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辩能力的培养要从小学抓起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61202143 上传时间:2023-12-2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辩能力的培养要从小学抓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论辩能力的培养要从小学抓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论辩能力的培养要从小学抓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论辩能力的培养要从小学抓起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论辩能力的培养要从小学抓起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辩能力的培养要从小学抓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辩能力的培养要从小学抓起(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辩能力的培养要从小学抓起 摘要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语文能力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培养学生的论辩能力那么是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课题。而论辩能力的培养那么是口语交际教学的一个根本办法。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何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论辩能力,是一个不可无视的话题。本文通过对?语文课程规范、现行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设计特点、儿童心理学的角度以及现代社会生活等方面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论证了培养小学生,尤其是小学高年级学生论辩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且结合他人已有的与本人的教学实践经验,探讨一条培养小学生论辩能力的切实可行的教学路子。关键词小学生;论辩能力;重要性;必要性;可行性论辩,即答辩,是指对

2、某一事物或问题,意见不同的双方各自陈说不同的论据以辩驳争论,以便最后得到正确的认识或共同的意见。分而言之,论指论述说服;辩指争辩反驳。论辩的办法可分为雄辩、狡辩,以及由二者之中派生出来的悖论。但是不论采用哪种办法,纵观历史开展过程中所发生的种种事实,我们不难看出但凡具备卓越论辩能力的人,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往往能凭着纵横捭阖的口才收到出奇制胜、意想不到的效果,更有甚者,凭着出众口才出世入仕,加官进爵。可见,“口才是“人才的重要构成因素。在社会竞争日益剧烈的21世纪,培养能说会道、能言善辩、口才卓越的人才,无疑是教育的一大重任。因此,?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规范实验设计了三个维度,贯通了识字写字、

3、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等五个领域的课程结构。但是,纵观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对论辩能力的培养却不重视或重视得不够。所以我们有必要重申:论辩能力的培养必须从小学抓起。培养小学生论辩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论辩是口语交际的四种根本类型之一,论辩能力的培养是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一个根本办法。能力的培养关键在教育,研究说明,培养学生良好论辩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历史开展的必然要求。一?语文课程规范的要求论辩能力的培养这个话题,并不是新兴的,追溯起来已有较长的历史。早在1929年公布的?中小学课程暂行规范中,语文科的作业就包括“说话一项,其中五、六年级规定的训练工程就有“答辩的练习。尔后的各种大纲均

4、有不同的要求。2022年公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规范实验下列称?课标中,课程的根本理念关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样阐述:“语文课程应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盛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开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1P2课程根本理念关于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这样阐述:“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开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良好的语感和整体的把握能力。?课标关于口语交际的教学倡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叙

5、述和应对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1P2从课程目标的设计思路来看,总目标这样要求:“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根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叙述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开展合作精神。目标强调以贴近生活的话题或情境来展开口语交际活动,重视日常生活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重在参与,体现了口语交际的实践性。如第一学段目标:“积极加入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第二学段目标:“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对方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第三学段目标:“课堂内外讨论问题,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无论是总目标还是阶段目标,都对“口语交际的教学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以上阐述,

6、我们不难解读?课标对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内涵和要求。语文素养是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而语文能力那么包含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能力,任何一方都不是孤立的。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主要途径之一。语文课程的根本特点决定语文教育必须为培养学生良好口语交际能力效劳。而?课标中所提到的“讨论、“商讨、“发表自己的意见、“叙述和应对能力等关键词,其所体现的都是论辩的一种形式。可见,培养小学生的论辩能力,是?课标的要求。二教材的设计意图根据?课标的理念及课程设计思路和编排的特点,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有意识地渗透和安顿了很多口语交际的训练内容,其中不乏阐述、说服、申辩、反驳等

7、成分。如:2022年出版的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在入选的课文中,编者也有意编排了关于论辩内容的课文,如:?两小儿辩日、?矛与盾、?将相和、?晏子使楚等。2022年出版的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第11册积累运用四P81和第12册积累运用五P117要求学生能够当众演讲演讲的主要成分是论述说服。第九册积累运用五P108、第11册积累运用六P118和第12册积累运用三P74等均有要求学生进行答辩的练习。可见,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论辩能力是教材的要求。三论辩能力的培养是学生开展的需要“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开展是新课程的根本价值取向,是我国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基本要求。为了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发明精神,课程规范有“在开

8、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开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和发明潜能。的要求。答辩是思想的竞赛,也是说理的竞赛,驰名学者余秋雨也说过:“答辩其实就是一场智力游戏。在答辩过程中需要迅速调集个人的知识储藏,具有边听、边整理的能力,判断别人见解正误的能力,确立自己立论的能力,快速组织语言作出针对性讲析的能力等。通过答辩可以锻炼学生注意力的指向性,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提高推理演绎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中小学阶段是学生的想象力和形象思维开展的重要时期。组织学生围绕看法不一致的主题进行讨论,可以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口语交际的答辩能力。答辩是难度较大的一种讨论形式,正反双方要通过剧烈的争辩来保卫自己的观点,驳斥对方的观点,

