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归纳法教案(张晓斌).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61136420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归纳法教案(张晓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数学归纳法教案(张晓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数学归纳法教案(张晓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数学归纳法教案(张晓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数学归纳法教案(张晓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学归纳法教案(张晓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归纳法教案(张晓斌).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数学归纳法及应用举例第一课教学设计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张晓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归纳法的意义. 2理解数学归纳法的实质,掌握数学归纳法证题的两个步骤,初步会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有关正整数的命题. 二、能力目标 1通过探索关于正整数命题的证明方法的过程,让学生体验严密的逻辑推理的数学思想. 2学生经历对问题的探究过程,让学生感知科学的研究方法,并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在学生经历问题的探究过程中,激励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在教学中,通过师生、学生之间的平等交流,使学生感受民主的氛围和团结合作的精神.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 1初步理解数

2、学归纳法的原理. 2初步会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简单的数学命题. 二、难点 1对数学归纳法原理的理解. 2为何要利用假设证明n=k+1时命题正确.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师:同学们,我们先一起来分析三个问题情景: 情景一:从麻布口袋里(无放回)逐一摸球. 师演示:摸出第一个球,红色;第二个球,红色;第三个球,红色;第四个球,红色. 师:根据这四个特殊事例,你能得出什么猜想? 生甲:全为红色. 生乙:不一定. 师演示:摸出一个白色球. 师:说明由有限个特殊事例归纳出的结论不一定正确. 情景二:给出一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板书:an=(n2-5n+5)2. 学生分组计算:a1, a2, a3, a4.

3、师:请同学们猜想an=? (nN*). 生齐答:an=1. 师生一起计算:a5=25,否定结论. 情景三 师:请同学们回忆等差数列通项公式是如何推导的? 生:根据前四项的规律,归纳出来的.板书:观察等差数列的前几项: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试用、和表示.生:an= a1+(n-1)d (nN*). 师:以上三个情景说明一个什么问题? (师生共同观察、分析、讨论) 生甲:结论有的正确,有的不正确. 生乙:都是由几个事例得出的结论,有的正确,有的不正确. 师:还有什么补充? 生丙:这些问题与自然数有关. 生丁:这种由有限个事例推出一般结论的方法不能作为证明方法. 师:象这样由有限多个特殊事例归纳出一般结

4、论的方法叫归纳法(板书归纳法),得出的结论不一定正确,也不能作为论证方法.师:用归纳法可以帮助我们从特殊事例中发现一般规律,但得出的一般结论并不一定可靠.再如法国著名数学家费尔马曾由得到均为质数而推测:为自然数时,都是质数,但这一结论是错误的.因为瑞士大数学家欧拉发现,时,是一个合数:.师:既然由归纳法得到的结论不一定可靠,那么,就必须想办法对所得到的结论进行证明.对于由归纳法得出的某些与正整数有关的命题,能否通过一一验证的办法来加以证明呢?生:不能.因为这类命题中所涉及的正整数有无限多个,所以无法一个一个加以验证. 二、探索发现 师:前面学习的等差数列通项公式也是由有限个特殊事例归纳出来的,

5、也可能不正确.一旦错误,我们已经建立的数学大厦必将倒塌,必须对它进行抢救性证明.如何证明这类有关正整数的命题呢? 生甲:一一列出各项. 生乙:不可能全部列出. 师:人精力有限,不可能也不必要一一列出各项,我们一起来探索新的证明方法.我们将采用递推的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同学们在电视中可能看到过“多米诺”骨牌的游戏,由于骨牌之间特殊的排列方法,只要推到第一块骨牌,第二块就会自己倒下,接着第三块就会倒下,第四块也会倒下,如此传递下去,所有的骨牌都会倒下.这种传递相推的方法,就是递推. 师:要使n块多米诺骨牌全体依次倒下,须满足什么条件? 生甲:摆放距离要恰当. 生乙:牌的大小、重量要合适. 师:我们只

6、研究数学方面的条件,应找出数学模型. 生丙:第一块倒下,后面接着倒下. 师:总结同学的发言,需要条件如下: (1)第一块要倒下.(2)当前面一块倒下时,后面一块必须倒下.再如:前面从一个袋子里第一次摸出的是一个红球,接着,如果我们有这样的一个保证:“当你这一次摸出的是红球,则下一次摸出的一定也是红球”,能否断定这个袋子里装的全是红球?生:能断定. 师:类似地,证明一个关于正整数n的命题需要证明哪几条? (通过学生充分探索、讨论3分钟) 生甲:第一条,n=1时,命题成立; 第二条,n取前面一个值成立时,n取后面一个值也成立. 师:关于一个正整数n的命题,n一定可以取1吗? 生乙:不一定,如多边形

7、内角和定理. 师:所以第一条是n取第一个值n0时,命题正确. 师:如何用数学语言来刻画n取前面一个值命题成立时,n取后面一个值也成立呢? 生丙:n=1命题成立时,n=2命题也成立;n=2命题成立时,n=3命题也成立.以此类推. 生丁:证明不完,前面一个n值用一个字母表示. 师:对.就用k表示吧. 生丁:若当n=k时,命题成立,则n=k+1命题也成立. 师:归纳同学们的意见,总结如下: 板书: 第一条:证明当n取第一个值n0(如n0=1或2等)时,命题成立. 第二条:假设当n=k(kN*,且kn0,)时命题成立.证明当n=k+1时,命题成立. 师:证明了这两条命题一定成立吗? 生:一定成立. 师

