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_判断、单选、多选(沙).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61082784 上传时间:2023-09-22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8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题_判断、单选、多选(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试题_判断、单选、多选(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试题_判断、单选、多选(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试题_判断、单选、多选(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试题_判断、单选、多选(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试题_判断、单选、多选(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题_判断、单选、多选(沙).doc(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机械制造工艺与机床夹具试题一、判断题1、劳动生产率是指用于制造单件合格产品所消耗的劳动时间。 ( )2、在尺寸链中必须有增环。 ( )3、成批生产时,轴类零件机械加工的第一道工序一般安排为铣两端面、钻中心孔。 ( )4、箱体零件多采用锻造毛坯。 ( )5、采用试切法加工一批工件,其尺寸分布一般不符合正态分布。 ( )6、零件的表面粗糙度值越低,疲劳强度越高。 ( )7、在机械加工中,一个工件在同一时刻只能占据一个工位。 ( )8、误差复映是由于工艺系统受力变形所引起的。 ( )9、用六个支承点就可使工件实现完全定位。 ( )10、精密丝杆可以采用冷校直方法克服其弯曲变形。 ( )11、减少误差

2、复映的有效方法是提高工艺系统的刚度。 ( )12、工件夹紧变形会使被加工工件产生形状误差。 ( )13、专用夹具是专门为某一种工件的某道工序的加工而设计制造的夹具。( )14、铰链夹紧机构是一种增力机构,其自锁性能好。 ( )15、延长工作时间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一种方法。 ( )16、斜楔夹紧机构的自锁条件是:楔角应小于摩擦角。 ( )17、冷校直会产生内应力。 ( )18、表面的微观几何性质主要是指表面粗糙度。 ( )19、冲击减振器是利用摩擦阻尼来消耗振动系统的能量。 ( )20、在大型、重型工件上钻孔时,可以不用夹具。 ( )21、加工原理误差是由于机床几何误差所引起的。 ( )22、切

3、削加工时,进给量和切削速度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不大。 ( )23、采用高效率工艺的前提是保证加工质量。 ( )24、一个表面的加工总余量等于该表面的所有加工余量之和。 ( )25、在尺寸链中只有一个封闭环。 ( )26、在精磨主轴锥孔时,选择主轴的轴颈作为定位基准。 ( )27、由于刀具磨损引起的加工误差属于随机误差。 ( )28、车外圆属于展成法加工。 ( )29、车床导轨在水平面内直线度有误差,可使工件表面产生圆柱度误差。 ( )30、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通过增加设备数量来实现。 ( )31、采用双向拨盘可避免传动力对工件形状精度的影响。 ( )32、零件的表面粗糙度值越低越耐磨。 ( )33

4、、车床夹具应保证工件的定位基准与机床的主轴回转中心线保持严格的位置关系。 ( )34、在尺寸链中必须有减环。 ( )35、插齿是一种成形法加工。 ( )36、机床、夹具、刀具就可以构成完整的工艺系统。 ( )37、采用机床夹具夹装工件,主要是为了保证工件加工表面的位置精度。( )38、误差复映指的是机床的几何误差反映到被加工工件上的现象。 ( )39、设计箱体零件的加工工艺时,一般需要采用统一基准原则。 ( )40、机械加工时,切削速度对自激振动的影响不大。 ( )41、工件加工时,采用完全定位、不完全定位都是允许的。 ( )42、在一道工序中只能有一次安装。 ( )43、加工高精度表面时所用

5、的定位基准称为精基准。 ( )44、丝杠加工中,一般以外圆作统一精基准。 ( )45、利用正态分布曲线可以判断废品率的大小。 ( )46、零件表面的接触刚度与零件的材料无关。 ( )47、采用机床夹具装夹工件,工件的加工表面与定位表面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主要由夹具来保证。 ( )48、某工序的最大加工余量与该工序尺寸公差无关。 ( )49、箱体零件加工时,先加工孔,后加工平面是机械加工顺序安排的规律。( )50、磨削用量中,影响表面粗糙度最显著的是磨削速度(砂轮线速度)。 ( )51、当基准重合时,工序尺寸应由第一道工序逐个向后按“入体原则”推算。( )52、分析计算法确定加工余量数据准确,是各