9、明辨是非,提高认识。因此,培养小学生的论辩能力,是学生自身开展的要求。四社会和生活的要求我国南北朝时期的大评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一书中,曾高度评价口才的的作用:“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春秋时,毛遂自荐使楚,口假设悬河,迫使楚王歃血为盟;战国时,苏秦游说诸侯,身挂六国相印,促成合纵抗秦联盟;甘罗十二岁出使赵国,凭着如簧巧舌就说服赵王现出五座城,因而官拜上卿;东汉末,诸葛亮出使东吴,舌战群儒,说服吴主孙权联刘抗曹,终获赤壁大捷;建国初,周恩来奔波各国,谈笑风生,言谈间卷舒风云,树立了中国外交新形象;“二战时,罗斯福、丘吉尔慷慨陈词,雄辩滔滔,唤起千百万人民与法西斯决一死战

10、的信心,扭转了世界局势;20世纪80年代,撒切尔夫人妙语连珠,精心打造“铁娘子时代3P56口才在他们那里,已然成为一种攻无不克的法宝。纵观历史,从斡旋于国际事务的外交家活动家,到驰骋商海的企业家,到谈笑风生、沉着不迫的谈判专家,到语惊四座、令人拍案叫绝的演说家,直到讨价还价、分文不让的市井小民,无一不需要能说会道、能言善辩的卓越口才。当今是信息化时代,信息的多样性和信息传播的我渠道性是这一时代的显着特点。随着传播伎俩的愈加现代化,社会竞争的日趋剧烈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和交往的密切,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能说会道、能言善辩的人越来越显现出一种长期特有的优势,他们在各种场合充沛发挥着自己的聪慧才智。

11、美国学者戴尔卡耐基说:“一个人的成功,有15%取决于知识和技术,85%取决于沟通发表自己意见的能力4P8。我国教育家张志公先生曾在?掌握语文教学的客观规律一文中指出:“到了今天的信息社会,声传技术异常兴旺,国际间政治的、财贸的、科技的、文化的交流导演频繁,无视口语的痼疾再不大力纠正,危害三大就不仅仅是对读写有不利的影响而以。越来越多的人把口才和原子弹、电脑并称为当今社会制胜的三大武器,并提出“知识就是财富,口才就是资本的新理念。日常生活中的口语交际,很大局部是论辩:或论述自己的观点;或说服别人接受某种事理,采取某种行动;或与他人展开答辩以明是非;或反驳他人的错误观点。论述说服争辩反驳能力与学生

12、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密切相关,是口语交际能力的主要组成局部。因此,培养小学生的论辩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培养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学生论辩能力的可行性拥有卓越的口才论述说服争辩反驳能力,是每个人心中的幻想和不懈追求的方向,更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和走向成功的通行证。但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心理学家曾进行过一次有趣的测验,题目是:“你最胆怯的是什么?测验的结果竟然是“死亡名列第二,而“当众演讲却名列榜首。有41%的人对在公众面前讲话比做其他事情恐惧2P8。可见,在大多数人看来,当众论述争辩是一件令人胆怯的事情。在我们的教学实际中通常也出现这种情况:低年级的学生还有较多的开口说话的积极

13、性,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年级的增高,“金口难开的现象就越来越严重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怕“说或不愿“说的状况呢?究其原因,我们不难看出,年龄越小年级越低的学生,好奇、大胆是他们的特点,因此常常口无遮拦,“童言无忌嘛。年龄越大、年龄越高,他们的阅历也不断增多,就越知道判断是非对错,知道说话要负责任,因此说话也懂得倍加小心。他们有的是因为胆小、害羞而紧张,有的是因为曾经的挫折而自卑,因此约束了自己的情感叙述和与他人的交往,但是更多的是因为“无话可说。可见,培养学生的论辩能力是个非常重要的项目,也是个非常复杂而艰巨的过程。则,如何实施这一项工作呢?我们不妨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训练。(一)尊重学生,营造宽

14、松和谐的课堂环境,搭建学生大胆说话的平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开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开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别和不同需求,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沛激发学生地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方式。从?课标对口语交际提出的教学倡议和口语交际课堂教学实施策略看,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应该遵循这样的教学程序:敢说乐说说对说好。从小学低中年级的“敢说、“乐说、“说对过渡到高年级的“说好,这合乎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教师首先要做好角色的转换,改变过去那种“师道尊严的观念,当好学生的引导者、组织者和促进者,尊重学生,关注每个学生开展。每节课都要有学生充

15、沛发言的时间和时机,通过提高认识,帮忙学生克服讲话害怕的心理障碍,充沛挖掘、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采用鼓励评价等方式,培养学生一种健康的表现欲,增强学生说话的勇气和自信心,让学生有话想说、敢说,自信大方地叙述。(二)依托教材,因势利导,培养学生的论辩能力教材是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载体。我们可以依托教材,因势利导,培养学生的论辩能力。1、学习相关课文,培养学生的论辩能力现行的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有很多篇目波及各种各样的论辩技巧,如前面所谈,我们可以通过这些课文篇目的教学,对学生进行论辩能力的培养。示例,?两小儿辩日中刻画了两个小孩敢于质疑争辩的可爱形象,他们能把大教育家孔子问得“不能决也。不禁使人拍案叫绝真是后生可畏也!这个教材能给学生树立了“敢说的榜样。再如,?矛与盾5P125,课文本身就是一个论辩的经典案例。利用该文可培养学生“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论辩技巧。通过学习,提醒学生不要使自己的语言前后矛盾,也不要使自己的语言和行动背道而驰,同时抓住对方自相矛盾的语言或自相矛盾的语言和行为,驳斥对方的荒诞和狡辩。而?晏子使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