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模拟试卷2.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61263022 上传时间:2023-01-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学理论模拟试卷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文学理论模拟试卷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文学理论模拟试卷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文学理论模拟试卷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文学理论模拟试卷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学理论模拟试卷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学理论模拟试卷2.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填空题(1分20=20分)1( )和( )分别开启了我国文学中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始源。诗经 离骚2文学典型在叙事性文学作品中又称( )或( )。典型人物 典型性格3中国的简分法是的将风格分为:( )和( )两类,影响最大。刚 柔4象征型文学的基本特征是( )和( )。暗示性 朦胧性5普通言语是( )性的,它指向外在的现实世界,必须符合现实生活的逻辑;文学言语则是的内指性的,它指向( ),必须符合艺术世界的诗意的逻辑。外指性 文本中的艺术世界6“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的这首登幽州台歌的意境创作方式是( )(情景交融的类型之一),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意

2、境创作方式是( )(情景交融的类型之一)。情中见景式 情景并茂式7在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标准中,( )是衡量文学作品思想性正误强弱的尺度, 是衡量文学作品艺术性高低优劣的准绳。在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标准中, 是衡量文学作品思想性正误强弱的尺度,( )是衡量文学作品艺术性高低优劣的准绳。思想标准 艺术标准8形成文学风格的决定因素是( )。创作个性9从风格形成的内在根据来理解风格,西汉杨雄在法言问神中提出了“( )”说。心画心声10文学消费和文学接受二者共同指向的核心是( )这个文学活动的最高层次。文学欣赏或审美鉴赏11文学作品的文化价值,最为重要也是最为深刻的是其中所蕴含的( )价值。哲学12德

3、国阐释学理论家( )指出,艺术存在于读者与文本的“对话”之中。伽达默尔13在文学接受活动中,人们力图通过作品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思想感情,得到人生启迪、道德教育、精神鼓舞的动机是( )动机。受教动机二单选题(1分10=10分)1在我国古代首先提出“胸有成竹”说的人是:( )。A、苏东坡 B、王安石 C、柳宗元 D、谢灵运A2创作心理要素包括:( )。A、艺术概括、艺术变形、艺术想象、艺术灵感 B、艺术情感、艺术综合、艺术想象、艺术概括 C、艺术直觉、艺术灵感、艺术情感、艺术想象D、艺术想象、艺术直觉、艺术概括、艺术变形C3巴尔扎克说:“获得全世界闻名的不朽的成功的秘密在于”( )。A、灵感

4、 B、天才 C、典型 D、真实D4文学创造要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形式创造,为情感评价所把握的艺术真实“造形”,使之成为艺术文本,境界是( )。A、求真 B、尚善 C、呈美C5不属于现代主义的创作原则有:( )A 新小说 B 自然主义 C 意识流 D 表现主义B6从概念的外延来看,我们常说的“李白的作品”,其实就是( )。A、李白的文本 B、李白的话本 C、李白的语本 D、李白的言语A7“叙述内容”包括( )。 A、故事、结构、行动 B、事件、情节、结构 C、人物、事件、行动 D、情节、人物、情景 A8风格问题是一个( )。 A、思想内容问题 B、艺术形式问题 C、形式重于内容的问题 D、内容与形式

5、有机统一的问题 D9文学的整个活动过程一般是指( )。 A、创作、出版、发行与流通收藏 B、创作、出版、发行与消费接受 C、创作、出版、复制与消费接受 D、创作、出版、发行与购买占有 B10“有一千个观众应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从接受过程来看,它是( )。 A、艺术形象具体化过程接受者改造与再造形象的不同结果 B、艺术接受者的口味各不相同 C、哈姆莱特这一形象的复杂性 D、时间的变化会影响人们对形象的感受 A三多项选择题(2分10=20分) 1变形的方法有:( )A、扩大和缩小 B、粘合 C、漫画 D、夸张 E、幻事ABCDE2对待形式问题,文论史上历来存在两种相反的观念和理论,下列哪些是重形式

6、轻内容的文论( )。A、“文以载道” B、言之有物 C、俄国形式主义 D、英美新批评 E、结构主义CDE3情感评价作为“善”的价值追求具有的特点是( )。A、高尚的品格 B、功利取向 C、诚挚的情态 D、艺术的呈示AC4黑格尔从不同历史阶段的艺术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的角度,将艺术类型分为( )。A、现实型 B、象征型 C、古典型 D、浪漫型BCD5实境又称( )。 A、真境 B、事境 C、灵境 D、物境 E、神境 ABD6威克纳格从文体的角度将风格分为( )。 A、智力的风格 B、想象的风格 C、愉快的风格 D、严峻的风格 E、情感的风格 ABE7第三人称叙述是一种( ) A、无视角叙述 B、

