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第一学期课内阅读卷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61173828 上传时间:2023-03-2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第一学期课内阅读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六年级第一学期课内阅读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六年级第一学期课内阅读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六年级第一学期课内阅读卷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六年级第一学期课内阅读卷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第一学期课内阅读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第一学期课内阅读卷(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第一学期课内阅读卷(一) 姓名: 一、那座古桥,是我要拜访的第一个老朋友。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你把多少人马渡过对岸,滚滚河水流向远方,你弓着腰,俯身凝望着那水中的人影、鱼影、月影。岁月悠悠,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唯有你依然如旧。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拜访( ) 凝望(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1)德高望重:_(2)依然如旧:_3、作者面对这样一座古老的石桥联想到了什么?体会这样写的好处?答:作者想到石桥像一位老人,把许多人马渡到对岸,弓着腰,俯身凝望水中的一切。这样写的好处是:写出桥的古老,突出它默默无闻为大众服务的品质,表达了

2、作者对桥的赞美和敬佩。4、想象一下,这座石桥在几百年的历程之中,他驮过了哪些人?在他向身上曾经发生过哪些事?_5、这段话选自课文_,作者是_二、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每一棵树都是我的知己,它们迎面送来无边的青翠,每一棵树都在望着我。我靠在一棵树上,静静地,仿佛自己也是一棵树。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流淌。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交换( ) 好像( ) 流淌( ) 2、划“_”的句子用了 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作者和鸟儿、露珠两位朋友间的默契和情谊。 3、走进这片树林,我访问了_、_、_这

3、些朋友。 4、假如“我”真的变成了树里的一棵树,会有什么见闻呢,感觉会怎样呢?请以“我是树林里的一棵树“为开头,写几句话。_三、这山中的一切 哪个不是我的朋友 我热切地跟他们打招呼 你好 清凉的山泉 你捧出一面明镜 是要我重新理妆吗 你好 汩汩的溪流 你吟唱着一首首小诗 是邀我与你唱和吗 你好,川流的瀑布!你天生的金嗓子,雄浑的男高音多么有气势。你好,陡峭的悬崖!深深的峡谷衬托着你挺拔的身躯,你高高的额头上,刻着玄奥的智慧。你好,悠悠的白云!你洁白的身影,让天空充满宁静,变得更加湛蓝。喂,淘气的云雀,叽叽喳喳地在谈些什么呢?我猜你们津津乐道的,是飞行中看到好风景。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4、 )的山泉 ( )的溪流 ( )的瀑布( )的悬崖 ( )的白云 ( )的云雀2、作者在山中拜访了_、_、_、_、_、_。课文以山中访友为题是因为在作者眼里,一花一树,一鸟一石,一草一木,都成了有生命的人。它们能跟我们说话,能跟我们交流,它们成了我们的朋友。作者进山看景,自然便成了“山中访友”。3、面对“我” 的热情招呼,这些朋友可能会怎样回答呢?请选择一位朋友,将它的回答写下来。_4、“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运用了_修辞手法,你的理解是_5、仿照画线句子,再写一两句话。你好,可爱的蝴蝶,你_ _;你好,漂亮的野花,你_ _;你好,_,你_ _。6、给文中第一、二行加上标点符号。四

5、、空间在我眼前扩大了,细密的草茎组成了茂盛的森林。一只小虫,一只生着坚硬黑甲的小虫,迷失在这座森林里。我想它一定是游侠吧!你看它虽然迷了路,仍傲然地前进着。它不断地左冲右撞,终于走出一条路。我的目光跟着它的脚步,它走着,走着,一路上遇到不少同伴,它们互相打着招呼。我真想跟它们寒暄一下,可惜我不懂它们的语言。 1、这段选自课文_,作者是_ 2、作者把黑甲虫称作_,让我们从中感受到黑甲虫的_。从这些语句可以看出:_3、云游四方的游客回到家乡,同伴们是怎样招呼的?你能展开想象,写上几句话吗?_五、我的目光为一群音乐演奏者所吸引,它们有十几个吧,散聚在两棵大树下面这是两簇野灌丛,紫红的小果实,已经让阳

6、光烘烤得熟透了。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地流了出来。此时,我觉得它们的音乐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这是只有虫子们才能演奏出来的!1、“全神贯注“的意思是:_。请你再写出四个反映学习、工作认真的成语:_、_、_、_2、联系实际,说说你还听到过哪些大自然的音乐家演奏出来的音乐。_3、读文中画“_”的句子,灵泉指泉水非同一般,具有灵性。从中我体会到作者对大自然小生灵的赞美之情。六、我的目光顺着僻静的小路探索,我看到“村民门”的劳动生活了。它们一队队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来,一定是从很远很远的地方吧?现在它们归来了,每一个都用前肢推着大过身体的两三倍的食物,行色匆匆地赶着路。是什么

7、力量使它们这么勤勉地奔忙呢?1、这一段哪一句话是关键句?请用“_”画出。2、“村民们”指的是_3、这段话中“_”这个词最能概括“村民们”的劳动状况。4、想一想,到底是什么力量使小甲虫如此勤勉在奔忙呢?_七、1905年,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总工程师,修筑从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消息一传出来,全国都轰动了,大家说这一回咱们可争了一口气。帝国主义者却认为这是个笑话。有一家外国报纸轻蔑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原来从南口往北过居庸关到八达岭,一路都是高山深涧,悬崖峭壁。他们认为这样艰巨的工程,各国著名的工程师也不敢轻易尝试,至于中国人,是无论如何也完成不了的。 1、“消息”指_

8、 _;“咱们”指_ 2、“轰动”如果句中不用这个词,还可以用“_”代替;“轰动”的意思是_;“全国都轰动了”的原因是_3、“轻蔑”的意思是_,“还没有出世”本来的意思是_这里指_ _,目的是_ _4、这段话的意思是_ 5、这段话选自课文_八、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 )接受了任务,马上开始勘测线路。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 )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 )计算。詹天佑经常( )工作人员说 我们的工作首先要( ) 不能有一点儿马虎 大概 差不多 这类说法不应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 在峭壁上( )、( )。塞外常常( ),黄沙满天,一不小心还有坠入深谷的危险。不管条件怎样恶劣,詹天佑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白天 他( ),勘测线路 晚上 他就在油灯下绘图 计算 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遇到困难,他总是想 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 一定要把它修好 否则 不但惹外国人讥笑 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1、按原文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句2、在空白处加上标点符号。3、用“ ”画出描写詹天佑勘测线路工作条件恶劣的词句。工作条件恶劣主要表现在_ _和_ _这两方面。4、在这段话中找出两组近义词( )-( ) ( )-( )5、在文章中用“=”画出描写詹天佑想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