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职教园区施工图设计说明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61122158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职教园区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市职教园区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市职教园区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市职教园区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市职教园区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市职教园区施工图设计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职教园区施工图设计说明(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施工图设计说明 工程概况项目建设规模:本项目共拟建地上11层,地下1层。总建筑面:约19353.21平方。建筑高度:43.5米。建筑形式:框剪结构。建筑分类:一类高层综合楼,建筑功能:食堂,教室,办公,学员宿舍。设计依据及验收规范 ()市政主管部门对初步设计的审批意见;()甲方设计任务书及设计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有关规范: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 503392013)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规范DGJ32/D01-2003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 503142006)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GB/T 50430-2007安全防

2、范工程技术规范 (GB 503482004)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 50395-2007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 50396-2007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 50394-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GB 50312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 503112007)安全防范工程验收规则(GA308-2001)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74-2000)建筑电气工程设计常用图形和文字符合 (00D001)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 50311-2000)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

3、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462-2008;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各专业提供的设计资料。 设计范围: ()综合布线系统; ()有线电视系统; ()安全防范系统; ()门禁系统; ()会议室系统; ()停车场管理系统; ()广播系统 ()公共信息发布系统; ()周界报警系统 ()机房建设; ()无线网络覆盖; 1 综合布线系统 (1)综合布线系统是将语音信号、数字信号的配线,经过统一的规范设计,综合在一套标准的配线系统上,此系统为开放式网络平台,以方便用户在需要时,形成

4、各自独立的子系统。综合布线系统可以实现世界范围资源共享,本设计仅考虑布线不涉及网络设备; (2)由市政引来外线电缆,进入五层通讯机房。本设计仅负责总配线架以下的配线系统; (3)本工程计算机和电话采用非屏蔽综合布线系统,水平选用(六类)电缆,穿PVC管暗敷。所有汇聚点均拉倒通讯机房,应考虑环境条件,并根据网络的要求配电源; (4)办公部分按()左右一组信息点设置。 (5)出线插座采用六类型,暗装,底边距地(有架空地板的房间,底边距架空地板); (6)网络设备则根据最终用户的需求自行配备; 2 有线电视及卫星电视系统 (1)有限电视系统采用网络电视,每一个用户端拉一条非屏蔽综合布线系统,水平选用

5、(六类)电缆,穿PVC管暗敷。所有汇聚点均拉倒通讯机房, (2)用户出线口暗装,底边距地; (3)有限电视设备则根据最终用户的需求自行配备;或向运营商申请; 3 安全防范系统 (1)保安监视机房设在一层(与消防中心合用); (2)在本工程道路,各出入口,电梯轿箱内及(二)层以上各层走道内及消防楼梯内设保安监视摄像机; (3)所有摄像机的电源,由监控机房主机供给。 (4)系统控制方式为编码控制; (5)摄像机采用网络高清摄像机,带自动增益控制、逆光补偿、电子高亮度控制等,根据安装地点监视要求,配备相应的摄像机。 (6)中心控制室内操作人员可通过控制键盘执行控制切换命令。 (7)所有摄像点应同时录

6、像,录像选用数字硬盘录像系统,内置高速硬盘,容量不低于动态录像储存一个月的空间,并可随时提供调阅及快速检索,图像应包含摄像机机位、日期、时间等。图像分辨率不低于()像素; (8)监视器的图像质量按五级损伤制评定,图像质量不应低于分; (9)监视器图像水平清晰度:彩色监视器不应低于(、)线; (10)监视器图像画面的灰度不应低于级; (11)每个普通监视点设一条PVC管,暗敷在楼板或墙内; (12)系统各路视频信号,在监视器输入端的电平值应为 ; (13)系统各部分信噪比指标分配应符合:摄像部分为、传输部分为、显示部分为的要求; 4 门禁系统 ()门禁系统机房(与通讯机房合用); ()在宿舍区设

7、有电子门锁、读卡器、门内手动开关,对通过对象及通行的时间进行控制、监视及设定; ()系统应具有以下功能: 记录、修改、查询所有持卡人的资料,并可随时修改持卡人通行权限。 监视、记录所有出入情况及出入时间; 监视门磁开关状态,具有报警功能; 对所有资料可按照甲方的要求按某一门、某人、某时等进行排序、列表。 对非法侵入或破坏进行报警并进行记录; 当火灾信号发出后,自动打开相应的电子门锁,方便人员疏散。 ()现场控制器设在(就地、弱电竖井内),走道管线在(弱电线槽内)敷设,从线槽至控制模块穿PVC管。控制模块至请求开门按钮、读卡器、电控锁等暗敷PVC管,门磁开关、电控锁等应注意与门配合; ()系统允