7、无焦点叙述 C、全知全能叙述 D、内在式视角叙述 ABC8风格的审美价值( )。 A、可以超越时代、民族、阶级 B、不可以超越时代、民族、阶级 C、取决于一部分人的选择 D、取决于时代、民族、阶级的集体选择 AD9文学消费者( )。 A、只是文学作品的接受者 B、也是文学作品的创造者 C、可以使文学作品丰富 D、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转化为生产者 E、绝对不能转化为生产者 BCD10文学阅读(接受)应当是一种审美方式的阅读,能够满足读者不同层次的审美要求,因此,通常把文学接受的审美价值属性本身分为以下几层次即:( )。A、悦耳悦目层次 B、悦心悦意层次 C、悦神悦志层次 D、悦己悦人层次ABC四名词

8、解释(3分3=9分) 1艺术构思就是作家在材料积累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在某种创作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回忆想象情感等心理活动,以各种艺术构思方式,孕育出完整的呼之欲出的形象序列和中心意念的艺术思维过程。2大众文学又称消费文学,是与高雅文学相对而言的一种浅近通俗平易流行的文学类型。其特点是:思想内容的浅易,艺术形式的简明,富于消遣娱乐功能。它具有明显的盈利性和商业价值。3文学风格是指作家的创作个性在文学作品的有机整体事通过言语结构所显示出来的。能引起读者持久审美享受的艺术独创性。五判断分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4分4= 16分) 1文学创造的物化阶段就是一个从“形之于心”到“形之于手”的阶段,在此

9、过程中,“心”与“手”是相互一致的,就是将构思中的形象毫无差别地固定在文本上。( )错2浪漫型和象征型作品中,艺术情境的假定性是显而易见的,而现实型作品中由于保留着社会生活的原生态,形象是写实的,所以其艺术情境就不是假定的。( )错3在文学史上,存在着一些强调文学要远离现实的政治、经济制度,强调文学要超越现实的意识形态观念即所谓的非意识形态化。这种非意识形态化就是说文学消费的意识形态性质不存在了。( )错4文学作品中通常有许多空白点,尤其是诗歌,这些空白点其实是文学文本的一个不确定性的构思缺陷,也是作品内容上的空缺,它使得文学形象及文学意蕴模糊、难以明晰、混沌朦胧。因此,文学文本中的空白点越多

10、,作家创作越显失败。( )错六简答题(14分) 1诠释艺术概括的价值意义并对下面的一段话做出评述:(6分) “所写的事迹,大抵有一点见过或听到过的缘由,但决不会全用这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发开去,到足以几乎完全发表我的意思为止。”(鲁迅语)艺术概括是文学创造的基本原则之一,要求作家依据自己的体验和认识对个别或特殊的事物加以独特处理,在主体与客体统一的基础上,创造出具有鲜明的个性和普遍性的艺术形象。这就会使文学形象具为无限的表现力而意蕴无穷,从而产生艺术的魅力。 鲁迅这一段话正体现了艺术概括的要义与特征。艺术概括是个别与一般的统一,是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以现实为基础

11、的,即“所写的事迹,大抵见过或听到过的缘由”,但并不是对社会的照搬,“决不会全用这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作家必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情感经验,以主体介入的方式,对这些个别特殊的事物做出选择、提炼、加工和改造。不抓信个别特殊就不会有艺术概括,不进行加工改造也不会有艺术概括。因此,个别与一般相统一的过程实际上是创作主体以审美意识对客体对象的能动介入和把握的过程。2文学形象有哪些特征? (4分)(1)文学形象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2)文学形象是假定与真实的统一。(3)文学形象是个别与一般的统一。(4)文学形象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3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哪里? (4分

12、)首先,文学消费具有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二重性,而文学接受则纯属一种精神文化范围内的活动。 其次,文学消费既包括阅读行为,也包括未含阅读活动的消费行为;而文学接受则一定是一种阅读或欣赏的精神活动。其三,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的主客观条件不同。最后,文学消费研究具有综合的多视角的特点,而文学接受研究则偏于审美经验或艺术心理这一独特视角。七论述题(11分)以余光中的夸父为例,谈谈你对文学象征意象的象征性特点的理解。附原文: 为什么要苦苦去挽救黄昏呢?/ 那只是落日的背影/也不必吸大泽与长河/ 那只是落日的倒影/ 与其穷追苍茫的暮景/ 埋没在紫霭的冷烬/ -何不回身挥杖 迎面奔向新绽的旭阳/ 去探千瓣之光

13、的蕊心?/ 壮士的前途不在昨夜,在明晨/ 西奔是徒劳的,奔回东方吧/既然是追不上了,就撞上去。(1)象征性是文学象征意象的基本表现手段。“象征”由意义和这意义的表现两个因素构成。“意义的表现”是一种艺术形象,是意义的载体。 (2)台湾诗人余光中的夸父就是这种表现的范例,这是一首立意警策的象征诗,表达了诗人对民族前途乃至人类命运的思考和担忧。诗人以夕阳西下的“落日”象征西方文明,以“旭阳”象征东方文明,以“夸父追日”象征中国人在20世纪追逐西方文明的历史进程。诗人以他清醒的历史主动精神,从追逐西方的思维定势中解脱出来,树起雄心壮志,从古老的东方文明中,去探索世界的未来,并以此告诫世界,既然配方文明已无法挽救,何不一起“奔向东方呢”?从这首诗的象征性质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