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秋七年级历史期中测试题.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61107125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秋七年级历史期中测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5年秋七年级历史期中测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5年秋七年级历史期中测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5年秋七年级历史期中测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5年秋七年级历史期中测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秋七年级历史期中测试题.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年秋七年级历史期中测试题姓名: 年级: 123456789101112131415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日前,云南省元谋古人类历史文化旅游项目正式签约开发。该项目将计划用年时间,总投资亿元,打造成为国内知名的级旅游区、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这样做是因为:( )A 此地风景优美,气候适宜。B发现了我国境内目前已知的最早人类C出土了完整的人类头骨化石D是目前发现远古人类化石最多的地方、我国境内最早种植水稻的原始居民是( ) A元谋人B北京人C河姆渡人D半坡人、下列原始人类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半坡遗址 元谋人 北京人 河姆渡遗址A B C D癸巳年拜祖大典,将于(201

2、3.4.12农历三月三)在河南新郑举行, 拜祖大典的主题仍为“同根同祖同源、和平和睦和谐”。此举是为纪念()A黄帝 B炎帝 C尧 D舜禹死后,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这标志着下列哪一制度的出现( ) A禅让制 B王位世袭制 C分封制 D种姓制6. 齐桓公和晋文公称霸,周天子都派人参加,这说明了( ) A这两个诸侯国得到了小诸侯国的拥护 B周天子非常尊敬这两个诸侯国的国君C这两个诸侯国有很高的地位 D他们的霸主地位得到了周天子的确认7战国策中对战国武器的描述:“陆断牛马,水击鹄雁,当敌即斩。”这是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青铜兵器得到改进而更锋利。此外,还出现了( )

3、A. 战车 B. 水兵 C.铁兵器 D.弓箭8. 战国前期,标志着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是( )A. 铁器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B.农业技术的进步C.水利工程的兴修 D.农业产量的提高9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发动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起义地点是( ) A陈 B大泽乡 C巨鹿 D荥阳10.“烽火戏诸侯”只为“倾国一笑”的昏庸周王是( )A.周平王 B.周武王 C.周幽王 D.周文王11“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是古人对哪一时期政治局面的描述。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12最近热播的电影狄仁杰之神都龙王里面的“神都”是今天的河南洛阳,以下哪一个朝代在此建都?( )A西周 .

4、 B.商朝 C.东周 D。夏朝13春秋五霸中的第一霸主齐桓公用以为相的是他的宿敌A管仲 . B.孙武 C.孙膑 . D.白起 14楚庄王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史记这段文字反映的成语故事是( )A诸侯争霸 B.问鼎中原 C.分封衰败 . D.天子遭难15对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而言,最不可能发生的是:( )A尝试着培育野生稻、野生狗尾草,使之逐渐成为自己的主食-稻和粟;B使用弓箭狩猎,并将吃不完的野兽饲养起来C会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生活D广泛种植棉花,穿棉布衣服二、16 题填入战国时期国家名称 (7分)17阅读下列材料:(20分)材料一:秦朝

5、统一后,官员王绾建议说:如今六国刚亡,燕、齐、荆(楚)处于僻远之地,如不分封建国,谁去管理?臣等请陛下分封诸位皇子为王.李斯说:只能建立郡县,而绝对不能封王.至于皇子和众位功臣,国家从赋税中拿出钱财重重给予赏赐就可以了.周青臣说:把诸侯国变成郡县,人人都可安居乐业,避免战争祸患,皇帝的江山可以传之万世.淳于越说:殷、周王国绵延千余年,是因为将王室的子弟和功臣分封为诸侯国作为依靠,若废分封,置郡县,一旦发生大臣篡权之事,将无以自救.最终,秦始皇采纳李斯等人的意见.为了加强思想统治,秦始皇下令烧毁六国的史书和民间收藏的诸子百家著作,百姓只可以保留秦国的史书和医药、占卜、种树之类的书籍;如有人再谈论

6、儒家诗书,就判处死刑.此后,还有一些儒生和方士批评他的治国政策,被他活埋.请回答:(1)下列结论均是正确的.请你仔细阅读材料,如果该结论是从材料一中得出的,请在括号中划上“”;如果是材料一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中划上“”.(5分)秦朝统一后,国家应该实行郡县制还是分封制,大臣们持不同意见( )秦始皇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 ( )秦朝建立后,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 )为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 ( )秦始皇好大喜功,穷奢极欲,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为他建造宫殿和陵墓. ( )三.材料分析题(13分)18.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 据旬子行效载:周初分封71国,其中同姓诸侯有管、蔡、鲁、卫、

7、晋、燕等53国,异姓诸侯有齐、宋、楚、越、陈、杞等10余国。 材料二 公元前356年,正当商鞅辅佐秦孝公酝酿变法时,旧贵族代表甘龙、杜挚起来反对变法。他们认为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无过,循礼无邪。”商鞅针锋相对地指出:“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礼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从而主张“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商君书更法篇史记商君列传)。这是以历史进化的思想驳斥了旧贵族所谓“法古”“循礼”的复古主张,为实行变法作了舆论准备。 材料三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一李白古风 请

8、回答(1)根据材料一周初实行什么制度?(1分)有何目的?(1分)如果诸侯不履行义务会怎样?(1分)(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历史上什么重大事件?(1分)此事件具有怎样的意义?(2分)该事件中对今天我国行政制度有重大影响的措施是什么?(1分)(3)材料三体现了什么历史事件?(2分)有何影响?(2分)(4)材料二与材料三有何关联?(2分)19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维护统一,巩固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题。那些有利于国家统一的人或事在历史的长河中依然被后人传诵与铭记。阅读下列材料: (10分)毛主席诗词沁园春雪(1936.02)下半阙: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请回答:(1)中国历史上在哪一朝实现了第一次大统一?(1分)有什么重大意义?(2分)(2)材料中的“秦皇”为了巩固统一创立了一套什么制度? (1分)当时的最高统治者除称自己为皇帝外,还在中央政府主要设置了哪三大官职?(3分)(3)材料中的“汉武”为了加强政治上的统一,他采纳谁的建议实施了什么措施? (2分)(4)上述材料,就祖国统一的问题谈谈你的认识。(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