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奶牛场扩建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61089606 上传时间:2022-08-29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龙泉奶牛场扩建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龙泉奶牛场扩建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龙泉奶牛场扩建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龙泉奶牛场扩建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龙泉奶牛场扩建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龙泉奶牛场扩建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龙泉奶牛场扩建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第一章 总 论41.1项目概述41.2项目提出的背景和必要性41.3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分析16第二章 项目依据和范围20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修改2.1项目编制依据202.2编制原则202.3项目编制范围21第三章 市场发展预测及行业关键指标分析223.1市场风险及发展预测223.2 价格分析253.3 关键指标分析28第四章 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364.1 项目选址364.2 区域建设条件364.3社会环境简况37第五章 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395.1 项目建设内容395.2 建设规模39第六章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41第七章 环境保护和交易流程427.1 市场污染评估与处理427.2 交易流程42

2、第八章 项目经营管理与劳动定员498.1 项目经营管理498.2 劳动定员498.3 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50第九章 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519.1 投资估算519.2 资金筹措51第十章 经济效益分析5310.1项目的制度成本分析5310.2 项目效益分析5510.3 本项目成本估算5610.4 投资初期的营销计划建议5710.5 销售收入及税金5710.6 利润估算5810.7 财务平衡分析5810.8 不确定性分析5810.9 结论59第十一章 结论及建议64龙泉奶牛场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项目概要1.1 项目名称:灵丘县龙泉牧业开发有限公司扩建项目 项目单位:灵丘县龙泉牧业开发有限公司

3、 项目负责人:1.2 项目建设性质及期限 建设性质:扩建建设期限:两年1.3 项目建设地点:山西省灵丘县落水河乡乐陶山村1.4 项目建设宗旨:发展奶牛养殖业,提高牛奶产量,增加农民收入。1.5 项目建设规模:1、奶源基地建设:计划新建牛舍4栋,在现在300头规模的基础上,再发展奶牛400头,使总规模达到700头。2、沼气建设:计划建设沼气池300,铺设管道网10公里。3、液态奶加工:建设生产厂房及仓储设施等3000,安装液态奶加工生产线一条,建成后年生产液态奶100000吨。4、日光温室大棚:计划建设日光温室大棚10栋。5、草地植被、旅游设施:配套草地建设1500亩和完善旅游设施建设。5.2投

4、资估算:5.2.1奶源基地建设总投资758.8万元,其中:牛舍:4栋960500元/=192万元;饲草饲料库:500500元/=25万元;检疫检测实验室:100800元/=8万元;隔离室:500500元/=25万元;购牛款:400头10000元/头=400万元;建青贮池款:480060元/=28.8万元;运输设备:30万元;5.2.2沼气站建设总投资250万元,其中:沼气站建设:5001000元/=50万元;沼气管网建设:20公里1000M100元/=200万元;5.2.3液态奶加工生产线一条:500万元;5.2.4日光温室大棚建设总投资 20万元;10栋2万元/栋=20万元。5.2.5草林植

5、被、旅游建设总投资1950万元,其中:草林植被建设:1500亩3000元/亩=450万元;龙泉峙风景旅游基础设施配套建设:15000万元。5.2.6流动资金总投资1460万元,其中:奶源基地建设流动资金300万元;沼气站建设流动资金800万元;液态加工项目建设流动资金450万元;日光温室大棚建设流动资金6万元;合计该项目总投资5238.8万元。加上现有投资该项目总计投资6038.8万元。 1.6 项目投资及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6038.8万元,项目投资拟申请上级投资5238.8万元,项目单位自筹集800万元。1.7 项目效益估计:年增大经济效益1973万元,提供100个就业机会2、项目区背景及

6、建设的必要性和条件可行性2.1 项目背景2.1.1 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灵丘县地处山西省东北端,大同市东南端。位于东径1135311432,北纬39033938之间。东与河北省涞源、蔚县接壤,南与河北阜平县交界,西与本省繁峙、浑源县毗邻,北与广灵县相连。全境南北长84公里,东西宽66公里,总面积2732平方公里。全县境内群山林立,连绵不断,沟壑纵横,基本地貌由土石山区、黄土丘陵和平川构成,其中土石山区351.6万亩,占总面积的85.5,黄土丘陵面积32.8万亩,占总面积的8%,平川面积25.4万亩,占总面积的6.2,海拔最低550m,最高2234m。全县地表水2.65亿立方米,地下水1.1亿立方

7、米,年平均气温6.9,平均积温3600,年降水量428.7mm,无霜期132189天。全县耕地面积51万亩,其中旱坡地面积43.8万亩,占耕地面积的68.7,天然草地面积220万亩,占总面积的54,是山西省草地面积最大的县,发展畜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位处国际公认的北纬45优质奶牛带上,非常适宜发展奶牛养殖业。2.1.2 社会经济概况全县辖3镇9乡,254个行政村,22.93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19.76万。粮食产量平均1.2亿斤,2004年全县财政总收入1.6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34元。全县大牲畜饲养量7.41万头,存栏5.4万头,其中牛饲养量4.31万头,存栏3.21万头,奶牛存栏

8、400头,羊饲养量31万只,存栏20万只,畜牧业纯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8。项目建设区史庄乡位于灵丘县北部,全乡总面积143平方公里,共有13个行政村,10个自然村,2056户,7826口人。耕地面积32000亩,其中水浇地4000亩。全乡共有大牲畜2632头(其中牛950头),羊8424只,猪401头。2004年人均纯收入1809元。其中,畜牧业收入560元,占人均收入的31%。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条件可行性2.2.1 必要性2.2.1.1发展奶牛业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需要。长期以来,我国畜牧业一直处于掠夺式自然放牧经营状态,大部分牛、羊实行散养牧放,超载入牧,导致草地退化,植被覆盖度降

