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的理论知识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61083055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绘本的理论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绘本的理论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绘本的理论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绘本的理论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绘本的理论知识(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绘本的理论知识 绘本就是语言涌出来的世界。绘本让孩子体会到生活的快乐,给予生存的力量,同时还让大人重新活的语言的源泉。下面我们具体考虑一下绘本吧。 绘本是什么考虑这个问题时,首先我们可以把焦点集中在做为书的绘本本身来研究;另外一种角度是绘本与人(读者)的关系。就是说,对孩子的成长来说,绘本有什么样的意义?对读绘本的大人和听者(孩子)双方来说,绘本起到什么作用?有什么意义?这种角度。如今这个角度极为重要。 就做为书的绘本而言,从儿童文学角度的绘本论、从插图等儿童出版美术的角度的绘本论,还有随着这些角度而发展的作家作品论等等不同研究。还有,做为出版文化的一分支的绘本论、做为总合艺术的绘本探讨,还可

2、以从历史的角度探讨绘本的源流及其发展和变化。也有按主题来分类绘本去进行比较的研究方法。其他还有从不同角度的绘本论。在本书里,我会有时考虑到这些角度去研究。 另一方面,近年,绘本与读者论等研究日益收到瞩目。在家庭的亲子共读,在幼儿园、托儿所等集体育儿场所的保育员、绘本和孩子们的关系,或者在这两种绘本体验对孩子的成长有什么意义大家越来越关心这些问题,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在小学的课程活读书指导里绘本起到的作用也应该越来越大。如今,在中学也使用绘本。为了更好对待这些趋向,我们要更加积累关于绘本的文字和插图如何跟读者说话的分析和评价。在本书里涉及到所有这些多元化的问题是不可能的,但是对于现在和将来的孩子

3、和大人,为什么绘本是重要的,如何活用绘本,为了活用绘本我们应该如何读、如何评价绘本,我想尽量从各种角度提示一些启发性的东西。有生活的语言 人的生存离不开三种东西:空气、水和语言。空气和水是自然的象征,语言是人类文化的象征。人都拥有语言。聋哑人的内面也有丰富的语言。人是离不开语言的。电子媒体再发达,也离不开语言。那么人是如何获得如此重要的语言?“谁给了你语言?”我这么提问,几乎所有的人一时都回答不出来。不是上学后才学会的,幼儿期,不,婴儿期已经获得了类似语言的声音。哑哑学语也在母子之间能够进行情感交流,那么它的确也是语言。语言应该是由母亲或代替母亲的人给了你的。她不是教你的,而是反复说话给你听,

4、自然而然口传给你的。与其说学会,不如说像吃奶一样,吞下用耳朵听到的充满情感的语言。 我重新考虑语言是母亲给了我的,就忽然想到了更重要的事情。母亲给了我的更宝贵的是我的生命。这是毫无疑问的事。同时,母亲给了我生命载体身体,其次给了我支撑生命的力量语言,和代表自己的语言名字。我们是不是动不动就忘记这种为了生存很有意义的根本的事情,而给孩子传达末节的事情?有一本杰作绘本,它用科学的态度和平易的语言来给孩子讲生命的诞生,让读者感受到生命诞生的美和欢喜。宝宝的故事(玛丽荷艾斯文图)。我希望妈妈用自己的声音念给孩子听。这是一本刺激孩子发现和思考自我的科学绘本。这种思考并不是孝行或道德教育。是为思考和理解人

5、是什么、自己是什么、生存有什么意义这些问题的核心思想。 我考虑这些问题时,自然而然想起一句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至始也。”是孝经里的一句话。估计我初中时学过的,不知为什么,到现在也记得很清楚。记得这种句子,与其说记忆,不如说心理活动和语言的力量。我认为用耳朵听,用嘴说这种有力量的语言,无论对孩子的成长还是对大人的生活都很重要。 这种语言,如果你刻意灌输或罗嗦地解释,听者就只能做为知识来接受,不可能成为生存的力量。不如尽量用发自内心的声音轻快地讲,让听者感悟。不是让孩子理解,而是让孩子体会到,自己发现。如今的孩子缺乏这种经验。孩子从宝宝到小学毕业之间,家长该做的是,用自己的声音和

6、自己的语言跟孩子说话。不管是摇篮歌、儿歌、绘本、民间故事、故事书还是诗歌,都应该由家长读给孩子听。只有通过用耳朵听语言的经验,想像力才能得到理想的发展。之后,才有“读”“写”这些学习。为了真正“知道”,首先要有丰富的情感体验。 我深信,不管对孩子来说还是对育儿问题伤透脑筋的家长来说,“知识”的意义没有“感觉”的意义的一半。如果说,孩子们遇到的事实一一都是将来长出知识或智慧的种子,那么各种情感和丰富的感受性就是培养这种种子的肥沃的土壤。幼儿时期就是耕地的阶段。 现代人也已经失去了或者正在失去,对神秘或不可思议瞪大眼睛的感受性。大人已经失去了的东西,孩子是无法继承的。新约圣经里有著名的约瑟撒种的比喻的说教:“有一个撒种的出去撒种;撒的时候,有落在路旁的,飞鸟来吃尽了。有落在土浅石头地上的,土既不深,发苗最快;日头出来一晒,因为没有根,就枯干了。有落在荆棘里的,荆棘长起来,把它挤住了。又有落在好土里的,就结实,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我们是不是动不动就在孩子心里不耕好土而撒种?而且又不是撒,而散撒。其实,绘本与在孩子心里耕好土有密切的关系。“感觉”就是耕好土的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