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发展黑龙江省文化产业的思考.docx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61080058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0.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发展黑龙江省文化产业的思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对发展黑龙江省文化产业的思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对发展黑龙江省文化产业的思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对发展黑龙江省文化产业的思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对发展黑龙江省文化产业的思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发展黑龙江省文化产业的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发展黑龙江省文化产业的思考.docx(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发展黑龙江省文化产业的思考摘要:黑龙江省的文化产业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其总体发展具有可持续增长趋于个性化与多元化等特点但是,居民对于文化产业需求增长却相对缓慢,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发展黑龙江省文化产业的关键在于:要充分认识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意义;要加快改革文化产业体制步伐,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要加速推进黑龙江省文化发展的市场化;要制定相应配套的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要充分发挥文化产品优势;要大力培育中介组织;要加强对居民文化消费的引导关键词: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是生产文化产品的产业,文化产品直接为人们提供精神服务文化产品需求的增长是需求层次上升的结果,是国民素质的提高

2、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文化产业是一个特殊的产业,它融文化和经济为一体,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两大领域同时发挥着巨大作用文化产业比起一般的传统产业,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文化产业又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当科技革命的发展无情地淘汰着一批夕阳产业之时,文化产业如旭日东升,呈现出无限生机一、黑龙江省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一)文化产业基础建设的现状黑龙江省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从建国后陆续建成县级以上电影院400多家,剧场50家,图书馆97家,博物馆41家“八五”末期,全省文化系统实际完成基础投资7 361万元,完成基建项目49个,总面积达万平方米省龙江剧院省歌舞剧院省艺术学校省图书馆相继完工投入使用又有9座新建博物馆对外

3、开放但从整体情况来看,黑龙江省文化设施历史欠账相对较多全省的艺术馆文化馆公共图书馆电影院,有60%以上建于20世纪6070年代,年久失修,陈旧落后,50%以上的地市级艺术馆70%以上的县级文化馆及图书馆达不到国家标准全省现有乡镇文化站898个,80%没有独立的办公和业务场所(二)文化产业市场发展的现状从建国到70年代末,黑龙江省的文化产品如电影图书等和全国一样,属意识形态范畴,国办国养严格意义上的文化市场的出现是在改革开放以后,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一个以文化产品作为商品交换的场所文化市场已具相当规模,全省目前歌舞游戏娱乐场所音像制品经营单位演出公司书报刊批发零售单位等各级各类文化经营单位4万余

4、家,极大地满足了全省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同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文化行政部门的省地县乡级文化市场管理网络,担负着对全省文化市场进行宏观管理的职能1991年底,黑龙江省人大颁布的黑龙江省文化市场管理条例,标志着文化市场管理被纳入法制轨道在“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指导下,全省文化市场管理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进程不断加快,管理力度不断加强,管理水平不断提高,黑龙江文化市场管理模式曾经被全国誉为“黑龙江模式”(三)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特点文化产品的消费与任何社会产品的消费一样,都要受到社会的制约,主要包括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群众文化素质社会消费,等等1.文化产业持续增长“九五”以来,

5、黑龙江省GDP年均增长率约为%,而文化产业中文艺和广播电视业(含教育)两项GDP从1996年的增长到2003年的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率超过20%即全省GDP每增加一个百分点,此两项文化产业(含教育)GDP的增加就超过2个百分点2002年,全省艺术表演团体全年演出12360场,比2001年多360多场,增长3%;演出收入935万元,比2001年增加177万元,增长%其他如文化娱乐出版等主要文化产业也均有较快的增长 已经形成一批主导文化产业进入市场经济以来,黑龙江省的一些优势文化行业已经率先走进了产业化的发展之路,而且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广播电视业黑龙江省广播电视事业起步相对较早,

