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四年级上数学教学计划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61130916 上传时间:2023-01-1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数学教学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数学教学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数学教学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数学教学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数学教学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数学教学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四年级上数学教学计划(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学年北师大版数学精品资料四年级数学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 本册教材在坚持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和编写特点的同时,力图使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教学工作以新课标新理念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核心,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及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能力为重点,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大胆创新中学习,努力培植学习型、探究型、合作型的创新人才。二、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31人,从上一学期的成绩来看,本班学生的学习成绩较理想。对于新接的这个班,我一切都不太了解,从上任老师那了解的情况来看,本班多数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风气还是比较

2、好的,但也有5个左右的学生学习态度较差,习惯不好,有待于对他们多进行个别辅导。学生的书写状况有个别不理想,上课主动听讲、积极大胆发言的个性养成的不够好。创造性能力有多数的不太理想,学生的操作能力差,学生的学习动机不明显,学习不够主动,仍需教师过多地表扬鼓励,引导学生上课集中精力,不作小动作,认真听讲加强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三、教材分析(一) 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 本单元是在第一学段学生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亿以内的数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掌握大数读写的方法,认识近似数及其作用。本单元安排了四个情境活动:数一数(亿以内数的认识),人口普查(亿以内数的读写及比较大小),国土

3、面积(大数的改写),森林面积(近似数的认识)。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感受学习更大数的必要性,并能体验大数的实际意义;认识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并会正确读、写;能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掌握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的方法;认识近似数,能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能对大数进行估计。 2第三单元“乘法” 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三位数乘两位数,对一些较大的数进行估计,认识计算器以及运用计算器探索一些数学规律。教材安排了六个情境活动:卫星运行时间(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体育场(较大数的估计方法),神奇的计算器(计算器的认识与运用),探索与发现(一)(有趣算式

4、的探索),探索与发现(二)(乘法结合律的探索),探索与发现(三)(乘法分配律的探索)。本单元又专题安排了“计算工具的演变”的阅读材料,以使学生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过程。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能对生活中具体事物的数量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估计;掌握计算器的运用方法,会利用计算器探索一些数学规律。 3第五单元“除法”本单元的学习是小学阶段整数运算的最后一个章节内容。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三位数除以整十数,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速度、时间与路程的数量关系,探索商的运算规律以及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本单元安排了七个情境活动:买文具(

5、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路程、时间与速度(常见的数量关系),参观苗圃(一次试商的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国家体育场(体会万、亿的实际意义),秋游(试商需要改商的除法),探索与发现(四)(探索商的变化规律),抗震救灾(三步的混合运算)。本单元教材编写突出题材的现实性,从学生的生活环境中选择了一些典型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中掌握除法计算的基本方法。为鼓励学生进行探索,不论是除法的计算,还是除法的运算规律以及解决简单的问题,教材都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的空间。 通过本单元内容的学习,学生将理解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正确地计算;在实际情境中,理解速度、时间与路程之间的关系,并能解决生活中

6、的简单问题;经历探索商的变化规律的过程,初步掌握探索的方法,并能运用发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体会中括号运用在计算中的必要性,并能正确计算带有中括号的三步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4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 本单元主要是使学生认识生活中一些常见的负数,对此学生已经积累了比较多的生活经验。本单元安排了两个活动情境:温度(认识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正负数(认识生活中常见负数的实际意义)。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认识负数在日常生活中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线与角” 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直线、线段、射线的认识,平行线与垂线的认识,平角、周角的认识,以及用量

7、角器量角与画角。教材安排了大量的操作活动,具体内容是:线的认识(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平移与平行(认识平行线,并会画平行线),相交与垂直(认识垂线,并会画垂线),旋转与角(认识平角与周角),角的度量(能用量角器测量指定度数的角),画角(能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能识别直线、线段与射线,会用字母表示直线、线段与射线;认识平面上的平行线和垂线,能用三角尺画平行线、垂线,知道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理解平角、周角;会用量角器量(画)指定度数的角。 2第四单元“图形的变换” 在第一学段的学习中,学生初步感受了生活中的平移与旋转的现象,能在方格纸上作简单图

