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通风瓦斯抽采系统验收汇报材料(2).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61156511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矿井通风瓦斯抽采系统验收汇报材料(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矿井通风瓦斯抽采系统验收汇报材料(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矿井通风瓦斯抽采系统验收汇报材料(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矿井通风瓦斯抽采系统验收汇报材料(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矿井通风瓦斯抽采系统验收汇报材料(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矿井通风瓦斯抽采系统验收汇报材料(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井通风瓦斯抽采系统验收汇报材料(2).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山西煤销集团阳泉市上社二景煤炭有限责任公司矿井通风瓦斯抽采系统验收汇报材料2013-4-3阳泉市上社二景煤炭有限责任公司矿井通风瓦斯抽采系统验收汇报材料各位领导、专家,大家好:我公司于2009年7月经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以晋煤重组办发200952号文批准为单独保留矿井,矿井建设规模为120万吨/年。山西省煤炭工业厅分别以晋煤规发20101558号文、晋煤办基发20111396号文和晋煤瓦发20111187号文批准了地质报告、初步设计、矿井瓦斯抽放设计;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以晋煤监安一字2011537号文批准了矿井改造建设的安全专篇。2011年12月13日山西省煤炭工业厅晋

2、煤办基发20111646号文批准开工建设,山西省煤炭工业厅以晋煤办基发2012809号文批准联合试运转,试运转期限为6个月,截止时间为2013年1月18日。试运行正常,效果良好。现将矿井通风瓦斯抽采系统建设、运行情况向各位领导进行汇报:一、矿井概况 阳泉市上社二景煤炭有限责任公司隶属于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阳泉有限公司,是阳泉市重点国有控股煤矿,矿井设计规模120万吨/年,服务年限为8.3a。矿井井田位于阳泉市盂县南娄镇南上社村西南,行政区划属阳泉市盂县。井田东西长2.303km,南北宽2.301km,井田面积3.3895 km2,可采煤层6#、9#、12#、15#,地质储量3233万吨,可采储量1

3、490.7万吨。矿井地质构造简单,倾角310。矿井为高瓦斯矿井,9#煤层煤层属级不易自燃煤层,有煤尘爆炸危险性。井下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矿井现设计开采9#煤层煤,布置1个回采工作面即9305回采工作面,采用放顶煤工艺,顶板管理方法为全部垮落法;布置1个备用工作面即9306预抽工作面,目前正在进行瓦斯预抽;2个煤巷掘进工作面即9304运输、回风顺槽掘进工作面,采用综掘机掘进、锚杆+锚索+金属网支护;3个岩巷掘进工作面即9304内错尾巷、高抽巷和9303高抽巷,掘进方式为炮掘,锚杆+锚索+金属网支护。 二、矿井矿井通风、抽采、监测等系统建设情况我公司根据批准的矿井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初步设计及安全专篇,

4、按照山西省煤矿建设标准、山西省煤矿管理标准、山西省煤矿现代化矿井标准要求进行了通风、瓦斯抽采各系统的建设完善工程。(一)、通风系统现在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分列式式,通风方法为机械抽出式。共布置主斜井、副斜井和行人斜井和回风立井,四只井筒。回风竖井安装FBCDZ.34型对旋式通风机两台,采用双回路供电,矿井总进风量13487 m3/min,总回风量13562 m3/min。负压3200pa。井下各采区、工作面均实现了独立通风。回采工作面采用U+I通风,即运输顺槽进风,回风顺槽和内错尾巷回风。掘进工作面采用FBD系列局扇压入式供风,独立回风系统回风。矿井通风系统、设施可靠,风量稳定,2013年矿井通

5、风能力核定为132.7万吨/年,能够满足矿井安全生产需要。(二)、矿井抽采系统 根据批准的矿井瓦斯抽放初步设计在回风竖井东北部建立了地面瓦斯抽放泵站。采用高低负压分源抽采。低负压抽放系统使用2台2BEC67型水环真空泵,配套电机500kw;,一用一备;最大吸入量420 m3/min,抽放主管管径为630mm一趟,从回风立井沿回风大巷、采区回风巷接至各工作面高抽巷;高负压抽放系统使用2BEC80型水环真空泵,配套电机630kw,一用一备,最大吸入量:562m3/min,抽放主管管径为820mm一趟,从回风立井沿回风大巷、采区回风巷接至各采、掘工作面回风巷口,然后用380mm支管接至各采掘工作面进

6、行抽放。系统避雷设施、隔爆抑爆装置、监控系统及双回路供电系统完善。目前抽放系统运行稳定,抽采纯量量为临近层30m3/min,本煤层24 m3/min,矿井抽采率53%。2013年矿井抽采能力核定153.6万吨/年,满足矿井抽放能力需求。 (三)、矿井安全监控系统矿井装备一套KJ90NB型安全监测监控系统,配备有2台DELL服务器(互为备用)、上传采用研华工控机2台(1用1备),UPS不间断电源等。阳泉市煤炭工业局于2012年12月21日对该系统通过了验收,以阳煤政字2012292号文予以批复。现在监控系统运行正常。 (四)、矿井防尘系统我公司在矿井行人斜井井口附近建有1座容积为1000m3的静

