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科学活动教案.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61079802 上传时间:2024-02-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6.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上册科学活动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年级上册科学活动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年级上册科学活动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一年级上册科学活动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一年级上册科学活动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年级上册科学活动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上册科学活动教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一年级上册科学活动教案 教学目标: 1.在嬉戏中,了解磁铁同极排斥、异极相吸的特性。 2.能在主动探究、反复尝试中找出磁扣的南北极。 3.在合作嬉戏和探究活动中感受玩磁铁的乐趣。 教学预备: 条形磁铁、U形磁铁若干,磁扣人手一个,磁铁玩具 教学过程: 一、探究磁铁同极排斥、异极相吸的特性 1.情境导入,激趣 师:小队员们,又到了我们一起“学科学,大闯关”的活动了,大家有没有信念闯关胜利?别忘了我的口号是“科学泡泡,动手动脑;玩转磁铁,探究微妙!”大家预备好了吗?有没有信念们?好,让我们一起进入今日的闯关嬉戏。 2.探究知道新问题 师:同学们,我们观看一下磁铁。请同学们来介绍一下,磁铁是什么样

2、的?有什么特点? 学生: (1)磁铁的外形:方块磁铁、瓦形磁铁、圆柱形磁铁、圆环磁铁、圆片磁铁、条形磁铁、U形磁铁。 (2)磁铁两端有蓝色,一端红色。 (3)磁铁能够吸引铁磁性物质。 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对。 3.嬉戏:变身小磁铁 师:同学们很棒,请你们任选蓝色和红色小标志的两头,相互对碰会有什么现象?(同颜色的两端相斥,不同颜色的两端相吸。) 二、探究磁铁的应用 1.激趣 师:玩过了嬉戏,我们休息一下,进展我们的终极挑战。 2.学生探究,磁铁还可以吸引那些物体?(教师适时引导,并观看学生试验状况。) 3.共享试验结果。 4.教师小结,简介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 一年级上册科学活动教案2 教学目标

3、: 1.使学生在运水嬉戏中,再次感知水的特性。 2.能熟悉和选择在不怜悯况下相宜运水的工具、材料,并用语言表达出来。 3.在活动中充分感受玩水带来的乐趣,体验胜利的欢乐。 教学预备: 水、充气盆、空桶、漏斗、瓶子、小水桶、小杯子,小铲子,小筐、小勺子、毛巾、棉花、吸水纸、海绵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起学生对水的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玩过水吗?水是什么样的?玩水的时候应当留意些什么呢?(不能把自己和同学的身上弄湿) (二)通过玩水,自由探究。 1.运水。 (1)我们今日接到一个新任务,就是把这边水槽里的水运到那边的水槽里去。(不能直接倒,并且不能漏了水或着撒了水。) (2)学生运水。(渗

4、透教育“水是很宝贵的,别把它漏到地上了。” 2.看图片。 师:看着图片你想到了什么? (水会流东,水很宝贵,要节省用水;谁能给人们带来便利,也能带来危害。) (三)活动延长: 师:今日的任务都完成得很好,下面让小水轮转起来。(两人一组) 一年级上册科学活动教案3 教学目标:熟悉眼睛,以及它们的作用,知道眼睛的重要性。 预备材料:镜子、七巧板图片 教学建议: 学生戴眼罩的时间不宜过久,可能会造成感觉不适。 教学过程: 1、导入一 教师:(播放动画)蒙蒙诺诺是怎么找到自己照片的啊?小朋友们闭上眼睛,你们还能看到自己的好朋友吗?,往四周看一看能看到什么?(引导学生发觉眼睛的重要性) 2、导入二 活动

5、导入 教师:现在请小朋友们宁静。认真听一听,听见什么声音了吗?那么现在请你们把耳朵捂住,还能听见吗?听得清晰吗? 活动:小眼看世界 (1)戴上眼罩,体验黑暗 教师:(分发材料)你看得见吗?能走路吗?(引导体验黑暗带来的不便) 教师:下面教师要请一个小朋友上前,戴着眼罩,穿过这些障碍物,看看会怎么样。(在教室前面摆法一些椅子等障碍物,摆放2-3个即可,同时教师在旁边留意爱护,以免学生跌倒磕碰) (2)眼睛的作用 教师:刚刚戴上眼罩的小朋友走的跌跌撞撞的,谁说一下这是为什么呢?(鼓舞幼儿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进一步让幼儿体验黑暗,明白眼睛的作用)教师:小朋友们说的都很好,所以我们要爱惜我们的眼睛,还

6、要关怀和帮忙眼睛看不到的人,对不对?(引导小朋友爱惜眼睛,培育小朋友助残意识,关怀帮忙残障人士) 3、评估 (1)是否知道眼睛的作用。 (2)是否参加了眼睛的嬉戏。 4、小结:师谈话说如何爱护自己眼睛和耳朵 5、延长: 图片有哪几种动物(9页大象图) 一年级上册科学活动教案4 一、教学要求: 1、收集有关科学和科技进展的资料,明确科学课讨论的对象和学习的学问内容。 2、意识到科学精神、态度、价值观与科学成就的取得有直接关系。 3、体会到科学技术的进展对人们生活和社会进步的作用,初步体会到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 1、意识到科学精神、态度、价值观与科学成就的取得有直接关系。 2、知道科

7、学家的创造制造对科技进展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知道哪些科学家的名字? 知道哪些我国科技工程? 2、学习新课: (一)科学课上要做什么? 1、谈话,简述科学的意义,科学课讨论的对象。 2、分析科学家取得某项成就的缘由。 3、详细说出科学家的哪些精神值得自己学习, (二)活动过程:(1) 1、看书其次页。 2、说说你看到了哪些,等得了什么? 3、学生独立猎取信息,同位相互沟通。 4、小组沟通自己的阅读结果. (三)活动过程:(2) 1.拿出带来的叶片观看一下,叶子是什么样的? 2.小鱼为何转变了方向?(课本第三页) 3、小组代表说发觉。 4、教师小结:我们要从小喜爱科学,擅长观

8、看与思索,能够发觉问题和探究问题的答案及追求真理。 四、拓展活动 听科学家的故事。学生相互讲。 一年级上册科学活动教案5 教学目标: 一、科学学问 能举例说出动物可以通过眼、耳、鼻等感知环境。 二、科学探究 1、能利用感官观看动物的特征。 2、能简要描述探究过程、陈述结论,并与同学争论与沟通。 3、能对本课的学习进展反思与评价。 三、科学态度 1、能对动物的感官表现出深厚的兴趣。 2、能照实描述观看到的现象。 3、情愿倾听、共享他人的信息;乐于表达、叙述自己的观点;能按要求进展合作学习。 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1、了解动物与人类生活亲密相关。 2、在熟悉动物,利用动物资源的时候,肯定要爱

9、惜动物,爱护动物资源的繁盛,让动物与人类和谐相处。 教学预备 一、教师预备: 1、当地常见的小动物 2、有关的视频。 二、学生预备:科学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一、情境与问题 播放导盲犬送盲人回家的视频。提出问题,导盲犬为什么能找到家? 二、探究与发觉 1、制订规划。观看时应留意什么? 2、搜集证据 3、处理信息 4、表达沟通。 三、应用与拓展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动物可以用眼睛感知环境,不同的动物眼睛的位置一样吗? 2、可以采纳分组争论,全班沟通的方式。 3、鼓舞学生发散思维。猩猩与老虎的眼睛长在脸的正前方,孔雀和松鼠的眼睛长在脸的两侧,为什么会这样呢?猩猩是为了跳树,松鼠是为了躲避捕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