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五年级语文下第五单元教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61133668 上传时间:2023-12-2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鄂教版五年级语文下第五单元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鄂教版五年级语文下第五单元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鄂教版五年级语文下第五单元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鄂教版五年级语文下第五单元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鄂教版五年级语文下第五单元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鄂教版五年级语文下第五单元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鄂教版五年级语文下第五单元教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五单元整组备课单元内容简析:本单元以“童年往事”为话题,安排了三篇课文。我的老师讲述了期间小时,展示了蔡老师热爱学生的美好心灵,表现了学生对老师的深深依恋之情。傻二哥一文刻画出一个活生生的善良、勤劳、乐观的穷而有志的年轻人的形象。童年的小花狗记叙了作者儿时因为太喜欢一个泥玩具而干了一件蠢事,时后摊主王大爷不但不追究责任还坚持要将玩具送给“我”的事。古诗诵读为约客,语文乐园(一)中安排了读有关人物形象的四字词语,比较句子的表达效果,读记名句,读短文等内容,“口语交际”的话题是说一说感动我们的人和事 ,“习作”内容是给老师画像。教学本组课文要注意教学的整体性,加强阅读与

2、听、说、读、写之间的联系,加强本单元各部分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课前注意引导学生搜集作者的相关资料,积累感受和体验;课中要在尊重学生情感体验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意识和探究欲望,充分读书,在读中感知、感受、感悟、理解、品味;课后推荐作家相关作品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单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会本组课文中的29个生字。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培养学生观察、思维、想象、合作的能力。4、 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5、 学习课文中写人叙事的方法。过程与方法: 1、 引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2、 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情感

3、、态度与价值观:1、 读懂课文,回味美好、难忘的童年生活。2、 教育学生学会关心别人,关爱别人。单元教学重点:1、 学会本组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学习写人叙事的方法。2、 读懂课文,受到要时时处处关心他人,为他人着想的思想教育。单元课时安排: 1 我的老师 2课时 2 傻二哥 1课时 3 童年的小花狗 2课时 古诗诵读 1课时 语文乐园(一) 5课时13我的老师【教材简析】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回忆了儿童时代在老师身边的七件小事,抒发了对老师的热爱、感激之情,表现了蔡老师温柔、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的美好品德。这篇课文共15个自然段,作者是循着回忆依恋思念“我的蔡老师”这条感情线索来抒写的,全

4、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我的老师共记叙了七件事,前五件事写得概括,后两件事写得具体。前面写蔡老师的五件事,从面上概括体现老师爱学生,学生爱老师的中心,这五件事是依据作者感情步步加深的顺序排列的,感情的分量一件比一件重,对“我”的影响一件比一件深,由表及里,层层递进,逐渐把文章推向高潮。后面写孩子爱老师的两件事,披露了孩子内心里对老师的深情,也烘托和反衬了蔡老师对学生的爱。第六件事详写,对孩子来说,不知父亲死活,又遭同学奚落,这是难以承受的打击。老师的支持、鼓励,使“我”感受到温暖,对老师的感情也上升到新的高度:“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而详写第七件事“梦

5、中寻师”,使孩子对老师的爱达到更高的境界。这七件小事,从课内写到课外,从校内写到校外,从平时写到假期,从学习写到生活,师生感情步步加深,所选事例丰富多彩,而内容绝无雷同之感。而在儿童时代,那些零碎的、具体的、直观的材料往往会让儿童们终身难忘。本文就选取了这样的符合儿童记忆特点的材料构文,材料选择很是典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会本课12个生字。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学习在语境中推断词语的深刻含义的方法,体会语言平实而蕴含丰富感情的特点过程与方法:1、学习课文中叙事写人的方法:在叙事时,融进浓烈的感情,在叙事过程中,又画龙点睛地表达自己的见解,熔叙事、议论、抒情于