6、通过多年的投资改造和建设,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1987年实现了电视卫星接收,1997年又实现了节目上星传送目前,全省拥有广播电台73座,广播发射台及转播台45座,广播节目套数91套,广播日播出时间746小时,无限广播人口覆盖率97%电视节目日播出时间2501小时,电视人口覆盖率98%,居全国前列,而且视听效果日渐清晰(2)文化娱乐业文化娱乐业主要增加值来自于居民文化娱乐支出从发展趋势来看,居民人均收入持续上升后,更注重身心调节和休闲娱乐2003年,黑龙江省城镇居民家庭文化娱乐需求弹性为,这表明随着收入的增加,居民文化娱乐的需求有很大的空间文化娱乐业目前的主要任务是进行结构性调整,加强创新和项目

7、设计,进一步搞好文化娱乐市场的经营管理(3)出版业按照出版形式的差异,出版市场可以分为传统的文字印刷物市场音像出版物市场和新兴的电子出版物市场文字印刷出版物主要包括图书杂志和报纸,音像出版物包括盒式录音带和录像带,电子出版物则包括CDVCDDVD和电脑光盘等1996年,黑龙江省在东北地区率先组建了黑龙江省图书音像发行集团,实现了主渠道发行体制改革的突破全省的新华书店经营机制和营销方式不断转换,完全实行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取得了显着成效2004年,全省出版图书杂志报纸2 657种,销发总额超过30亿元其中,图书出版数量为2258种,印刷8 747万册,总印张数为56 561万印张;杂志323

8、种,6 459印刷万册,总印张数为23 116万印张;报纸为76种,印刷数量为74 244万份,总印张数为141 986万张可以说,黑龙江省的图书报刊市场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特别是近些年来,黑龙江省的电子出版物由于影碟机和电脑的逐渐普及而异军突起,CDVCDDVD等电脑光盘的需求增长率超过200%虽然由于管理机制的滞后,音像出版业深受盗版之害,正版产品难以立足,但是,其发展的潜力是巨大的,应当积极培育规范电子出版市场,以谋求原发展空间二、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黑龙江省的文化产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如组建了出版集团报业集团,广播电视业的市场打拼等,但是,

9、大部分文化业内还处于等靠要的阶段,根本无法与国外发达国家及国内发达省份相比,不论是思想上还是行动上,都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黑龙江省在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文化市场供需矛盾比较突出目前,黑龙江省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与现实的文化生产还有着很大的不相适应一方面,城市文化消费比较旺盛,市场潜力很大;另一方面,开发精品的生产能力不足,服务体系不平衡,消费者喜爱的文化精品得不到满足,大量的文化产品滞销小城市和农村乡镇文化市场尚未形成特别是在硬件方面,县市文化市场建设相对滞后,许多县市普遍存在缺乏较为完善的演出场所图书馆公园等文化设施这也是整个国家文化需求的一个现实问题一方面,人

10、民群众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化消费能力黑龙江省城镇居民2005年,人均可支配6 101元收入,文化供给需求弹性较大,有很大的市场上升空间但是,另一方面,文化产品的供给却没有跟上从目前情况看,较高层次的文化硬件设施不足,根据2004年的统计数据,全省有文化馆123个,公共图书馆97个,博物馆41个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规定,图书馆与人口数量的比例应为13000,而黑龙江省平均万人才拥有一个图书馆,万人才有一个文化馆,远远不能满足群众文化生活的需要(二)文化产业尚未进入有序轨道从全省目前的情况来看,文化产业刚刚起步,但是,起步阶段的文化产品的开发,却注重了一个时期的消遣特质,相对忽略了文化产品的人文价

11、值和精神特质这是因为一些文化产品的生产和经营者受到了物质利益的驱动,把目光都投向了能迅速赢利的文化产品的生产和经营上,致使文化产品的生产经营缺少政府的一些引导和规范而一些文化层次较高的博物馆图书馆却很少有人问津由于体制机制等原因,公益性非公益性文化实体相互混杂,相互拖累,前者因得不到财政支持而举步维艰,后者则因非市场主体地位而缺乏发展动力文化市场体制尚不健全,文化产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市场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文化设备和技术市场艺术设计市场和文化信息市场以及各种文化中介组织(如经纪机构代理机构仲裁机构)等,在黑龙江省尚未有效形成,各类文化市场功能普遍不健全不完善因此,居民对文化产品需求呈持续缓慢增

