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江苏版.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61083690 上传时间:2024-03-18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江苏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江苏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江苏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江苏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江苏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江苏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江苏版.doc(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江苏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了解朱德同志和红军战士一起挑粮的生动事迹,体会人民首领以身作则、与群众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培育喜爱革命首领的思想感情。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提醒课题 1、出示扁担图,指导观看。讲解:记,做记号的意思。 2、揭题:这是一根“朱德的扁担” 3、出示朱德像:朱德爷爷和_、周总理一样,是我们老一辈的革命家。他当过红军军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总司令,深受人民群众的爱戴。 4、朱德爷爷为什么要在扁担上写上“朱德记”三个字呢? 二、初读指导 1、各自按拼音轻声读课文,要求: (1)标出

2、自然段序号; (2)画诞生字词,结合上下文,想意思。 (3)读正确。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1)出示:朱德同志井冈山敌人 (2)领读朱、志都是翘舌音,冈是后鼻音 (3)指名读生字词 (4)齐读生字词 3、指名读其次自然段 (1)出示坚守粉碎围攻必需生产山高路陡 (2)理解山高路陡:形容地势非常险要。 (3)领读 4、指名读第三段 (1)出示翻山越岭 (2)齐读 5、各自试读课文,要求读正确。 三、写字指导 1、须按笔顺描红的字 冈、必、守 2、其他要描红的字 四、课堂作业 1、读读,抄抄,写写生字词 其次课时 一、听写词语 同志、生产、红军、会师、井冈山 二、精读训练 1、学习第一段 (1)

3、默读,说说你了解到了什么? (2)什么叫会师? (3)简介:井冈山在我国江西省,四周500多里都是高山,地势险要。1927年,_带着红军在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革命依据地,1928年4月,朱德同志带着一支队伍上井冈山,与_的队伍会师。 (4)齐读第一自然段 2、学习其次自然段 (1)轻声读,想: 部队为什么派人到茅坪去挑粮?从井冈山到茅坪去挑粮有什么困难? (2)口头填空 (),所以经常要派人到茅坪去挑粮。 从井冈山上到茅坪,路很远,有(),(),特别难走。 (3)引读:可是,提问:从“争”字可以看出大家心里是怎么想的? (4)指导朗读,读出条件的艰难,大家的热忱。 (5)过度:那朱德是怎么做的?

4、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自由读 (2)出示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道去挑粮。 说说你预备怎样读好这句话? 突出“也、一道” (3)朱德爷爷是怎样挑粮的?先指名自由说,再指导学生按挨次说。穿,做。 (4)示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满满的一担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 朱德爷爷当时已经四十多岁了,工作又忙,可他跟战士们穿戴一样,挑的粮食也是一样满满的。看到这里,你心里会怎么想? 指导用鄙视的语气读。 (5)此情次景,战士们看到又会有何感想呢? 出示战士们想,朱德同志工作那么忙,还要翻山越岭去挑粮,累坏了怎么办? 想一想,大家会怎么劝他,朱德同志又会怎么说? 指导读出战士们对他的关怀之情。 (6)劝

5、不管用,有个同志就把他的那根扁担藏了起来,战士们心里又会怎么想呢? (7)可他们哪里想到,引读:不料朱德同志连夜又赶做了一根扁担,并写上了“朱德记”三个字。 朱德为什么连夜做?又为什么要写上“朱德记”三个字呢? 朱德拿着自己做得带记号的扁担忧里会怎么想呢? (8)引读:大家见了 (9)是啊,朱德同志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极大的鼓舞了大家,当时井冈山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朱德挑谷上坳,粮食肯定牢靠。大家齐心协力,粉碎敌人围剿。(拍手齐念) (10)有感情的朗读第三段。 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江苏版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及新词,并学会自主积存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

6、学习课文,感悟朱德同志以身作则、与群众同甘共苦和人民同乐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把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表达在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上。 2、通过课文对人物的言行、神态的描述,体会老一辈革命家以身作则、和战士同甘共苦的名贵品质。 课前预备: 课件、搜集的有关朱德同志的个人资料。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上课前教师先来一个小测验,放松放松。(出示凳子和扁担的绕口令)谁认为自己能把它给读好,请你站起来自己读一读。 这则绕口令提到了哪两种事物?今日我们就来说一说这扁担。在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的展厅中,有一根一般而又宝贵的扁担,它是我国将领朱德同志的。说起这跟扁担,他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呢