6、一炉,多种方式并用的抒情是本文的一大写作特点。2、围绕中心选取典型材料,展现蔡芸芝老师美好的心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依循“回忆依恋思念”的感情线索,体味师生之间的美好情谊。培养学生热爱老师、尊敬老师的良好品德。【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学习课文中叙事写人的方法:在叙事时,融进浓烈的感情,在叙事过程中,又画龙点睛地表达自己的见解,熔叙事、议论、抒情于一炉,多种方式并用的抒情是本文的一大写作特点。2、围绕中心选取典型材料,展现蔡芸芝老师美好的心灵。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依循“回忆依恋思念”的感情线索,体味师生之间的美好情谊。【课时安排】(分课时教学内容安排):第1课时:检查预习

7、,整体感知课文,走进主人公,分析蔡老师的性格特征。第2课时:走进作者心灵,理清作者感情线索。总结全文,完成练习。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请大家回忆一下,从小学一年级起,到目前为止,一共有多少位老师教过你们?在诸多老师中,有哪些是终生难忘的呢?我想,在每个人的心目中,肯定有一位最难忘的老师。如果把他写下来,也一定令人动情、感人至深的。今天,我们学习著名作家魏巍所写的回忆他的小学老师蔡芸芝先生的一篇文章:我的老师。二、介绍作者、解题魏巍,原名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作者少年时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读了平民小学、高小,勉强读了简易乡村师范。抗日战争爆发后,走上了革命道路。他一直生活在战士之中,解

8、放战争时,在行军作战的间隙写了大量诗歌。全国解放后,主要作品有散文集谁是最可爱的人、长篇小说东方等。我的老师一文是作者于1956年9月29日为教师报所写的回忆性散文。课题中的“我”即作者本人。“老师”是作者小学时的教师蔡芸芝先生。让我们共同来学习这篇课文,看看作者是如何叙写自己最难忘的老师的。三、掌握字词,理清课文脉络1、 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难读的地方反复读2、 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简要回答下列各题:(1)本文共记叙了几位人物?其中主要人物是谁本文写了我的老师蔡芸芝、我的母亲、我小学时的几位同学。主要人物是蔡芸芝老师(2)本文共记叙了几件难忘的事情?哪几件详写?哪几件略写

9、?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共记叙了七件事:蔡老师假装发怒;课外教我们跳舞;带我们观察蜜蜂;教我们读诗;我们对老师的依恋;正确处理“我”与同学间的纠纷;睡梦中去找老师。这七件小事,后两件详写,前五件略写。这样安排,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既使文章结构疏密相间,更能表现出师生感情的步步加深四、深入文本,走进主人公,分析蔡老师的性格特征。1、蔡老师教的是什么学科?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找到证明?学生快速读书,指名学生回答。教师归纳:蔡教师是教语文(当时称国文)学科的。文中有这几处地方可以说明:(1)“爱用歌唱的音调教我们读诗”。(2)“让我们观察蜜蜂”。(3)“她对我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

10、的影响”!(4)“我用石板一迎”(注:“石板”,是旧时私塾和50年代小学生练习毛笔字、听写生字词用的学习用品。有的地方称之为“粉板”。用石片或木板制成)。2蔡老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大家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蔡老师的性格特点。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概括:蔡老师是一位温柔慈爱、热情公正、平易近人、热爱学生的好老师。3、课文重点写她的什么品质?(热爱孩子。)4、为从不同角度突出这一品质,作者选取了哪五件事例?你能给每个事例设置一个小标题吗?(假打真爱教跳舞观察蜜蜂教读诗歌排除纠纷。)5、品读课文,选择一件你感受最深的事说一说从那些词句能体会到老师对孩子的热爱。学生讨论交流,教师点拨,相机指导重点词句的