6、工厂广泛采用的方法。 ( )53、当工件以孔定位时,定位基准往往是孔的中心线。 ( )54、当定位基准和工序基准不重合时会产生一定的定位误差,此误差我们称为基准不重合误差。 ( )55、机械加工中的工艺系统,主要是机床、夹具、刀具和被加工的工件组成。( )56、劳动者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合格产品数量越多,劳动生产率越高。 ( )57、对于箱体、支架和连杆等工件,应先加工平面后加工孔。 ( )58、装夹箱体类零件时,夹紧力的方向应尽量与基准平面平行。 ( )59、车削加工时,若受力点位置发生变化易使工件产生形状误差。 ( )60、箱体在加工时应先将将箱体的底平面加工好,然后以该面为基准加工各孔和其

7、它高度方向的平面。 ( )61、当毛坯精度较低产生误差复映时,可采用均分误差法提高加工精度。( )62、珩磨能广泛用于外圆、内孔、平面及特殊轮廓表面的加工。 ( )63、为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辅助时间的措施有:(1)减少加工余量,(2加大切削用量,(3)缩短工件装夹时间。 ( )64、在时间定额中,所说的准备时间不是在加工每一个零件,也不是在每一轮班都要消耗的,而是在加工同一批零件时才消耗一次。 ( )65、在确定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方案时,决不允许有过定位的现象产生 。( )66、选为精基准的表面应安排在起始工序先进行加工,以便尽快为后续的工序提供精基准。 ( )67、遵循互为基准的原则主要是

8、为了获得均匀的加工余量和较高的位置精度。( )68、在畸形工件的定位上,主要定位基准面应尽量和零件装配使用基面相一致。( )69、劳动者生产的合格产品的数量与所消耗的劳动时间之比,即为劳动生产率。( )70、只有用来确定生产对象上几何要素间的几何关系所依据的那些面称为基准。( )71、辅助支承的应用,主要是为了提高工件的加工精度。 ( )72、车床夹具和铣床夹具大都要有对刀装置。 ( )73、可变成本是与生产纲领无直接关系的工艺成本。 ( )74、利用两中心孔加工轴类零件的各外圆表面,符合基准重合原则。 ( )75、基准位移误差相对于基准不重合误差来说往往占定位误差的一小部分可以忽略不计。 (

9、 )76、当工件以双孔和底面在两圆柱销和一平面上定位时,肯定会发生过定位。( )77半精加工阶段可以作为一些次要表面的最终加工。 ( )78、现代生产的发展多趋向于工序集中。 ( )79、用尺寸链法计算出的工序尺寸在加工中很容易保证。 ( )80、采用多件加工是通过缩短辅助时间来提高生产率的。 ( )81、调整法常用于成批及大量生产。 ( )82、使用弹性顶尖可以减少热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 )83、精度高,不许冷校直的零件应该采用时效来消除残余应力。 ( )84、加工过程中的机床调整误差不一定都是随机误差。 ( )85、工件的表面层产生加工硬化现象在某些程度上是有利于提高工件耐磨性和疲劳强度的。 ( )86、增大进给量不但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还可以提高工件的加工质量。 ( )87、磨削加工中最容易产生由冷态塑性变形产生的残余应力。 ( )88、工件的硬度越低,塑性越好,加工时冷作硬化现象越严重。 ( )89、自激振动与机床的固有频率无关,而与干扰力有关。 ( )90、加工时采用高速或低速切削可以避免和减少自激振动的产生。 ( )91、磨削烧伤易使工件表面层产生硬度降低的现象。 ( )92、生产中,因找正装夹法安装简单,不需专门设备,所以在批量生产中被广泛应用。 ( )93、在确定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方案时,决不允许有欠定位的现象产生。( )94、斜楔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