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舞蹈与太极拳的比较研究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61133300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育舞蹈与太极拳的比较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体育舞蹈与太极拳的比较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体育舞蹈与太极拳的比较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体育舞蹈与太极拳的比较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体育舞蹈与太极拳的比较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体育舞蹈与太极拳的比较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舞蹈与太极拳的比较研究(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体育舞蹈与太极拳的比较研究目 录摘要1关键词11.前言21.1选题依据21.2文献综述31.2.1体育舞蹈与太极拳相关文献的研究现状31.2.2体育舞蹈与太极拳的研究现状42研究方法62.1文献资料法62.2专家访问法62.3逻辑分析法63结果与分析63.1体育舞蹈与太极拳起源的比较研究63.2体育舞蹈与太极拳运动风格的比较研究63.3体育舞蹈与太极拳服装的比较研究73.4体育舞蹈与太极拳套路编排的比较研究83.5体育舞蹈与太极拳专项身体素质训练的比较研究84结论及建议114.1结论114.2建议11参考文献12体育舞蹈与太极拳的比较研究摘要:体育舞蹈是一种舞台艺术,太极拳是中国武术的主要运动

2、项目之一。本文根据体育舞蹈和太极拳的共性及个性特点,为体育舞蹈和太极拳的发展提出相关建议。使体育舞蹈和太极拳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提高体育舞蹈和太极拳套路的发展。关键词:太极拳、体育舞蹈1.前言1.1选题依据体育舞蹈是一种舞台艺术,太极拳是中国武术的主要运动项目之一。虽然起源于不同的文化地域,有着本质的区别,但它们同为动态的人体形象流动于一定空间与时间,它们的美蕴藏在一系列的动作、构图、音乐、服饰的整体效果中,它们之间存在着和谐。如果两者互相借鉴,互相吸收,可大大丰富各自的内容,提高各自的训练效率。体育舞蹈动作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风格各异,这为太极拳运动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动作想象和动作素材,丰富

3、了太极拳的内容。太极拳动作刚柔结合,动力性是健美操主要特征。比如“桑巴”、“牛仔舞”力度强、幅度大、变化快、节奏分明、刚劲有力,与太极拳动作的刚劲相一致。而抒情性伦巴舞舒展、流畅、柔和,与太极拳的柔劲相一致。中国太极拳自创始之初就与舞蹈结下了不解之缘,作为人体文化中一队孪生姐妹,在漫长的互滋互润,在历史长河中激溅,游戏着,留下了绚丽的浪花。但是在两者关系上目前尚未体系化,仍需不断完善。笔者在大量阅读有关体育舞蹈和太极拳相关的文献基础上,最终确立了此研究题目。理由如下: 一方面,当今太极拳的重点是发展竞技武术,宏扬传统武术。目前,在太极拳比赛的形式上也有了大的改变,如套路项目,可以配音乐;演练的

4、比赛服装,不受原比赛服装规定的限制。这一切都是吸取了舞蹈艺术的某些表现手法,但形式上又不改变太极拳特有的体育属性。这种借鉴,对太极拳运动的发展,无疑是一种新的思路。太极拳套路要以挖掘、保护为主,在保证它的原汁原味的同时武术套路要冲破旧束缚,要以人为本,符合人们的欣赏口味,提高其套路的观赏性。 另一方面,体育舞蹈要敢于走民族化道路,形成自己的个性,不生搬硬套,“大土”既“大洋”,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中国武术套路竞赛规则改革以后,可以在结构、布局、配乐和服装上借鉴体育舞蹈的表现形式。 体育舞蹈在服装、音乐、动作,甚至情节上,应该有选择的融入中国武术套路东方艺术的精髓,形成中国民族特色的风格

5、。 我希望通过对该内容的研究, 根据武术和体育舞蹈的共性及个性特点,为武术和体育舞蹈的发展提出相关建议。使武术套路与体育舞蹈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提高武术套路与体育舞蹈的发展。1.2文献综述 目前关于本研究的文献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2.1 体育舞蹈与太极拳相关文献的研究现状 张云涯,杨中在评论武术与舞蹈的同源性、交融性、影响性一文中指出,古汉语中“舞”与“武”曾相互通用“武、舞古同字,武即舞也”。例如诗经中记作“象舞”,而礼记中则记作“象武”。又如春秋中有“以蔡侯献舞归”之句,而谷梁传在解释时却改为“献武归”了。释名释言记中记有:“武,舞也,征伐行动,如物鼓舞也”。由此说明早期的“武”与

