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桥教学设计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61136863 上传时间:2023-07-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桥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桥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桥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桥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桥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桥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桥教学设计(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教学设计 桥第二课时 永兴学区解集学校 沈艳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抓住重点词句透过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层层深入的感情朗读课文,积累课文特色语言,得到语感的有效提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老支书在危难面前所表现出来的高尚品质和人格魅力。教材分析 通过桥这篇课文,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以为普通的老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严和沉稳、高风亮节、果决的指挥,将村民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朗读能力和语言感悟能力。本课扣人心悬的故事,学生阅读的主动性、

2、积极性应该很高,但对共产党员面对危险时的崇高精神理解恐怕不够深入。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地方,感受老共产党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教学难点:理解课文题目“桥”所蕴含的深刻含义。教学准备:影像资料及教学课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板书课题 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段,通过读文感受到了这场洪水的气势。谁能用最简练准确的词语来概括出这场洪水的特点。(播放洪水肆虐的视频,再现危急情势。)而通过读文我们还可以感受到能够使人们摆脱洪水威胁的只有那座“桥”.(在问题上适时加感叹号)。 【设计理念】复习式的的导入形式,虽然不新颖,但是却很实效。

3、这样的导入形式,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词语积累,回顾了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同时也自然衔接了本节课所要学习的新课的内容。 二、预示结局,引出人物 谈话导入:通过读文同学们已经知晓了故事的结局,谁来用概括的语言说出故事的结局是什么? (板书 老汉) 顺便补充一句:在老汉牺牲的这天距离他退休的日子只有一天。读到了这个结局又听了老师的补充,此时,你内心的感受是怎样的? 【设计理念】课文虽然在文章的结尾写明人物之间的身份,但是对于已经学习了一节课的学生来说,这样的结局已经不能产生更好的悬疑效果。因此在继续学习课文的开始,教师就通过检验学生自学的形式,提示的故事的结局。这样做更加利于学生对人物形象的体会。同时教师

4、适时的补充这句,更产生了,看似无意,却有意的激起了学生内心体会的涟漪。 三、互动生成,品读感悟 现在就请同学们再次走入课文中,来到使你内心感动,心灵震撼的语句中,仔细的读一读画一画,然后谈出你的体会。 【设计理念】这个环节的设计,看似平淡无奇。但是却将学生的读写体会两方面有机的结合到了一起。更注重了学生在理解课文当中的个性体验。使学生的个性在这里得到了放飞。 1、 学生自学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2、 交流成果。 (课件出示) (1)结合山的特点,通过感受这段话的修辞方法,来体会老汉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从而感知威严、冷静的人物形象。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3、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

5、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课件出示) (1)引导学生找出体现“老汉凶得像只豹子”的词。(突然、冲、揪) (2)引导体会“揪”字的准确性。如果不使用这个字还可以用那些字代替,效果如何?从揪中体会老汉在危急时刻,严格要求党员把生的希望让给村民们,把死的危险党员扛起来,不徇私情的品质。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设计理念】抓住重点的句子、词语来体会人物的精神品质是本课的一个突出的学习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总结学法,从总结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理解课文的能力。 4、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课件

6、出示) 引导学生把这句话与上句话进行对比,发现老汉的“矛盾”之举,体会老汉的父爱如山。 四、读想结合,体会题意 1、出示文章结局,师生共同配乐朗读。 2、启发学生想象前来祭奠的村民会说些什么? 【设计理念】在文章的疏可走马之处添加了这一个环节。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同时也使文中人物的形象更丰满高大。 3、体会题目所蕴含的深意: 难点解决;从同学们的回答中不难体会到,文中老汉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了迎合同学们的感受,老师想把题目大胆的改成老汉行不行呢? 生分组讨论,各抒己见。最后达成共识。 【设计理念】这一环节的设计,迎合了学生的想象激情。顺势而倒,自然地引出了难点的探究与突破。 五、回

7、读课文,体会写法。 文章的题目匠心独具,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在写法上的成功之处。 生回读全文,体会文章的写作方法的独特之处。师适时板书。 【设计理念】教学至此就戛然而止,恐怕会是一个语文课的遗憾。因为语文课如果忽略了学习或破解文章是怎么样用语言来表达的。忽略了引导学生学习课文有特点的表达方式和为什么这样表达等语文素养的培养,则遗失了语文课的真正味道与意义。 六、课外拓展。 第四组课文的主题是板书“他们让我感动”。而在课文中老支书的忠于职守、先人后己的品质令我们感动,那么生活中又有哪些会令你感动的事呢,把它作为你成长的一个历程记录下来吧。 生进行练笔 【设计理念】学以致用。在学生充分了解了课文的表达

8、方法的基础之上,设计这样一个小练笔的环节,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写作素养,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写作欲望,与文中的作者一绝雌雄。 板书设计: 老汉 形象如山 责任如山 父爱如山 爱民桥 教学反思 桥这篇课文的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这座桥梁是我们党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桥”,这正是课文以“桥”作题目的深刻内涵。故事非常感人。 这篇课文语言简练,结构简短,处处充满着人性美,这节课主要采用“品读感悟”式教学方法,通过学生的读一读、找一找、想一想,议一议等语文活动

9、,激发学生思维,让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体会老汉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的优秀品质和人格力量。 1开展问题引领下的学习正是因为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要问题引领学生,所以学生学习才有了任务,才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围绕目标,感受“窄木桥”、“生命桥”、“危险桥”的变化;感悟老汉对待自己,对待群众、对待儿子,对待党员所表现出来的如山一样高大的形象,一切以群众利益为重的老党员的可贵品质。有效问题的建立,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2开展学法指导下的学习 学法之一:合作学习。本课教学的合作学习主要体现在朗读的训练上,并以同桌朗读为主要形式。让同桌互读成为学生熟练朗读,情感

10、朗读,个性朗读的有效载体。这样的设计既符合本课教学的总体构思,也节约了有效时间中朗读的时间,提高朗读效果。另外再体会题意环节,其实也是学生对老汉形象的再一次认识与深华,一举多得。学法之二:划圈思注。高年级阅读教学如何通过个体的阅读快速理解,并有效反馈呢?本堂课体现的是教师指导下的自学,划出重点句子,圈出关键词语,个体思考,进行旁注,成为学生阅读理解的一大亮点。处理较好的是在学生个体学习过程中,教师的有所侧重的指导与点拨,以及教师对学生学情的了解,为课堂教学带来了惊喜。3开展拓展式的开放学习在课至尾声安排了课外拓展环节。用意只有一个让学生“情动而辞发”。既是情感的凝聚和提升,又是语言实践的活动。让学生带着对老汉的感动,带着对老汉的敬佩,带着对老汉的深切的怀念,情感再次得到升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