8、形平移后的图形。本单元是在上述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通过具体实例的展示,使学生体会一个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平移,可以设计出一个美丽图案。本单元安排了三个情境活动:图形的旋转(认识简单图形旋转过程中形成的复杂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图形的变换(认识图形变化的操作过程),数学欣赏(欣赏简单图形旋转中形成的美丽图案)。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变换制作美丽图形的过程,并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能在方格纸上进行图形变换的操作活动,说出图形变换中的平移或旋转的过程。 3第六单元“方向与位置”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某一点的位置,根据方向(任意

9、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在第一学段中,学生已经认识了8个方向和简单的路线等知识,这些知识的学习为本单元的学习打下了基础。而本单元的学习则又是第一学段学习的发展,它对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认识周围的环境,都有较大的作用。本单元学习分为两个情境活动:确定位置(一)(用数对表示位置),确定位置(二)(用方向和距离表示位置)。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用数对来表示物体位置;在具体的情境中,用方向和距离表示物体的位置。(三)统计与概率 第八单元“统计”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复式条形统计图以及简单的折线统计图。本单元教材编写将统计知识的学习与学生的实践活动

10、有机地结合起来,安排了三个情境活动:栽蒜苗(一)(认识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栽蒜苗(二)(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栽蒜苗(三)(认识简单的折线统计图)。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体会统计图中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必要性,并进一步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理解复式统计图的实际意义,并能把生活中的一些数据绘制成复式统计图;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将生活中的一些数据,绘制成折线统计图,并能从折线统计图上预测事物变化的趋势。(四)综合应用 在第一学段中,学生经历了实践活动的学习,本册教材安排的综合应用内容将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三个领域的内容进行综合性地运用。在教材

11、的编写中继承了第一学段实践活动编排的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特点,在每个单元的学习中,都安排了具有现实性、趣味性和挑战性的内容。同时,又安排了两个综合应用活动:走进大自然,走进网络。 四、教学目标:1、通过实践操作活动,认识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并会正确读、写以及比较数的大小。掌握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的改写方法。2、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通过动手操作的活动,认识平面上的平行线和垂线,能用三角尺画平行线和垂线。3、使学生能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探索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运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

12、问题。并会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4、通过在方格纸上的操作活动,说出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化过程,并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5、结合实际情境,探索并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6、在实际情境中,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并能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7、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认识引入中括号的必要性,并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8、在具体的情境中,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9、了解日常生活中负数的意义、表示方法,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10、了解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绘制简单的统计图。五、教学重点:1、多位数的读写和大小比较。2、能区

13、别直线、射线和线段,会画平行线与垂线,会辨析锐角、直角、钝角、平角与周角。3、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4、能正确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理解路程、时间和速度的数量关系。六、教学难点:1多位数的读写及近似数的判定。2掌握量角和画角的方法,画指定度数的角。3、运用乘法分配律解决实际问题。4、整数四则混合运算。5、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七、教学措施。 1、尽力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特别注意挖掘富有时代感和现实性的问题,以便于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认真设计大量观察、操作、思考、想象、交流等活动,使学生不断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以

14、利于发展空间观念。3、教学中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设计富有情趣的习题,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生活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4、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适当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教师针对不同层面的学生完成不同难度的作业,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内容和形式,实现差异发展。 5、教师要主动与家长取得联系,通过访问学生家庭或开家长会,与学生家长相互沟通学生在学校的表现情况,使二者相互配合,取长补短,同时,要适时适当地向部分学生家长讲明教育方法,共同教育学生。八、优生辅导:(1)召开优生会议,了解他们的思想

15、状况,鼓励他们再接再厉,为自己确定更高的目标。 (2)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在掌握所学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拓展。在教学中,结合课后练习的一些带思考性的题目,引导学生启动思维思考问题,独立解决问题,掌握科学、灵活的方法。九、后进生辅导:(1)了解学生原来的学习情况,从实际出发,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多鼓励学生,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2)多利用课余时间,给其进行查漏补缺,释疑解难,充分发挥班干的带头作用,以优扶差。 (3)密切与其家长联系,共同配合督促好他们的学习。(4)课堂上多提问,多指导,有耐心,发现闪光点及时表扬鼓励增加学习信心。十、教学资源:小黑板、计数器、计算器、直尺、三角尺、量角器、温度器等。十一,教学方法:谈话法、讨论法、讲解法、小组合作法、比较法、演示法、练习法、绘图发等。十二:教学课时安排:本班数学每周5节,教材的课时安排计95节,其中新授课65课时,单元测试与讲评课16课时,机动课14课时,具体如下:认识更大的数-10课时左右线与角 -10课时左右乘法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