8、许每个门可单独提供所有操作功能,系统信息通信采用标准接口及协议; 5 会议室系统1、系统配置 根据多功能会议室的功能要求,配置如下系统: 大屏幕投影显示系统 切换系统 数字会议发言系统 音响扩声系统 智能中央控制系统 2、大屏幕投影显示系统 功能需求 会议室大屏幕及等离子显示系统功能基本要求为显示计算机及网络资源的图文资料,显示来自会议室的DVD、播放的视频图像等。图像显示不低于1024768分辨率、4000ANSI流明,会议室大屏幕显示系统应能显示多路视频信号及计算机信号,并能任意切换、调取图像等。 3、切换系统 功能需求 (1)大屏幕显示系统基本要求为可显示来自计算机的VGA图像等:显示来

9、自会议室的DVD播放的视频图像等。 (2)根据以上需求,大屏幕显示系统前端应该配置VGA切换器和倍线器,多路信号可以任意选择、切换输出给大屏幕显示系统。 切换器主要是解决会议室内各个计算机信号音视频信号输入和输出显示的选择切换。切换器除了可以通过前面板的轻触式按键进行手控之外,还具备RS-232/RS-422通讯端口及厂家提供的协议,方便与中控系统或多媒体电脑连接。4、数字会议发言系统 功能需求 根据本会议室的功能需求和实际环境,我们为会议桌上的与会人员配备具有讨论发言功能的会议话筒,共计8个代表机和1个主席机。这样就座的与会人员可通过面前的会议话筒发言,主席机可控制所有代表机的发言状态。 5

10、、智能中央控制系统 系统组成 根据系统的设计目标和要求。由于会议室整套系统操作涉及多个系统的协调动作,为了方便使用人员进行控制,简化操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用智能化的中央控制系统将会议室所有系统的设备操作集中控制,使设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简化繁琐的操作流程,即对项目中音响和扩声系统、会议发言和控制系统、音视频、VGA信号切换系统、投影显示系统等各项子系统实行智能化中央集中控制,实现后台统一管理。使整个系统可以通过触摸屏实现所有控制。为了保证声绝缘,地板上要求铺地毯,天花板要求装消音板,四周墙壁要求装隔音毯,窗子要求安装双层玻璃,桌子辅上桌布。会议室进行了隔音处理后,房间中具有混响系数通常要求在

11、0.350.55之间。 会议室的音响效果 2、为保证会议进行时有一个安静的会议环境,减少噪音对于会议的影响,要求会议室环境噪声要求小于40DB,并有良好的吸音和隔音设备,控制会议环境的回声; 3、选用专业会议扩音设备,包括音频功率放大器和音箱; 4、扩声系统的功率放大器要求采用数个小容量功率放大器集中设置在同一机房的方式,用合理的布线和切换系统,保证会议室在损坏一台功放时,不造成会场声音中断。 5、声音信号输入功率放大器之前,要求采用均衡器和反馈抑制器进行处理,以提高声音信号的质量。 6、使用尽可能少的麦克风,因为麦克风越多,引入的背景噪音会越强,要求选用具备屏蔽手机信号干扰功能的麦克风。 7

12、、在进行麦克风和音箱的布置时,要求使麦克风置于各音箱的辐射角之外,音箱要求分散布置,放置在会议室的四角,离墙壁0.5米左右。 8、调音台与会议电视终端设备必须共地。 六. 会议控制 1、会议室要求配备独立的设备间(控制室),尽量选择会议室旁的房间为控制室,面积为20平方米左右。控制室与会议室之间的隔墙要求加装玻璃了望窗,以便工作人员从控制室观察会场情况。 2、控制室要求配置小型监视器,用于工作人员监察图像、声音效果。 3、会议室和控制室要求预留终端线缆下线槽便于各种线缆的敷设。 4、会议系统设备、终端的安装方式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七. 供电系统 为保证会议室供电系统的安全可靠,减少经电源途径

13、带来的电气串扰,要求采用三套供电系统。(1)第一套供电系统作为会议室照明供电,(2)第二套供电系统用于空调等设备的供电。空调供电要求为三相四线制。(3)第三套供电系统作为整个终端系统的供电,并采用UPS不中断电源系统,第三套供电系统作为整个终端设备、控制室设备的供电,该套供电系统供电能力要求不小于10安培。(4)该套供电系统须配备不间断电源系统(UPS),每套终端设备需配备一台功率不小于1500W的UPS;每套MCU设备需配备一台功率不小于1000W的UPS。供电系统输出交流电要求满足以下条件:220V5,50Hz5%。(5)交流电源的杂音干扰电压不应大于100mV。 (6)会议室、控制室需有若干AC220V/15A的三芯电源插座,均匀分布在四周墙面。 保护地线必须采用三相五线制中的第五根线,与交流电源的零线必须严格分开,防止零线不平衡电流对会议电视产生严重的干扰影响。(7)接地系统要求采用单点接地的方式,信号地、机壳地、电源告警地、防静电地等均要求分别用导线经接地排,一点接至接地体。(8)保护地线的接地电阻值在单独设置接地体时要求小于3 欧姆,采用联合接地体时,要求小于0.5 欧姆,要求给控制室和会议室供电的交流电源零线和地线的电压差1V。 6 停车场管理系统 ()本工程在车辆进出口设一套停车场管理系统。采用影像全鉴别系统,对进出的内部车辆采用车辆影像对比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