11、理解和朗读。6这五件事都和文中的“我”有关系,你能分别说出“我”的感受吗?(老师爱我们;老师丰富我们的课外生活;老师扩大我们的知识面;老师对我爱好文学有很大影响;老师关爱我们的心灵。)7、有人认为,本文着重写的是蔡老师爱学生,也有人认为,着重写的是蔡老师令“我”难忘。你的看法呢学生充分讨论。教师归纳:二者不可割裂开来,蔡老师令“我”难忘,是因为蔡老师温柔慈爱、循循善诱、酷爱学生;正是蔡老师有一颗热爱学生的美好心灵,才使得“我”(我们)铭记在心,难以忘怀。第二课时一、 走进作者心灵,理清作者感情线索。1、默读课文,找出了表达作者感情的部分的句子。2、同学们刚才找出了表达作者感情的部分词语,仅从这

12、些词语,能否体现作者对老师的一往深情?为什么呢?学生充分讨论、争辩。教师归纳:这些词语确实可以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但是,如果离开一定的语言环境,离开具体的描述语句,就无从体现作者对老师的热爱、怀念之情。 3、贯穿全文的一条感情线索是什么?你能否列举数例,加以说明?启发学生讨论发言,教师适时点拨。本文的感情线索是“回忆、依恋、思念我的蔡老师”。全文从头至尾、字里行间都充溢着对老师的一往深情。例如,作者所忆述的第一件事,老师对我的“假愠真爱”。“仅仅”一词是表示范围的,说明这是偶然性的、唯一的一次;“好像”道出了蔡老师形似真、实是假的情态;“一迎”这一动作生动地表明了师生之间的亲近、亲热关系:老师

13、爱我们,我们爱老师。因而并不害怕老师;“轻轻地敲”、“边上”。蔡老师并非存心打我,打的动作似重实轻,而且是“敲在石板边上”。慈母般的情怀可见一斑;大伙“笑了”,她也“笑了”。轻轻虚打的动作逗得大伙会意的笑了,老师也发出了会意的、温柔的笑声。再譬如第六件事。“不知道”、“值不值得”提它。解决同学间的纠纷,对蔡老师来说是微不足道的。但对幼小的心灵而言,所占的分量太大了。老师热爱学生,正确处理好学生间纠纷,医治学生心灵的创伤,使学生终身难忘。这种事情还不值得一提吗?4、课文中所记的七件小事,显示了蔡老师的美好的心灵,抒发了作者热爱、感激老师的情怀。请问,这七件小事的次序可不可以打乱?如可以,请试一试

14、。如不可以,能否谈谈理由?学生讨论,教师小结:这七件小事的次序安排,作者是经过精心考虑的。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从平时到假期,全面展示了蔡老师热爱学生的美好心灵,表现了学生对老师的依恋之情。随着作者回忆的轨迹,顺着作者记叙的思路,师生感情一步步加深,一步步上升。可见,次序安排是不可以随便调换的。二、赏析写作特色。根据全文内容,结合预习提示,引导学生就下列问题展开讨论:(1)详略得当、疏密相间的结构。(2)自然朴素的语言,深沉丰富的感情。(3)神态及心理的逼真描写。(4)围绕中心,精心选材。(5)在叙事时,融进浓烈的感情,在叙事过程中,又画龙点睛地表达自己的见解,熔叙事、议论、抒情于一炉,

15、多种方式并用的抒情是本文的一大写作特点。三、 拓展延伸,写作训练 1、教师:非常真挚而感人的师生情谊,成为文学作品的一个永恒的话题。假如作者在写这篇文章以后得知了蔡老师的音迅,而他此时已在文学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准备给蔡老师写一张明信片,你能代魏巍写吗? 在写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魏巍的成绩。请看屏幕,请一学生朗读或教师读: 魏巍,从1939年至1949年,主要从事诗歌创作,曾先后写作发表了蛔蛔,你喊起他们吧、好夫妻歌及黎明的风景、寄张家口、开上前线等诗歌作品,其中1942年创作的长诗黎明的风景因成功地表现了抗日斗争的生活而获晋察冀边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颁发的“鲁迅文艺奖金”。建国后专事散文及小说的创作,曾在1950年至1958年间三次赴朝鲜,写下了奠定其文学地位的散文谁是最可爱的人及故士和祖国、在汉江南岸的日日夜夜、年轻人,让你的青春更美丽吧、依依惜别的深情等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