9、低,水土流失,气候恶化,山地丘陵地区旱涝、洪灾频发,造成生态环境陷入恶性循环,畜牧业增产不增收。调整畜牧业内部结构,发展适宜舍饲养殖奶牛业是从根本解决超载放牧,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2.2.1.2发展奶牛业是扶贫攻坚的需要。我县是国定贫困县,有19万农民,多少年来由于重农轻牧,抱着金饭碗讨饭吃,使可以利用的优势得不到发挥,致使三分之一的农民处于贫困状态。从产业结构来说,现代农业国家,农业处于第一位的是奶牛,而我县奶牛业的比重较低,因此,近年来,灵丘县委、县政府立足资源优势,顺应国际、国内市场需求,作出了种草养牛,发展畜牧业的战略决策,提出了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产业化经营

10、为核心,坚持龙头带动、利益驱动、政府推动,建设畜牧强县,力争在2010年使奶牛饲养量达到1万头的规划目标,把发展奶牛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实现小康的重要举措来抓。因此,只有充分利用农村自身优势,扶持农民“念牛经、唱牛戏、发牛财”,赶着牛儿奔小康,农民才能尽快摆脱贫困,达到扶贫攻坚的目的。2.2.1.3发展奶牛业是市场供求的需要。牛奶是富含人类所需各种营养成份的食品,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把牛奶和乳制品作为除粮食以外的主要食品,为此各国、各地区都在大力发展奶牛养殖业,增加牛奶供给。我国目前牛奶消费量很低,只有人均7公斤。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不但要吃饱、吃好,还要吃健

11、康营养的食品。中国食品与营养发展到2010年将达到人均年消费牛奶32公斤,比目前水平高出4倍。由于受传统思想和生活水平的限制,我国奶牛业的发展长期处于低水平徘徊状态,据有关部门调查,1999年我国的年产奶量约为900万吨,人均占有牛奶约7公斤左右,仅为发展中国家平均值的六分之一,占发达国家的五十分之一,而且奶产品结构不合理,极大的制约了乳业的发展,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牛奶的营养价值,同时人们的膳食习惯也在发生转变,从而为奶牛养殖业的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从灵丘县的实际情况看,灵丘县现在奶牛的饲养量为400多头,现有产奶量远远不能满足群众的

12、消费需求。发展奶牛业市场潜力很大。而且,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消费习惯的改变,牛奶及奶制品需求有着快速增加的趋势。2.2.2 有利条件2.2.2.1政策优势灵丘县地处国际公认的北纬优质奶牛带区域,是农业部划定的全国牛奶优势产区,同时,也是山西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的建设重点开发县之一,近年来按照农业产业、农村工业化、区域一体化的发展思,出台了优惠政策,优化发展环境;通过典型带动,资金扶持,强化服务等手段全力支持畜牧业,特别是奶牛的发展。市委、灵丘县委、县政府进一步出台了13条优惠政策,支持奶牛发展。对奶牛生产、草地建设、奶业加工等产业链式的循环经济模式,在政策,资金

13、、服务等方面给予全方位的支持。2.2.2.2 交通资源境内交通便利,四通八达,京原铁路自东向西横贯本县中部4个乡镇,设车站7个;108国道横贯本县南部山区3个乡镇;省际公里大(同)涞(河北涞源)线沿唐河自西北向东南纵穿本县3个乡镇,天(本省天镇)走(河北涞源走马驿)公路南北途经本县4个乡镇;另有两条扶贫公路连接本县北部山区和南部山区。县城距北京300公里,距天津350公里,距保定200公里,距太原310公里,距大同143公里。国家主杆道与威海高速公路,灵丘至朔州段也与2006年开工建设。2.2.2.3通讯资源目前,全县开通使用程控电话,进入全国自动化网络的直拨电话和电脑网络,全县电话交换机容量

14、达到22640门,无线寻呼、移动通讯发展迅猛,用户达到上万户,初步形成了有线无线并举,国际国内畅通的多通道,立体型的现代化通讯网络。2.2.2.4电力设施灵丘电力工业近几年发展迅速,现在全县工农业供电量已突破1.7亿度,全县有110千伏1个,35千伏8个,全部覆盖灵丘各个单位和村庄。去年完成211个村、39712户农网改造和10个台区2478户城网改造。灵丘电厂项目列入全省“十五”计划西电东送建设项目,并由省、地电接手项目的前期工作。这样大大强化农电管理,保证了工农业用电。2.2.2.5水资源概况我县境内水资源丰富,地表水总量2.65亿立方米,地下水储量1.1亿立方米。主要河流十沙西系,属海河

15、流域大清河水系。一系是主干河唐河,流经全县4个乡镇52公里,流域面积161平方公里,清水流量28立方米/秒。一系由四条支流汇入北阜平沙河。两系均汇入大清河。2.2.2.6劳力资源我县劳力资源充足并有剩余,全县有劳力60000个,其中,男劳力35000个,有畜力15000具,农机总动力100500千瓦,全县拖拉机拥有量3500台,排灌机械315台(套),农副产品加工机械1800台。2.2.2.7饲草饲料资源全县饲草资源丰富,为发展奶牛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全县境内300亩以上的自然牧坡,面积达220.23万亩,占全县总辖面积的54%,总计可年产鲜草380235.41砘,可载羊21.12万只,或牛4.22万头。全县每年所产秸秆1.2亿斤,可载畜折羊单位7万只左右。全县可利用的农作物副产品及各类树叶可载畜折羊单位8万只。以上共可载羊单位36.12万只。除现有的牧草资源外,全县62万亩耕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