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61092111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关于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关于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关于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才能的培养【摘要】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才能。一、从生活走向物理,端正学习态度;二、合理采取措施,改变学习方式;三、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会求知、学会创新。【关键词】实际生活;科技开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学习多样化;探究才能;学会求知;学会创新。“匠:指手艺工人。铁匠、铜匠、木匠、瓦匠、石匠等。“师:称某些传授知识技术的人。老师、医师、技师、工程师等。前者重在重复着一个动作,而后者重在指导性、技巧性、创造性的工作,教育的灵魂是教人创新,在知识经济的社会中,人的最重要的素质是创新才能。因此,在教学工作中应要当好老师,而且是创新型老师,不要当教书匠!那么,在物理教学中如

2、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才能?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从生活走向物理,端正学习态度1.关注实际生活和科技开展。新大纲提出,“物理教学要亲密联络实际。联络实际的对象包括自然现象、现代生活、科学实验、各种产业部门中的实际问题,以及科学技术的开展等。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让学生多渠道、多方面地去吸收和理解有关信息,关注社会与生存的环境,理解科技开展和新的科学事件,同时,可向学生适当地提供前沿领域的专题性科普资料,如交通平安,体育运动、家用电器、航天技术、磁悬浮列车等,培养学生擅长发现实际中与物理相关的问题,进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和解决的才能。2.调整学习心态,端正学习态度。学生觉得物理“难

3、学,并不是先天缺乏,相反有的“天资聪明,他们之所以觉得“难学,是因为先在上高中前他们就曾听“过来人说过:“高中物理是所有学科中最难的:又那么上高中后他们的切身感受确实如此,于是在他们不成熟的心里无形中形成了一道障碍:物理难学!这样,学生就失去了学习物理的兴趣,也出现了“老师难教,学生难学的为难场面。针对这种情况,老师一定要做好学生的思想转变工作,消除学生的心里障碍,帮助学生调整好心态,树立他们对“物理好学、学好物理的信心。二、合理采取措施,改变学习方式1.提倡学习多样化。要尽快让更多的学生适应高中的学习和生活,如学习方式、老师的要求等。在高中,需要学习钻研课本、自己动手查阅搜集资料,开拓途径获

4、得各种相关信息。对于这些学习方式上的转变,高一学生根本未能改变过来。因此,就需要多向他们强调作业形式的多样化,并给予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现象或话题,让他们课后互相讨论,共同通过网络等途径查阅相关信息。老师应尽量为学生多提供一些学习信息,如网络学习物理知识、讨论物理问题、探究物理新知、拓展物理视野、开拓物理思维的网址;介绍好的参考资料、科普刊物、科学名著、科幻读物、科学小创造启蒙读物等等。2.创设物理情境,激发求知欲。物理学是以观察、实验为根底的科学。一个好的物理老师往往把一些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把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这将为学生学好物理创设良好的实验情景,提供充足的感性体验。如教学?阿基米德

5、定律?一节时,学生对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存在许多模糊认识。仅凭教材中一个实验,学生理解起来非常困难。为此,将此实验由演示变为学生分组探究。首先,让学生分组讨论,猜测影响浮力的大小因素,接下去的环节是验证猜测。动一动手自己解决急需解决的问题,此刻学生们品味成功喜悦的心情更加迫切。八仙过海,各抒己见,集思广益,采用物理学中常用的“控制变量法设计出一组组简便合理的实验方案中,课堂上人人动手,借助桌上已有的实验器材,一试身手。由于猜测浮力大小与6个因素有关液体密度、排开液体体积、物体密度、物体的体积、物体没入液体中的深度、物体的形态,要逐个进展研究需要很长时间,一节课的时间根本无法完成上述任务,因此就应

6、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有重点地落实以上其中的某两项任务,学生在实验中获得感知再对数据进展分析、比拟、概括,进展思维加工,最后由各小组归纳结论:液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只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其它因素无关。即f浮=液gv排。在小组合作的进程中,培养了学生实验操作动手才能,科学设想才能,在猜测与实证间建立联络的思维才能,既发挥了物理小组学习的成效又激发学生求知欲。三、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会求知、学会创新上海一位著名特级老师幽默地讲:“酒杯在于晃动,朋友在于走动,课堂教学在于活动。这句话提醒了课堂教学的真谛:满足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的欲望。课堂上应尽量促使学生自己去发现问

7、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老师应向学生提供活动的时机,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习。1.指导学生有效的开展研究性学习。高中物理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既要考虑学习的兴趣爱好,学科根底和学校的研究条件,又要考虑学生的开展问题。选择课题的难度要由浅入深,否那么就会影响他们的兴趣挫伤积极性。1从学生的兴趣出发。2选题要校3选择的问题必须有一定的研究性价值。4注意课题施行的客观条件。2.注重探究才能的培养。在日常教学中可以使学生组成探究小组,针对某一问题在小组组长带着下认真设计探究方案,并一起动手理论他们自己设计的方案,做好探究报告,然后小组之间进展交流,互相提出意见,发现问题等。如在教学?

8、电热器?一节时,我让学生课前分组去搜集有关电热器的资料内部构造、铭牌、说明书、发热功率。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又请同学分组去索取其他能转化为热能的设备如燃气灶、太阳灶等的相关资料。各小组成员分工明确谁去上网,谁去商店,谁最后汇总等等各司其职。搜集的结果拿到课堂上向大家展示,并以小组辩论的形式,进展组与组之间的交流。让大家以计算和数据为理论根据,比拟电热器和其他发热设备的优劣,学生课堂气氛活泼,踊跃发言,整节课情绪始终处于高涨状态,扩大了师生的知识视野,在愉快的合作中,大家轻松地掌握了电热器的知识和与之有关的其它知识。学生对知识外延应用才能得到进步,并进步了理论联络实际的。物理知识就是对生活现象

9、的归纳和概括,身边处处有物理,物理并不神秘,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和对物理的敏感。四、利用一题多解、开放性试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创新人才观下的学生必备的一种素质,而在物理学习中,一题多解的开放性试题那么是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思维的一个捷径。有些物理知识较为抽象、深化,有些开放性的甚至具有挑战性的问题,由于学生个人认识才能的局限性,单靠某个学生独立考虑会出现困难或答复不全面。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来解决问题。例如:在排除电路故障的教学时,出示一个两灯泡串联的电路,当开关闭合时,发现电路两灯均不亮,安培表示数为零。要求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判断出电路为断路,但故障在哪儿?怎样排除故障?组织学生分

10、组开展讨论,由学生分析和处理信息。经过讨论,有小组提出电源可能接触不良或报废的,提出立即更新电池。根底好一些的同学提出用伏特表来断定是不是报废的电池。有的小组提出是安培表坏了或接触不良,有的小组认为可能是某一导线断了这么多答案终究哪一种更正确呢?又怎么一一解决呢?学习小组内,组与组之间共同讨论,并请同学演示解决问题的实验,学生的思维异常活泼。在分析灯的好坏时,不再局限于常规的知识,学生们不仅提出可用伏特表来检测灯的好坏,甚至提出别的方法来检测。我对学生的每一种假设,都给予口头鼓励,对优秀的有独创性的给予鼓励的掌声。这极大地鼓舞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给了学生充分的自信心。使学生对物理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化和全面,培养学生全面考虑问题的才能和扩展思维空间,从而完善各成员的知识构造。【参考资料】1孟进.?物理教学问题?.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朱铁成.?物理教学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3牟大全,赫本瑞.?牟大全物理教学艺术与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4彭贤智.?以学生为主当代教育改革新思潮?.山东教育出版社.5查有梁等.?物理教学论?.广西教育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