7、压水池,副斜井井口附近建有1座容积为500m3的静压水池,敷设一趟D1596的无缝钢管沿回风立井井筒至井下,井下防尘洒水采用静压供水方式。水源来自深井水。井下胶带大巷、采区胶带大巷和各工作面地点均敷设D1084的消防洒水钢管。在胶带大巷每隔50m设一个支管和阀门,其他巷道每隔100m设一个支管和阀门。回采工作面进行煤尘注水,采煤机设置有内外喷雾装置,液压支架下均安装有架间喷雾装置;掘进机设有外喷雾装置。通风部定期对回风立井、井底车场、运输大巷等主要巷道进行刷浆。井下接尘人员配备了个体防尘口罩。现在防尘效果良好,运行正常。 (五)、矿井防灭火系统根据设计建立了JSG8束管采样监测系统和只读终端软

8、件各1套,与KJ90NB监控系统联网运行,能够实现对井下采空区、采煤工作面等监测点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气体含量24小时连续取样,及时预测预报,为矿井自燃火灾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在副井口建设700T/D型多功能煤矿防灭火灌浆系统一套,采用随采随灌结合采后灌浆的方法;采用移动式阻化剂喷洒压注系统,喷射泵型号为 BH-40/2.5,配套设备雾化泵、储液箱、过滤器、矿用防爆型三相异步电动机、矿用平板车等压注设备组成,选用工业氯化镁(MgCl2.5H2O)作为矿井放灭火的阻化剂。三、矿井通风瓦斯抽采系统运行情况我公司根据瓦斯治理 “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十二字方针,应抽尽抽、以抽为主的瓦斯治

9、理原则,构建“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十六字工作体系的要求,努力达到“技术先行、系统合理、管理规范、生产均匀、抽采达标、资金保障到位”的目标。 (一)、建立瓦斯治理机构,配足并培训相关人员我公司制定了瓦斯治理的年度目标和详细指标,建立以董事长、总经理为组长,总工程师及各分管副总经理为副组长,公司各部门、队组负责人为主要成员的瓦斯治理工作领导组,负责指导并监督公司瓦斯治理工作;建立了以通风部为主,其他部门配合的瓦斯治理结构体系;建立了以总工程师为首,通风副总工程师、技术员组成的“一通三防”技术管理体系;成立了以安全副总经理、总工程师为首,技术、安全、通风、调度、机电、地测部门组成

10、的的安全许可评价体系和抽采达标自评价体系。负责矿井的通风瓦斯管理,形成全矿上下齐抓共管、共同治理瓦斯的局面;根据实际生产需要配齐、配足了通风瓦斯管理人员和特殊工种操作人员,保证了通风瓦斯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利用“二五”学习,加强了从业人员“一通三防”培训工作,每年开展一次“人人都是通风员”的专题活动,提高认识,增强能力。 (二)、建立和完善各种管理制度,加大考核力度 公司制定和完善矿井各级领导和职工“一通三防”和瓦斯治理岗位责任制、“一通三防”各部门的业务保安制度、矿井“一通三防”管理制度,质量标准化管理考核制度、瓦斯治理绩效考核制度和抵押金制度、抽采达标管理制度和实施细则、瓦斯超限责任追究制

11、度、瓦斯分级管理制度、“一通三防”隐患排查处理制度等制度;制定年度瓦斯治理达标规划;制定矿井瓦斯治理方案和工作面瓦斯治理专项措施,进行职工“一通三防”技能培训,使全矿“一通三防”工作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发展。同时联合调度、安全、企管、财务等部门加大对瓦斯治理方面的综合考核,并与工资奖金挂钩,提高瓦斯管理能力。(三)、加强通风瓦斯管理,实现抽采达标我公司加强通风瓦斯管理,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构筑通风设施、配足通风人员、合理高效供风,保证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行;成立抽采达标管理机构,制定抽采达标管理制度和实施细则,建立瓦斯实验室。严格按照抽采达标规定全面实现矿井抽采达标、回采工作面抽采达标、掘进工作面抽采达标。做到不达标不生产、不达标不回采、不达标不掘进。(四)、引进先进技术、保证资金投入我公司积极引进瓦斯治理先进技术、装备,提高通风、瓦斯治理能力,使公司瓦斯治理水平逐步提高。目前引进的新技术有交叉钻孔抽放技术、泡沫除尘技术,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资金投入上,根据山西煤销集团晋煤销财务字【2011】712号文要求,矿井吨煤安全费用提取不低于60元,其中一半用于“一通三防”工作的要求,制定公司矿井“一通三防”费用计划,并严格按照该计划足额提取和使用此项费用,保证“一通三防”工作的顺利进行以上是我公司通风瓦斯抽采系统运行情况简述,恳请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二零一三年四月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