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真题精练专题三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6练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及文化课件

上传人:1518****093 文档编号:561148106 上传时间:2024-06-29 格式:PPTX 页数:29 大小:298.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真题精练专题三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6练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及文化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真题精练专题三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6练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及文化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真题精练专题三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6练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及文化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真题精练专题三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6练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及文化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真题精练专题三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6练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及文化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真题精练专题三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6练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及文化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真题精练专题三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6练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及文化课件(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6练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及文化12021全国乙26,4分,宋代,官府强调“民生性命在农,国家根本在农,天下事莫重于农”,“毋舍本逐末”。苏辙说:“凡今农工商贾之家,未有不舍其旧而为士者也。”郑至道说,士农工商“皆百姓之本业,自生民以来未有能易之者也”。从中可以看出宋代()A.商品经济发展受到阻碍B.重农抑商政策瓦解C.社会群体间流动性增强D.四民社会地位相同C【解析】材料表明,宋代官府强调重农,苏辙认为“农工商贾之家为士者也”,郑至道认为士农工商皆为本业,从侧面可以看出宋代社会群体间流动性增强,故C项正确。A项只体现出商业的发展,与材料内容不完全对应,错误;B项不符合史实,错误;D项说

2、法错误,排除。22022湖北4,3分,宋初百家姓以“赵钱孙李”为首,而唐末五代河西节度使张议潮割据敦煌时期形成的敦煌百家姓写本以“张王李赵”为首。二者排序不同体现了()A.地域文化观念的差异B.崇文抑武政策的实施C.社会流动的日渐固化D.门第观念的历史遗留D【解析】材料表明唐末五代时,张议潮成为河西节度使割据敦煌,将“张”姓列于敦煌百家姓首位,宋朝建立后因开国皇帝是赵匡胤,因此百家姓以“赵”姓为首。从实质看,百家姓首位易姓是由传统的门第观念所致,故D项符合题意。材料中百家姓首位易姓与地域文化观念的差异无关,A项错误。宋代推行崇文抑武政策与百家姓首位易姓无直接关联,B项错误。百家姓首位易姓恰恰体

3、现了社会流动的增强,C项错误。32022天津3,3分,北宋以紫色为尊贵颜色,宋太宗曾下诏禁止民间服紫,然“冒法者众”。当时的人们以“巧制新妆,竞夸华丽”“愈厌而好新,月异而岁殊”为荣。这种好新求奇的风尚主要得益于宋代()A.中央集权日益加强B.社会环境相对宽松C.海外贸易繁荣发展D.封建等级不复存在B【解析】A项中央集权加强主要表现为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和控制,A项说法与材料主旨不符B项宋代国家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松弛,这使宋代社会环境相对宽松,有利于推动好新求奇风尚的形成,出现人们违抗诏令,“冒法者众”的现象C项海外贸易繁荣发展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之一,这与材料中的现象无关D项“封建等级不复存在

4、”说法错误42022全国甲26,4分,宋朝海外贸易中,输出的商品主要是丝织品、瓷器、漆器、铁器等,输入的商品以香料、犀角、象牙、珊瑚、珍珠等为大宗。政府每年从海上进口贸易中获利颇丰。这表明,在宋朝()A.进口商品成为基本生产资料B.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C.外贸成为国家税收主要来源D.手工业生产较为发达D【解析】宋朝出口的主要商品“丝织品、瓷器、漆器、铁器等”都是手工业产品,出口量大,且政府从海上进口贸易中获利颇丰,这表明宋朝手工业生产较为发达,故D项正确。从材料来看,宋朝进口的商品并非基本生产资料,故A项排除;海上丝绸之路开辟于汉朝,故B项排除;C项结论由材料无从得出,故排除。52022山东3,

5、3分,目前考古发现的宋代纺织品,主要有福建福州黄昇墓的纺织品和衣物300余件,江苏金坛周瑀墓的衣物50余件,江苏武进宋墓衣物残片,湖南衡阳宋墓和宁夏西夏陵区108号墓丝麻织品,浙江兰溪南宋墓棉毯,江西德安南宋周氏墓丝织衣裙,浙江台州南宋赵伯澐墓纺织品60余件等。据此我们可以推断,宋代()A.海上丝绸贸易兴盛B.纺织业中心位于南方C.衣料材质发生明显变化D.南方纺织技艺已超过北方B【解析】材料中涉及的墓葬主要分布在南方,发现的随葬品中有大量的纺织品,据此可以推断,这与经济重心南移、当时的纺织业中心位于南方密切相关,故选B项;材料未涉及海上丝绸贸易及墓葬中纺织品的材质,排除A、C两项;材料强调的是

