母、老师的这样是为了什么?我们需要什么呢?”一句话使学生们陷入了沉思“此时无声胜有声”,他们是在反省自己。经过我们在中、高年级的几次试验,达到的效果基本相同活动之后,学生明显懂事了,勤快了,不再顶撞父母、老师了;学习上的变化最大,上课认真听讲了,作业也不再用父母三番五次的催了;自习纪律明显好转,很少出现扰乱其他同学学习的现象了。为什么他们会有如此大的变化呢?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他们认识到了,为了让自己上学,父母付出了极大的辛勤劳动,上学的机会来之不易。为了教好自己,帮自己顺利达到学习目标、实

10、现美好的理想,老师竭尽全力,费尽心血,而他们的愿望竟是如此的简单,却又如此的相同盼望自己长出息,长大了比他们强,生活得比他们幸福,他们便别无所求。学生还有什么理由再伤他们的心呢?(低年级也可使用此方法,但需要老师引导)爱是伟大的,她可以给人以顽强的毅力和无穷的智慧与力量,虽然学生们还小,但丝毫不会妨碍他们对这爱的感受。爱为他们注入了活力。为了回报这深厚爱,他们真正把“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在学习的征程中迈出了令人可喜的、光辉的一步。当然,他们毕竟还是孩子,还需要我们这些为人师长的不断地去用真情感染他们。让他们不断地感受到这真情的存在,使他们的学习动机不断得到强化,最终形成热爱生活,热爱学习

11、的习惯。其次,我们请同学们注意在社会上人们对不同人和事的评价,如:同学做了好事人们怎么评价,做了坏事又怎么评价,然后进行讨论。经过同学们的仔细观察,发现人们的评价并不完全局限在事情和做事的人本身。人们对同学们的评价往往关联到家长、班级和老师。因此,每一个同学代表的不仅仅是自己,也代表各自的家长、班级、学校和班主任老师。 一个同学做了好事,会给自己、家庭、学校、班级、老师带来荣誉,相反则会带来耻辱。也就是说,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所以要尽力做好每一件事,不管是生活中的,还是学习上的。这种强烈的责任意识是通过同学们观察社会感受到的。这让他们产生了一种使命感,在校内要遵守纪律,热爱学习,争取好的学

12、习成绩,为学校、班级、家长争光;在社会上要讲文明,遵守社会公德,不丢家长、老师的脸。为了强化这种责任意识,我们还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句话:“你是谁?”让同学不断地问问自己,经常提醒自己,记住自己的言行不仅仅代表自己。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抓,抓反复,班集体的凝聚力增强了,几乎班班都形成了讲文明,守纪律,爱学习,讲卫生的良好班风、学风。我们还实行了小组互助学习,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水平把一个班分成几个小组,每周评比一次,公布评比结果,学期中和学期末总结评比结果进行奖励。这样把小组奖励和个人进步结合起来,使每个同学都成为一个小集体的组成部分,增强责任感。也起到了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互相监督,和提高合作能

13、力的作用。一向让老师们头疼的学生不完成作业、自习没法上的问题几乎在我们这个边远农村小学绝迹。也正是这良好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良好氛围,让我校的教学成绩出现了“芝麻开花节节高”的可喜局面。同时也为学生形成完美人格打下基础。第三、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大胆尝试农村的孩子大多数缺乏自信心,认为自己的条件无法和城里的孩子相比,也没有实力和他们一决高下。所以对各种竞赛都比较冷漠。为了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我们征得校领导的支持,建立了激励机制,对全校师生公布,对做出突出贡献和取得突出成绩的老师、同学都要进行表彰。还积极开展课外小组活动,发展同学兴趣。同时我们还留心上级教育部门组织的各种评选活动,参加课题研究的老

14、师带头参加。由于双管齐下,极大地激发了师生进行大胆尝试的热情。虽然大多数时候并不顺利,但在老师们的鼓励下,师生一起进行着一次又一次的尝试。通过主动探索创造的过程,同学们逐渐养成了勤思、多练的习惯,极大的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就更为强烈。”每一次尝试对于学生来说都是一次伟大的创造,虽然有创造就会有失败,甚至是败多胜少。但这并不是一件坏事,许多同学通过这些尝试形成了坚毅的品格,为他们今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例如:王洋同学现在就读于涿州市实验中学,学习成绩一直名

15、列前茅,刘英杰、姚俊平、陈子叶、李丹丹、张强、王亚文等一大批我校毕业生在初中都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学习状态和优异的成绩。他们成功的秘诀几乎相同坚持不懈。他们相信,只要自己坚持不懈,勇于向困难挑战,终会有所收获!四、注重方法指导,铺设自主学习之路学生有了学习欲望还是远远不够的,由于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家庭、社会、乃至学校、老师往往只注重结果而忽略了过程,只注重分数而忽略了能力。学生的学习方法是否合理几乎无人问津,他们只能靠死记硬背来应付考试,虽然也有些同学摸索出了自己的学习方法,但科学与否,能不能为今后学习所用,仍然是个未知数。所以对大多数同学来说,离开老师的讲解,“学习”还无从谈起。而自主学习、自

16、主发展要求我们的教学工作必须做到:“教是为了不教”,今天的积累是为了明天学习。但要达到这一要求的前提是学生必须掌握合理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习惯。因此,为了达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要求,我们开展学习方法的指导研究工作并摸索出了一些经验:1、明确“学习”范畴,注重随时积累。学习是没有界限的,它不仅包括对课本知识的学习,还包括生活知识的积累。在这项工作中,我们首先要做好学生及其家长对学习的认识工作,明确“学习”范畴,让他们认识到我们对课本知识的教学是为了让同学们能够正确理解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而对生活知识的积累往往会对学习课本知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为学生学习课本知识提供类比材料,让学生感知生活知识和课本知识的内在联系,从而降低课本知识的理解难度,还可以为写作文提供丰富多彩的、真实的材料,降低写作难度,对他们喜欢上用文字来记录和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起到促进作用;而且可以丰富知识、锻炼思维和提高观察能力。“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