6、“舞”的意义是相同的。武术对舞蹈的影响:汉代的“剑舞”本身来自民间武术,是一种从实战的剑术变成了一种艺术美化的剑舞,此外,唐朝的黄獐、达摩支等舞蹈在表演形式上,大都受到了武术的影响。“百戏”更是集武术、体操、杂技于一堂1。云南大理白族人在节日里表演的民间舞蹈“霸王鞭”,就是在舞蹈中溶入了许多武术的鞭术、棍术等动作。现代舞蹈家黄豆豆所表演的舞蹈醉鼓、舞剧苏武牧羊等的舞蹈表演,更是吸取了中国武术中的许多跳跃、翻转、扫腿等动作,把一个舞者的醉态和苏武的人物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2。舞蹈对武术的影响:武术套路技术虽然是紧密围绕攻防格斗技术而发展起来的,但是他们的演练形式、演练风格却吸取了舞蹈的精华。武术

7、套路中的结构、布局等也吸收了舞蹈的表现形式,在表演技巧的步与腰、手与脚的配合上也多有借鉴。例如“罗衣从风,长袖交横”这种两手交替的云手运动,至今也是武术套路的重要表现形式。又如“体如遨龙,袖如素蛇”这种身段与手部动作的结合,则被武术吸收后紧密结合技击的方法来表现身法。还有“行如游龙,舞似飞凤”也被武术剑术套路所吸收。有许多套路,为了加强表演效果,更加引人入胜,还吸收了一些舞蹈及花俏动作,借以丰富套路的内容,突出表演效果3。当今,随着武术运动的发展,舞蹈渗入武术的例子渐渐增多。比如武术中的木兰拳就是武术与舞蹈相结合并伴有音乐进行的一种健身方法;敦煌拳则是吸取了敦煌壁画上的舞蹈形态而创编的一种健身

8、武术运动4。这些舞蹈化的武术套路,不但具有健身价值,其表演价值、欣赏价值都很高,日益收到广大健身者的喜爱。现代的武术项目如“集体拳、太极拳、练功十八法”等,练习人数较多,为了使动作整齐,节奏鲜明,大多配以音乐。这种武术演练虽与舞蹈在风格和特点上都有所区别,但这种配乐的形式却受舞蹈的影响5。当今中国武术的重点是发展竞技武术,弘扬传统武术,为了吸引更多的人参与武术运动,目前,在武术比赛的形式上也大有改变,如套路对练项目,可以配音乐;对练中的比赛服装,不受原比赛服装规定的限制。这一切都是吸取了舞蹈艺术的某些表现手法,但在形式上又不改变武术项目特有的体育属性。这种借鉴,对武术运动的发展,无疑是一种新的

9、思路6。孙磊在浅谈舞蹈与武术的融合一文中指出,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的过程中,社会经济变化发展和人们精神追求的日新月异,使价值取向更加多元,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创新。艺术贵在创新,只有创新才具有新的生命力和长久的艺术魅力,舞蹈亦是如此。创新促使当代中国舞蹈与武术的融合,体现了创新的民族精神。舞蹈与武术融合这种创新对于民族精神的培育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它不仅能够弘扬、更新既有的民族精神,使得民族精神能够与时俱进更上层楼,而且能够创造出新的民族舞蹈文化和民族精神,提升中华民族的精神生命,开辟更为广阔的舞蹈与武术的发展前景7。陈沛菊, 乔凤杰在武术与舞蹈一文中指出。与舞蹈的整体发达相一致,唐代的武舞

10、也非常发达。正是这种优雅的舞武,使武术也能适当地引起了主流社会的关注 8。张吉祥在论武术套路的“舞”性一文中指出,武术套路以“舞”彰显技击的内涵武术套路的演练目的是实战技击,它不仅是一种技击动作的记载方式,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假设性的技击实战。它由技击动作组成,是技击动作的记录、模仿和升华;而技击动作又在武术套路中用“舞”的形式来复述武术的动作,记录武术的精华,武术的技法也在反复“舞”的演练中,得到升华提高。武术套路的价值所在就体现在武术套路练习与实战技击的实质性关系之上9。武术套路的“舞”之美武术和舞蹈在结构、内容上都是按美的规律塑造事物外形,表现多样统一、平衡、对称、和谐的形式美;在演

11、练技巧上不断认识和创造美的形式,突出人的体型线条,以变化、刚劲、轻快、优美的造型动作引起人们的美感;在表现方法上把人体作为审美对象,通过人的体态变化和眼神意识的表情充分体现人类蓬勃向上的生命活力10。1.2.2 体育舞蹈与太极拳的研究现状 高超在浅论太极拳与伦巴舞的几点共同之处一文中指出,以太极的训练方法寻找伦巴舞的放松抱着解决自身“放松”问题的决心,学习了陈式太极拳课程,发现将太极拳的锻炼要领用之于拉丁舞的训练,不但能找到松弛的状态还能够解决一些具体的问题。许多老师在讲基本站姿时,会告诉我们,头往上拔,肩向下压,腹肌收住,后背拉长,膝盖放松,脚牢牢地踩住地板,但具体拔、压、收、拉到一种什么程