6、纺织业中心的位置,未涉及南北方纺织技艺的对比,排除D项。62022辽宁5,3分,以诗证史是史学研究的方法之一。下表中宋人诗句与其可以反映出的历史现象对应正确的是()A诗句历史现象A碧豆密争桑荫底,绿荷杂出稻花中土地利用率提高B尽将精好输公赋,次把斗升求市人赋税征收货币化C日薄人家晒蚕子,雨余山客买鱼苗雇佣劳动普遍化D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人身控制的减弱【解析】诗句解析历史现象结论A项碧豆密争桑荫底,绿荷杂出稻花中据材料“碧豆”“桑”“绿荷”“稻花”可知,这个地方实行的是桑下种豆、稻田种荷的间作套种的多熟制,由此可以得出右面历史现象土地利用率提高正确B项尽将精好输公赋,次把斗升求市人材料

7、只涉及“输公赋”即缴纳赋税,但没有提到以货币形式缴纳赋税,故无法得出右面历史现象赋税征收货币化排除C项日薄人家晒蚕子,雨余山客买鱼苗材料只涉及养蚕、买鱼苗的信息,未涉及“雇佣劳动”,故无法得出右面历史现象雇佣劳动普遍化排除D项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材料未涉及“人身控制”的问题,故无法得出右面历史现象人身控制的减弱排除72023全国乙26,4分,南宋时书籍流行,文人刻书蔚然成风,如陆游、范成大、杨万里、朱熹等人在各地任官期间,都曾刊行自己或先人、名宦、师友、乡贤的著述,地方官学、民间书院等亦以刻书为己任。这有助于()A.士族阶层的出现B.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C.科举制度的兴起D.社会文化水

8、平的提升D【解析】南宋时书籍流行,文人、学院等热衷于刻书,说明当时文化氛围浓厚,这有助于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从而有助于提升社会文化水平,故D项正确。士族阶层出现于魏晋时期,唐宋时期渐趋消亡,A项错误。儒学正统地位在西汉时期已确立,B项错误。科举制度兴起于隋唐时期,C项错误。82022广东4,3分,魏晋以来佛教、道教广泛传播,宋人李觏认为原因在于“儒失其守,教化坠于地”;张载认为佛道追求的彼岸是虚幻的,与“吾儒”水火不容。由此可知,李觏、张载主张()A.儒法并用以维护君权B.立足考据以重建学风C.复兴儒学以回应挑战D.杂糅佛道以构建理学C【解析】由材料中“儒失其守,教化坠于地”“与吾儒水火不容”可

9、得出,两人对儒学的社会地位沦落、佛教和道教的盛行感到不满,站在维护儒学统治地位的立场上抨击佛教、道教,结合所学可知,宋儒通过改造儒学来达到重振儒学、回应佛道挑战的目的,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儒法并用”,排除A项;立足考据以重建学风不是二者的主张,且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B项;李觏和张载没有主张“杂糅佛道”,排除D项。92022湖南4,3分,南宋画家李唐感叹:“云里烟村雨里滩,看之容易作之难。早知不入时人眼,多买胭脂画牡丹。”这反映当时()A.艺术水准下降B.绘画题材集中C.画家地位不高D.世俗文化兴盛D【解析】9.D由“南宋”“云里烟村雨里滩,看之容易作之难。早知不入时人眼,多买胭脂画牡丹”并

10、结合所学可知,当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世俗文化(风俗画等)兴盛,D项正确。宋元时期是我国绘画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艺术水准下降”显然错误,A项错误。题干材料反映出绘画题材的多样性,而不是题材集中,B项错误。题干材料无法体现画家的社会地位,C项错误。102021广东4,3分,1289年,元政府在广泛种植木棉的浙东、江东、江西、湖广、福建等地设木棉提举司,每年向民间征收木棉布十万匹,使民众不堪重负。这()A.加重了区域经济的不均衡B.妨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C.推动私营棉纺织业的繁荣D.促使财政管理权限下移B【解析】元政府设置木棉提举司,“每年向民间征收木棉布十万匹,使民众不堪重负”,这说明税收沉

11、重,不利于民间棉纺织业的发展,故B项正确。112021河北4,3分,元代成书的丸经中有“宋徽宗、金章宗皆爱捶丸”的记载。宋代捶丸活动的图像资料也有发现(图甲、图乙)。元杂剧中有民间青年男女聚会游戏首选捶丸的情景,元曲中则有官员休闲时进行捶丸的描述。这表明,宋元时期捶丸活动()图甲宋代捶丸纹画像砖 图乙宋代童子捶丸图陶枕A.拥有广泛社会基础B.促进了民族交融C.影响元曲创作风格D.冲击了等级观念A【解析】从材料“宋徽宗、金章宗皆爱捶丸”“青年男女聚会游戏首选捶丸”“官员休闲时进行捶丸”可知,上至皇帝、官员,下至平民百姓都爱好捶丸活动,这表明宋元时期捶丸活动拥有广泛的社会基础,故A项正确。材料旨在