7、!今日我们就来学习朱德的扁担一课。 二、了解课文 1、通过课前的预习,让同学们说说对朱德同志的了解。 2、初读课文,提出预习要求: (1)自由读文,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认读生字,并在有疑问的地方作上标记。 (2)课文几次写了战士们藏朱德同志的扁担,朱德同志几次削扁担。 3、指名分自然段读文,准时检查同学们的读书状况。 三、探究课文 1、通过阅读课文,你知道文中朱德的扁担是用来干什么的?战士们挑粮上山遇到了哪些困难? 2、而作为军长的朱德,和战士们相比又有哪些更大的困难?(年龄大,工作繁忙,常常开会到深夜。) 3、面对战士们很多次的劝说,朱德同志并没有停顿挑粮工作,战士们想的“妙计”是什么?一个“藏

8、”字让你体会到了什么?(体会到战士们对朱德军长的关怀和敬重,这种爱护和关怀其实是一种爱戴,真是“藏中见真情”啊。) 4、这个妙计对朱德军长来说有用吗?战士们藏了几次扁担,朱德军长共削了几根扁担?到最终战士们为什么不再藏他的扁担了?(朱德军长在这根扁担的正中写上了“朱德扁担不准乱拿”几个大字;藏了之后他还会再连续削一根新的。) 5、是啊,看着一心为自己着想的战士们,朱德同志怎么忍心责怪他们哪?而朱德军长这种以身作则、与战士同甘共苦的精神极大的鼓舞了大家。所以,当时在井冈山流传着这么一首歌谣。(课件出示:朱德挑谷上坳,粮食肯定牢靠。大家齐心协力,粉碎敌人围剿。) 6、从这首歌谣中你们知道了什么?(

9、这首歌谣表现了老百姓对朱德军长的爱戴和信任,有了像朱德这样和战士们同甘共苦的总司令,肯定可以粉碎敌人的围剿。)让我们一起有感情的读一读这首小诗 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江苏版3 教学目标: 学问目标: 1、认读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大致了解课文讲了什么故事,为什么扁担先藏而后又不藏。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力量目标: 能正确书写13个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目标: 通过学习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什么故事,为什么扁担先藏而后又不藏。 教学重点: 认读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教学难点: 了解战士们为什么藏起扁担后又不藏扁担了? 教学预备: 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10、。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教学目标: 把握生字新词。 教学重难点: 正确书写生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教学挂图。 (1)了解什么是扁担,扁担的用途,担东西的工具。 (2)了解朱德的生平。 2、师:就是这么一位宏大的将军,他面对缺粮的困难,是怎样身先士卒, 与士兵同甘共苦的? 3、同桌互读。 4、开火车读。 5、朗读全文,要求读通读顺。 二、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指名分段读课文。 2、指名复述课文的内容。 3、了解课文词语的意思。 三、书写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 2、组词。 3、识记生字。 4、师范写,生书写。 5、讲评。 四、作业。 1、朗读课

11、文。 2、抄写生字各一行。 其次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课文。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 了解战士们为什么藏起扁担后又不藏扁担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听写词语。 2、集体订正。 二、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段。 (1)自由读课文,这一段共有几句话?讲了什么? (2)指名答复。 (3)全班齐读。 2、学习其次段。 (1)自由读课文。你读后会出现什么情景?请认真观看文中插图,你感受到了什么? (2)指名答复,师生评议。 (3)指导朗读,留意读出困难,辛苦的心情。 3、学习第三段。 (1)自由读第1、2句,边读边感悟。 (2)齐读。 (3)自由读第3、4、

12、5句话,边读边悟。 (4)说说为什么起先要藏起朱德的扁担,后来又不藏了? (5)指导朗读。 (6)全班齐读。 三、总结全文。 1、学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训练学生同学之间要相互帮忙。 四、作业。 1、书写生字。 2、朗读课文。 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江苏版4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激发学生对美妙大自然的憧憬,体会亲近自然的开心。 2、熟悉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激发学生对美妙大自然的憧憬,体会亲近自然的开心。 教具预备: 生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课文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板书:变。 假设你会变,你想变成什么? 有两个小朋友,他们也想变,不信,你看 出示:雨滴小鱼蝴蝶蝈蝈星星新月荷叶 指名读,留意正音 2、多么奇妙的想象,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歌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