12、度,却不是很清楚,由于不清楚如何达到舞蹈要求,或是最佳的身体状态,所以常会用过多的力(拙力)去做,便出现了动作僵硬或憋气等问题。在学习太极拳课程中,发现太极拳谱中对身体各部位要达到什么状态和如何做到都有很详细的阐述。 “虚领顶劲、气沉丹田”即头顶微微上拎,你可以感觉有人向上轻轻拉着你的头发,你不必用力向上迎合,但也不能左顾右盼,气沉丹田顾名思义即将气息沉于丹田之处,对于初学者来说只要不憋气就可以了,然后是腹式呼吸; “含胸拔背”即将胸稍微内含,后背自然放松、放长,与虚领顶劲、气沉丹田相结合便可做到身躯放长 。我们跳拉丁舞特别强调手是身体的延伸,而“沉肩坠肘”的作用是将臂部与肩部因放松下塌而接牢

13、,臂与肩接牢才能使臂生根。“沉肩坠肘”是手臂放长。我们将伦巴舞所需身体状态与太极拳谱所规定的身体状态,去做一番比较,显然伦巴舞要求拉直脊椎骨,肌肉要松弛不能憋气和我们太极拳谱所提到的“虚领顶劲、气沉丹田”等要求的结果是一样的,即松而不懈、紧而不僵的身体状态,这便是笔者领悟的共同点之一。耿同满在论太极拳之圆一文中指出,太极拳上合天象,下合地理。当我们静心打一套太极拳套路时,一举手一投足,仿佛进入圆的世界之中。太极拳“立如秤准。活如车轮” ( 太极拳伦 ) , “屈伸开合听自由。”从定势来讲,腕、肘、肩关节须保持松、沉、垂,呈圆弧状态;从动势来看,手臂、身体沿圆弧运动,不凹不凸、不丢不顶、八面支撑

14、,环、圈、圆、转;从套路来讲又是许多圆弧动作的完美组合。它反映出的是内圆之外有外圆,外圆之外还有圆。太极拳以腰为主宰,全身是以脊柱为轴心组成许多圆,当肢体受到外力攻击时,通过腰的转动而改变外力方向和作用,并使对手身体重心受以牵动。譬如:在两人单手推手攻防时,其力量是自身通过柔化对方力量所获得的能量,同时也是自身动能发出的过程。当对手做向前推按时,我方的腕(梢)、肘(中)、肩(根),通过沉肩、坠肘、活腕的调整,恰好组成一个动滑轮组。我们在进行体育舞蹈的双人配合时,在相对立的空间内也需要一个无形的圆支撑舞者的气场,比如在“开式位”站立时,要能形成一个半圆,那么所表现的给观众的立体感会更强。在体育舞

15、蹈的双人套路中,两人的配合就好像是太极拳的推手,“你来我去”有相对的力存在,却要表现得如行云流水。孙磊在浅谈舞蹈与武术的融合一文中指出,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的过程中,社会经济变化发展和人们精神追求的日新月异,使价值取向更加多元,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创新。艺术贵在创新,只有创新才具有新的生命力和长久的艺术魅力,舞蹈亦是如此。创新促使当代中国舞蹈与武术的融合,体现了创新的民族精神。舞蹈与武术融合这种创新对于民族精神的培育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它不仅能够弘扬、更新既有的民族精神,使得民族精神能够与时俱进更上层楼,而且能够创造出新的民族舞蹈文化和民族精神,提升中华民族的精神生命,开辟更为广阔的舞蹈与武

16、术的发展前景。陈沛菊,乔凤杰在武术与舞蹈一文中指出,与舞蹈的整体发达相一致,唐代的武舞也非常发达。正是这种优雅的舞武,使武术也能适当地引起了主流社会的关注。徐艳在太极拳与体育舞蹈的关联中指出体育舞蹈和太极拳一样,是阳刚与阴柔、强健与缠绵的有机结合体,只不过两者的侧重点不同。体育舞蹈奔放、泼辣、狂野、不可抑制的激情,象爵士鼓声撞击着心扉,具有煽动性和感染力;而太极拳中的踢、打、摔、拿 ,稳、准、狠,洋溢着果断、勇猛、不可抵挡的“霸气”,又与体育舞蹈的力量和速度外在美,有惊人的相似。另外,体育舞蹈还具备温柔、贴切的特质,如伦巴舞中髋关节的提压、逆转和摆动轻柔到位,与武术的细腻、含蓄、富有韵味的身法处理,有一举同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