12、强调捶丸活动的社会基础广泛,不能由此得出该活动冲击了等级观念,故D项排除。122021辽宁17,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宋代比较重视培养儿童的礼仪。宋代家礼主要有冠、婚、丧、祭四大类。司马光根据古礼及民间冠礼实际情况,把“男子二十,冠而字”改为“年十二至二十皆可冠”,朱熹将下限改为十五岁。祠堂是家训的主要实施场所,如金溪陆氏家族,“(陆)九韶以训戒(诫)之辞为韵语,晨兴,家长率众子弟谒先祠毕,击鼓诵其辞,使列听之”。儿童在家礼中得到了“洒扫应对进退”的礼仪规范训练。摘编自陈戍国中国礼制史等材料二宋人笔下涌现出诸多“好孩子”形象。比如,赵令赫“幼而秀颖,自异于群儿中。或戏之,则正色

13、俨然,笑语不妄。记识敏悟,四岁受孝经,六岁通论语,七岁能为二韵诗。丧父,哀毁如成人”。周谔“生而秀颖,十岁如成人,十四入太学,力学勤苦,登元丰二年进士第”。董仲永“幼而端谨,不为儿嬉事,便若成人”。摘编自周扬波宋人的儿童观等(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宋代培养儿童的途径。(6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人心目中“好孩子”形象确立的原因。(6分)【参考答案】(1)途径:礼仪教育与训练;利用宗族祠堂进行教育培养;通过塑造良好儿童形象宣传培养。(6分)(2)原因:受理学的影响;巩固统治的需要;科举制发展。(6分)【解题思路】第(1)问,根据材料,从礼仪教育、利用宗族祠堂进行教育培养、

14、塑造“好孩子”形象等角度概括即可。第(2)问,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从政治(如巩固统治的需要、科举制发展等)、思想文化(如理学的影响等)等角度分析。132020北京16,10分,司马光修史北宋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时,以官修的正史、实录为基础,同时参考了各种史料。他另外撰成资治通鉴考异,说明取舍史料的理由。以下是考异的几个事例:材料一关于隋末名将薛仁果的名字,考异提到旧唐书新唐书柳宗元集写作“仁杲”,太宗实录写作“仁果”。而唐太宗陵墓前有石马六匹,其中一匹的铭文为“白蹄乌,平薛仁果时所乘”。考异认为石马铭文“最可据”。材料二关于唐玄宗的生日,考异提到玄宗实录记载的是八月一日,但通过查询历法发现这一时间

15、有误。玄宗时文人顾况有诗曰:“八月五夜佳气新,昭成太后生圣人(即皇帝)。”故而考异认为玄宗生日是八月五日。材料三关于吐蕃赞普世系,唐代林恩撰写的杂史补国史记载,唐文宗时吐蕃彝泰赞普去世,其弟继位。此事文宗实录旧唐书都没有记载,考异参照补国史编入。(1)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参考了哪些类型的文献史料,根据上述材料举例说明。(4分)(2)根据上述材料,说明资治通鉴在哪些情况下会采用官修史书以外的其他史料。(6分)【参考答案】(1)史书:又可分为实录,如太宗实录;正史,如旧唐书;杂史,如补国史。文集(和诗词),如柳宗元集、顾况的诗。石刻、碑铭(或金石史料),如唐太宗陵墓前的石马铭文。(4分)(2)当官修

16、史书出现明显史实错误时,参照可靠的杂史、诗文等来编写。如材料二中玄宗实录关于玄宗出生日期的记载有误,司马光采用了顾况诗中的描述。官修史书史事缺载时,酌情根据杂史、小说的记载补入。如材料三中文宗实录旧唐书都没有记载吐蕃彝泰赞普去世,司马光根据补国史补入。多种官修史书记载相互冲突时,采择与历史事件时间更近、错误可能性更小的其他史料。如材料一中正史与实录记载有冲突时,采用了唐太宗陵墓前的石马铭文。(6分)【解题思路】第(1)问,根据“北宋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时同时参考了各种史料”“考异提到旧唐书新唐书柳宗元集”“玄宗实录”“玄宗时文人顾况有诗曰”“唐代林恩撰写的杂史补国史”等可以提炼出正史、实录、杂史、文集、诗词;根据“考异认为石马铭文最可据”可以提炼出石刻、碑铭等,据此举例说明即可。第(2)问,根据“关于唐玄宗的生日考异认为玄宗生日是八月五日”“关于吐蕃赞普世系考异参照补国史编入”“考异认为石马铭文最可据”等举例说明即可。通过西夏和金朝对中原王朝措施的继承与发展考查文化认同,体现时代主题。142022海南4,3分,种植桑、枣树是唐宋以降施仁政的象征。宋太祖下诏“广植桑枣者”免税,“伐桑枣为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