12、长仅从2005年看,黑龙江省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为4 462元,其中用于文娱耐用品和文化娱乐支出为元,仅占总支出的%,增长速度较为缓慢这说明人民群众的消费倾向存在一些问题对文化产品的需求程度固然需要消费素质者自身文化的提高,但更重要的是政府文化部门对待消费倾向的正确引导(三)文化产业运行体制和机制相对滞后从黑龙江省的文化管理体制上看,文化产业涉及的面广,相互关联度高,在文化管理上仍然沿袭着过去多部门共管的行政管理体制在经营体制上,管办结合,政企不分,职能不清,产权单一等问题仍然突出由于管理上政出多门,跨区域跨行业的资源融合很难冲破体制上的樊篱,文化资源不能共享;从管理机构上看,各级文化市场

13、管理部门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机构不健全,管理手段和管理方式陈旧落后,基本上还处于一放就滥,一管就死的原始状态;从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上看,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扶持体系远未形成虽然自1996年以来,中央下发了许多扶持文化产业的有关政策,省委于1999年也下发了关于繁荣发展黑龙江省文化事业的19号文件,鼓励发展文化产业,但是,由于部门利益和条块分割,也都没有落实到位(四)文化产业发展缺少拳头产品和大企业集团的支撑近年来,黑龙江省的一些文化部门在探索发展文化产业上做了许多探索,但是,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的规模普遍弱小,竞争实力不强近年来,黑龙江省也顺应时代,成立了若干文化企业集团,但总的看,发展进程要滞后

14、于一些发达省市,尤其是受体制制约,已经成立的集团实力仍然比较弱小如黑龙江省的新闻出版业,虽然产出规模比较大,效益也很可观,但是,基本上是靠广告和辅助教材支撑如果失去体制性保护这一块,也就没有多少竞争优势了在传统的文化领域,黑龙江省雄厚的文化特色资源没有得到根本的发掘和释放如地方戏(二人传龙江剧)民俗文化地域文化游人文化多民族文化边疆文化泊来文化(欧洲文化)等等这些优势文化资源并没有在黑龙江省形成优势产品和强势产业,致使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发育不良(五)文化产业缺乏经营与管理人才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与文化艺术相结合的产物,是一个需要高素质人才进行管理和经营活动的领域目前,黑龙江省文化领域不仅技术人才短

15、缺,而且更缺乏既懂艺术又会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从目前黑龙江省文艺部门及艺术团体的现状看,国有文化单位的经营者以前大都是从事事业艺术单位的管理者,参与市场竞争的较少,对市场经济不熟悉,对现代管理资产经营知识不够,仍然习惯于传统的文化管理模式和经营手段,致使文化企业效益低下加之受经济观念体制和机制的制约,高水平的人才进不来,也留不住,更没有使用和发挥好他们的积极性因此,黑龙江省发展文化产业的关键是需要一支既懂经济又会管理的人才队伍三、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对策与国际上和国内文化产业发达地区相比,黑龙江省的文化产业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所以,要加快发展黑龙江省文化产业的关键在于抓住机遇,缜密筹划,加快发展(一)要加快推进文化发展的市场化进程要加速文化体制的改革,以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对文化产品的生产交换和消费,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垄断经营,要打破行业垄断,引进竞争机制对于文化产业的投资,在国内要尽可能地放开,对国外境外的投资也要逐步放开,以引入多元的社会投资和多种形式的竞争对原有的文化事业单位要加大改革力度,但也要有别于物质生产经营企业由于文化产业的特殊性,对于一些单位和人员不能简单地推向市场,而是要区别对待,以适应市场的需要要按照市场化的规则,一切管理都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