8、:为什么? 生思考后,由第一条,n取第一个值命题成立了,由第二条n从第一个值开始,取后面的值一个接着一个都成立了.这两步实质上具有递推性.师:很好,这种证明命题的方法叫做数学归纳法.需证明的两条就是证明的两个步骤.(1)是递推的始点;(2)是递推的依据.步骤(1)是一次验证,步骤(2)是以一次逻辑推理代替了无限次验证过程.步骤(2)用的是演绎推理.板书: 第一步n=1时命题成立 n=2时命题成立 由第二步n=1+1也成立 n=3时命题成立 由第二步n=2+1也成立 由第二步n=3+1也成立 n=4时命题成立 即nN* 时,命题均成立师:上述无穷“链条”一环扣一环,形象地说明了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命

9、题正确性的过程,它的两个步骤保证了命题无限递推是正确的.师:同学们,从以上推理链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甲:只要完成了证明的两个步骤,就完成了证明. 生乙:两个步骤缺一不可. 师:同学们的发现很好!第一步是递推的基础,第二步是递推的依据. (用展示平台展示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命题的两个步骤.) 下面尝试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三、尝试证明 板书:已知an是等差数列,公差为d. 求证:an=a1+(n-1)d. 在教师的组织下,师生共同完成证明.师进行叙述示范.在证明过程中,教师适时提出两个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 问题一:假设n=k时等式成立,如何翻译成数学式子?这个式子是作为已知利用或是需

10、要证明的? 问题二:证明n=k+1时等式成立需证明的目标是什么? 四、应用举例 例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1+3+5+(2n-1)=n2. 此例的教学过程为: (1)学生先独立完成,在完成过程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可以相互交流讨论. (2)教师在适当时候提出两个问题: 如何造成利用假设的条件? 证明n=k+1等式成立的证明目标是什么? (3)学生基本完成后,教师用平台展示学生的证明过程,师生共同点评.用实物展示平台展示学生的错误做法:(1)时,左1,右1,等式成立.(2)假设时等式成立,即.则时,当时等式成立,由(1)和(2)可知对任何等式都成立.师:上面的证明方法是数学归纳法吗?学生讨论.师:

11、从形式上看用的是数学归纳法,实质上不是,因为证明正确时,未用到归纳假设,而用的是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数学归纳法的核心是证明命题的正确具有递推性.仅有第一步骤验证而没有第二步骤递推性的证明是不行的.那么,没有第一步行吗?学生讨论.师:让我们看一个例子:试问等式成立吗?设等式成立,即,则.当时等式成立,故对任何等式都成立.师:对吗?学生讨论.师:事实上,当时,左边2,右边3,左边右边.左边总是偶数,右边总是奇数,该等式不可能对都是成立的.师:因此,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命题的两个步骤,缺一不可.第一步是递推的基础,第二步是递推的依据.缺了第一步,递推失去基础;缺了第二步,递推失去依据,因此无法递推下去.

12、五、练习反馈 课堂练习: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1+2+3+n=n(n+1) 根据学生练习情况教师随时加入讨论.学生基本完成后,在平台上学生自愿展示自己的作品,师生共同点评. 七、归纳小结 师:通过本课学习,同学们学到了哪些知识或方法?有什么体会? 在同学充分思考、讨论的基础上,用平台展示小结: 1.数学归纳法是科学的证明方法,利用它可以证明一些关于正整数n的命题. 2.数学归纳法证明命题的两个步骤: (1)当n取第一个值n0(例如n0=1或2等)时命题成立. (2)假设当n=k(kN*,且kn0)时命题成立,利用它证明当n=k+1时命题也成立. 3.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命题的两个步骤缺一不可. 4.

13、证明n=k+1命题成立时,一定要利用假设.5.证明n=k+1命题成立时,首先要明确证明的目标.6.归纳法是一种推理的方法,数学归纳法是一种证明方法.归纳法帮助我们提出猜想,而数学归纳法的作用是证明猜想.“观察猜想证明”是解答与正整数有关命题的有效途径. 八、布置作业 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1)1+2+22+2n-1=2n-1 (2)首项是a1,公比是q的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是: an=a1qn-1 2思考题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命题为什么两个步骤缺一不可?【教学设计说明】本课采用交往式的教学方法,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在整个学习活动中相互交流,相互促进.教师在本课中的主要作用是提出研究课题,组织学生参加探究学习并以学习者的角色参与学习活动.师生一起提出问题让学生充分探究解决问题,并让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方法、过程、结论进行判断,使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全过程,在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中学习.通过分组讨论,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明辨是非,对就对、错就错,从中学会尊重人、理解人,培养了学生求真务实和科学人文精神.基本教学环节是:创设情景探索发现尝试证明升华理解应用举例归纳小结.这种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